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的農曆新年有點猝不及防,一些猛然而生的的情感向我襲來,最主要的原因是艷寶在初二回娘家那晚連吐三次,我跟狼爸趕緊將她送進急診室。
「回娘家」這個詞對很多出嫁的女兒而言,是一種甜美且溫暖的名詞,可以放縱,可以任性,可以發懶,什麼都不用做。
但對我而言,卻是一個幾近「有名無形」的狀態,對於一個隔代教養長大的孩子,我回的是外公外婆家,而外婆已經過世20年。
一早起來煮了紅豆紫米粥,打包了除夕煮的紅燒獅子頭、滷牛三寶,踏上回娘家的路程。
打開外公家的門,看見齊聚一堂的舅舅阿姨還有表弟妹們,把我的回憶拉到童年,當時雖然爸媽不在我身邊,我卻依然有很多親戚的照顧與關愛,我的童年是在一個有愛的環境下長大的。
但是我也知道,因為童年的生活,讓我有極度不安全感,而且有令人髮指的完美主義個性,同時也對於家庭有堅持與渴望。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所以當我理解艷寶是 #高需求寶寶 而高需求的個性是會遺傳時,我才漸漸去接受我心裡那個 #受傷的孩子,而我也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童年遺留下的傷口。
育兒的過程,我們所遇到的一切,就是讓你去正視那個傷口,直視的過程中可能會很痛,但是你要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才有完全治癒的一天。
而我也希望我能給予艷寶充滿愛與陪伴的童年,當她知道自己擁有愛的時候,才能無所畏懼的去面對世界、探索世界。
---
初二晚上,我爸開著車帶著我們一家人去醫院掛急診,我媽在一旁安撫吐到臉色發青的艷寶。
在我的印象中,幼時生病的回憶從來沒有「一家人」的景象,但是卻在這個時候,將這份缺憾補進我的腦海中。
初三一早,他們又開車來看艷寶,帶了一大堆扭蛋討她開心,成為寵溺孫子的外公外婆,這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場景。
或許他們也在這個過程中,去彌補他們心中對於自己過去在育兒上的遺憾。
#每一個誕生都不是偶然
#每一個靈魂相遇都有意義
成長過程中,有時候我們對家庭有很多誤讀與未解,但是如果願意收斂芒刺去感受答案,或許總有一天,能看到那道光。
我希望未來艷寶長大了,我依舊能當她的那道光。
---
#艷寶初四就好多了
#原因是不小心吃太多顆棗子
#第一次吐到軟綿綿嚇死我了
「高需求寶寶 遺傳」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Viento。碧安朵's 博物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黄敏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這兩天門診以及我的訊息裡有好幾位家長問到高需求寶寶的問題 ... 的評價
- 關於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高需求寶寶遺傳的推薦評價,親子天下、PTT ... - 母嬰親子育兒網路指南 的評價
- 關於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高需求」寶寶更可能變學霸?只要你能「撐下去」!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短版】家有高需求寶寶...怎麼辦?! ‖ 黃瑽寧- YouTube 的評價
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Viento。碧安朵's 博物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識孩子也更認識自己-高需求高敏感的孩子】
很多媽媽私下問我如如何與高需求寶寶相處,如何讓隊友或是家中長輩了解高需求寶寶,其實我能回答的不多,多半採用自己的經驗分享。
但是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的,每個家庭都有曲有折的,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孩子的模樣,自己知道自己的模樣,彼此打磨,才能找出最舒適的相處方式。
前陣子看完《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與《高敏感是種天賦》這兩本書後,就想著要和媽咪們分享。
#高需求寶寶是不是高敏感寶寶呢
#高需求通常也會伴隨著高敏感
高需求寶寶在嬰兒時期的「難帶」,讓新手爸媽崩潰,如何渡過新生兒時期?那就是爸媽彼此一定要認同一個想法:「我的孩子就是來鍛鍊心智的試金石」。
豔寶出生後,我是母奶親餵,沒想到她幾乎24小時含著奶(持續到四個月大才好點),沒有一般新生兒睡14小時的特性,有時睡20~30分鐘就醒來,最長睡6小時(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只要一離開我的懷抱(奶)就哭得撕心裂肺,我曾將她放在嬰兒床上任由她哭了一小時不停歇後,不忍心的我又將她抱入懷中。
她對空間環境、光線聲音極其敏感,嬰兒時期只要一點點光線聲響就會驚醒大哭,例如人體關節的聲音、門輕輕關起來的聲音、晚上窗外掠過車燈、半夜手機的微光,每次一哭我就要再花費20分鐘安撫她。
2歲半睡過夜、4歲3個月結束母奶親餵,直到現在4歲半了,還是要抱睡,而且一樣需要爸媽大量的關注與愛。
在育兒艱困的新生兒與幼兒時期,我告訴自己要經由艷寶重新了解 #母愛的意義 之外,還要去克服自己的恐懼,以及經由孩子的眼睛與心再一次體會世界。
在深入了解高需求/高敏感寶寶的過程中,我認識也逐漸發現原來我自己是 #高敏感族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這是美國心理學家艾融博士(Dr Elain Aron)在1996年提出的概念,這不是一種病,而且這種特質在社會上很普遍。
#每五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高敏感族
#高敏感族不一定內向
#高敏感族是遺傳
#但是非高敏族的父母也會生下高敏族孩子
---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書中提到高敏感兒的四個特性:
1.深度處理
2.容易過度接受刺激
3.情緒反應大,尤其是同理心很強
4.能敏銳觀察細微刺激
我發現的確符合艷寶逐漸展現出來特徵,例如:會提出逼近核心的尖銳問題,即便許多事情我說得避重就輕,她也能敏感的提出問題;很怕痛(我也很怕痛,連洗牙都要打麻醉);受人矚目或是檢測實力時,就會無法發揮實力;高度同理心,因為他們對悲傷和焦慮的感受比其他人強烈,所以更加貼心;細微的氣味跟聲音都令他們不安,一直到現在艷寶還會跟我說:「媽咪那個聲音我會怕。」但是我什麼都聽不到,只好跟她說我會保護她。
雖然,高敏感族容易受到刺激,但是他們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喜悅,更容易有幸福感。
而且當高需求/高敏的孩子逐漸成長,也能看出特質與能力。
#高敏感族很有同理心
#高敏族很貼心會提人著想
#高敏感族行事謹慎危機處理能力強
#高敏族有豐富的想像力
---
在面對高敏感的孩子時,媽媽請記得要愛自己、不責備自己,因為孩子的敏感特質造成所謂的「難帶」,或是孩子感到情緒痛苦時,這些都 #並非媽媽的不對,因為每一個高需求、高敏感寶寶的媽媽都很努力給孩子最多的愛。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較
#肯定孩子的存在
#擁抱是最好的方式
「育兒也是育己」,當妳接受自己的敏感脆弱與心中缺失的那一塊,妳就能全然的接受妳的高需求高敏感孩子。
#你的高需求寶寶是天下最愛你的人
#他對妳的愛超越妳自己
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黄敏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曾有照顾高需求宝宝的经验吗?
我有😎
你猜是丰儿?还是安安?😝
https://m.parenting.com.tw/article/5086705-/?utm_source=Parenti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editor-5086705-200811
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高需求」寶寶更可能變學霸?只要你能「撐下去」!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源於神奇麻麻在哪裡朋友家的二胎是個高需求寶寶,一直看她在朋友圈發她養娃的愁苦,讓我意識到孩子跟孩子真的是不一樣啊。她的大寶是天使, ... ... <看更多>
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短版】家有高需求寶寶...怎麼辦?! ‖ 黃瑽寧-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小朋友不抱就狂哭怎麼辦?小鳳梨只要沒有媽媽抱著就瘋狂的哭,讓媽媽非常的疲累與困擾,分身乏術,只要小鳳梨一哭就要馬上去照顧他,讓媽媽原本手上的 ... ... <看更多>
高需求寶寶 遺傳 在 這兩天門診以及我的訊息裡有好幾位家長問到高需求寶寶的問題 ... 的推薦與評價
是否胎教沒做好?是否教養方式錯了? 不是的,只是我們剛好遇上了個性如此堅持的寶貝,更有可能我們自己也是這種個性的人,把這些個性遺傳給孩子了...我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