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啟動 立體綠化2.0創4億年經濟產值🏠🏠
為因應氣候變遷挑戰,打造宜居城市環境,#高雄市府工務局 除了積極透過 #高雄厝 3.0進階版,提出更符合市民福祉及永續環境的政策計畫外,2019年啟動立體綠化2.0行動方案,納入「#城市養蜂、#蝴蝶復育、#蚓菜共生」等多樣性生物建置,同時讓民眾參與 #園藝治療視聽嗅觸味覺 的全新五感體驗,營造一個蝶飛蜂舞、蚓菜共生的健康五感城市。另外,預估2019年度申請案件立體綠化面積可達4萬平方公尺,全年帶動4億綠化經濟產值。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郭慧禪,1976 年出生於台灣宜蘭,藝術家,新樂園藝術空間成員,現於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駐村,亦為元智大學、佛光大學等院校的兼任講師。1999 年,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藝術學士,2001 年倫敦藝術學院藝術碩士。 以數位影像、動畫為主要創作媒材,探討人和環境的關係,將環境的元素融合或採集於作品中,將...
高雄厝 園藝 在 Urban Farmer 城市小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花媽從地上蹦出來的樣子好可愛
#不管看幾次都忍不住想笑
🏡再去年的高雄設計節與建築業一起合作
推廣「高雄厝」綠能建築🌳🌳
雖然仍有許多困難要解決...🤔
但未來的高雄將有可能成為一座綠城👏👏👏
文章來源>> http://kdf.pier2.tw/idea/12
Urban Farmer 城市小農 #高雄 #綠能建築 #種植 #園藝 #美化環境
高雄厝 園藝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郭慧禪,1976 年出生於台灣宜蘭,藝術家,新樂園藝術空間成員,現於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駐村,亦為元智大學、佛光大學等院校的兼任講師。1999 年,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藝術學士,2001 年倫敦藝術學院藝術碩士。
以數位影像、動畫為主要創作媒材,探討人和環境的關係,將環境的元素融合或採集於作品中,將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狀態轉化成圖像,反映生活在都市中失序及焦慮,藉由找尋生命光點及回憶的片段,建構與累積個體存在的價值與方向。
近年,美術科班出身的郭慧禪,也重拾畫筆,再度嘗試繪畫創作。她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與展覽補助、臺北市文化局展覽補助。作品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收藏。
個展計有《遊戲迷宮V》、《日‧常》、《遊戲迷宮 IV》、《遊樂場》、《遊戲迷宮III》、《遊戲迷宮II》、《遊戲迷宮》、《光線寫作》、《繪畫》、《擬態》、《自畫像》等,並參與過許多聯展與藝術節,場所遍及宜蘭、臺北、桃園、臺中、高雄、屏東、香港、澳門、廣州、雲南、新加坡、巴黎、紐約、溫哥華等地,也曾擔任策展人。
早年,郭慧禪以光頭裸身於大眾運輸系統、人造花店倉庫或水上入鏡等一系列作品,如《無題》、《Byniki》、《漂浮》等,備受矚目,她經由最自然的肉身展演,以畫面實踐無性別的可能與樣態。
《擬態》亦為郭慧禪攝影代表作之一,在光頭系列以後,郭慧禪驚覺攝影作難以賣出,各種展覽邀約都讓她賠錢,過著絢爛但彷如無底洞般的生活,再加上試圖回英攻讀博士,卻沒有任何學校申請成功,挫敗感讓郭慧禪覺得世界彷若崩塌。
2005年,在種種失敗、失落圍困之下,因為想要自我消解,成功隱身於環境,也就有了拍攝鐵門、牆壁、磁磚等的《擬態》,其後間隔多年,於2014年的兩岸四地駐村計畫,該系列再重啟,《擬態》乃進入第二階段,郭慧禪取駐村地點居民認為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如澳門的大三巴,進行影像合成創作。
郭慧禪會在現場拍攝空景與個人自拍,再以Photoshop合成,做出彷如幽靈現身的照片,一方面與棲息地融合,達到自我保護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環境的重新認識,並完成對自我的解構與再建構。
2015年,《擬態》從平面攝影,發展為如在萬華楊氏古厝拍攝的錄像作品,郭慧禪本人消失於螢幕中,展現關於被拆遷異地重建的古厝門面,以及無法移動、終將毀滅的活水古井的深刻哀愁。
相關新聞
https://goo.gl/AacR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