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後疫情時代的最後一哩路:今起AZ疫苗自費接種;疫苗開打1個月進度緩慢,恐難與國際邊境開放接軌;國產疫苗完成二期試驗在即,下一步怎走國內尚無共識】
自去(2020)年底英國開打全球第一劑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苗後,開啟了後疫情時代。台灣開打疫苗屆滿1個月,接種狀況不甚理想,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優先施打疫苗的四類族群共61.8萬人,僅3萬4,000人施打,接種率約5.5%。前任副總統陳建仁16日也在Facebook上疾呼:「台灣的COVID-19疫苗接種率亟待大幅提升,才能走完成功抗疫最後一哩路!」。
今(21)日起指揮中心再開放1萬劑AZ疫苗,供商務人士、需出國工作、留學、就醫等原因者可自費施打,前天(19日)開放預約申請,今日預約已達5,000多人。4月23日起,將再開放第五、第六類族群接種,分別為5萬名警察、憲兵等維護社會運作必要人員,以及20萬名長照社福機構、社福照護人員與受照顧者。
由於AZ疫苗不斷傳出血栓疑慮,其他進口疫苗又沒有下文,台灣兩家國產疫苗高端、聯亞則加快腳步研發。高端疫苗已於3月底、聯亞則於4月中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受試者收案,進行受試者研究統整後,申請食藥署緊急授權,期望讓國產疫苗加入台灣下半年疫苗接種的選擇,但相對國外疫苗研發都是在三期試驗期中時緊急授權,對於是否二期試驗通過就能直接上路,國內專家尚無共識。
■AZ疫苗接種一個月僅3萬多人,23日再開放軍警與長照機構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多次呼籲,未來防疫政策的方向就是全民接種疫苗得到一定的涵蓋率,即全台至少6成人口施打疫苗,才能放寬檢疫強度。他呼籲,台灣社區防疫做得好,民眾沒有接種疫苗的急迫性,但「打疫苗是為了未來開放國門,必須增強整體民眾對病毒的防禦率而打。」
但台灣的接種速度自始至終都相當緩慢,儘管行政院院長蘇貞昌、陳時中,到縣市首長都帶頭示範接種,也開放到第四類(包括醫事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人員,以及外交等因公務出國人員與運動選手)。但接種人數只有3萬多人,平均一天接種約1,000多人,總接種數只佔優先開放人數的5.5%。
更緊張的是,目前分兩批到貨的AZ疫苗,分別於5月31日、6月15日到期,陳時中表示,就算一天接種數達2,000人,也接種不完,如果藥廠沒有提出可延長效期的證明,這些疫苗只能報廢處理。
■國產疫苗高端、聯亞皆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收案,力拼夏季前通過緊急授權
林口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說,台灣下半年預計還有國產疫苗,也還有莫德納疫苗將抵台,AZ疫苗並非唯一選擇;尤其社區感染病毒的風險,目前趨近於零,民眾很難有急迫的動力去接種疫苗。
台灣目前有兩家國產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二期,分別為高端、聯亞。前者於3月30日完成3,700人第二期臨床試驗的受試者收案;後者則於4月16日完成收案。兩家疫苗廠都在拼進度,希望能在6、7月向食藥署申請緊急授權,並加入台灣接種疫苗的選擇。
高端疫苗總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去(2020)年底歐美已開始接種疫苗,預計今年下半年,國外可能已接種到一定比例,台灣可以買到哪些種類的疫苗、COVAX又能供應多少疫苗數量,很難有定論,因此最安全保險的作法,就是發展國產疫苗,尤其希望趕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接種。
「目前國際緊急授權的標準跟台灣的標準相同,會看受試者打完兩劑疫苗28天後,體內中和抗體的生成性、安全性,來判斷疫苗是否有效、可以通過緊急授權,」謝思民說。
所謂緊急授權是指,當大眾健康受到威脅時,所採取的特殊授權方式。主要方式是讓未被核准的醫療產品上市,或擴大產品的適應症範圍。這次所有的COVID-19疫苗,從輝瑞、莫德納等,都是在三期期中臨床試驗下,就先開放緊急授權上市施打。
■以抗體保護力取代三期臨床試驗當作替代指標,可不可行?國內尚無共識
由於一支疫苗從研發到拿到許可證,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此次疫情緊急,目前所有的疫苗都採緊急授權。但國內遇到的困難是:國外疫苗如輝瑞、莫德納即便是緊急授權,都是第三期試驗期中報告釋出後緊急授權,也會繼續將三期試驗,也就是大規模的社區試驗做完。但國產疫苗僅做完二期試驗,是否就可以接種呢?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日前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國產疫苗二期試驗若確認安全性、有效性,則可先緊急授權100萬劑疫苗使用,但還是得做完三期臨床試驗,證明疫苗有效,才會核發合格的藥證許可。
但謝思民認為,中和抗體保護力濃度若達到標準就能取代三期試驗直接接種,是國際共識,包含B型肝炎、水痘等疫苗也都是如此。他表示,台灣如果做大規模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不僅沒有環境,即社區沒有個案;也無法輕易拿出大筆資金來協助試驗;若進行三期試驗,做完也至少到年底,拖慢了疫苗接種的時間。
「遇到這個問題(三期試驗無法進行)不是只有台灣,現在還有上百種疫苗在研發,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正研擬一個抗體保護力濃度COP(Correlate of Protection)來作為取代第三期臨床效果的指標,讓各國疫苗廠遵守,只要疫苗試驗抗體保護力超過COP,就能緊急授權。」
林口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解釋,過去無法做三期試驗的疫苗,主要原因可能是疾病發生率太低,無法用臨床試驗看出結果;另一種情況是其他疫苗廠已經做過第三期試驗,收集了相當的有效性臨床資料、累積抗體數據,可以很明確知道,多少抗體就能讓人體得到保護力,「後面的疫苗廠做時就不需要第三期,只要把抗體做出來,一群人接種、抽血,抗體達到標準就能證明有效,這也能讓國產疫苗做不了第三期試驗的困境得以解套。」
■COP出爐時間未定,疫苗未做三期試驗,未來恐不被國際承認
台大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則有不同意見,他表示COP若制定出來,確實將成國際共識,但這也代表目前並無標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今年2月發布最新的緊急授權準則雖肯定抗體保護力的重要性,但也加上但書:「現有疫苗形成的中和抗體對於保護力還未有解釋,而且中和抗體對於保護力的有效程度,可能會因爲疫苗種類而有所差異」。他表示,「我們都希望國產疫苗能夠成功,但是科學只走到這步,就不能直接跳到結論。」
陳建煒說,COVID-19疫情爆發一年多,各國確診者數據、資料都在收集研發中,第一代疫苗最早研發出來的疫苗如莫德納、輝瑞,即便追蹤時間也不長,但都已完成三期試驗,如今這些廠商擴大試驗對象到兒童、孕婦、預防變種病毒,而研發新版疫苗時,就可加速疫苗試驗,僅需觀察抗體保護力濃度即可。但國產疫苗的狀況不同,沒有前一代疫苗可相比,「過去也有二期做完結果不錯、三期卻失敗的例子,美國食藥署在2017年公布資料,有2個疫苗在二期試驗表現良好,三期卻完全失敗,這也是我們要考量的。」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COP的標準比較容易針對「病症清楚」的疾病來制訂,但COVID-19病況多樣,不容易判斷疫苗對民眾的保護力程度,「接種疫苗的人,未來如果出現感冒症狀,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被感染,這樣很難確認多少程度的抗體保護力,可以預防感染;也因為需要觀察的人數、數據龐大,很難定期追蹤、驗抗體,因此要知道多少抗體就能預防感染,並藉由這個標準讓全世界都能互通,是非常困難,COP恐怕在幾個月內不會訂出結果。」
他認為,國產疫苗做完二期試驗,國內可採緊急授權接種,但因為沒有做三期試驗、也沒有拿到國內藥證許可,未來若接種國產疫苗的民眾入境其他國家時,恐不被國際所承認。
■「疫苗護照」國外試辦惹議,「免疫/抗體護照」也有執行困難度
根據數位出版機構「Our World in Data」全球疫苗串接資料,目前全世界已有173個國家/地區開始接種疫苗、至少32個國家實施接種疫苗後,程度不一的減免檢疫政策。
(推薦閱讀:【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swCbkE)
例如,以色列是疫苗接種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以色列政府發綠色通行證給接種完兩劑疫苗及確診康復者,出入大型活動、酒吧、餐廳等場所都須出示通行證;其他如丹麥、歐盟、美國加州等也正採用或研擬疫苗護照。
不過,疫苗護照的爭議頗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開聲明不支持疫苗護照,因為這會加劇不公平的現象,並非每個國家都能夠接種疫苗;美國、英國也同樣因為公平問題與護照會侵犯個人隱私等考量,疫苗護照推行的十分不順利。再者,黃立民也表示,不同疫苗的效力不一,是否要採用相同的隔離檢疫減免方式?若不同,也可能會引起各家廠商的抗議。
謝思民指出,除了各家疫苗認定困難外,接種疫苗的人,是否真的有產生抗體?打完疫苗之後,多久時間內確保體內還有抗體?自然感染病毒者也會有抗體,這類人是否也發護照?「種種問題,因此要用接種疫苗與否,來認定是否可以給予國際通行護照,愈想愈不可行。」
而「免疫/抗體護照」,是專家們正討論的解套方式。謝思民和陳志榮都認為,不管打什麼疫苗、何時打,只要在出國前驗抗體,符合國際標準COP的抗體濃度效價,就能全球統一認定,民眾也能安全出國。
但抗體護照還有不少技術性問題需要克服,包含測量的設備、標準,「COP如果真的制訂出來,會改變很多未來防疫的準則跟方向,」陳建煒說。在COP順利出爐之前,免疫護照是否可行,仍是未知數。
■嬌生疫苗也傳血栓疑慮,應與腺病毒機制有關,但引發原因仍在研究中
4月13日,美國CDC宣布,暫停接種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嬌生疫苗在美國已接種680萬劑,但陸續出現6例接種後嚴重血栓的案例,其中1名死亡、1名病危。
陳志榮表示,嬌生疫苗和AZ疫苗的製作方式,都是採用腺病毒當作載體,將新冠病毒的棘蛋白送入體內,雖然發生血栓的原因目前仍不明朗,但各界都在研究,血栓副作用的原因與腺病毒相關,但引發機制還不明確。
陳建煒說,這次AZ疫苗接種後出現的血栓,與一般臨床常見的血栓並不同。過去的血栓西方人發生率比東方人高,多是手術後臥床,下肢出現血塊凝結。「但這次的血栓出現在正常血流的部位,如腦部,接種疫苗後造成大的血塊凝結,同時合併血小板低下,容易大出血而致命。」
黃立民也補充,AZ疫苗接種後出現的血栓是全新的副作用,無法得知我們接種後發生率有多少,且較晚接種的東方國家看到歐美的接種狀況,也導致AZ疫苗的接種率下降,劑量數不足就難以比較、證實血栓的發生率與高風險族群。
而英國將30歲以下年輕族群接種疫苗改成其他疫苗,也並非年長者比較不容易發生副作用,而是年長者自然感染的重症比例較高,施打AZ疫苗是利大於弊的考量。
■疫苗接種是未來趨勢,急得總統呼籲「繼續幫忙」
如今歐美各國都以極快的速度大量接種中,有些國家已開始討論接種後可縮短檢疫、隔離與自由通行的可能性,也是未來各國恢復通行的解方之一,若台灣若疫苗接種比例太低,未來面對國際趨勢難以接軌,也沒有條件開放國門、放寬邊境。
疫苗接種人數低落是台灣目前的難題,儘管疫苗無法完全取代防疫措施,但仍可以有效提高民眾對病毒的抵抗力,面對疫苗施打意願不高的狀況,急得連總統蔡英文也趕緊呼籲:「這部分非常重要,還需要大家繼續幫忙。」(文/陳潔;攝影/余志偉 )
#延伸閱讀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COVID-19十大問題解析】https://bit.ly/38IiBdp
#報導者 #疫苗 #COVID19 #接種 #進度
「驗收報告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驗收報告英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驗收報告英文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驗收報告英文 在 馮筱芹 풍소근 Gin Fung 中韓翻譯한중통번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驗收報告英文 在 [心得] 所有的驗收文件是否都需要翻譯成中文? 的評價
- 關於驗收報告英文 在 採購驗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驗收報告英文 在 採購驗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驗收報告英文 在 入庫驗收單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驗收報告英文 在 入庫驗收單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驗收報告英文 在 學員Tindy 心得分享... - 好學英文私塾Good Study English Studio 的評價
驗收報告英文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鐵改革不能用民眾生命當賭注!
蔡總統宣稱台鐵總體檢報告144項中,「已經完成109項」,但總統沒有告訴社會大眾這是一份欺騙的成績單!也是一份改革延宕的成績單!
-
🔺檢討報告指出「軌道沿線施工路段應加強施工相關安全措施 」,而這個改善項目,交通部在去年就宣告全民,已經改善完成。
但太魯閣事故發生的主因,恰恰就是「施工安全措施」鬆散所造成,到底交通部是如何驗收這項安全措施改善成果的?難道交通部不用給全民一個解釋嗎?
-
🔺檢討報告也指出要「建置邊坡全自動監測系統 」,這項系統就是太魯閣號事故相關的 #救命系統,但時至今日遲遲未完成,據台鐵局表示工程恐延宕2年。
蔡政府任內,台鐵改革未落實,蔡英文總統使用文青語言講出的「大刀闊斧的改革」、「給花東安全回家的路」等等宣示,現在回顧格外諷刺,主事者的怠惰、得過且過的心態,造成今日悲劇的起點。
驗收報告英文 在 馮筱芹 풍소근 Gin Fung 中韓翻譯한중통번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拿早鳥優惠留言+1 #影音課程本周五上線
哎呀呀好害羞但還是要跟大家報告一下好消息♡
我的韓語發音影音課程要上架啦 🥳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正經八百地拍影片,沒什麼拍影片的經驗所以蠻手忙腳亂的,幸好有窩課的團隊支援我,才順利地生出這套課程。
認真回想一下,我也教韓文N年了,在我過去教學經驗中,發現對韓文學習者來說,尤其是初學者們,很多人卡住、覺得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理應最簡單的 #發音
韓文的發音真的沒那麼難!只要知道是用哪個器官發音、了解發音位置與發音動作,沒有哪個音是台灣人唸不出來的唷!大家都知道學習一個語言,發音是根本,但韓文與我們習慣的注音與英文字母發音還是有不同之處,導致很多初學者一開始就感到困難,若不幸遇到不太會教的老師,很可能就放棄學習,非常可惜。
另外亦有部分進階程度的同學,聽、讀、寫樣樣不錯,竟因為發音不夠標準而不敢開口說話,或者開口說話了卻被韓國人說聽不懂而飽受挫折,所以發音一開始學習時真的要好好地了解正確的發音方法,才不會因積習難改很難矯正。
同時,大部分韓語入門班級給學生學習發音的時間有限,其實也是怕學生一直重複啊啊啊地會無聊,所以一般韓語發音課只會上完四十音+尾音,雙尾音跟發音變化著墨不多,應該蠻多人學韓語很久還是無法掌握,而影音課程沒有實體課程的時間限制,因此我有特地將特殊雙尾音與常見發音變化編入課程內。其實我也怕大家一直啊啊啊地很無聊XD,所以提供了大量的單字讓大家練習,練習的同時還能認識很多基本單字唷。
哎呀自己這麼說真的很不好意思😳但是為了突顯我的個人特色,課程名稱定為【跟著國際韓文口譯師 開口就能學好發音】,希望初學者可以透過我的影片學習正確的發音觀念,勇敢開口說韓文;進階同學也可以優化韓文發音,一開口就很道地! 重點是❗️一定要跟著一起 #開口練習!光是用眼睛看影片,用耳朵聽聲音來學習發音是絕對不夠的~ 要張開嘴巴跟著一起發聲,盡力去模仿,讓口腔內所有的發音器官與肌肉都好好地訓練過,才能將發音學好喔!
我在這堂課中準備了9大章節豐富內容,包含韓文構造、母音、子音、氣音、雙子音、尾音、特殊雙子音、常見發音變化,完整包含發音重點,還有給初學者們韓文小常識,更 #附贈100題即時線上聽力考試 與 #800個複習字卡,搭配音檔強化學習,成效精準驗收。
此外,亦特別對於課程規劃下足苦工,讓你透過 #4步驟嚴謹教學規劃,用SOP有系統的學習,按部就班循序漸進,讓你有耐心、有動力的學完課程:
⭐️步驟1 大量生活單字發音練習-
初學抓到語感、銜接後續精進沒問題
⭐️步驟2 詳解各類發音變化-
從字形、結構一一說明,了解構造,就能輕鬆開口
⭐️步驟3 找對發音位置-
讓你說出正確韓語,連韓國朋友都忍不住驚訝你的發音
⭐️步驟4 發音常見錯誤與網路輔助教學資源-
打造完善學習
認真學完課程,就算是完全沒學過韓文的菜鳥,完課後看到韓文字都會念,能夠唱韓文歌!已經有基礎的同學,更能矯正發音,往母語人士程度邁進! --------------------------------
這堂影音課程即將於3/5(五)本周五上線,會有一段限時的早鳥優惠,僅此一檔錯過不再!
#如果希望拿到課程優惠與連結,請在貼文底下+1,到時候留言回覆你!
🌵🌵🌵🌵🌵
我也有YouTube頻道了
雖然還很貧瘠但拜託大家順手訂閱一下啊❤️
https://www.youtube.com/user/abycat0118
페이스북 그룹 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63378430545552
라인 채팅방 賴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291325547729989/
인스타 IG
https://instagram.com/abycat0118
Clubhouse
@ginfung
Clubroom
@ginfung18
驗收報告英文 在 採購驗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採購驗收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取得標案英文、投標廠商英文、工程缺失英文有關居家擺飾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幸福屋提供您完整相關 ... ... <看更多>
驗收報告英文 在 採購驗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採購驗收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取得標案英文、投標廠商英文、工程缺失英文有關居家擺飾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幸福屋提供您完整相關 ... ... <看更多>
驗收報告英文 在 [心得] 所有的驗收文件是否都需要翻譯成中文? 的推薦與評價
幫友人代PO
我是在地方政府某資訊單位服務
科內近日有件資訊設備年度維護的季驗收,該勞務契約規範廠商要提供設備的弱點掃描
廠商依約提供,但外國軟體掃描結果內容為英文內容
但會計單位卻要求必須將其翻譯成中文,不然他們看不懂無法審查
請教工程會,工程會表示契約只要沒要求要提供中文,那廠商提供英文即符合契約
協調許久未果,吵到最後,會計拿出「政府支出憑證處理要點」
其中第十九條:非本國文支出憑證,應由經手人擇要譯註本國文。
要求承辦人員得翻譯成中文他們才願意蓋章
但本科表示依該要點第二條:
本要點所稱支出憑證,指為證明支付事實所取得之收據、統一發票或相關書據。
這驗收附加文件,理應不屬於該要點所稱之支付憑證
但會計人員反而主張依據會計法第52條:
原始憑證為左列各種:一~十五款恕刪
「前項各種憑證之附屬書類,視為各該憑證之一部。」
所以全部的附加文件都得翻譯
其實,談到這田地,心真的很累,但會計不蓋章又不行
所以想請教各位先進,有遇過類似的情形嗎?
會計人員的主張是正確的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216.2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Servan/M.1587822605.A.25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