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局裡超過千本的英文文法書,我最推薦哪一本?】
今天大放送,要幫助大家回答一個大哉問。
我開玩笑的,大家知道我最討厭這種問題。請允許我娓娓道來。
想想看,你知道下面兩句話,哪一句話對嗎?
• The results turned out to be quite satisfying to him.
• The results turned out to be quite satisfied to him.
如果我們今天想學好文法,不理解文法學習的本質,若我們只期待有一本很好的文法書,可以讓我們的文法變好,就如同認為「有了六法全書就可以變成大律師」、「看了戴資穎寫的羽球手冊就能變羽球高手」般謬誤。
在你發問我有沒有推薦的文法書之前,今天我想要先跟大家分享 2 個學好英文文法一定要知道的概念:
• linguistic complexity (語言複雜度)
• cognitive complexity (認知複雜度)
了解了這兩種複雜性的差異後,就更能夠突破自己的學習瓶頸、更能夠找到學習的盲點。我們快速來看兩個例子:
Example (1) I'm bored. vs. I'm boring.
為什麼托福、多益近滿分的台灣學生,還是偶爾要說很無聊想找事情做時,講成 "I'm so boring." 呢? 這就是典型「語言複雜性低、認知複雜度高」的狀況。
boring, bored 兩種分詞形容詞一點也不難,但是背後要表達的概念、跟與中文的衝突 (中文的「我很無聊」可以解讀成 I'm boring. 跟。I'm bored. 兩種),造成認知上的複雜。
「認知上複雜」的使用規則,容易變成錯誤殘存下來(不論程度)。所以「學習意識」變得格外重要。
Example (2) 學生想用 I'm so stressed. 時用成 I'm so stressful.
我們先公平來看 "stress vs. stressed vs. stressful" 以語言形式來看,一點都不困難。但是背後所包含的「上下文關係和條件」在困難。
翻開字典一看,都是這樣的例句 (先不看定義):
• Moving to a new house is a very stressful experience.
• Looking after small children can be very stressful.
• Keeping the whole thing a secret is obviously very stressful for her.
從眾例句中可以得知,stressful 要讓人感到有壓力,通常是一個 experience 或 situation,並不是「人」。更甭論要表達自己感到壓力的狀況。
想要學好,我們就不能做 「stressful = 壓力的」這樣的簡單學習,但這將必然對於我們在使用時會造成認知上的壓力。
如同 I'm bored / boring. ㄧ樣,這樣 linguistically simple 但 cognitively complex 的字彙用法,就容易在我們的寫作、口說中以文法錯誤的方式殘留下來(不論程度)。
✔︎ 很多人不知道我有一套在世界各地,在家裡就可以上、可以看的英文文法線上課程(當然實體也有)。若你對於內容有興趣,歡迎內信取得英文文法+搭配詞的免費公開課。人生最後一次,我帶你/妳用正確的方式學好英文吧!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高手 托 球 錯誤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書局裡超過千本的英文文法書,我最推薦哪一本?】
今天大放送,要幫助大家回答一個大哉問。
我開玩笑的,大家知道我最討厭這種問題。請允許我娓娓道來。
想想看,你知道下面兩句話,哪一句話對嗎?
• The results turned out to be quite satisfying to him.
• The results turned out to be quite satisfied to him.
如果我們今天想學好文法,不理解文法學習的本質,若我們只期待有一本很好的文法書,可以讓我們的文法變好,就如同認為「有了六法全書就可以變成大律師」、「看了戴資穎寫的羽球手冊就能變羽球高手」般謬誤。
在你發問我有沒有推薦的文法書之前,今天我想要先跟大家分享 2 個學好英文文法一定要知道的概念:
• linguistic complexity (語言複雜度)
• cognitive complexity (認知複雜度)
了解了這兩種複雜性的差異後,就更能夠突破自己的學習瓶頸、更能夠找到學習的盲點。我們快速來看兩個例子:
Example (1) I'm bored. vs. I'm boring.
為什麼托福、多益近滿分的台灣學生,還是偶爾要說很無聊想找事情做時,講成 "I'm so boring." 呢? 這就是典型「語言複雜性低、認知複雜度高」的狀況。
boring, bored 兩種分詞形容詞一點也不難,但是背後要表達的概念、跟與中文的衝突 (中文的「我很無聊」可以解讀成 I'm boring. 跟。I'm bored. 兩種),造成認知上的複雜。
「認知上複雜」的使用規則,容易變成錯誤殘存下來(不論程度)。所以「學習意識」變得格外重要。
Example (2) 學生想用 I'm so stressed. 時用成 I'm so stressful.
我們先公平來看 "stress vs. stressed vs. stressful" 以語言形式來看,一點都不困難。但是背後所包含的「上下文關係和條件」在困難。
翻開字典一看,都是這樣的例句 (先不看定義):
• Moving to a new house is a very stressful experience.
• Looking after small children can be very stressful.
• Keeping the whole thing a secret is obviously very stressful for her.
從眾例句中可以得知,stressful 要讓人感到有壓力,通常是一個 experience 或 situation,並不是「人」。更甭論要表達自己感到壓力的狀況。
想要學好,我們就不能做 「stressful = 壓力的」這樣的簡單學習,但這將必然對於我們在使用時會造成認知上的壓力。
如同 I'm bored / boring. ㄧ樣,這樣 linguistically simple 但 cognitively complex 的字彙用法,就容易在我們的寫作、口說中以文法錯誤的方式殘留下來(不論程度)。
✔︎ 很多人不知道我有一套在世界各地,在家裡就可以上、可以看的英文文法線上課程(當然實體也有)。若你對於內容有興趣,歡迎內信取得英文文法+搭配詞的免費公開課。人生最後一次,我帶你/妳用正確的方式學好英文吧!
高手 托 球 錯誤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轉:
【為什麼每4年我們投票的候選人,後來總是讓人失望? 不投票的要看,去投票的更要看-理性選民的神話】
.
昨天傍晚我帶著三個小孩,走去隔壁的國中打籃球,雖然時間已經是五點多,但還有幾個投開票所還排著長長的隊伍在投票,看來這次大選,大家投票非常踴躍。
我們好奇地走過去看一下,這時老大突然冒出一句話:
「彈塗魚 烙賽!」
「這是什麼意思」我問,
他說:「同學們把電視上的 "韓國瑜 凍蒜" 改編成 "彈塗魚 烙賽"。」
看來連小學生也用上他們的無比的創意,加入了這次選舉的熱潮。
他接著問:「為什麼有這麼多人 排隊去投票?有什麼好處嗎?」
「沒有好處,就是看你想誰當選?就去投誰。」,我說。
「但是你只有一票,選出來的人都是數萬到數十萬票,那人為什麼要去投票?」
「的確,經濟學家也一直很疑問,如果人是理性的,我們根本不會特地花幾十分鐘到幾小時的時間去投票。因為理性人會知道,自己這個行為是毫無影響力的。你有看過一場大選,最後只差一票的嗎?」
「所以說,我們之所以能夠舉辦選舉,就是因為人是不理性的?」
「沒錯,這很違反人的直覺,但確實是這樣。」
這時候媽媽聽不下去了:「如果大家都這麼想,那沒有人要去投票,或者是選出不好的人,亂搞一通,那麼社會不就大亂了。」
我當然識趣地接話說:「你說的對,所以一個好公民還是應該要盡責去投票選讓好的人當選。」
上面 這句話肯定是政治正確的,但是背後有沒有更深的道理值得大家趁這個機會來思考一下呢?
以下是我看了
理性選民的神話
https://goo.gl/hVXvad
超越邏輯的情緒說服(講川普為什麼能當選的書)
https://goo.gl/ptJEHC
群眾的智慧
https://goo.gl/hExa4q
這三本書之後,寫下一些問題與心得跟大家分享。
【民主選舉問題多多,是因為多數民眾 "無知"!?】
錯!而且恰恰相反。
民主制的設計,原本就正好想要解決,當多數民眾無知的時候,這套制度仍然能夠選出不錯的人選。
換句話說,民主選舉之所以可行,並 "不需要" 每個選民都是理性且有常識的,投票的制度是為了在多數人無知的情況下,但仍能自動產生正確的結果。 從"群眾智慧" 這本書第一章的例子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這樣結果。
「二十世紀初,有個英國科學家高爾頓(Francis Galton)參觀一場鄉間趕集,看到有一場猜肥牛體重的比賽正在進行,圍觀群眾開始"下注"這頭牛有多重,共有八百多個人參加,其成員有的是屠夫與農人,但也有的對牛隻完全一竅不通,高爾頓事後向主辦單位借來所有的投注票,將群眾的所有猜測數字相加,然後除以人數,得出平均數。
高爾頓原先以為,這些群眾的平均猜測值,一定和真實重量有極大落差,畢竟少數極聰明的人和一些平庸者以及多數笨蛋的人混合後,答案一定也是笨的。然而高爾頓錯了,結果群眾猜測牛隻體重為一千一百九十七磅,牛的真實體重是一千一百九十八磅,群眾的答案接近完美。」
這一個平均數(也就是群眾智慧),比99%的個人猜測值都更接近正確答案。
PS. 2012年有個微軟來的傢伙,在一場TED演講中,重複了這個實驗,觀眾的猜的平均數與實際數只差3英鎊
https://bit.ly/2AkiXps (最低的猜308磅,最高猜8000磅)
太神奇嗎?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大家應該就會很清楚背後的道理:
你是否還記得電視上以前的常見的問答遊戲,會允許來賓讓電視觀眾打電話去投票選出正確答案,來賓只要選出票選數最高的那個選項,通常就是正確答案!為什麼?
舉例來算一下,假設共有 4個選項,讓一百人來票選答案,其中92個人不知道就亂猜,所以每個選項平均會分配到 92/4=23票,但剩下有8個人知道正確答案,這個選項就會累積到 23+8=31票,所以其餘三個答案會是23票,而正確答案會有31票,也就是 23 vs. 31 ,賓果!
換句話說,"多數人無知"這一點,並不會讓民主制度不斷選出爛人而崩潰,那麼大家普遍覺得選出來的人總是不如預期,世界各國也的確出現政黨輪替,首相頻頻換人的情況!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無知"不會傷害民主,但"盲從" 會!】
想想看,如果群眾智慧那麼有用,那所有事情的決定,是不是都交給大家來投票,是不是就可以了呢?當然世界沒有這麼簡單美好!
想像一下,假設猜牛的體重那個情境,群眾不是用錢下注,就是寫好玩的,又有個專家先當眾說出,他認為這隻牛這麼壯,體重肯定超過 一千五百磅! 那情況會是如何?很容易猜測的數字會大服偏高了!
1.因為不用下注,只是寫好玩,錯了不會受傷,大家並不會很認真猜。
2.因為有個"專家",事前給了個參考數字,這會大幅影響所有人的風向!(錨定)
上面的兩個狀況一旦出現,就很容易讓 "群眾智慧" 消失!
群眾智慧要能用來解決問題,需要有2個前提條件:
1.意見真正的多樣性
2.意見真正的獨立性 (不受權威、從眾等因素被他人影響)
「如果能讓每個人充分表達各種不同意見,讓個人敢說出真話,依自有資訊獨立下判斷,且分散權力於多個個體,最後再能有管道集中各種意見,則此群體才能得到比專家更精準的判斷或猜測。」
可惜,民主選舉的過程,很難做到以上兩點,更準確的說,政黨與候選人就是會盡全力,確保選民盡量受自己影響,進而透過他們再去影響其他選民。
除了以上的狀況會讓群眾智慧失靈之外,就政策方面,"理性選民的神話"一書中,提出四個偏見,也就是這四個原因,容易造成執政者與選民一起支持了錯誤的政策。也就是因此達不到真正的目標!(長期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這 4個政策上常見的偏見分別是:
偏見1. 對自由市場的偏見:
多數人不相信自由市場,看到某些東西價格居高不下,或者是長期偏低,就認為這是人謀不臧(譬如菜蟲),因此只要候選人說出應該要管制,多數人都覺得這才對,怎麼能放讓市場自由決定呢?!隨後就容易衍生出一系列,對產品價格、富人、獨佔的管制或弱勢行業的政策補貼,這些直覺上都是受歡迎的口號,但反而妨礙長期的經濟發展。
偏見2.跨國貿易偏見:
認為出口國才是獲益國(多賺錢與多就業)。但卻無視這種自由貿易為進口國帶來的低成本優勢,這也一樣牴觸經濟發展中,最基本的相對優勢分工原則。最常見的就是,建立貿易障礙,阻礙進口、鼓勵出口、保護本國企業。
偏見3. 就業保護偏見:
裁員其實能帶來好處,釋放沒有效率的就業勞動力轉移到更有需要的領域。但個人對於失業的恐懼卻妨礙這種轉換。例如以前農民佔人口數90%,目前中國農民仍佔50%人口數,而美國目前只有1%,如果政客的政策要求政府、行業、公司都要保護職位,那這樣的演化與進步是無法發生的。但保護就業這招,卻保證絕對受選民大力支持!
偏見4. 悲觀偏見:
盡管由於科技的進步,讓這個世界幾乎在各種面向都突飛猛進地改善,但一般人因為基因裡帶著保守安全的傾向,總是會專注在那些少數讓自己恐懼的壞消息。也就覺得經濟越來越糟。這解釋了人們會往支持擴大社會安全與福利支出的現象,做過頭了,就會以犧牲長期的經濟健康發展作為代價。另一種利用悲觀偏見的方式則是透過口號,在你的心中建立一個可怕的假想敵,吸引你的恐懼。
【候選人,要喊什麼口號怎麼樣才能選贏?】
既然看懂了人腦有上述的4類偏見,所以如果候選人想贏,你就應該喊出符合上述偏見的口號!
也就是.....(底下是開玩笑,但跟現實觀察到的差異並不算大)
加強價格管制:(我上台的話:油電不能漲、菜價不能波動)
愛用國貨:(我上台的話:先禁止韓國貨進口)
就業保護(我上台的話:把台商全部搬回來,禁止任何企業裁員)
安全第一:(我上台的話:販毒者唯一死刑,年過60歲一律政府養你,XXX選上的話我們就死定了)
【說真的,候選人要怎麼才能選贏? "說服力" 是關鍵!】
川普在競選總統期間,多次傳出被證實的醜聞。在第一次共和黨的初選電視辯論中,當時完全不被看好的川普被主持人問到以下這個尖銳的問題:
「你有好幾次在"明星學徒"節目中,辱罵女性 "蠢豬"、"懶鬼" 等等...公然貶低女性的話,你這是一個我們要選的總統該有的氣質嗎?希拉蕊說你正在參與對女性的戰爭,你怎麼面對這個指控呢?」
請你停下來想一分鐘!
如果你是川普,
你要怎麼回答?
你會怎麼回答?
.
解釋?
.
反駁嗎?
.
道歉嗎?
.
川普是這麼說的:
「我認為 政治正確 是這個國家的大問題,很多人就這件事指責我,但我沒有時間去表達政治正確,老實說這個國家也沒有時間,我們國家現在有大麻煩,我們已經輸給了中國、墨西哥.....,坦白說有時候我說的話就是為了好玩、開玩笑,我們很愉快、我說了就說了。但你知道嗎,現在為了這個國家,我們需要力量、我們需要能量、我們需要速度、我們需要大腦,才能扭轉局勢。這就是我現在可以告訴你的!」
川普居然瞬間把一個會被 KO擊倒的問題,轉化成一個加分題。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台灣這次某助選人失言後的應對方式,你可以看到中間的差異了嗎?
另外有一次,也是電視節目主持人問川普,你整天說美國這裡不好、那裏不好,你這麼喋喋不休的抱怨好嗎?
川普接話說:
「對! 你可以說我是個抱怨者,但我是最好的抱怨者。你知不知道我們國家現在就需要像我這樣的抱怨者,國家有問題,我就要把這些問題說出來。」
有人質疑韓國瑜的又老又窮說,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呢?不知道韓國瑜是如何回答的?
以上的例子是出自於"超越邏輯的情緒說服"一書,也是呆伯特系列的作者,他在川普參選初期,大家都當他是個笑話的時候,就說川普有98%當選的機率。為什麼是98%呢?請去看本書 https://goo.gl/ptJEHC。他的觀點主要是說川普幾乎可算得上是說服力領域 高手中的高手,而選總統真正需要的是這種能力。書中的觀點與案例很生動有趣,值得一讀,看完你會發現,其實歷史不斷地重演,只是我們都沒有去認真讀懂歷史啊。
【民主要怎麼做才會更好?】
這篇的結尾不知道怎麼寫好?我們都知道民主不完美,但這幾乎已經是到目前為止被證實過最不壞的政治制度,至於怎麼改進?也許可以先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從我們對民主的 "期待" 改變起...
以下,就以群眾智慧的第十二章 "民主的烏托邦夢──不用爭出你死我活的制度",裡面讓我很有共鳴的一段,作為結尾,看完想想看你對這次選舉的結果,是否也有同感呢?
「民主,並不是解決認知問題的一個方法,也不是為了參透公眾利益的一種機制。但是,民主是一種方法,用來『處理』(但並非想一次解決乾淨)最基礎的統合及合作問題:我們要如何共同生活?我們又如何一起朝向互利目標來共同生活?
民主能夠幫忙回答這些問題。因為民主的經驗,是『你沒法要什麼就有什麼』的經驗。這種經驗是:眼睜睜地看著對手獲勝,但還是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而且心理也能接受,因為你衷心相信對手不會因此毀掉你所有珍視的事物。
此外,你也知道你還有其他機會贏回你想要的東西。……透過民主得出的決策,也許無法證明群眾的智慧,但是,決定要採用民主方式來達成決策的這個事實,卻能證明群眾的智慧。」
今天的思考題(很多),也是我想問我自己的問題:
1.為什麼大家明知手上的這一票並不能影響選舉後果,但還是很踴躍去投票?
2.為什麼你選出的候選人,4年後往往令人失望?政黨輪替為什麼是常態?
3.選舉真的能選出更好的人嗎?
4.通常是什麼樣的人會想出來選舉?
5.如果一個人要出來選舉,要怎麼樣才會選得上?
6.我要怎麼挑選出最好的候選人?
7.你會想出來參選嗎?如果會,是為什麼?不會,又是為什麼?
8.根據統計,政客是讓人最不信任的職業,他們真的不值得信賴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提示:醫生與護士你相信誰? 警察與大法官 你又更信任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