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交會之地|土耳其概覽
土耳其位在東西方交會之處,在它悠長歷史中,先後有不同的文明與文化在此佇足。而除了歷史文化之外,土耳其也有豐富多樣的地貌景觀。在兩者交織下,有相當多可看之處,難以一次盡覽。我初次造訪前,對土耳其的認識,其實只有伊斯坦堡與卡帕多奇亞的熱氣球。這次實際一訪,雖然只有淺嚐,但已對土耳其的豐富程度驚豔不已,也定下我日後再訪的念頭。
▌土耳其的歷史
土耳其一名意為「突厥人的」。這群來自中亞的突厥人,後來擊敗了拜占庭帝國後,就在今日的土耳其、東南歐、中東與北非,建立了龐大的鄂圖曼帝國,也將伊斯蘭信仰散播至其境內。鄂圖曼帝國在18世紀後開始衰弱,最終在一次大戰戰敗後瓦解。後來在土耳其獨立戰爭中,終結了列強的割據,建立了今日的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
但其實在更久遠以前,土耳其亞洲側的土地上,就有古希臘、羅馬的城市,其中包括著名的特洛伊城。隨著許多遺址在十九世紀陸續被挖掘出土,在今日已經變成熱門的觀光地點。
▌伊斯坦堡
舊稱君士坦丁堡的伊斯坦堡,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座落在黑海與地中海之間。地理位置關鍵,曾是絲路上的重要一站外,伊斯坦堡在世界歷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它曾作為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達一千六百年之久。直到土耳其共和國建立,遷都於安卡拉為止。伊斯坦堡是歐亞交會之地,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
▌番紅花城Safranbolu
位在土耳其中部的番紅花城,在十七世紀時,以種植和貿易番紅花而得名(至今在城外也仍有種植)。以舊城區中完整保留的鄂圖曼時期老建築著稱。
▌安卡拉 Ankara
安卡拉位在土耳其中部的高原上,是土耳其的首都,也是僅次於伊斯坦堡的第二大城。安卡拉其實也是歷史古城,過去曾為波斯、馬其頓、羅馬與鄂圖曼等政權統治。我在安卡拉沒有太多時間,只造訪了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紀念館。
▌卡帕多奇亞 Cappadocia
卡帕多奇亞以它獨特的地質景觀出名。搭熱氣球則是俯看這些特殊地形的最佳方式之一,而搭熱氣球本身,其實就很特別的體驗了。
▌蘇丹哈尼古驛站
由於位在過去的貿易路線上,又距離鄰近的兩大城孔亞、卡帕多奇亞,都各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因此設立驛站,供商隊休息。過去在古絲路上,平均每30-40公里就會有一座驛站,總計設有約100多座驛站。可惜在時間的洪流下,許多已傾頹,而蘇丹哈尼古驛站是其中保存最完整,規模也最宏偉的。
▌棉堡Pamukkale
棉堡位在土耳其西南方,自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開始,數千年以來,棉堡就以它的天然溫泉與雪白水池,吸引眾人來訪。事實上,傳說這些層層疊加的白色水池,是巨人留下曬乾而固化的棉花,因而得名。在溫泉池一旁,則還有一座古希臘、羅馬城市希拉波利斯。
▌特洛伊 Troy
特洛伊城是古希臘時期,位在小亞細亞的城邦。因為荷馬史詩提到的特洛伊戰爭,而廣為人知。但在其遺址於1871年被發現之前,一直被視為傳說中的虛構城市。
▌以佛所 Ephesus
以佛所Ephesus (又譯艾菲索斯)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希臘羅馬城市。最早由古希臘人建於西元前十世紀。被羅馬帝國併吞後,變成羅馬帝國境內的一座主要城市,人口在四十萬至五十萬人之間。是亞細亞省的省會,有神廟、圖書館和可以容納兩萬五千人的劇院,甚至還有一間妓院。
以上各地的詳細介紹,會在未來幾週陸續刊出。其實此行下來,只走了半個土耳其,最遠僅及中部而已。土耳其深度與豐富程度,遠超乎我的預期,待疫情結束後,必會再訪!
▌用最低成本提升照片質感
其實不少人想要提升自己照片時,第一個動作就是花大錢升級器材。但是往往這些昂貴的器材,為照片帶來的改變相當的少。這是因為好的照片,並不是單靠高級的器材,就可以創造出來的。
事實上,成本最低,卻又能夠為照片帶來最顯著、最有感的提升,就是學會後製。許多人掌握了拍攝的技巧,卻少了照片後製這最後一哩路,相當可惜。更不用說,器材終會被間淘汰,但後製能力卻會隨時間越來越好。
雖然網路上有免費的後製教學,但往往相當零散,缺乏系統性。我當初自學的後製時候,就因為沒有方向地摸索,而走了不少冤枉路、浪費了不少時間。因此在我的Lightroom入門課程裡,我把所有技巧,由淺入深、有系統地,整理在2個半小時的課程裡,推薦給想要提升自己照片品質的人。
現在購買課程,輸入折扣碼『JFS6TV9QHXT』,就能享有75折的優惠。課程連結:https://bit.ly/31BsWVP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斯旺(阿拉伯語:أسوان),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省首府,位於尼羅河東岸,人口約20萬,著名古城、旅遊景點和貿易中心。阿斯旺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自2006年5月13日以來,阿斯旺沒測得任何降水。在古埃及時期,阿斯旺被認為是埃及民族的發源地。它位於尼羅河第一瀑布以北,是埃及和努比亞之間的貿易重...
驛站最早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古代中國運動史,那些有趣的古代體育運動(二)| 長知史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射箭、賽馬,歷史最悠久的體育運動
射箭與賽馬,是古代歷史最悠久的運動之一。至少在兩萬八千年前,中國人就發明瞭弓箭,當然那個時候還是石器時代,發明的是石箭頭。弓箭的發明,可以遠距離對付野獸,也可以遠距離對敵人造成殺傷。所以從遠古時候起,弓箭都是不可或少的攻擊武器。
到了夏朝時,中國進入奴隸社會,國家有了專門教習射箭的機構,名叫「序」,商周時期關於教習射箭的機構得到延續,儒家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射就是指射箭。儒家鼻祖孔夫子,其實還是一位射箭高手和駕車高手,文武全才的人物,不然他如何教育他的學生們。周朝時還發明瞭射禮,分為大射、賓射、燕射、鄉射等,使射箭成為一種帶有文化氣息的表演藝術。弓箭從遠古一直到清朝,都是戰場上最重要的武器,不曾斷絕。關於射箭還形成了理論,比如「李將軍射法」、「魏氏射法」等,神射手更是曾出不窮,比如先秦時的養由基、紀昌、逢蒙,漢朝的李廣,三國的黃忠,隋唐裡的王伯當,水滸傳中的花榮等。傳說中的后羿還能射太陽,神的離譜。
賽馬也是一種古老的體育運動,早在一萬五千年前古人類的壁畫中就出現了馬的形象。不過,馬最早是用來吃的,後來才經馴化用來馱東西、耕種、騎行。馬在古代交通運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軍事上的作用更為明顯。一匹好馬,可幫助戰士戰勝敵人,三國時的關羽就因為騎術高明,騎的馬快,速斬了袁紹的大將顏良、文醜。戰國時的趙國,靠了「胡服騎射」改革,才成為七雄之一。善於相馬的孫伯陽,被稱為伯樂。因為馬的重要性,賽馬成為古代最受重視的體育運動,最著名的賽馬故事,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孫臏幫助田忌賽馬的故事。馬還被廣泛應用於古代驛站,日行千里或是幾百里的馬匹,被成為寶馬良駒。
舉重運動,秦武王為弘揚該項運動而死
舉重運動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在冷兵器時代,力量非常重要,所謂「一力降十會」,擁有強大的力量,在戰場上戰勝敵人將發揮巨大作用。為了練習力量,古代發明瞭舉重運動。古代的舉重,舉的重物不同,有的舉鼎,有的舉石鎖,秦朝的秦武王是最重視舉重的諸侯王,他重用的大臣,多是力量型的舉重高手,比如任鄙、烏獲、孟說等,秦武王本人也是一位大力士,不過在一次舉重比賽中,他失手將自己砸傷而死。
歷史的舉重大力士數不勝數,除了秦國的大力士們外,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便是一位舉重大力士,曾經力舉千斤閘,秦末的項羽便是一位力大可拔山兮的大力士,力能扛鼎便是他的傑作。三國中的呂布、典韋、許褚、關羽,隋唐時的雄闊海、李元霸、羅士信,水滸中的武松、魯智深等,都是力量型的高手。古代考武舉人,力量是最重要的一項比試本領,最重的巨石,有三百斤。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古代體育運動 #體育運動
驛站最早 在 圈x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1|
#台中景點 新開幕🎉
綠空鐵道軸線計畫昨天開幕拉!
舊車站軌道改造成美麗的綠廊
非常適合來散步走走拍拍照📷
一起感受人文氣息了解台中鐵道歷史吧🤗
♡
從建國路民生路段至國光路段沿途有幾個點推薦給大家☑️
從圖二到圖五的順序⬇️
飛天草皮🌟
這個建築尖的頂端很特別屋頂平臺讓大家可以眺望風景,也有設置電梯、自行車停等空間可以在這邊休息補給與資訊傳遞
光影穿廊🌟
保留了鐵道設施,以光與影交錯的變化增加穿廊動線重現猶如列車通過般的光景。
星空劇場🌟
位於正義街上的「南華戲院」,是臺中最早的二輪戲院。在鐵橋上以電影造型框為構想,重現南華戲院風采。這個點我覺得晚上應該會更美一些,可以晚上來體驗看看🌃
老松茶亭🌟
隱藏在老松大樹森林裡的月臺老松町,創造猶如月台般的停等空間,後頭也有一些裝置藝術!這是綠空鐵道軸的最南端,同時也象徵著臺中鐵道歷史的重大改變。
以線的方式串連各個點我個人覺得這裡真的非常適合來散步走走,一邊了解鐵道歷史一邊也可以欣賞風景非常愜意☺️☺️
♡
▪️圈x台中#綠空鐵道軸線 #綠空 #台中景點 #綠空生活提案
▫️臺中市建國路,互助街至林森路段,近臺中驛站
驛站最早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阿斯旺(阿拉伯語:أسوان),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省首府,位於尼羅河東岸,人口約20萬,著名古城、旅遊景點和貿易中心。阿斯旺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自2006年5月13日以來,阿斯旺沒測得任何降水。在古埃及時期,阿斯旺被認為是埃及民族的發源地。它位於尼羅河第一瀑布以北,是埃及和努比亞之間的貿易重鎮,其名據說是古埃及語“貿易”一詞的對音。阿斯旺(Aswan或Syene),埃及文化古城。位於首都開羅以南900公里的尼羅河東岸,是埃及的南大門,是黑非洲的門戶和唯一海上進入非洲腹地的通道。在上埃及尼羅河“第一急灘”下的東岸。人口15萬(1980)。古代曾為驛站、兵營和與南方鄰邦的貿易要站。現為對蘇丹、埃塞俄比亞等國的貿易要地。附近尼羅河上建有大型水壩和水電站,構成全國性電力基地。有紡織、制糖、化學、制革等工業,還開採鐵礦石和建築用石材。重要河港。鐵路通開羅。冬季療養和遊覽勝地。有古代耶勃城遺址和博物館、植物園等名勝。市內有博物館、植物園等名勝。在其附近尼羅河上所築的阿斯旺高壩(Aswan Dam),為世界七大水壩之一。它橫截尼羅河水,高峽出平湖,登上聳立在河岸的高壩紀念塔,環形的拱橋式大壩,像橫跨尼羅河上的長虹燦然入目。高壩主體長3600米,高110米。1960年在蘇聯援助下動工興建,1971年建成,歷時10年多,耗資約10億美元,使用建築材料4300萬立方米,相當於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項灌溉、航運、發電的綜合利用工程。高壩共有6個排水隧道,每個隧道有兩個出水口,各裝一台水輪發電機組,計13台機組,輸出電壓經升壓達50萬伏供開羅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用電。高壩控制了洪水,從根本上消除了氾濫和乾旱,不僅保證尼羅河下游農田用水,而且使上埃及尼羅河谷地區農作物由一年一季改為一年兩季或三季收成。高壩建成後,其南面形成一個群山環抱的人工湖--阿斯旺水庫。湖長500多公里,平均寬12公里,面積65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深度(210米)和蓄水量(1820億立方米)則居世界第一 阿斯旺大壩最早於1898—1902年建造,用於灌溉和發電。到60年代,該壩已不能適應土地灌溉和電力供應的需要,於是埃及政府在舊壩上游6公里處開始修建現在的大壩,於1971年完成。目前,大壩的發電量能夠保證全國大部分的用電需要。
阿斯旺的市場和鬧哄哄的開羅市場不同,它更加開放。而且阿斯旺人普遍都很友好,若是你一身埃及民族服飾上市場,阿斯旺人會不停的給你打招呼。講起價來也會更容易,若是不相信,你可以試一試。阿斯旺最吸引之處就是與這座城市峭壁平行的市場。無論白天或夜晚的什麼時刻,這座城市裡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柳條籃子和各種辛香作料堆成了小山,下面還有藏紅花,咖喱粉,玫瑰茄花瓣。您可以安下心來,悠閒地在市場上閒逛。這是埃及最漂亮的市場之一。和開羅以及盧克索的市場不同,那裡的賣主有時甚至是強行讓人購買他的東西,而在這裡一切都在溫和的話語和微笑中進行。但這並不妨礙努比亞人在生意場上成為令人畏懼的對手。您還可以在咖啡館裡一邊觀看演出一邊品嘗玫瑰茄或吸水煙。阿斯旺的商品比盧克索的商品便宜,而且講價也很方便。在商店講價時,店員會送上杯飲料。如果對方一開始對你的出價就表示不願搭理,那麼一定是你的價太低了,這時最好離開這家店。若是對方對你的表示興趣,那麼則要堅持你的最初價格。想要瞭解阿斯旺的物價水準,問一問飯店的服務員就可以知道了。
驛站最早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英德紅茶是創建於1959年,產於廣東,直接利用雲南大葉種鮮葉研製獲得成功,它色澤烏潤,顆粒均勻結實,茶湯紅亮,滋味濃烈,飲後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適合清飲。加上牛奶、白糖後,色、香、味俱佳。在港澳和東南亞地區很受歡迎。英德種茶歷史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據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八之出》載:“嶺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當時韶州植茶包括英德、曲江等。英德茶區峰巒起伏,江水縈繞,喀斯特地形地貌,構成了洞邃水豐的自然環境。大小茶場即建於地勢開闊的丘陵緩坡上。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0.7℃;年均降水量1883.9毫米,年相對濕度79%;無霜期長,霜日不足十天;土層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適宜,PH值4.5~5之間。所栽培的茶樹以雲南大葉與鳳凰水仙兩優良群體為基礎,選取其一芽二、三葉為原料。加工設備:萎凋槽、揉撚機、揉切機(7051型)、解塊篩分機、發酵設備、烘乾機、平面圓篩機、風選機、揀梗包裝機。英德紅茶加工技術精湛,全程實現機械化。其加工技術為:鮮葉原料必須具有嫩、勻、鮮、淨;適時萎凋,萎凋葉含水量在64±1%;大機揉撚打條40~50分鐘,短時多次切碎(盤式機三要三篩,各次10~20分鐘;適度偏輕發酵;105~115℃溫度簿攤一次乾燥。)該技術工藝被省內及廣西、湖南等紅茶區廣泛採用,後被稱之為“傳統法”。一直延續到七十年代中期。踏入七十年代,英德率先進入紅碎茶轉子式揉切法研究和生產新的時期。1970年,英德茶科所和英德茶場組成試驗小組,最早在紅旗茶廠開展研究試驗工作。1973年,紅碎茶轉子式揉切法工藝取得初步成功,接著向省內及滇、湘部分茶廠推薦應用。此後,經多次對揉切機的改進和工藝的完善,以及大生產應用,1978年轉子式揉切法工藝基本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