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內膜】
昨天內膜厚度勉強來到0.6,秉瑤醫師再叮嚀「蛋白質」的重要性,於是今天開始,早餐加入「山姆親手」打的現打豆漿。
雖然內膜養得慢,但秉瑤醫師很有信心,說上次做ERA都有來到0.8甚至0.9,只要再認真養個幾天就會起來,除了口服藥物繼續服用不能漏外,昨天加開過去我沒用過的外用凝膠「迪維舒」,早晚塗抹在大腿內側,可以幫助內膜增厚。
其他養內膜的方式還有每天吃一拳頭大的肉類,喝雞湯魚湯,中午打蔬果汁的時候,會加富含植物蛋白質的大豆胜酞,黑豆水當水喝,每晚泡腳後按摩,每個星期四日跟教練上體育課,其實這樣的日子不辛苦,反而覺得對自己的生活作息調整有很大的幫助,嗯……我做的一切都是為我自己,不是為了寶寶。
越來越鄰近植入日,我現在就是保持一個平常心做好該做的,不管結果是什麼,一定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以下為工商時間
🛒大阪王將煎餃倒數計時中👇
https://reurl.cc/yEAvrD
🛒récolte 萬用調理機&電子鍋限時開團中👇
https://reurl.cc/R0Y7Mx
🛒pod&parcel咖啡膠囊限時開團中👇
https://reurl.cc/mLpZb1
🛒APOMAN驅蟲居家清潔組👇
https://reurl.cc/qga5lN
🛒社團加起來 好康一起買👇
bibiQ 毛孩與你的福利社
體育課的重要性 在 Miss Nancyelle 南西大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爺挑戰天天寫字 Day 94
今天想聊一聊運動這件事。
我一直是個極度討厭體育課,厭惡陽光的孩子,雖然從小學芭蕾,高中就做瑜珈,但總和「好動形象」沾不上邊。我總是想到體育課就肚子痛,如果下午要練習接力,我就會整個上午都在冥想下雨打雷;總之有記憶以來,我都比較喜歡看書看電視。
但大概快30歲的時候,不知為何,突然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然後就慢慢地,成了一個有運動習慣的人。
我喜歡瑜珈、TRX、重訓,最近也開始喜歡上空中瑜伽和皮拉提斯核心床課程。講到這邊,都還不是重點。重點是,運動前後的心態(心情),實在太值得探討了。
運動前,那種抗拒、不願、不要、痛苦、懶散、厭惡的心情都很強烈,沒有一次不激動、不矛盾、不想悲憤莫名仰天長嘯!天知道我多想躺著休息!
這種心情大概會延續至一個小時的運動結束的那一刻。
然後奇怪的事來了,每次運動結束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就會瞬間來到快樂的最高點,什麼樣的大煩憂小煩惱都會煙消雲散,像嘴裡融化的粉紅色的棉花糖,心裡只有一種奇妙的餘味,甜甜的,甚至有點超然。
一定很多人要說了,那是endorphins!腦內啡!拜託我當然知道,但這個屢試不爽的心情起伏,力量真的很強大,居然讓我漸漸擁有規律運動的習慣,然後心甘情願習慣把那些運動前的苦都一把吃下去,把那些心裡的艱辛活成某一種藝術!爽!
—
願我們都愛上運動,
讓健康黏著我們。
—
這兩天進入無靈感撞牆期,好險找到舊文章,修改後分享🤍
體育課的重要性 在 吳韋達 彰化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重視兒童呼吸人權,守護下一代健康】
秋冬是中南部的空污嚴重期,許多醫療文章顯示其對健康影響深重,兒童又是空汙的高敏感族群,我曾在議會多次質詢,#要求全面佈置校園監測站,取代現有非即時空汙資訊的判斷標準,讓學童避免在空汙嚴重情況下戶外運動。
今天我與 立法委員 陳椒華、 王婉諭委員、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以及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張弘潔、#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錢建文 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重視兒童環境權,以及呼吸人權的重要性,加強相關法規之檢討修訂,將兒童環境權的思維納入政策推動環節中,遵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6條,#締約國承認兒童有與生俱來之生命權;#締約國應盡最大可能確保兒童之生存及發展。
我也呼籲環保署應修正檢討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 及 #室內空氣品質標準 。
1⃣「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公告場所獨漏高中以下學校,敏感及弱勢的兒少健康遭法令忽略,而空品指標AQI有延遲且無法即時警示問題,且空污嚴重時學校停止體育課和戶外活動的門檻過高,都不利於兒童健康防護。
2⃣ 應檢討修正空氣品質標準中PM2.5與PM10以24小時平均值計算,解決無法即時反應空品不良之缺失。無法即時警示國人避免戶外活動,對脆弱的兒童健康更是不利,我很遺憾相關訴求已呼籲多年,但相關部會卻遲遲不願調整,罔顧人民與兒童呼吸人權。
體育課的重要性 在 體育課好好玩 的推薦與評價
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期待孩子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能更積極地鍛煉身體、保持健康! 在強調身體素養和健康的時代中,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被重視。Green老師希望通過QPE ... ... <看更多>
體育課的重要性 在 體育課的存在意義? 的推薦與評價
相信大家都知道從國小到大學都有體育課,而體育課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呢?也許是繁重學科之外的爽課,也許是促進身體健康的課程,也許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