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在合唱團待過,指揮老師總會說:”唱高想低,唱低想高“。當時年少無知,總搞不清楚這低與高,是低在哪?高在哪?只能想像發聲位置在高一點的地方,像眉心;或是低一點的地方,像丹田。
那麼聲音到底對了沒有,也早就不可考了,但現在想想,絕對不會對。
那到底什麼叫”唱高想低,唱低想高“呢?
我想先理解一件事,大家在歌唱時會犯的毛病,就是低音域時唱的厚重,高音域時唱的輕薄的,音色不統一問題了。
這件事頂麻煩的,先不論音色因此突兀,對某些人而言,相同音高的厚薄,會影響到對其主觀音高的感受,也就是說音色變了,即使音準上是準的,聽眾也會覺得走音了。
那麼這與”唱高想低,唱低想高“有什麼關係呢?
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先不要以高低的位置來想,以音色的厚薄來看,厚的聲音會有種”低“、”裡面“感,而薄的聲音會有種”高“、”外面“感。這是泛音頻率使然。
較厚的聲音有更多的中低頻,這中低頻的增與口腔內部姿態的擴張與收縮有關,形成了這個音色感受。
較薄的聲音則有更多的高頻,常與唇的橫向動作與臉頰的提高有關,笑容與嘶牙裂嘴會帶來更多高頻。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當要你想高一點,會出現什麼反射動作,怕是會挑眉又加淺淺的提頰吧!
而當要你想低時,會不會有微微的咽部向後向下以及胸腔等部位的擴張、撐張,略帶有用力與緊繃的感受呢?
這空間的想像,連動了口咽胸部的動作、姿態,所以音色上就出現了差異。
”唱低想高“若這想像成功了,那高所隱含的是較輕的音色。
”唱高想低“亦然,那低則隱含了較厚的音色。
所以說”唱低想高,唱高想低“在處理音色在音域高低時的一致性。令其在高低音域時,儘可能的相似。
但成果好嗎?
至少我年輕時成果不好,幫助不大,可能是當年的悟性不夠吧!
那問題出在哪?
出在對發聲相關的肌肉控制力不佳,這想像也因人而異的得出不一定的肌肉控制結果。
但這也是聲音教學很有趣的地方,有時要找對想像,因人而異的試出每個人的“關鍵字”,有時就是再練練基本功,足夠的積累後,大腦會突然”想通“一些事,控制力就出現了。
只是要切忌一件事,不要用自己的感覺來放諸四海皆準,有首歌唱的好~”我們不一樣!”
※ 一對一視訊個人課,請私訊
Line ID: joseyang9287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陳寗 NingSelec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OW! 成為陳寗頻道會員並收看獎勵影片:https://lihi1.com/ZT8bZ 頻道會員經費用於製作字幕及剪接,懇請支持頻道營運! ──────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 & 充電頭: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
高頻低頻差異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幾天跟家人玩了一個小遊戲,我用相同的音高與母音,但發出音色輕重厚薄不同的聲音,讓家人聽一聽,我的音高有沒有變動。
結果,兩個小孩在我音色變換的時候都出現音高也變化的錯覺,老婆則是沒有被騙到。
這個現象我還真看過有研究說,相同的音高,若聲音的中低頻較多,主觀聽覺上的音高會較低,若調高聲音的高頻,則主觀聽覺的音高會較高,而差異可以到基準音的上下兩個半音。
資料來源不可考了,好像是一篇談音響調校的技術文,很多泛音的獨特聽覺現象,都幾乎是在談音響設備的文章中才會有。
人類的聽覺並沒有那麼精準,真的精準的人也常常會是鳯毛麟角般的存在。影響聽覺感受的因素很多,就聲音本身,等化調亮些、殘響迴聲開與不開都是影響的因素。
所以說,對真的有要發展聲音能力的人,我會建議要多聽,對自己的聲音也要多錄多聽,一開始一定聽不出什麼,但刺激久了,大腦自然會去處理那些細微的資訊差異。
分辨力高了,所做的東西也才會細緻,這在任何事物上都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
※ 一對一視訊個人課,請私訊
Line ID: joseyang9287
高頻低頻差異 在 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是爆頭還是爆品?
說好的「爆品」呢?錢燒完了也沒看到任何火花..... 疫情爆發以來,網路行銷成為各行各業的救命法寶,但也為很多企業家帶來惡夢,網路行銷費用就像個無底洞,怎麼填也填不滿,而且摸不著、看不懂,想學也不知該從何學起,到底是在爆品還是爆頭啊?
「廣告費有一半是浪費的,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半。」這是行銷界的老笑話,即使到了網路時代,情況似乎不但沒有改變,還變本加厲成為不得不的錢坑。
網路世界和病毒傳播很類似,所謂「爆品」(熱銷品)的關鍵並不是商品的本身,而是有沒有發生病毒式的傳播。
要發生病毒式傳播,必須符合傳染病的三個條件:散播傳染源的人、傳染源本身、傳染活動的環境。
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才能夠觸發人群之間散播的沸點,並且開始以病毒傳染的速度飛快地擴散。
我們就以這個概念來看網路「爆品」的發生方式:
一、散播傳染源的人
散播者都是先從一小撮少數人開始,包含了三種不同角色:連結者、專家及推銷員。
〖連結者〗: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聽聞朋友說某家餐廳、某部電影、某個商品如何如何,我們就會很好奇地想去吃、去看、去買,愈是在網路爆炸的時代,我們愈是相信朋友的推薦,這個「朋友」就是連結病毒與我們的「連結者」。
大家也都聽過「六度分隔」理論,這是 1960年代心理學界的一項研究成果,說明世界上的每個人幾乎都可以透過 5~6 個人,接觸到某個想連結的對象,關鍵在於其中必須有「廣人脈連結者」,也就是現今網路世界所謂的 KOL、名人、網紅等。
所以,爆品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找出這些「關鍵的少數人士」。
〖市場專家〗:光是靠 KOL、名人、網紅還不夠,因為這些人通常不是爆品的「行業內專業人士」,
即使講得再好,仍然會讓人有所存疑,最好是有某方面的行業專家、公正人士也說好、也說讚,才會激發第二階段的傳染。
專家就是那些具備某些專業領域知識,能夠分析並解釋出一番道理的人,最好也是爆品的愛用者,能夠現身說法的解決各種疑惑。
〖推銷員〗:有了最早一批連結者以及市場專家之後,真正的病毒式傳播還沒啟動,還需要一批熱情的粉絲,除了熟悉爆品的特性之外,還會天生熱情的去散播病毒、散播愛,生怕好東西沒人知道,用情緒與感染力讓周遭的親朋好友都愛上這個爆品,也樂於加入粉絲的行列。
二、傳染源本身
有句話說:沒有賣不動的商品,只有不會賣的業務。
是的,為什麼同樣的商品,有人會賣,有人不會賣?簡單來說,就是有沒有看懂和掌握商品的特點,什麼特點?就是訊息、商品、服務本身的「差異點」。
這個「差異點」不是指產品有多炫,或是 CP 值有多高,而是找出一個關鍵的元素,舉例,炸彈、布偶都是面對兒童的關鍵元素,火箭是商業的關鍵元素,與觀眾互動是線上課程的關鍵元素。
這個「差異點」的呈現方式可以是一則文字、一張圖片、一次互動、一個連結、一種情緒.... 等等,讓上面提到連結者、市場專家、推銷員樂於去傳播這些文字、圖片、互動、連結、情緒。
三、傳染活動的環境
網路世界就是最佳的傳染環境,無論是透過臉書、IG、Twitter、Line、WhatsApp、微信、Amazon、
淘寶、eBay....等,都是非常好的傳染環境。
這個環境就是病毒的溫床,只要把握上面兩個大原則,就可以開始在網路上製造病毒式傳播。
但網路世界如此浩瀚,要怎麼開始呢?
大家應該都聽過「破窗理論」,一棟大樓如果有一扇窗戶破了卻沒有處理,其他人就會以為這棟大樓荒廢已久,於是就會有更多窗戶被打破。
所以,請準備好你的文案、圖片、互動、連結、情緒等素材,並大膽的拿起這些「石頭」去打破窗戶吧!
打破誰的窗戶呢?想打破誰的窗戶就去打破,不用瞻前顧後,因為猶豫只會浪費更多廣告費,多砸破幾面窗戶之後,總會有一次產生騷動,一次就好,一次就會產生一個爆品。
還有,在廣告界有一個鐵律:「一則廣告要出現在觀眾面前六次才會被記住。」如果口袋不夠深,那就要想辦法精進自己的文案、圖片、互動、連結、情緒等素材,那如果不知道要怎麼做,那就不要猶豫了,趕緊出門右轉刷一波報名吧~
6月20日和6月27日兩個半天,兩位靠網路翻轉的企業家:洪泰伊與陳孟宏,將親自現身說法,傳授他們的寶貴經驗。
在自然界,不是最強的、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的物種可以生存下來,所以,趕緊來適應網路世界的生存之道吧!
【課程】:網路行銷.絕對成交
【時間】:6/20、6/27下午2:00-5:00 費用3680元
【報名】:https://core.newebpay.com/EPG/pro4ceo/NvRGCI
【內容】:
1. 網路行銷起手式
2. 高頻消費、低頻消費的產業套路
3. 網路渠道五花八門,該從哪一個開始
4. 做品牌要懂創造客戶、經營、聚客、擴散
5. 千里尋她千百度.... 潛在顧客叨位找?
6. 名單就是命脈,獲取名單的密技底家
7. 喝了再上!網路行銷一定要有的標配
8. 忙、茫、盲,千萬別踩數位行銷的誤區
9. 是爆品還是爆頭?不可不知的電商公式
10. 加油添醋、煽風點火產品的價值主張
11. 一招闖天下的萬用銷售頁架構
12. 走跳江湖一定要打造的電商運營團隊
高頻低頻差異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NOW! 成為陳寗頻道會員並收看獎勵影片:https://lihi1.com/ZT8bZ
頻道會員經費用於製作字幕及剪接,懇請支持頻道營運!
──────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 & 充電頭: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陳寗嚴選 NAS 團購:https://lihi1.com/SuL4Q
──────
00:00 805S 二大特色:克卜勒纖維單體&相位椎
03:00 克卜勒纖維的優點:減低變形量、提高反應速度
04:52 Continuum 纖維 VS 克卜勒纖維:剛性更好、反應速度更快
07:27 B&W 805S 特性:中低頻力道、音場、厚度俱佳
08:16 B&W 優良特性多,但要注意:B&W 不好推,擴大機要慎選
09:09 若 805 D3 搭配擴大機等級不夠,會特難聽:訊源+喇叭+線材約 60 萬
10:43 你不是在熱炒店喝台啤!B&W 宛如波爾多紅酒,難搞
11:33 中低頻醇厚,但常被說肥婆聲?缺乏高頻細節,反應速度較慢
13:36 B&W 特色:爆發力佳,但是前提是要有推好
14:54 805S 跟更之前的 805 比,差在哪?響應頻率沒變高,細節更豐富
16:00 音樂片段講解:侏羅紀公園 John Williams - Welcome To Jurassic Park
17:40 從外在到內在都升級:805 D3 比 805S 貴,聲音細節多是應該的
18:10 新舊 B&W 怎麼挑?決定因素一:更重視中頻厚度選舊款
18:57 新舊 B&W 怎麼挑?決定因素二:更重續高頻細節選新款
19:46 50W↑真空管擴大機是底限,進一步可選:Accnphase E305/C-200x/P-300x
24:05 B&W 每一代都好聽,但特色不同:都要有好擴大機搭配才能發揮
#B&W #音響 #喇叭
──────
陳寗實話說 Podcast 試營運上線:
Apple Podcast:https://lihi1.com/xXnHu
Google Podcast:https://lihi1.com/yfDKF
其餘各大 Podcast 平台也都有上線,請直接搜尋「陳寗實話說」!
──────
本頻道每晚 6 點鐘上新片,還有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 點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高頻低頻差異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陳寗嚴選 B&W PX7 藍牙耳機:https://lihi1.com/f6YnV
陳寗嚴選耳機:https://lihi1.com/Y05SO
──────
NOW! 成為陳寗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lihi1.com/ZT8bZ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
B&W PX7 是現在 B&W 家的當家旗艦耳罩,屬於主動抗噪藍牙耳罩的範疇,但又可以另外插線以有線耳機的方式工作。以整體運作的特色來說,他與同為陳寗嚴選的 B&O H9 MKIII 是幾乎一樣的,而實際操作、配戴的體驗在我個人的感受上也非常相似。唯一有差異的,就是 H9 MKIII 價格貴了好幾千塊,然後兩者的聲音有截然相反的表現特性。
價格就不用多說了,在我看來,一萬四跟一萬八的耳機並沒有什麼差異,就是需不需要多存一段時間的錢而已。因此我認為還是應該以聲音來區分兩者,並以平常習慣聆聽的音樂類型來選擇。
B&W PX7 與 B&O H9 MKIII 的差異就像是 B&W 707 與 ATC SCM-7 一樣,前者擁有非常豐富的細節與寬大的音場,中低頻衝擊的力道與動態也都有很好的表現;後者雖然沒有前述的那些特性,但中低頻的厚實度、量感,以及高頻的圓潤感等卻是 PX7 所不及的。因此在這兩組耳機的選擇上,我認為就跟在兩款陳寗嚴選進階兩聲道之間選擇一樣,要人聲就選 H9 MKIII,要音場就選 PX7。至於有沒有折衷?這價位就別想啦~
那麼 B&W PX7 整體的表現與特性到底是什麼樣的呢?為什麼我會有如上所述的選擇建議呢?就請看今天的影片囉~
#藍牙耳機 #抗噪耳機 #音響
──────
喜歡這支影片嗎?
請點下面連結加入本頻道的社群計畫,為影片上字幕/翻譯簡介/翻譯字幕: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