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真的是一種互動性很高也很聰明的魚,本想用響片訓練些什麼,但我對訓練真的沒什麼熱情,用了兩天覺得實在很懶就沒用了。金金很愛吃,一開始還有點擔心我的手,後來熟了我讓它先啄我的手後飼料才會掉下來,兩次後它就超知道要怎麼做了。
昨天的個案客戶恰巧也有養鬥魚,進門看到金金就說金金很胖,魚界比狗界更嚴苛嗎?🤣 之後又跟(很有鬥魚經驗的)親家母討論鬥魚,覺得我們兩個養到的鬥魚性情差很多....
親家母的鬥魚好鬥,有時人靠近就展鰭,也對鏡子很有反應,飼養環境會放欖仁葉。而金金一點都不好鬥,超愛跟人互動,對鏡子沒有興趣,跟親家母的鬥魚相比金金活潑許多,游來游去甩來甩去,親家母說我養到金魚,還說取悅人是金魚會幹的事!我快笑死!而欖仁葉呢?經過觀察和反覆實驗我發現沒放比放來的好,活力食慾整體狀態都是,這一點我覺得非常神奇~我只放10元大小阿....
覺得好像跟養狗一樣,雖然都有既有的方式可依循,但實際養後就是觀察個體差異與需求的開始。
==
我寫這些不是要讓人下指導棋的,只是樂於做這些觀察。
https://www.instagram.com/p/BxG5ANZHc8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瑞梹 (Paul Wu) 內容簡介: ★3~10歲親子共讀,11歲以上自主閱讀★ 想養寵物,但遲遲不敢開始? 水族動物形態美麗且獨特,只要懂得牠們的基本生存條件...
鬥魚飼養環境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12-31影音檔
作者粉絲頁: JPWu's Ornamental Fish 國寶的藏寶箱
出版社:積木文化
粉絲頁: 積木生活實驗室
本集主題:「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瑞梹 (Paul Wu)
內容簡介:
★3~10歲親子共讀,11歲以上自主閱讀★
想養寵物,但遲遲不敢開始?
水族動物形態美麗且獨特,只要懂得牠們的基本生存條件和需求,任何人都能成功飼養,是能適應大部分環境的可愛寵物。在本書中,水族專家、生命科學博士吳瑞梹以簡明的圖文,面面俱到地傳授飼養水族的必備知識,包括水生動物的各式習性和特色,飼養成功的重點和硬體條件,讓老師和家長可以藉由本書的指引,與孩子一同觀察、學習寶貴的生物知識與珍惜生命的態度。
「很多住在都會的孩子沒有接觸過真正的大自然,一到了真正的野地中又不知道如何觀察與理解環境及其中的生物。但若只去動物園也只能觀望,便無法瞭解何謂親手照養與觀察動物習性。這時候街上林立的水族館反而成為都會孩子接觸貓狗以外芸芸眾生的絕佳機會。這些小動物並不應該只是商品,不只是撫慰人心的萌物。這本書正是為了這樣的孩子與父母書寫,讓這些小動物不只被養活,也能過得好;讓孩子不只得到樂趣,也養成負責、細心與同理心。」──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本書介紹的水族類寵物共同特色為:
.飼養條件門檻低,硬體、飼料準備簡單。
.體型適中,容易觀察。
.外形與行為多樣化,生物學知識豐富。
.取得容易,市場價格親切。
多彩多姿的水中生物,各個都有奇特本領,從飼養的過程中,孩子能學會同理心、尊重生命,以及主動學習、負責任的觀念。水螅有祕密武器,渦蟲有不死之身,鬥魚爸爸一定先有房才結婚,慈鯛爸爸和媽媽不但是恩愛夫妻也是模範父母,有的魚卵能像種子一樣保存,遇水則發……。多樣好玩的水生動物行為,讓大人小孩都能驚豔於大自然的奧妙,是想入門水族的新手,或想與孩子一起開始飼養動物時的父母最佳的實用指南,也很適合作為中、低年級的生物課程的輔助教材。
.暢銷書《魚菜共生自學指南》作者寫給大人與孩子的水族學習指南。
.53種水生動物加上延伸品系,從魚、蝦、螺到蛙、龜、蠑螈一次全覽。
.飼養技巧、觀察方法和生命、衛生教育面面俱到,協助老師及家長建立孩子全方位的科學觀。
.清晰美麗的水族攝影,正確辨識動物外型特色與行為表現。
.附趣味學習單,增進學習效果。
作者簡介:吳瑞梹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專長為水生生物學、環境生態學、水產養殖學等。曾任職於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灣大學等多所學術研究單位。具有數十年的水族生物飼養觀察經驗,長期參與水族攝影、出版與推廣的工作,並曾受邀至多所學校社團與年度觀賞魚博覽會中進行演講,分享經驗。作者創作無數水族圖文,散見於國內各大水族出版刊之中;並著有《魚菜共生自學指南》、《燈魚圖典》、《坦干依喀湖的亮麗鯛》等多本書籍。
相關著作:《【行動顯微體驗版】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魚菜共生自學指南──從居家觀賞、自給自足、社區教育到工廠生產,建立綠色永續的現代耕養系統》
鬥魚飼養環境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家中新成員 |
看了一天家飾展,晚上疲累的到家,外子興奮地跟我說他們父女二人成功的將大肥放在手上,和大肥玩了好一會兒。隔天早上累得還在賴床,剛醒的女兒也到床邊跟我說一樣的事,父女二人現在的生活重心與話題就是大肥。而我,則是下定決心,本週末換轉輪!
到寵物店買轉輪,我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到處逛,到處拍照。到了魚區,想起高中時曾經養了一隻鬥魚。而我這個星期晚上被大肥吵醒,應該是現世報無誤,因為我以前的鬥魚都是母親在幫我餵養、換水。我就是想到時丟幾顆飼料,然後寫了一篇關於鬥魚的文青短篇小說,完全不負責任。有一天,我發現鬥魚不見了,但魚缸裡還是有水。原來鬥魚早就死了,母親怕我傷心,所以放著水假裝魚還在。想著想著,我就決定再買一隻,比起黃金鼠或其他寵物,鬥魚很好養(其實是我都沒在養)。
趁著我家那二位在選滾輪時,我也選好了自己的鬥魚(口亨!誰叫他們二人未經我同意就決定飼養黃金鼠!)然後請店員幫我抓魚。但在法國養一隻鬥魚,不像在台灣買個魚缸丟進去就好,店員開始帶著我在店裡繞來繞去。首先是魚缸,然後是裝飾的小石頭,再來是裝飾品。這樣就完了?不,還要買魚缸裡的細菌一瓶和維持水清潔的液體一瓶。然後還要聽店員上課,說鬥魚的水溫在20度左右,每週換一次水,到家後要先讓他適應環境再....一堆。天啊!我以前的鬥魚不是一缸水就過得好好的嗎?怎麼到了法國變這麼嬌貴?也是,鬥魚是東南亞的魚種,在台灣便宜,到了法國一隻就要22歐。
女兒看到我買鬥魚後,開心的像是她買鬥魚一樣。我學女孩兒,幫鬥魚取了一個名字叫Juliette,因為茱麗葉曾經是我想幫女兒取的名字,這樣也算圓了我多年前的夢。沒想到回家的路上,女孩突然想起忘記問店員這隻鬥魚是公是母。我上網一查,我們買的是隻公鬥魚!!!OMG!!!😱😱😱我的茱麗葉~~😭😭😭不,公的不能叫茱麗葉嗎?搞不好我的鬥魚不是直男啊!
想了會兒,我還是決定給他個男性名字,女兒馬上開始丟出一堆希臘、羅馬神祇的名字,旅行者之神Hermès、海神Poséidon...等一堆。
年輕時對一切還不確定也沒有信心,沒有據理力爭堅持給女兒Juliette這個名字,而是外子想了三個名字讓我選。四十歲的女人就不一樣了,不想再讓別人左右,這次換我說:「三個名字讓你選,大流士Darius、文青之神Apollo或戰神Arès。」最後外子選了波斯大鬍子帝王大流士,我們家就這樣多了一個大字輩的成員。
鬥魚飼養環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瑞梹 (Paul Wu)
內容簡介:
★3~10歲親子共讀,11歲以上自主閱讀★
想養寵物,但遲遲不敢開始?
水族動物形態美麗且獨特,只要懂得牠們的基本生存條件和需求,任何人都能成功飼養,是能適應大部分環境的可愛寵物。在本書中,水族專家、生命科學博士吳瑞梹以簡明的圖文,面面俱到地傳授飼養水族的必備知識,包括水生動物的各式習性和特色,飼養成功的重點和硬體條件,讓老師和家長可以藉由本書的指引,與孩子一同觀察、學習寶貴的生物知識與珍惜生命的態度。
「很多住在都會的孩子沒有接觸過真正的大自然,一到了真正的野地中又不知道如何觀察與理解環境及其中的生物。但若只去動物園也只能觀望,便無法瞭解何謂親手照養與觀察動物習性。這時候街上林立的水族館反而成為都會孩子接觸貓狗以外芸芸眾生的絕佳機會。這些小動物並不應該只是商品,不只是撫慰人心的萌物。這本書正是為了這樣的孩子與父母書寫,讓這些小動物不只被養活,也能過得好;讓孩子不只得到樂趣,也養成負責、細心與同理心。」──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本書介紹的水族類寵物共同特色為:
.飼養條件門檻低,硬體、飼料準備簡單。
.體型適中,容易觀察。
.外形與行為多樣化,生物學知識豐富。
.取得容易,市場價格親切。
多彩多姿的水中生物,各個都有奇特本領,從飼養的過程中,孩子能學會同理心、尊重生命,以及主動學習、負責任的觀念。水螅有祕密武器,渦蟲有不死之身,鬥魚爸爸一定先有房才結婚,慈鯛爸爸和媽媽不但是恩愛夫妻也是模範父母,有的魚卵能像種子一樣保存,遇水則發……。多樣好玩的水生動物行為,讓大人小孩都能驚豔於大自然的奧妙,是想入門水族的新手,或想與孩子一起開始飼養動物時的父母最佳的實用指南,也很適合作為中、低年級的生物課程的輔助教材。
.暢銷書《魚菜共生自學指南》作者寫給大人與孩子的水族學習指南。
.53種水生動物加上延伸品系,從魚、蝦、螺到蛙、龜、蠑螈一次全覽。
.飼養技巧、觀察方法和生命、衛生教育面面俱到,協助老師及家長建立孩子全方位的科學觀。
.清晰美麗的水族攝影,正確辨識動物外型特色與行為表現。
.附趣味學習單,增進學習效果。
作者簡介:吳瑞梹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專長為水生生物學、環境生態學、水產養殖學等。曾任職於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灣大學等多所學術研究單位。具有數十年的水族生物飼養觀察經驗,長期參與水族攝影、出版與推廣的工作,並曾受邀至多所學校社團與年度觀賞魚博覽會中進行演講,分享經驗。作者創作無數水族圖文,散見於國內各大水族出版刊之中;並著有《魚菜共生自學指南》、《燈魚圖典》、《坦干依喀湖的亮麗鯛》等多本書籍。
相關著作:《【行動顯微體驗版】親子玩水族:生物觀察,生命教育,親子共作,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飼養的53種水族寵物》《魚菜共生自學指南──從居家觀賞、自給自足、社區教育到工廠生產,建立綠色永續的現代耕養系統》
鬥魚飼養環境 在 半月鬥魚飼養了兩個月變色了....WHY? (第2頁) 的推薦與評價
剛從水館帶回來我特地為他準備的單人套房時牠是這個樣子的.......... 無力...軟趴趴...一副快上天堂的感覺魚友告訴我可能是換新環境 ... ... <看更多>
鬥魚飼養環境 在 請益請教飼養鬥魚的環境- 水族板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想開始養鬥魚(還在尋覓中無特定品種),設備有:小外掛(有黏上白棉減緩水流跟靜音),加溫器、小榕、懶人葉、燈,有黑水、水質穩定劑、硝化菌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