【Part Ⅳ:簡介「練心」的元素與目標】
到了演講最後再回到訓練框架中最底層的「心」來說明練心的元素與目標。影片大約十七分鐘,時間有點短,之前「練心」講座總共花了三小時才講完,這次試著在二十分鐘內簡介是一項挑戰,挑戰自己抓出其中的精髓。
#影片主題 如下:
● 簡介優異心理Movement的各項概念
❤意志力 Willpower:從英文上的字首和字根來看,是指「意志的爆發力」,也就是心志快速輸出功率的一種概念。
❤熱情 Passion:像大水一樣突然來到,時常來得快,去得也快。
❤勇氣 Courage:一種無懼的能量,En-courage(鼓勵)是把能量給別人(打氣)或是協助激起他人內在的潛在能量。
❤決心 Determination:「決」這個字,在古代是疏通水道的意思,「決『江河』」即是:江河之水被疏引至特定的水道而流;而「決『心』」一詞正是指:把心理的能量疏引至特定的道途上。
❤毅力/恆心 Perseverance:字尾的「severance」是切斷與隔離的意思,因「Perseverance」可說是一種不被障礙所切斷或隔離,還能跨過它、繞過它或貫穿它再繼續前進的能力。
❤專注力/專心 Focus:把能量聚集在一點的能力。如果把精神能量比喻成一座水塔,如果水塔外部拉了十幾條水管,塔內的水一下就用完了,但如果只開一個口,水柱的力道就會很強,流淌的時間也會更久。
❤抗壓力/韌性 Resilience:彈力也是「Resilience」,如果拿彈簧來比喻人的抗壓力,就會明白彈力F=kx,k是彈性系數或稱為剛性,x是結構的變化量。一個人的抗壓力/韌性是由他的心理的剛性k和柔軟度x決定的,如果心理的剛性不夠,一個重量下來它會被壓扁,甚至無法回覆到原本的狀態。
❤知覺 Perception:最微妙的心理能力。它是一個人能分辨細微差異的能力,像是音樂家可以分辨不同的音階、和弦、音量大小、音色甚至演奏人的心理狀態,都透過音樂感受出來。一位運動員的體感也能被練就到極微敏銳的狀態,像游泳選手說的水感,或自行車選手說的路感都屬於知覺的範籌,菁英選手能敏銳地進行動作或技術上的微調。
● 從看得見 vs 看不見來理解「心、體能、力量、技術」
Part Ⅱ 已從「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視角來說明這四個元素之間的關係。接著我們要從「能量」的角度來理解所謂的心流(原文為Flow)是指能量順暢流動的狀態,從看不見最底層的「心」到體能→力量→技術,最後再回到「心」的一種流動過程,若中間沒有阻礙,這種流動就會相當順暢。一位運動員若能在訓練或賽場上達到這種順暢流動的狀態,就會進入一種毫不費力卻展現出最佳表現的美妙境地,亦有人稱為「化境」或「神馳」(英文常以「In the Zone」來表達)
。用能量來認識這種境界,是指「心→體能→力量→技術→心」這四個箭頭之間沒有衝突、沒有障礙,形成一個完美暢通的自循環系統。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會破壞這個系統,例如沒吃早餐就訓練→體能斷鏈;肌肉痠痛還沒恢復→力量斷鏈;注意力不集中致使動作偏差沒效率→心與技術同時斷鏈。因此,從能量的觀點來理解訓練的目的在於「化解衝突,使能量在上述的軌道上順暢流動。
● 從名詞定義來理解「意志力」(Willpower)。
意志力很重要,但不能只強調意志力;就像體能很重要,不能只練體能一樣。「意志力,並非心志訓練的一切。」已故的身心學老師摩謝.費登奎斯(Moshe Feldenkrais, 1904-1984)在《動中覺察》中的這一段論述,可說明理由:「大多數擁有強烈意志力的人(有許多人是僅為了鍛鍊而鍛鍊意志力),相對來說也是能力(技能)比較貧乏的人。因為懂得如何有效運動的人,行動時是不需要太多準備的,也不會大費周章。相反的,擁有強大意志力的人,傾向於使用過多的力氣,而不是較有效率地使用適當的力氣。」(頁88)
● 認識「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關係
我 =顯意識=馴馬師
自我=潛意識=野 馬
若要把馴服野馬的方法分成兩大類,可以分為「驚威並施」和「輕聲馬語」兩種。前者在碰到野馬時會不斷地嚇牠,用鞭子打牠,以表示我是老大,你是次等生物要聽我的話,有一種上對下的關係。嚇牠牠會一直跑,一直很緊張,所以不久後就累到精疲力盡,此時馴馬師趁牠無力反抗後就可以把韁繩安上去、騎上牠,這種方式的確有效。過去我也是這樣訓練,「我」這個馴馬師常逼「自我」臣服,跑不到就再逼「自我」撐下去,直到「我」馴服了「自我」。
「輕聲馬語」式的馴服方式比較花時間,先慢慢接近野馬,距離控制在不會有壓迫感、不會嚇到牠的位置,一天、兩天、三天……逐步慢慢靠近,直到取得牠的信任,可以靠近牠不會想逃跑,甚至可以摸摸牠,或騎上牠。要去任何地方時,雖然是馴馬師在控制方向,但兩者之間會有夥伴關係的默契,不會刻意強迫要求。
馴馬師和野馬的關係,在「驚威並施」系統中屬於上對下的關係;在「輕聲馬語」系統中屬於平等的夥伴關係。訓練時我們很容易是用命令的方式來指使自己的身心(包括潛意識)去完成特定的任務;若能變用輕聲馬語式的訓練模式,花時間去馴服各種訓練或比賽目標,並在訓練中平等對待「自我」,有助於減少內在衝突,讓訓練少點痛苦,多點幸福,也更能持久。
● 從「和解」的觀點來看待訓練。
當然,訓練不可能完全沒有痛苦。感覺和感受都是兩比的,「痛苦」有助於讓我們認識「輕鬆」是什麼。比如說上個月的課表開始有八趟八百公尺的間歇,教練要求每趟要跑三分鐘(配速是每公里3:45),第一次訓練時就可以完成,但非常痛苦。痛苦代表衝突很大,有可能是高強度的體能跟不上,或是力量應付不來,也有可能心理因素……是技術知覺無法適應3:45/k 的落下角度,那個速度的失重太快了,潛意識底在抗拒,外顯的結果就全身緊繃、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相同的「心理影響生理」的經歷大家在坐雲霄飛車時也會有,當飛車快速墜落時,失重太快到超過自己的舒適圈,它就會引起全身緊繃、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但練到第三次,痛苦感已大幅下降,甚至最後兩趟還可以加速,除了體力的進步之外,也有可能是內在的和解造成的,好比同一臺雲霄飛車坐了三十次,每一個過彎和下墜你都很清楚了,身心也都適應失重的感覺了,潛意識覺得沒有壓迫,下命令去坐雲霄飛車的顯意識就會逐漸跟不想(害怕)坐雲霄飛車的潛意識達成和解。
● 案例說明「練心」與「科學化訓練」的關係。
用PB配速區間的概念說明間歇訓練的速度該怎麼訂。簡單來說,要訂得比該項PB的速度來得慢,但要慢多少?這是個核心問題。在KFCS科學化訓練的邏輯裡,我們應該要去把跑者課表中的配速區間給計算出來,這個配速區間應該是在跑者的舒適圈外圍,他能跑得到,而且有助於開發他目標距離速度。影片中有舉數據說明。
● 從「適應輕鬆」的觀點來重新認識間歇訓練。
訓練有痛苦是一定的,但不能一直痛苦,要用各種訓練法來幫助運動員從痛苦的衝突中逐漸和解,使「心→體能→力量→技術→心」之間的能量順暢流動起來,用另一種方式說,有時要先退一步降低配速來訓練,或是使同樣配速下感覺愈來愈輕鬆,感到輕鬆後要再停一下,別急著再加速,使同樣的配速和輕鬆感下再適應一段時間,待確實在這個配速下「適應輕鬆」後,再來調整強度。通常,此時的進步已經發生。
--
KFCS 跑步、游泳與自行車教練的培訓班在前兩年已在台灣各辦了一梯次,今年(2021年)八月將在台灣開辦跑步教練培訓第二梯(加上大陸是第三梯),下面是課程大綱與簡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簡章。
#課程簡章:https://lihi1.cc/h4xVj
#公益名額: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w/bd/1280
馬韁繩英文 在 繪本,生活練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繪本|My Mama
睡前,象媽媽將小象穿了一整天、滿佈星星圖案的長褲一抖,星星們全被甩到天空中去了,在夜幕裡一閃一閃地陪伴小象入睡。這是書的最後一頁,來自小象的形容,我想這也是一個孩子對媽媽最美的禮讚。媽媽沒有魔力,也不是魔術師,但是因為愛、滿盈的愛,有時候媽媽在孩子心目中,是會有著神奇魔法的。
《My Mama》由小象的童言童語描述和媽媽的生活點滴,一句話與一幅跨頁相佐,流露著小象的愉快滿足,而這充沛的快樂,若是我們從頭一頁一頁細細品味,也就不難發現,媽媽的陪伴照顧與無條件的愛,就是魔法所在。
I have known my mama for a long time.
For my whole life, actually.
從小象的第一句話,便能感受到他自在童趣的口吻,也有著和媽媽彼此熟悉的自信,讓人期待接下來他會說些什麼。他提到媽媽喜歡和他一起玩小汽車,也喜歡和他一起盪鞦韆,在小象的話裡、在圖像的呈現裡,小象不只是認為媽媽喜歡陪著他玩,而是小象感覺到媽媽自己也非常喜歡小汽車與盪鞦韆,沒有一丁點共度遊戲時間的勉強。所以,推著鞦韆的是小象,坐在鞦韆上呼喊「再高一點!」的是象媽媽。
小象說,媽媽看起來總是優雅的。確實,象媽媽穿著一席彩色線條長洋裝,戴上一串紅珠珠項鍊,再搭配臉上淡淡的笑容,是很美麗的。但在一天的陪伴中,媽媽任由小象在她背上「爬山」、將她的背當汽車「賽道」,甚至媽媽趴伏於地,項鍊成了韁繩,小象在媽媽背上一副神氣騎乘馬兒的模樣。媽媽不受洋裝束縛,全程盡興同樂。
I like watering the plants.
The funny thing is that when I do,
It always starts to rain.
象媽媽也有調皮的時候。小象說他喜歡澆花,但圖像中他直接尿尿為植物澆水,此時童心依舊的媽媽則提著澆水器往小象頭上灑水。媽媽小小的頑皮,會是孩子生活裡大大的樂趣,也會是深刻的童年記憶。
當然,媽媽也有生氣的時候,畫面中媽媽以象鼻子將全身沾得烏漆墨黑的小象拎了起來。小象說媽媽不大生氣的,但只要真的生氣,媽媽可要解釋原因,好久好久啊!
就這麼互相陪伴了一整天,睡前媽媽將小象褲子上的星星一甩,一顆一顆掛上天空,在媽媽與孩子暫時分別的睡眠時光,依舊有媽媽派遣來的星星,代替媽媽繼續陪伴小象一夜好夢。關於星星如何從褲子上瞬間躍上夜空,我想是一種想像與象徵,也是孩子對媽媽全然的信任,因為媽媽的愛,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作者Annemarie van Haeringen來自荷蘭,《My Mama》最初是以荷蘭文出版,隨後有了英文版的發行。我十分喜歡英文版本的封面,由原本荷蘭語版本的白色,調整成了藍色的設計,就連象媽媽出現於封面的側身比例也是那麼剛好。封面上亮麗的藍色色調,讓大象與小象身上的灰色顯得穩重,也讓他們白底彩色線條的衣服醒目亮眼,可以見到編輯於一部作品中發揮的精彩力道。
非常喜歡《My Mama》這部作品,看似紀錄著孩子對生活的觀察,實則是孩子對母親深刻的讚美與感謝!
《My Mama》
Author/Annemarie van Haeringen
Gecko Press
馬韁繩英文 在 椪皮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日英文閱讀分享#028」
本日文章:How to Harness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vid Era
整篇文章的重點其實就是在說企業與政府要做好數位時代來臨的準備,
並沒有什麼新奇的概念。
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經濟學人的文章,
所以下個月可能會開始轉移到經濟學人,
雖然會比較痛苦XD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單字:【harness】
原本當作名詞的時候的意思是馬的韁繩,
但是當動詞的時候卻是一個很漂亮的比喻式用法的概念:
to control something, usually in order to use its power
例句: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 in harnessing wind and waves as new sources of power.--Cambridge Dictionary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讀我前天分享的文章,裡面也有用到這個字,
把文章的例句給大家,
大家可以讀讀看,
1. There are three basic elements required to create a safe space and harness a group’s diversity most effectivel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 How to Harness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vid Era—本篇文章標題
#言之有物
#英語學習
#商業英文
#BusinessEnglish
#EconomicDevelopment
#每日英文閱讀分享
#一起來建立英文閱讀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