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種顏色叫木棉 ]
Pinkoi 的專欄,只寫香港設計與小店。
三月份是 Beely Daily,他們的植物染愈來愈出神入化(學),不斷實驗的背後,有種傻儍地但可能非常重要的堅持,對衣物,對地球,對生活,對自己。
———————————————
驚蟄敲響春雷,城市的樹甦醒過來,而路上一地落紅。
那是木棉樹掉下的花,一瓣瓣散落路邊,紅的橙的,季節給予街道的春季外衣。
當清潔工人忙於把熟透的木棉花清理,有兩個人眼明手快地,挑些新鮮的,逐一撿起,珍而重之的樣子。
他們是Beely Daily的Grace與阿浩。拾回落花,不為煲涼茶(木棉是製作五花茶的材料之一),而是做實驗——嘗試利用花朵為布料染色。
做法不如想像複雜,可也極耗工夫:洗淨花瓣,先去掉花蕊,然後加水和醋煮熱兩小時,把色素套出來,有點像煲湯,但就不能高於60°C,否則色素會被破壞。
為甚麼要加醋?
「木棉色素偏酸,遇酸後更活躍,可染出紫紅。相反遇鹼色調便會變成灰暗的綠。」阿浩解釋。
他倆本來最希望能染出木棉的鮮艷火紅,然而效果未如理想,只達淡淡的粉紅;最後取其平衡,調校成微酸,染出溫柔的紫色,意料之外,但有意料之外的好看。
套色容易上色難。染液有了,不代表可以馬上染色,還得預備兩種「染媒」:「棉布充滿植物纖維,缺乏蛋白質,較難上色。布與顏色是兩個層面,大家在彼岸,要搭一條橋,令色素透入布料。」
第一種是藥材舖能買到的五倍子,加水和醋以70°C煮兩小時,套出當中的單寧酸,用來浸泡棉布,便可令單寧酸黏上纖維。
色素套上布料後,要令色彩更鮮明牢固,還得加入明礬(一種常用染媒),當中的鋁離子能讓染布後的色素更為穩定,日後不易洗掉。
開始染色。染液加熱至不高於60°C,放入棉布,定時攪動,兩小時後過水,晾乾,然後再重複以上動作,把色素一層一層套上——據說這也是「染」字潛藏的意思,以水浸煮木,重複九次,少一點耐性也不能成事。
這道理並不是第一天就懂。
還未成為Beely Daily之前,品牌的前身叫N.Beely,引入韓國時裝與古著,純粹買賣,「那陣子流行甚麼就賣甚麼,不用多想,總之好看就OK。」
人會長大,漸漸瞭解自己對衣物的喜好:素色,剪裁簡單,穿上身覺得舒適——可是走遍東大門的時裝店,幾乎完全找不到這種衣裳。
於是五年前,二人開始自己做紙辦買布料,交給香港師傅,嘗試造衫,以一條吊帶裙作為起點。
可以想像,這是踏上了便不能回頭的路。他們曾經想過雙線發展,繼續賣韓國時裝,亦設自家製衣物,然後馬上覺得自相矛盾:怎能一面推廣實用耐看的設計,同時不捨得放棄fast fashion?
一切在2018年推倒重來。打從易名後的第一天,Beely Daily已強調「時常穿,一直穿」,選購適合香港濕熱的天氣的布料,製作日常服。
身份隨心態改變,由買手漸漸轉化成生產者,考量的東西也複雜起來:棉花怎樣種?染布過程的排污情況呢?對待工人是否友善?
一步步走來,到2019年首次用牛油果核染出粉紅色,之後用洋蔥皮套出叫人驚艷的芥末黃,再之後的木棉花染布,都由貼近生活的東西著手,例如每天都吃的牛油果,餐廳儲起的食物廚餘等,或者乾脆一點,取之樹上落花。
當別的布染職人專心研究極致工藝,Beely Daily有另一種心態:「我們非由顏色主導,會盡量利用身邊已有的,看看能染出甚麼顏色來。」
對化學毫無頭緒的二人,因植物染慢慢培養出癮頭,甚至有點欲罷不能,認真學,認真玩,實驗陸續有來。
而染布是他們直面自然的一種方式。
「林超英(前天文台台長)說,近年氣候反常,提早變暖,木棉樹開花時不再一樹獨紅,奇怪地長滿綠葉。」阿浩補充。
Beely Daily的染色報告這樣寫:木棉以花迎來春天,我們用色彩留住它。
大地的顏色,本該隨季節褪去——當季節成為衣裳,貼著身體髮膚,疏離的人與土地,可以重新靠近。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00的網紅Daddy Fran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來聊聊 小朋友的 轉骨、登大人 的超級成長秘訣 本次專題大部分的講稿,附錄在底下的資訊欄裡 #法蘭爸 #養生工作坊 法蘭爸的養生工坊 蝦皮賣場 ▶ https://shopee.tw/ptfrank305 紫神膏 ▶ https://goo.gl/wVTFP6 防蚊香包▶ https:/...
驚蟄食物 在 Wenn 生活白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驚蟄養生 x 結團通知】
節氣已經走到『驚蟄』,是一年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後天氣開始轉暖,雨水漸多,進入了春耕🌱~
「驚蟄」陽氣升,#多吃蔬果
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養生應順陽氣的升發,使自身的精神、情緒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少發脾氣🤣🤣。在飲食方面,驚蟄節宜養肝,可多吃: 植物性蛋白質及新鮮蔬果、深綠色蔬菜,例如豆腐、番茄、檸檬、青豆、南瓜、胡蘿蔔🥕、油菜、菠菜、花椰菜🥦、等蔬果,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
來來來,佑媽來發結團通知了~~
本來只是應網友敲碗,想說幫大家開個小小補貨團,結果........真。的。不能隨便開團,大家還是很瘋狂的買,尤其我家補湯跟茶飲😱😱 疑似上團買不夠跟上團沒跟到的都出籠~ 🤣🤣
⭕ 提醒大家,【春季養生 x 零食補貨團】已結團,所有匯款email均已發出(含帳號與金額☝),請大家留意一下email信件~~目前只剩3位網友未匯款,佑媽團的網友匯款都是一級迅速👍 請尚未匯款的網友,盡速匯款,以利出貨歐!! (虛擬帳號是有期限的呦,請大家不要超過時間~)
至於,何時會收到貨? A: #我們已經在周二開始出貨🚛,預計在【本周】 依下單與匯款順序寄送完畢~~謝謝大家耐心等待包裹📦出現在你家、或辦公室囉!! ❤❤
#馬上你們就可以跟佑媽一樣在家大口喝湯吃魷魚絲拉~
🎀【跟著季節養生--中藥媳婦佑媽團購】我們母親節再見囉!! (且讓我休息一下喘口氣兒~)
#零食補給馬上到🏋♂
#香噴噴天麻益智雞湯❤
#開學了大家都需要補腦一下
驚蟄食物 在 書架玩多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節氣「驚蟄」蟄居動物驚醒的時刻
想到介紹愛寵"鼠婦"給大家認識
放聲尖叫吧哈哈 😬 不喜歡快滑開~
鼠婦跟植物有什麼關係呢?
鼠婦是大自然裡的清潔物種,不可欠缺的一環
以腐爛植物、朽木樹皮、苔蘚地衣、菌孢子等有機物為食
可以幫助分解死亡的植物、動物糞便和食物殘渣。
P屬是鼠婦中較大型的物種,身體不會捲曲成球形...
閃電狀觸鬚及硬挺的盔甲,就是帥氣
其他還有A屬C屬等之後再來分享
Porcellio bolivari 西班牙檸檬黃鼠婦
Porcellio magnificus 西班牙華麗鼠婦
驚蟄食物 在 Daddy Fran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來聊聊 小朋友的 轉骨、登大人 的超級成長秘訣
本次專題大部分的講稿,附錄在底下的資訊欄裡
#法蘭爸 #養生工作坊
法蘭爸的養生工坊 蝦皮賣場 ▶ https://shopee.tw/ptfrank305
紫神膏 ▶ https://goo.gl/wVTFP6
防蚊香包▶ https://goo.gl/X7znmP
如果你覺得我的影片能幫助到您,請您多多分享出去,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也請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喔。
你的訂閱、分享、與按讚喜歡,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了!
按此訂閱:https://goo.gl/YcAkfL
隔週 週六早上十一點定期更新。
-------------------------------------------------------------------------------------
『春發夏長』轉骨季節到囉!
如果家中小孩身高比同學矮了一個頭,家長不免擔心,開始準備各種轉骨偏方,希望讓孩子順利拉高。有的家長選擇以吃中藥為主,不過醫師提醒家長,單吃補品效果不夠好,唯有骨架端正,氣血才能通暢,主管成長的生長激素才能發揮效果。
早期農業社會因為物資缺乏,因此民間流傳的轉骨方大都用溫補氣血的中藥。中醫師表示,臨床經常發現小孩還沒長高,卻先補出滿臉痘痘!這是因為現代青少年營養過剩,再加上承受各種壓力,讓原本的濕熱體質,出現了中醫所謂「肝鬱化火」的症狀,造成氣血不通,更進一步影響生長發育;加上書包沈重而不均勻的施壓在肩膀上,所造成骨架不正;還有夏天貪涼,猛灌冷飲,跌打撲傷造成的胸部鬱傷、挫傷等等,不同因素疊加在一起,自然就會影響正常生長發育。
身高的決定 70% 來自父母親的基因遺傳,但這只是一個概略的範圍,
我們來假設,有兩位小朋友,一位A同學,原本可以長到165~175的區間,但是生活中,有太多不良的因素影響到成長的過程,最後僅能落在165cm,另一位B同學,遺傳上原本可以長到160~170的區間,但是他的生活中去除掉了許多「抑制生長」的不良因素,而且增加了「生長因子」的優勢,這位B同學完完全全的成長出遺傳身高的最大值170公分,比起原本優勢的A同學 整整多了五公分
所以,我們當家長的就是要去幫助孩子在這個身高的範圍內去發揮到最好,增加「生長因子」的優勢,並去除「抑制生長」的的不良因素,就是能「激發孩子100%長高的秘訣」
不良的因素 包含了 「晚睡」、「沒睡好」、「沒睡飽」,「吃太多的甜食、宵夜、冷飲」,「不正確的運動模式」,「課業壓力過重,壓抑的情緒」,以及最重要的「骨架歪斜,氣血不暢」。
哪些是增加「生長因子」優勢?其實很簡單,只有五點,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規律的運動,愉悅的心情,以及最重要的 端正的姿勢、骨架
如果骨架歪斜不正,養分血氣無法順利傳輸,成長自然受限。孩童要從小脊椎、肩膀、骨盆不正就會影響生長。甚至發展成脊椎側彎、高低肩或長短腳的不良體態。中醫師表示,脊椎就是中醫所謂的任督二脈的督脈,也是主管人體生長動力的重要通道。如果脊椎彎掉了或是胸腔胸椎挫傷等問題,就會造成督脈氣血不通,而脊椎兩旁的膀胱經穴位,更是掌管內臟的重要神經,骨架一旦歪斜牽扯壓迫到這些內臟神經,五臟六腑功能當然無法正常發揮。
因此只要發現小朋友站立及走路姿勢異常或是是抱怨胸悶、胸痛等,家長就應該提高警覺!孩子的抱怨,除了成長痛之外,經常是骨架已經歪斜或是已經造成挫傷,造成氣血循環不佳所已引起的痠痛、悶痛,透過正骨與整脊的一併調整,能有效端正骨架。同時配合穴位推拿按摩促進氣血循環,排除鬱積的氣血通道,舒緩肌肉張力,讓經絡、氣血保持通暢,這樣才能順利轉骨,發育才會正常。
轉骨其實更重視關鍵季節,除了平時就要把持好骨架姿勢的端正,還要順應天時配合自然規律,注重四季之『春發夏長』的關鍵時期,並且調理好掌管生長發育的肝脾腎三臟,並在『秋收冬藏』之時配合自然的規律,給小朋友們進補轉骨方,調養好身體能量的儲備。 男生要把握小六到高中這段時間,女生更要提早到小四、五就開始關心,不要等到月經來或長喉結變聲後才開始調。錯過時間也沒關係,只要經檢查生長板還沒癒合,拉高都還有希望!
長高的必備條件
充足的睡眠:晚上10點前入眠,夜間是生長激素(GH)分泌的高峰期,而且一定要睡足7-8小時。
均衡的飲食:均衡飲食、避免垃圾食物、少醣、少甜、少冰。
規律的運動:彈跳類的運動(例如:籃球、排球、跳繩)少量多次、但應避免過度造成肌肉勞損需,避免重量訓練(橫向的擴胸類運動),如舉啞鈴、伏地挺身、射箭等,因為會加速密合生長板。
愉悅的心情:保持自信、樂觀的態度,避免悲觀、抑鬱的情緒。
端正的姿勢:骨架歪斜會致使人體的氣血運行不暢,更容易造成胸悶、胸肋挫傷等等問題,進而抑制生長的可能。
-------------------------------------------------------------------------------------
如果對影片有任何建議,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AqxppyeY0Q/hqdefault.jpg)
驚蟄食物 在 Daddy Fran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來聊聊 春天養生飲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春天應該多吃的食物呢?
#法蘭爸 #養生工作坊
法蘭爸的養生工坊 蝦皮賣場 ▶ https://shopee.tw/ptfrank305
紫神膏 萬用小護士軟膏 ▶ http://sho.pe/EXG52
純天然漢方古法手作
如果你覺得我的影片能幫助到您,請您多多分享出去,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也請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喔。
你的訂閱、分享、與按讚喜歡,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了!
按此訂閱:https://goo.gl/YcAkfL
隔週 週六早上十一點定期更新。
-------------------------------------------------------------------------------------
春天飲食的宜忌 重點
宜選微辛、甘溫之品,忌酸澀。
少吃生、冷、性寒的食物,少吃冰淇淋、冰水冷飲之類。
輕微的辣具有助陽氣發散。
多吃青色食物。
-------------------------------------------------------------------------------------
如果對影片有任何建議,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ntL6wiH36c/hqdefault.jpg)
驚蟄食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舌尖上的節氣」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吳翔逸
本書特色:
◎當當網文學暢銷書!讀者感動推薦:這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董克平,傾情推薦!
◎我們吃,不只是為了生存,更是生活的追求
優美生活隨筆,喚醒你的味蕾記憶
收錄時令食譜,感動的味道立刻學起來!
食令食材小常識,與自然的距離,更近一些
追逐著最時鮮最當令的食物
是一種飲食智慧,也是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
在細嚼慢嚥中,人們感受節氣、勞動和豐收的關係
領受大地對勞動者的持續眷愛
時間,其實是由「味蕾」累積而成的
24節氣,24篇有料有味的飲食記憶
關於季節,加上故事,能蹦出什麼新滋味?
從散文詩詞、學術專業,回歸原始的土地記憶,多年來,「書生」劉學剛在文學間游走,最後於節氣吃食中,找回土地的親密關係。
我們吃,是渴望與自然更近一點
生活愈快,我們愈渴望慢,從吃開始,累積美好的意象。
人是無法拋開自然而活的。生活和自然節律同步運行,對於季節的轉換和天氣的冷暖,從容不迫、堅定自如的應對。
節氣是一種慢節拍,三百六十五天,慢慢食。
在食物最好的時候吃,那是與自然最深刻的連結。
劉學剛,來自魯中平原的小村莊,黃泥屋、青瓦房,與自然和土地關係親密的鄉路,讓人們對節令以及生機勃勃的細節保持著盎然的興趣。
這本書,以飲食習俗鋪陳生命最初的味道
驚蟄,春韭正當時
穀雨,椿芽嫩如絲
小滿,翠莢排碧珠
小雪,地窖藏白玉
新的時令到來,是極為盛大的事情,人們總是以特定的美食,來呈現土地上勞作的幸福和體面。例如:一到清明,母親讓孩子吃餅捲雞蛋;立冬的餃子,擇菜剁餡,舀水揉面,農村人家的整潔和端莊,盡在其間。
食物有著生活中最豐富的表情、人家內心的喜悅和自足,那是自然之初的況味。
作者簡介:劉學剛
中國作協會員,一介書生,有作品在《詩刊》《天涯》《山花》《散文》《散文選刊》等刊發表,散文連續四年入選《21世紀年度散文選》《中國精短美文精選》《最佳散文──中國好文學》《中國年度隨筆佳作》《中國散文年度佳作》等全國年度權威文學選本。
著有散文隨筆集《守望》《清澈》《路上的風景》《安靜的勇氣》等。
現居魯中某小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q3AvbTfIg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