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一個有趣現象,就是大家忽然對左膠敏感起來,驚覺一些媒體原來有很多膠人膠文,梗有一篇在左近。
其實,膠這回事是不非上下左右BA的,只是左膠在主流媒體地盤較多,而且勤於寫作、下筆千言,所以令大家有逢膠必左的錯覺而已。
以膠論膠,我想起以下一篇2014年的超超超舊文。(還記得因為在文中用了很多「膠」字,有評論界前輩在專欄批評,說我堂堂學者這樣有失斯文。當時編輯容許我這個「新晉作家」的「前衛」之舉,實在難得。)
重讀舊文,見文筆純情又笨拙,我真的很想從頭到尾改一次 ... 但又沒有稿費收,改來把鬼咩!
更重要的,是我的看法大致沒變。
Let's say no to 膠。
(從蘋果日報借來一幅圖)
**********
2014年2月14日 信報
曾國平 經濟3.0
左右之爭與不膠之論
從兩位經濟學者曼昆(N. Gregory Mankiw)和梭羅(Robert M. Solow)一場有關收入不均的論爭(見昨文),我聯想到香港近數年流行的「左膠」和「右膠」等稱號。
曼昆和梭羅辯論的是一些根本性的問題,牽涉的是經濟政策上的所謂左右之爭:收入不均從何而來?高收入是來自高生產力(即社會貢獻)還是尋租技巧(即塘水滾塘魚)?收入不均會否跨代遺傳,造成富二代和窮二代?政府能否以稅制和福利改變收入的分布?政府的行為會否影響工作動機並且造成浪費?兩位學者雖然詞鋒銳利,但始終以說理為主,輔以數據和研究成果,是第一流的學術交鋒,絕無半點「膠」味。
「膠」也者,其本義不便直言,籠統一點說,指的是低水平言論。至於「左膠」和「右膠」等稱呼,指的是持不同立場的低水平言論生產者。
綜觀近年香港報上網上的言論,「左膠」似乎佔大多數,其原因不難理解:科技進步帶動的收入不均愈來愈明顯,貧富懸殊加劇,增加了對左傾言論的需求,加上互聯網提供了方便發表言論的平台,降低了生產「膠論」的成本,「左膠」於是得以繁衍,進而成黨成派。相反,「右膠」受意識形態影響,傾向自己顧自己,關注的是私利而不是什麼社會公義,主動發言的動機較低,其「膠」不顯也。與此同時,中港關係愈來愈緊密兼緊張,造就了跟「左膠」和「右膠」有點重疊的「大中華膠」和「本土膠」。
三條「防膠」原則
本來,不論左右,不論本土普世,其言論都不一定要「膠」,但何以傳統或網上傳媒「膠」字滿天飛?這現象或許來自不同立場論者之間的攻訐和取笑,更有可能的是,這些言論的質素的確低劣。不知道「經濟3.0」算不算「膠欄」,但我從曼昆和梭羅的辯論中歸納出以下三條「防膠」原則,希望各門各派的評論員參考一下,合力降低香港輿論的含「膠」水平:
一、言論清晰不含糊
讀者找來兩位經濟學者的文章一讀,就算全無經濟學的訓練,也能大概明白雙方的觀點;文章於學術期刊刊登,術語難免,但作者以人人讀懂為目標,絕不打算嚇怕讀者。相反,香港傳媒有不少難以讀懂的文章,句子冗長通篇術語,水平差一點的讀者都會看得一頭霧水。清楚的文章對錯分明,但含糊其辭的文章連論點都搞不清,談不上對錯。
二、以數字說理
香港的統計數字從來不易找,政府各部門的網頁亦一向難用,但討論起香港的政經議題,不妨花點工夫查閱有關的統計數字。雖則數字可以騙人,統計亦有不少誤導的伎倆,但以數據示人,最少是客觀討論的一個開始。討論政策下的輸家和贏家,與其「估估吓」空泛討論,何不從數字入手,令讀者對影響的大小輕仲有點概念?
三、不隨便因人廢言
老實講,曼昆寫的經濟教科書一紙風行世界,頻頻再版,其每年的版稅收入加上哈佛教授的薪水,不難令他躋身美國的最富有的1%之列。低手的辯論,必從此一事實落手,質疑曼昆的文章有保護自己友之嫌。梭羅貴為諾獎得主名重士林,當然不會出此下策,堅持以事論事,不因人廢言。此原則有兩個例外:若果作者可從論點得到政治或金錢上的好處(如受薪支持某類政策),又或作者從來立場飄忽甚至自相矛盾,因人廢言便情有可原。
長「膠」長有之謎
以上三個觀點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為何「膠論」依然層出不窮?輿論市場若果運作有效率,何以有質素的評論不把「膠論」逐出市場?從供應方面看,「膠論」的成本較低,有一定的寫作套路可依循,可以大量生產,寫一篇的時間心力耗費有限,加上網絡平台漸多,發表評論的門檻愈來愈低,「膠論」的供應增長強勁不難理解。
需求方面,香港市民生活繁忙,政經評論不外乎在地鐵或廁所匆匆一看,或靠社交網絡轉載驚鴻一瞥,少有逐字逐句細心推敲的。細心臚列數字、層層推理,沒有幾多個讀者會欣賞。相反,明刀明槍罵人但求痛快或語焉不詳但求啱FEEL的「膠論」,既能印證讀者既有的政治立場,亦能帶來即時的快感,一「膠」兩得,對「膠論」的需求由是大增。
話雖如此,部分有要求的讀者何以未能發揮市場力量,減低香港輿論的「含膠量」?電視節目質素低劣跟市場壟斷有關,但評論文章「膠」味十足又跟輿論市場的結構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一點也不「膠」,讀者不妨想一想。
驚鴻一瞥相反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推理小說中,列車上的女孩/歐巴桑看見犯罪相關(?)要怎麼寫】
話說,我們世界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在她《殺人一瞬間》(4:50 From Paddington)這本書中,是這樣開場的:
有位老太太-這裡沒冒昧意思,大概就是一般生活日常會看到,有事沒事,就扯開喉嚨大聲嚷嚷,到處串門子話家常的那種歐巴桑。
在聖誕假期附近,搭乘四點五十分,從派汀頓始發的列車上,驚見了前往相反方向的平行列車裡,一個男子正扼住女子咽喉的謀殺!
不幸的是,當她把這樣的「目擊證詞」說與旁人聽時,沒人把她的話當一回事,只覺得老太太是不是吃飽太閒沒事生事刷存感而已?
因為說巧不巧,那時她正從打盹中醒來,而她腳上,又正好有繪製一樁「男子扼住女子咽喉兇殺」的雜誌,讓人更不得不往此處想。
但還好所謂人生大道理,心靈雞湯平常就要知道-有關係就是沒關係,沒關係就是有關係,老太太的閨密恰恰就是有名的瑪波神探。
於是這樣乍看荒誕不羈的故事得以繼續,就像後世珀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一樣荒誕。
《列車上的女孩》故事講說一對恩愛夫妻,如何因為求子失敗,結果不知不覺間,各以酗酒外遇來逃避現實的難堪,最後離婚收場。
可更令人難堪的是,男方與小三再婚後,前妻卻始終陰魂不散-不是天天乘車望向他們住宅的方向,就是在他們住家附近徘徊遠望。
無巧不巧,這位記憶常出現空白的前妻,失魂落魄到處遊蕩的區域,卻發現了一具屍體,且被害者更與她曾經出入的地方有關…
雖然劇情寫法是心理驚悚推理中,相當標準的一女/男繞二男/女,甚至以上的粉紅泡泡:每隔幾段就對誰有好感,每個人都是對象。
但故事內容三線並述,是結構佈局很平整漂亮的「一樁懸案各自觀察」,並利用時間順序的揭曉,還有銜接上的誤導,來請君入甕。
劇情故事大概是推理金三角之一對夫婦加上外遇對象就可以寫推理的再變化-離婚的前妻、現坐寶座的正宮,還有不為人知的小三。
原來命運蛛網的命中註定,沒有誰與誰的相逢,只不過是場偶然與巧合,都是有其意義的,甚至可以目擊犯罪線索、甚至聯手犯案。
兩者同在火車移動瞬間,讓列車上的女孩/歐巴桑,看見疑似犯罪的線索相關-不是女人被男人扼住咽喉,就是妻子幽會外遇對象(?)。
一個會被視為不可信任敘述者的目擊證詞,最後竟將案件導向意外方向,但過程中無論如何就是要粉紅泡泡充滿的感覺,有87分像。
不管是接受委託或跟蹤騷擾的女偵探,只因這樣赴湯蹈火、涉險犯難的探查謎團,結果開外掛的全世界都愛上她,都要向她求愛(!?)。
如果讀者誤以為這只是女方單方面的花痴爛漫,粉紅泡泡充滿,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男方對象也不遑多讓,處處留情春風吹又來。
可故事的結局,或是說故事裡,主角設定的人生劇本,就是這樣亂套的,走向了誰也沒有預見過的走向,叫人無比遺憾,甚至悲傷。
其實說穿了,這上述兩者,就是使用不可信任敘述者,及口述記憶不能相信的粉紅泡泡,列車移動間的驚鴻一瞥,最後真相大逆轉。
詭計設計大致和希區考克(Hitchcock)《後窗》(Rear Window)與A. J. 芬恩 (A. J. Finn)《後窗的女人》(The Woman In The Window)一樣。
只是不同的是,一個因身/心創傷,被迫「居家隔離」的焦慮,衍生出從窗戶窺看他人生活的好奇心,由此發現蛛絲馬跡的窗外推理。
一個則是列車上的女孩/歐巴桑,在移動中驚鴻一瞥犯罪線索相關,然後在嘮嘮叨叨與與過度粉紅泡泡的不可信任敘述者中尋求真相。
一個受傷了不能動,一個受傷了,所以到處走,看來想如古人說:動如脫兔、靜若處子,動與不動間,靜與不靜裡,人生都好難。
主要參考推理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殺人一瞬間》(4:50 From Paddington),臺北:遠流,2010。
珀拉.霍金斯 (Paula Hawkins)《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臺北:寂寞,2015。
驚鴻一瞥相反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多個故事線展開,最後共冶一爐的電影並不少見。原以為法國電影《多情動物》(Endangered Species ,2017)也是如此,但隨著敘事推展,卻意外發覺,原以為能延伸討論的只是驚鴻一瞥,看似最偏離主線的反而獲得不少篇幅。
.
原來真正的多情動物是導演吉爾.布都(Gilles Bourdos)自己。
.
但筆者並非要否認該片的可看性,恰恰相反,喬瑟芬與湯瑪斯的故事線與李屏賓的絕美攝影基本上撐起了整部電影的力度。
.
.(詳全文)
http://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23967684
【2017金馬影展】《多情動物》(2017):誰是多情動物?
.
(圖為《多情動物》劇照。)
金馬影展 TGHFF 亮點國際影業
驚鴻一瞥相反 在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黑潮於北捷之驚鴻一瞥而驚聲尖叫 ... 的推薦與評價
相反 的則是有更大群人應該要「閉上」尖叫聲,那就是買票進去看動物表演的諸位看倌們,為了獲取你們的尖叫聲,海洋王國的業者不斷從世界各地捕捉野生鯨豚,導致動物被迫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