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4512201
這是昨天的新聞,今晚剛結束演講,終於有空來寫寫故事。
劉德音、魏哲家年薪2.9億元,羨煞許多上班族,但背後所付出的辛勞,及肩上扛的壓力,非常人能比。
這讓我想起,十多年前,我一位台大學霸學弟,在台積電工作,年薪約莫400多萬,但他想過輕鬆一點的日子,毅然辭職,隨隨便便唸幾個月,就考上高考,捧起鐵飯碗。
年薪連100萬都不到,但我看他過得很開心。攀岩、釣魚、畫畫、跳舞……下班後排滿了活動。當年和他一起進台積電的同事,現在大多開名車、住好宅。
我曾問他,「會後悔嗎?」他的答案很妙,「我不是為了工作而活著,是為了多采多姿的生活而活著;我不要等老了走不動了,才開始體驗人生百態。」
說到底,人生,就是選擇兩個字而已。選擇伴侶、選擇公司、選擇餐廳、選擇醫生……大大小小的選擇,提醒我們人生不能重來。所以,我們必須更珍惜眼前的人事物,才對得起選擇前內心不停的煎熬與焦躁。
(這又是一篇假文青的文章,最近景氣差,很多年輕網友問我該如何選擇下一份工作,這個故事也許能給大家一些啟示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
高考 年薪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馬化騰淩晨 4 點看產品,馬雲飛行 1000 小時:成年人牛逼談何容易
道家思想
2019-10-30
真正的勤奮,通常是不露聲色的。
馬雲宣布退休計劃的那天,也是他的生日。沒有家人也沒有孩子的陪伴,他在前往俄羅斯的飛機上度過了自己的54周歲生日。
落地之後,馬雲直奔論壇,和普京聊投資,談合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去年一年,馬雲的飛行時長已經超過1000個小時。這個數值接近飛行員一年的工作上限。
他曾在一天時間裏見了4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一個月有26天在路上。
外界常說,馬雲堪比外交官,朋友圈不是總統就是首相,風光無限。
事實上,身家千億的頂級富豪,仍在一線跑單。這才是生活最大的真相。
如今,支付寶已經接入全球50多個國家。無論大國,還是小國,全靠這個男人,阿裏最拼命、也是最頂級的銷售,一個一個談下來的。
“我不是為了跟總統握手,而是要為5年後的事業做準備。很多公司在做今天的生意,阿裏在做未來5-10年的生意。”
他飛去盧森堡拜訪首相貝泰爾,為的是談下使用螞蟻信用簽證的第一個國家大單。
他到土耳其,和總統埃爾多安約了見面,為的是給阿裏巴巴開路。
他在一個白色小圓桌邊上,鼓動法國總統馬克龍,把法國拉菲、lv各種品牌請進天貓,最後差不多把整條香榭麗舍都搬過來了。
其實早在馬克龍還是經濟部長時,馬雲已經開始維護關系了。
為什麽這麽拼命?
“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夠創造出更好的生活。如果不去努力工作,那麽公司就會關閉,自己也會失業。”馬雲給出來的理由很直接,他害怕。
在一次采訪中,被問到每天什麽時候最開心,馬雲想了一下,笑答:睡覺!
這一度曾為網上談資。事實上,因為擔心被淘汰、掉隊,馬雲幾乎每晚都睡不好。
外界都驚呼阿裏短短時間內發展這麽快,在馬雲心裏,已經有四五十年那麽久,他說,每一天都如履薄冰,每一天都像過一年一樣難。
馬雲總結創辦阿裏的日子,20年來猶如重生了20次。最焦慮的時候,他不停地請教別人:一個公司如何基業長青,如何永葆活力?
那段時間,馬雲經常繞著西湖打圈,一聲不吭地散步。他陷入巨大的恐慌,散步洗澡做夢上廁所在想事情,去戶外鍛煉也在想事情,腦子停不下來。
最後他找到了答案——企業必須解決社會問題,解決越多的問題,就有越大的發展。這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熱愛。
各國政要,馬雲都當客戶跑了個遍。
老少皆知的總統就能列出一大串: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現任總統特朗普,韓國前任總統樸槿惠,俄羅斯總統普京,英國首相卡梅倫,法國總統奧朗德,印尼總統佐科,墨西哥總統涅托,德國總理默克爾等等。
這些年,馬雲還在為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東奔西跑。
努力的背後,是使命。
很多阿裏員工,出了這個門,去了外面的公司,工資可以翻兩倍、三倍,名片上印著CEO,也可以自己創業。
為什麽8萬多的阿裏人,還在堅守?
現任阿裏CEO張勇,說了一句實話,恐怕是最好的答案——因為我們有夢想,不然誰願意那麽累呢?
夢想不值錢,但卻很值得。阿裏沒有一個規章制度要求員工加班。但晚上十二點以前,杭州總部大樓,總是燈火通明。
創業20年了,馬雲還在路上,阿裏也還在路上。
如果你有留意,會發現今年馬化騰四處站台,拋頭露面。
為了開拓To B業務,馬化騰經常定當天的飛機,出了機場,就直接去現場溝通、簽約。
有時候不得已,他會再參加一個推不掉的晚宴,然後接著趕路,常常一晚都不歇。
內部員工透露,也正是因為馬化騰親自帶隊匯報,很多眼看著要丟了的機會,硬是被撈了回來。
變化,源於去年秋天。
在香港一間非常私密的餐廳小包廂裏,騰訊開了總辦會。
十幾位高管,圍著一個小圓桌,胳膊肘卡著胳膊肘,被要求必須正面回答公司面臨什麽真問題。
馬化騰用“危機感很強的一年”來形容2018。
開完會一個月後,騰訊發布了組織調整,狠心砍掉了50%的架構。
馬化騰很堅決,“做To B壓力還是蠻大的。苦活、臟活嘛,連車都沒有了。但你沒辦法。”
其拼命的程度,就連騰訊內部員工都一度懷疑,老板不睡覺的。
有程序員曾在深夜趕一份ppt,發給馬化騰已經是2點了。本想洗洗睡了,沒料到,20分鐘後馬化騰發來了修改意見。
最為傳奇的是,有一次淩晨4點,馬化騰還在看產品,看完順手發了郵件。
總裁、副總裁和幾個總經理在上班時間紛紛討論回覆。當晚10點,這個項目的詳細排期就出來了。
全程用時18小時。
誰也不知道,難眠的日子裏,馬化騰究竟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在To B市場上,尤其是新零售,騰訊一度走不下去了,怎麽都推不動。
因為傳統行業的巨頭,把他們當敵人看。
馬化騰想不通,直到他特意拜訪鏈家CEO左暉。
看著這個傳統中介機構,抵禦住互聯網入侵,反攻線上,逆襲成行業老大,馬化騰才慢慢想明白了:騰訊應該把自己定位為助手,給產業補充能力,而不是什麽顛覆。
局面打開了。
自從騰訊把技術分享出來,讓各行各業一起用,馬化騰發現,連內衣企業都找來了。
這個容易臉紅的創始人,恨不得自己去接活,“機會超多,就是發愁我們的人接不下來。能接的話,我天天去找單,甩下去”。
其他高管們有著同樣的決心。
有一次,騰訊員工在和一家服飾行業服務商談合作,與友軍正面相遇了。雙方輪番和客戶談判,拉鋸8個小時。
後來,這家在騰訊體量看來,小到不能再小的公司,要求跟高層對話。
已經是晚上11點,了解完情況的集團總裁劉熾平、副總裁Davis幾秒鐘之內,出現在了電話那頭。終於,騰訊贏得了那場談判。
如今,騰訊從上到下,節奏都非常快。在幫某省政府做互聯網技術改革時,馬化騰每兩周參與一次討論,光是字號就提了5次意見。
實際困難比之前想象的大十倍不止。
小組成員每天工作近乎14個小時,全年幾乎無休,靠喝功能飲料提神,夜裏常常失眠,直呼這輩子就沒這麽累過。
一個騰訊員工甚至收到孩子寫的信,信裏問:(爸爸)為什麽不需要睡覺吃飯?
扛過來之後,騰訊交出了還不錯的成績。該省成了全國技術改革的典範。
當這群程序員站在政府門口,看著墻上“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時,竟然感同身受,覺得這一年沒有白熬。
他們說,自己在這份工作中找到了意義。
“苦不是人怕的東西,人只怕沒事兒幹。你也許敗,你也許勝,但是你總有一個地方可以去爭取。要有戰場,要有能勝利的地方。”馬化騰寡言,但這些年,他似乎越來越健談。
只要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永無止境,這場戰鬥還將繼續下去。
創業20年了,馬化騰還在戰鬥,騰訊還在戰鬥。
今年要說難,可能誰也比不上華為。但是把華為30多年的年譜翻一下,就能知道任正非如此氣定神閑的底氣在哪了。
2017年春節,任正非總算有時間去度假。去度假,偏偏選了珠峰這種高原地區。高層都知道裏面的私心,老板就是去看望華為珠峰站點和員工的。
在雪山上,70多歲的任正非邊挪邊嘲笑自己,體力不如當年了,得慢慢地走,不敢快。
等爬到海拔5200米時,看著白茫茫一片,任正非流淚了。
他想起了十幾年前,為了開通西藏墨脫的通信,員工王文征帶著200名民工,翻過4座4000-5000米的雪山,來回用了八天八夜,把鐵塔部件一根一根背上珠峰。
任正非深知駐地員工不易。很早之前,這個有糖尿病、高血壓的老人就向18萬員工許下承諾,只要自己還飛得動,就會到艱苦地區來看員工,到戰亂、瘟疫各個地區來陪著員工。
2008年9月20日,巴基斯坦首都發生大爆炸。任正非要求到現場看望。當時出於安全考慮,駐紮巴基斯坦的華為負責人,反覆建議任正非不要過來。
隨後,當地負責人收到一封郵件,點開之後熱淚盈眶:
兄弟們能去的地方,我為什麽不能去,誰再阻擋我去,誰下課!
——任正非
巴基斯坦危險區去過了,阿富汗動蕩地帶去過了,任正非甚至還在伊拉克開火時,去談業務看員工。
落地不到兩天,伊拉克首富告訴他:“我今天必須把你送走,明天這裏就封路開戰了。我不能用專機送你,不安全,我派保鏢送你。”
為了不引起軍方註意,首富組織了一個車隊和十多名保鏢護送任正非,每到一個地區立馬換當地車。
就這樣連續奔馳一千多公裏,終於把任正非送上了最後一架飛機。
“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去英勇奮鬥。”
很難想象一個創始人,像任正非這樣,將軍永遠沖在一線,炮火就在腳邊,戰場就在眼前。
在華為辦公室裏,任正非始終擺了一張小床,方便加班。無論折騰到多晚,躺下就能睡,醒來就能幹活。
現在華為上上下下,辦公桌底下都藏著折疊床。說沖鋒就沖鋒,說紮營就紮營。
這一年,外界常問任正非,最難的時候是不是到了?任正非哈哈大笑,說比以前那可容易多了。
創立華為時,任正非已43歲,那時他剛被公司除名,和妻子離了婚,背負著200萬債務。
創業是他無路可走時,不得不走的小道。
2002年互聯網泡沫破滅,華為差點崩潰。啥都得任正非拿主意,他又不知道出路在哪裏。每天就像被架在太陽下烤。
當發現自己無能為力,公司就要沒了,員工就要失業了,任正非有半年時間,天天做噩夢,夢醒時常常哭。
哭完了,他跟個沒事人一樣,繼續穿著昨天皺巴巴的衣服,工作加班十幾個小時,甚至宣稱研發失敗就跳樓。
那是任正非第一次理解,為什麽會有企業家、高管選擇自殺。也是在那段時間,任正非把自己身子累垮了,動了兩次癌癥手術。
歷經能歷經過的劫,嘗遍能嘗遍的苦,任正非變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麽榮譽感、自豪感,能選經濟艙就不坐商務艙,能低調就不拋頭露面。
十年來,他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想著怎麽帶著大家活下去,怎樣才能活得久一點。
如今,任正非身患糖尿病、抑郁癥、頸椎病、高血壓,還加上之前的兩次癌癥手術。這個已經75歲的老人,一年竟然還有200多天在市場上奔波。
頭狼未曾老去。
今年華為挨子彈了,能低調就不拋頭露面的任正非,立馬出來當盾牌,不停接受媒體采訪,為公司做公關。
這個傷痕累累的將軍,一直扛著槍、扛著炮、扛著所有苦難,沖在最前面。
對著18萬華為人,任正非說:
不管身處何處,我們要看著太平洋的海嘯,要盯著大西洋的風暴,理解上甘嶺的艱難。要跟著奔騰的萬裏長江水,一同去遠方,去戰場,去勝利。
創業32年了,任正非還在一線,華為還在一線。
哪種偉大,不是一寸又一寸的前進?
哪種成功,不是一日又一日的努力?
越認真的人,越容易陷入迷茫。生命的意義是什麽?努力的意義在哪裏?
答案有千百種。
2018年,1523萬中國新生兒開啟了他們的生命旅程,993萬人辭別人間。
975萬高三學生提槍上馬奔赴高考。34萬人超過600分,不負一場修行。
3000萬環衛工人,在每天淩晨4:15的時候,準時出現在全國700個城市街頭。
360萬美團商家、270萬外賣小哥一起送出63.9億份外賣。
餓了麽騎手劉務桂跑了63221公裏,相當於繞行赤道1.5圈。
300萬快遞員騎著電驢,送出500億件快遞。
平均每個快遞員每月送貨距離接近2000km,相當於從北京騎行到廣州。
1386萬農村貧困人口,勞動脫貧。
彼時,中國A股上市公司,近五千高管年薪過百萬,也是這一年,A股每天至少有一位董事長失業。
820萬大學生告別母校。80%的畢業生掙到第一筆薪水。
全世界,從未有這麽龐大的一群人,對未來充滿著樂觀美好的想象,如此勤奮,如此吃苦,如此拼搏。因為每一個你們,中國還在前進。
努力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誰不曾受過生活的優待,誰又不曾經受過生活的刁難,誰又不曾念過那本難念的經。
14億種悲喜交加,14億種負重前行。
好好活著,就是勝利。
得合夥人,得天下
高考 年薪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民媒體】補習老師的社會價值(Raging Bull)
上星期初在各份報章登了一份致一位補習老師的公開信,內容大讚林溢欣老師,深受學生愛戴,他的學生在中文科拿到香港高考大部份的最高成績5+++。再深入了解,原來這是個廣告,還是一封公開挖角信,遵理學校的競爭對手,香港教育公開以年薪8500萬元,找林溢欣跳槽。
林溢欣是正在申請上市補習專校遵理學校的中文科天王級的補習老師,是香港最成功的中文補習老師。他敎的中文科一年收入達到1.2億元,佔了遵理學校的一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廣告中香港教育還詳細計算林溢欣的報酬,以一萬個學生計,一年薪酬可以達到8500萬元。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目,比美一些大型上市公司行政總裁的年薪。而林溢欣主要的工作,只是教學生熟讀他作的模範答案。香港一個商業功利社會,竟然能夠製造出一個補習天王,年紀輕輕,便賺到幾千萬年薪。一個補習天王的收入,等於中學老師的幾百倍,大學教授的幾十倍,等於一個管理幾萬人,幾百億收入,的大型上市公司的行政總裁。這個社會的價值,一定是極度扭曲,才會做成這畸形現象。
原來這極不正常的現象,不止發生在香港,還發生在東亞幾個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國家,包括,兩岸三地,內地,台灣,香港,南韓,和日本。無獨有偶,日本2014年諾貝爾物理得奬者中村修二發表文章,猛烈評擊,東亞各國教育制度不足之處。東亞教育制度基本上是基於18世紀普魯士的教育制度及學校,當時弗得列大帝把國家當一個軍隊管理,國民教育目的,是要教育出來一群服從國家及君主的公民。因此便發展出,標準教材,及科目,重視群體的服從性,及愛國性。
普魯士的學校制度,加上儒家思想的以教育為治國核心,專師重道,及專心學習的理念,對統治者十分有利。因為這個教育制度,訓練出來是服從性強的公民。但又因中國的科舉制度,釀成考試成績最重要的現象。讀書是為了獲好成績,有好成績便可以入到名校,及找到好工作,有好前途。在內地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南韓是首爾大學,日本是東京大學,台灣是台大,香港是港大等。因為這功利主義,科舉心態,衍生到補習學校大量繁衍。中村修二提到南韓補習學校的收入,等於南韓最大企業三星全年的盈利。
這種奇怪現象,對社會的成本及代價是非常之大。因為社會讀書競爭大,家長需要花大量金錢去培養子女補習。香港養大一個子女要花四百萬港元,或更多。這高昂的養育成本,令到大部份中產家庭只肯生一個子女,甚至不生育。年青一代不生育,社會承受的成本極之昂貴。理論上,每一個家庭只生一個小朋友,一個國家兩代人,約60年後,人口便剩下四分之一。人口大幅減少,對經濟的影響是災難性。日本現時人口是1.25億人,現時生育率極低,到2060年可能只剩下7000萬人口。香港生育率極低,在建築,醫療,酒樓方面極缺人手,直接影響到經濟增長及民生。
另一方面,現時教育制度訓練出來的人缺乏創意,沒有獨立思考,最適合做公務員,不是創業,打拼江山的人材。在美國一個龐大移民組成的國家,在數學和文字的比賽中,勝出的往往是亞洲移民。但現在掌握世界科技最高端,及文化藝術最高端都不是亞裔人士。互聯網被美國公司壟斷,電影由被荷里活壟斷。這種教育制度訓練出來的只是追隨者,不是建國人才。
很多社會人士都很容易指出香港甚至東亞國家教育制度的敝端,但是改革基本不可能。儒家思想,科舉制度,功利主義都是根深柢固在社會中,要學生不為好成績請書,似乎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這種社會最大得益者肯定是補習老師,有記者訪問林溢欣老師,為什麼他這麼成功?答案是林溢欣在讀大學時已經決心做補習文王,這樣的價值觀,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不利。
Raging Bull
高考 年薪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揭發韓國N號房事件的恐怖秘密名單
【終極】韓國N號房事件26萬秘密名單
Rule #1: always make them need and depend on you
Rule #5 always stay 2 steps ahead of the game
Rule #7 make sure you own there minds, body’s and souls
Pimpology這個邪惡的用詞是指做姑爺仔的心理學研究和教學.
當中有暢銷書講解法則高達48個那麼多, 差不多像孫子兵法一樣.
‘Pimpology書的負評都是牠沒有將少女威迫利诱不自願買入火坑這個關鍵折墮的情節真實一點寫出來.
尤其因為美國黑人女性的地位平均只掙到白人男性年薪的6性.
男女不平等在亞洲來講, 韓國男女地位低傳統上性別角色較重. 2013年英國雜誌The Economist指出, 韓國女人除了家庭主婦外, 極少有任何權威性的角色.
韓國過份的男尊女卑導致男性容易產生厭女心態, 女的容易被控制甚至勒索.
(案例一): 2004年15歲崔姓少女因誤交網友遭至少40名高中生綁架輪姦, 案件之後都只是輕判並草草結案.
事件最後升級到100個共犯, 主要因為崔姓少女當時被威脅所致.
所以16年之後的今天, N號房事件主腦之一 ‘博士’ 被捕後, 外界有150萬人聯合要求警方公開所有這個N號房的會員的名字. 是想改變這個權衡吧!
2020年3月尾南韓爆發一個由即時通訊軟件Telegram的巨型, 性剝削案件.
有74位受害女性, 16位是未成年的, 當中多名小朋友, 最年輕有11歲的小學生. 被迫在鏡頭前手淫, 被強姦, 食si飲尿, 身上刻字, 將蟲放進自己私處,
大家好! 又是我暗網仔一起進入N號房看一看. 其實這一單影響亞洲的新聞, 有多位online source已經描述過整個案件. 今天我們除了描述現有資訊我更想借用這事件解答兩個大迷團.
N號房的原創者身份是什麼?
當中26萬名會員有機會會有什麼知名人士?
我們首先簡約講一下N號房的表面資訊.
1號房 (起源)
(發生年份是2018至2020)
根據被訪問的一位末成年受害者, 她是2018年讀初中時在交友app認識N號房的人. 對面的人offer了一份月薪四百萬won, 即是2萬5千港幣的part time工作. 需要錢的受害者只好將自己銀行帳戶, 電話, 地址給對方. 之後雙方在Telegram上對方慢慢開始要求受害者的裸體照. 她有拒絕, 但對方卻用禮物和金錢收買她讓她心動.
最誇張是要她穿著校服用筆直到流血為止. 她總共拍了40條這些影片.
N號房聊天室是18’年12月由一個名Godgod的人創立, 初時GodGod營運8個不同Telegram聊天室, 名 “一號房” “二號房” 到 “8號房” . 每個房間內有3-4位他們稱為 ‘女奴’ 的少女被迫為房內會員表演.
2019年2月GodGod把N號房的營運交給用戶Watchman然後就消失. 自此開始出現更多更殘忍的聊天室之餘, 捕擒少女的手段也越來越大膽. 他們炫耀這手段叫 ‘釣魚.’ 他們會到Twitter找一些穿著比較少的女孩, 有些是網紅, 然後假冒警察騙她們說網上流傳她們的性愛影片, 除後send一個連結給她們, 連結會轉載到一個假Twitter登入主頁, 要她們輸入自己用戶名字和密碼. 一但進入到她們個人資料後, 就用公布她們個人或家人資料威脅她們, 一步一步張她們變成性奴.
2019年9月現時媒體公開被拘捕的 ‘博士’ 開始管理N號房, 會員需要付很多錢的 ‘博士房’ 將N號房火速成為非常掙錢的生意. 被捕後 ‘博士’ 趙周彬家中搜出超過1.3億韓元的現金. 其他他們掙的都是虛擬貨幣.
被確認整個N號房事件至今已傳超過11,297份照片和影片檔案, 當中有107份是屬於未成年人士或小朋友的.
2號房 (GodGod是誰?)
榑士身份被公開為25歲一位前大學期刊的編輯. Watchman是38歲的文員, 2019年10月Watchman曾因偷拍女性被起訴. 但整仵事件的源頭Godgod到現在還被警方追捕. GodGod在2019年頭更在男士受歡迎的討論區中炫耀過自己一定不會被捕.
據說Godgod是一位20歲學生. 當時是因為要準備高考才停止管理N號房. 一個學生要做這樣的工作是為了錢? 好像是對女人的那種權力吸引一些
而3大主謀中只有他逍遙法外.
3號房 (那些會員)
爆料! 爆料! 博士在Wikitree新聞報導網說N號房26萬會員當中有兩位是男藝人! 今次N號房事件可算是在韓國起公憤, 導致 ‘國民請願’ 公開所有會員的身分. 有指會員當中除了有藝人也有政治人物和大企業ceo.
4月1號韓國法務部長官秋美愛在KBS電視台廣播中說 “最後被抓的人將面臨最嚴厲的處罰, 趕緊自首. “ 也有人說 “因為Telegram軟件的保密性很強, 因為海外務器, 所以根本查不到”
我覺得像N號房這麼大的事件, 雖然Telegram是一間屬俄羅斯的公司, 但要提供這些犯罪資料是一定做到的.
我的看法是韓國政府部門能做什麼呢?
如果像大家所講有260,000這些 ‘會員’ 而南韓人口有5100萬, 這個196比1的比例代表每196人當中有一位會是N號房會員. 這樣的話當中一定有巨影響力的人. 而如果260,000人每一位都同樣重判的話, 有機會當中會因此更影響韓國社會. 這情況又不能選擇性重或輕判, 那可能怎麼辨呢?
當中又説女受害人中有紅的女名星而犯人有權勢的男人.
這名單是N號房終極秘密, 而唯一方法就是現時這樣說: 找不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tdhYiuGzp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