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運動發展局元年
#打造全民可及的運動城市
文 |鳳山李雨蓁 Lí Ú-chin
9/1起,高雄市教育局體育處正式升格為運動發展局,並在昨日於中正技擊館舉辦揭牌儀式,能夠投入高雄運動發展的預算也從隸屬於教育部下的一億多,成長為四億多,代理局長周明鎮在揭牌儀式中承諾,將朝增設國民運動中心、給予運動選手較優環境與增額專業培訓師資以及尋求舉辦國際運動賽事的機會。
對此,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也提出五項政見承諾:1.兩年內催生成立職棒第五隊,2.三年內安排SBL籃球球團落腳高雄。3.以公有設施,結合民間資源,推動成立10座國民運動中心,提供市民運動空間,增加高雄市運動人口。4.照顧運動選手的生活,增加專任運動教練的職缺,並協助選手出賽。5.爭取2030年亞洲運動會主辦權。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目前尚未有明確的運動政見,如果愛河摩天輪算是運動政見的話,也仍只有一條。
今年年初,筆者和好過日團隊就針對「高雄的社區運動場所夠用嗎?」( https://goo.gl/53XryK ) 指出運動場所相關的數據與現況分析,並且在「讓高雄邁向全民可及的運動城市」( https://goo.gl/QA6KFE )一文中提出建議與市政想像, 根據2016 年全台各縣市規律運動調查指出,高雄有 34.3% 的民眾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在六都中與台中並列第二,原有一座國民運動中心 (位於高應大),但於去年底停止營運,另外有三座運動園區 (分別位於鳳山、中正及楠梓),我們的城市中,民眾運動場地夠用嗎?
另一方面,每年秋冬季高雄深受空汙之害,承受的健康風險可說是台灣之冠。民眾要在冬日出門前,看到灰濛濛的天空不免踟躕猶豫,心想:這時候在戶外運動安全嗎?對於戶外運動造成的健康與空汙影響如何平衡,已有很多研究嘗試找出利弊權重,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低空汙環境運動」絕對好於「低空汙但不運動」,也好於「空汙嚴重時運動」。因此,我們希望普及安全的室內運動環境,讓全民、特別是長輩及兒童等敏感族群有安心運動的環境。
我們認為,在硬體方面,中央及地方政府應將高雄現有的體育場所區分為:
▶️ A級:國家級體育中心,為完整運動中心,具有較專業的運動設施,結合專業選手培訓甚至職業球隊春訓輔助基地、小型賽事場館、日常集會多功能。可以看作現有國民中心的強化版,讓投資效益最大化,自然也不會興建太多所,而且每所應該分工,各有各的特色。
▶️ B級:區域運動中心,盤點現有場地及設施共構改建,做到區區有運動中心。例如透過學校活動中心升級,在師生固定使用時間外,和社區共用。
▶️ C級:鄰里型運動據點,每座學校、鄰里據點、甚至大型公司行號與社區,均能申請經費利用小型場地改建,普及化微型運動中心。甚至和長照服務據點結合,讓長輩能做簡易運動與低強度重訓,延緩老化與失能。
在揭牌儀式中周局長曾提到,運動發展局雖獨立成為一個單位,但與教育局的合作絕不會因此減少,我們認為,為充分運用高市有限資源,運動發展局與教育局必須有更密切的合作,應制度化規範各級學校要有一定室內運動場地,作為惡劣天氣/空氣備案。
運動發展局方面,則利用三大運動園區內之現有建物,增加部分室內運動場地,清點高雄所有開放性公共場所,並規劃相關制度定期對一般民眾開放,避免只提供給單一協會或團體使用。為使高市財政健全且提升運通品質,在特別審核把關、不得濫發的前提下,可適度開放重大開發案或地上權案等投資,提供捐贈共構國民運動中心抵換容獎。
運動發展局的成立,我們給予極大的期待與肯定,但如何將資源更妥善利用,市府必須有效地整合軟硬體資源,盤點運動據點,輔以政策制度化規範,充分結合教育與體育資源,才能建立 「全民可及、健康安心、財政健全」 的全民運動政策,讓高雄邁向全民可及的運動城市,讓最多市民享有安心、便利、費用合理的場地,也讓全民運動的目標更進一步普及,建立真正讓民眾有感的可親城市。
Search
高雄運動發展局元年 在 高雄好過日- #高雄運動發展局元年#打造全民可及的運動城市文 的推薦與評價
9/1起,高雄市教育局體育處正式升格為運動發展局,並在昨日於中正技擊館舉辦揭牌儀式,能夠投入高雄運動發展的預算也從隸屬於教育部下的一億多,成長為四億多,代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