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上駕訓、安全不靠運!
一般講到駕訓班,大家聯想到的都是汽車駕訓,而現在我們也有「#機車駕訓班」可以上。
今天,我和 #交通部公路總局黃運貴副局長,以及縣轄三所 #大專院校教官,前往新竹縣唯一開設機車駕訓課程的 #日新駕訓班,一起為參與機車駕訓及機車考照的考生們加油打氣。
在機車駕訓班裡,不但不用費心找場地、借機車來訓練,也有專業的學、術科教育,而且還有補助可以拿!
新竹縣今年度響應 #交通部機車駕訓補助制度,在中央150個名額之外,另外再加碼150名補助 #每人訓練費1300元。只要是新竹縣民,到 #桃竹苗10處有機車駕訓班的教練場 報名上課,考上駕照後,馬上就可領取1300元補助。
隨著大專院校陸續開學,我也要在此鼓勵鄉親朋友們,尤其是「#大學生新手騎士」,揪團報名機車駕訓,及早培養「#防禦駕駛」的觀念,保護自己安全,也讓家人、朋友們放心。
另外針對事故風險較高的「明新科技大學」周遭,縣府將在9月下旬公告一條公車進校園方案「明新科大-新竹高鐵站」;也將針對竹北市往來新竹市的通勤學生,推出另一條「高鐵新竹站-新竹火車站」共2條路線,加強推動公共運輸,多管齊下,一起保障通學安全!
#領頭楊
#機車駕訓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
駕 訓 班 揪團 在 歐霸麻的歐北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華仔騎著重機流著鼻血的天若有情駕訓班來了😂
.
澔哥每天都嘛嚷嚷著要騎重機盆盆盆~
每天都嘛在說「媽麻那個重機很帥對不對!」
我一直不敢提前預告我幫他報名這課,
因為就怕他每天都會興奮的倒數問。
會有多興奮?
我撐到昨晚才跟他提這事,
今天早上7點就起床來到吵我們:
『媽麻,重機課要開始了,我們要趕快去。』
「重機課要等媽媽睡飽才會開始,不用擔心。」
#10點的課7點會不會太早😅
#是要出發去場佈嗎🤣
活動過程讓孩子們都很滿意,
主角重機有很多台課程內容也會讓大家體驗夠本,
外加結束後也可以留下來繼續玩,
不會讓大家覺得玩的不開心不夠本!
活動報名:樂酷童萌-賽道情人
費用:$800(揪團10人每人折$50)
費用看似不便宜,
但有提供整套服裝、完整課程規劃,
以及活動後的結訓紀念,
我自己覺得還不錯!
♪──── ──── ────♪
【F Hotel】熱賣中 https://reurl.cc/E2xpk1
⏰團購時間:售完關單
🛍️下單網址: https://reurl.cc/R656Lx
【好禮活動】
🎁抽2張瘋貓季展門票 https://reurl.cc/xgqo4N
駕 訓 班 揪團 在 圈圈媽咪玩人類圖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Podcast 初體驗 】
好的。我終究還是錄了一集Podcast。(也算是對之前有回應有個交代勒😊)
謝謝 repeat的邀請,這是一段一開始很搞笑、結尾很感人的體驗❤️
只是第一次開錄的時候直接飆車,真的好蠢啊啊啊啊啊啊🤦♀️🤦♀️🤦♀️
還好可以重錄!😂
我果然是思緒、語速很容易不小心就飆車、翻車的顯生吶🙈
而且開的還是一台只有閘門14、猛烈的油門亂衝不知道方向的車,還好同行的這位司機自帶2-14,方向盤有抓穩,煞車也有踩好。
(這畫面我想到之前在駕訓班學開車時的那台車⋯)
(我果然不適合自己開車!🤪)
#不要找我開直播太危險勒🤪
#事前錄製比較適合我😆
-
跟著這一集的內容再回顧這趟 #人類圖玩親子教養 的旅程,還是覺得~
還好先認識了人類圖😍
#快去聽正常速度的版本❤️
SoundOn : https://reurl.cc/N6gjmx
Apple Podcast : https://reurl.cc/e8gx1b
Google Podcast : https://reurl.cc/3LWDgL
Spotify : https://reurl.cc/14ExnW
-
你想知道更多關於我們母女的人類圖互動體驗嗎?
歡迎你加入 #人類圖玩親子教養讀書會
👋揪團自己來(滿5人成團)👉 https://forms.gle/XXKUNz81PkiW1EoK7
#越聊越起勁的讀書會😌
#你報名了沒?👋
-
你也可以⋯
🔸找我做【 人類圖專業解讀 】😊
🔸帶孩子加入 【 圈圈園 】親子共好團 ,一起(小孩)放電(媽媽)放空❤️
🔸報名參加由我帶領的【 人類圖玩親子教養讀書會 】
🔸有事沒事來粉絲頁分享你的體驗與感受❤️
駕 訓 班 揪團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我們來破解一個迷思。
我相信很多人都想要成功,有些更積極努力的人,甚至於因為太渴望成功,所以會刻意找一些成功學啊、提升自信啊、自我激勵,這樣的課程來上。
這些課程也確實給我們一些乾貨,比如說他們會教你「十二個成功致富的條件」、「邁向成功的五個步驟」… 類似像這樣子的部分喔。
無論是什麼樣的條件和步驟,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手式,那就是要「設定目標」。
只要稍微有點社會歷練的人,一定就會知道我們做事,一定要有目標,我們才能夠前進的有方向和有規畫,做起事來也才會更起勁、更有動力。
所以廣泛來說,這個觀念很好、也很正確,但你一定不知道,關於「目標激勵」其實有一件很弔詭的事;那就是當你把目標設得越大,你反而越容易掉坑,離你要的成功會越來越遠。
那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關於「目標激勵」的方法,最有力的實驗支持,是在1953年,有一個很著名的叫做「耶魯目標研究」。
當年的研究人員,訪問所有耶魯大學即將畢業的大四的學生,問他們有沒有想要達成的人生目標;如果有明確目標的人,研究人員就把他們記錄下來。
過了二十年之後喔,這些研究人員再去調查同一批的受訪者,發現之前有寫下人生目標,那3%的學生,在這二十年來累積的個人財富;會比其他那些沒有寫下目標、沒有目標的97%的另外的學生,他們的總財富會來得多很多。
你聽到這裡,是不是也覺得這樣的結果好激勵、好鼓舞人心啊!
事實上呢,在2007年之前的勵志類的書籍,或者是各種跟「激勵」相關的研討會上面;你都還會經常聽到有老師引用這個案例,來說明「目標設定」的力量。
相信聰明的你,你已經聽出關鍵了,沒有錯啊!這個研究只在2007年之前有效。
這是因為喔,在2007年的時候,《高速企業》這個雜誌的一位作家,叫「羅倫斯・塔巴克」。
他想追蹤《耶魯研究》的始末,所以聯絡了幾位引用過《耶魯研究》的作家;還有呢1953年,當時耶魯大學的秘書,以及想要探討這個研究,是否真實發生過的研究人員,一起來做一個共同調查。
結果啊!不調查沒事,一經刻意的揪團追查之後,卻發現當年參與這個實驗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夠提出任何證據來證明,曾經進行過《耶魯研究》。
所以呢,塔巴克推論,這個激勵人心的研究,事實上是一個毫無根據的傳聞。也就是說喔,塔巴克的調查,結果發現什麼鬼影子都沒有找到。
只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那些勵志大師,只會提出《耶魯研究》來佐證他們的論點;卻沒有人想過要去求證,這個研究是否真正存在。
所以導致長久以來,社會大眾跟商業界,都對於現代心理學,這個「激勵實驗」深信不疑。
那你會不會覺得塔巴克很無聊、很解氣喔,沒事幹嘛戳破大家的美夢,幹嘛管《耶魯研究》是真的還假的,反正只要能夠讓人成功不就好了,不是嗎?
我來說個故事喔,你馬上可能就會意會到我的意思。
你想像有一個彈跳能力非常出色,很嚮往要去打NBA的19歲男孩。他目標設定,立志要成為第二個NBA的球星「柯比.布來恩」。
於是他才參加他們的籃球校隊,就會要求自己,必須跟柯比.布萊恩在19歲的時候一模一樣,一出場就技驚全場。
但是呢,他空有遠大的目標,卻沒想到在基本功不足的狀況底下,一上場就被打趴,落得很挫敗的下場,於是呢,這一輩子因為這樣的挫折感,遠離了球場。
其實這就是「盲信」的結果,只會設定目標,沒有能夠把所有的主、客觀因素,都設想周延,矇著眼睛往前衝,結果讓人直接送死的「目標繆誤」。
如果你聽到這裡喔,有一種背脊發涼,往事歷歷在目,覺得自己的生命在空轉,就是因為掉進「設定目標」然後「不斷失敗」的「目標繆誤」裡。聽到這裡呢,你其實不用太擔心,你還是很有機會翻盤的。
接下來呢,我要提供給你,哈佛大學的艾倫・南格,所做過的一個經典研究。不過我要先聲明喔,像這種明確找得到研究人員、有人掛名負責的實驗,它就跟耶魯研究是不一樣的,這絕對是真實可靠、有指標意義、有據可查的。
艾倫.南格的研究呢,主要的場域是發生在療養機構。他帶了很多那種小盆栽到療養院,發給所有的病友,並且呢,把這些院友一分為二,一組是實驗組,另外一組就是對照組。
其中的差別是,當他們發小盆栽給「實驗組的院友」的時候,這個時候特別叮嚀他們,要「親自」好好的照顧這個盆栽;並且發給「對照組院友」小盆栽的時候,跟他們說「院方」會負責照顧這些(盆栽)你不用管。
就這樣的一個小差別,六個月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在「對照組」裡面呢,也就是「沒有要照顧盆栽」的這些院友,有30%的人死亡;而「獲淮照顧盆栽」的實驗組,這一組裡面,只有15%的院友過世。
這也就說明了,「照顧盆栽」雖然是一個很微小的掌控感,但是它卻足以讓這些院友,變得比較快樂、健康、活躍,比較不容易死亡。
更讓人振奮的是,當艾倫.南格發表這樣的實驗研究的結果,他也帶動了其他領域,投入類似的實驗。
結果各方研究人員發現,不管在教育、職場、健康、關係、飲食…這些領域,都再次印證了艾倫.南格的結論。
那就是沒有掌控感的人,也會相對的沒有成就感,身心方面會比較不健康,容易死亡。
換句話說喔,即使只有一點點,那怕只有「照顧盆栽」,這樣的小小的掌控感,就能夠讓人更有自信、快樂、活得更好。
那麼,如果我們依著艾倫.南格的實驗結果,我們回頭來看;當你陷入了「目標繆誤」這個死循環的時候,請先讓自己得到一點點的掌控感、成就感,先讓自己好好的活下去,再往下走!
就像前面提到的19歲男孩,如果他一剛開始設定的目標,不是以柯比.布來恩為標準;而是「我只要在這場球賽,投進一球就好!」。
那這樣的期待,相信他就不會被巨大的挫折感打敗,持續能夠在球場上活躍下去。
這也像是我在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提到的,「讓起步只是起步」就好。
無論你的目標再好、再大,要是你在抵達終點之前,你就先掛點;那你想想看,再大、再好的目標都沒有意義,不是嗎?
所以你最應該做的事情,是把所有的目標切小、切碎,讓自己往前走的每一個小碎步,都像呼吸一樣的簡單,就能夠漸漸的找回,讓你活下去的掌控感。
有一句成語我很喜歡,叫做「日拱一卒」。
在東方的象棋裡面,這個「卒」啊,它不像「車」、「馬」這些棋子,一次呢可以走很多步,或者是有特殊的步法。
它一次就只能走一步,而且表面上看起作用還不大,但別忘了,它前進的方向,始終是「前方」。
這也是我一直很喜歡「日拱一卒」,這句成語的主要原因。
你想要「設定目標」,這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是重點你要像一顆卒子一樣,進步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才是更務實、為你想要的成功買保險的方法。
其實就像「一天聽一點」的精神一樣,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所以千萬別小看「小目標」跟「一點點」的力量!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同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果今天內容提到的【時間駕訓班】;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凱宇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