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還不趕快來抽書、讀書。
悶在家裡耍廢,不如趁此機會讀點書充實自己。
阿橋社 近來的新書《拿去抄啊!藝術家的著作權指南》。針對了當代資訊社會中的「著作權」做深入淺出的敘述和討論。著作權這件事情聽起來很遠,但在這個人人都有相機、修圖軟體、社群帳號的資訊社會,不管你是文字創作者、影像工作者、音樂工作者、設計師、攝影師、藝術家甚至即便只是個尋常社群軟網站的使用者,其實都與著作權息息相關。本書介紹了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開源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創作CC機制、授權形式的差異、盜版、防盜DRM機制、同人創作、自由取景及公有領域等等與著作權相關的問題。齋主很推薦齋友們一讀,更覺得內容創作者們有必要理解此些知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9459
#贈書活動 #請讀到最後唷
不過,齋主作為一名小小的文字創作者,對於著作權有些自己的看法。
長久以來,齋主偶而都能在網路上看到自己的文章被他人盜用,甚至看到有影片創作者將我文章中的幾個核心概念,重新以文字包裝詮釋後做成影片。我從未想過要追究這些事情,甚至在我心中也從不覺得這是應該去追究的事情。我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源自於先賢們,我並非是這些思想、觀念或概念的原創者。
多年前,我在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1976年的名著《自私的基因》中,對其提出的meme(迷因)概念深深著迷。Meme是他假設的思想生命體,不但擁有與其他meme雜交而產生新meme的能力,當繁殖能力強大,還會透過宿主(人類)將自身傳播出去,進而產生社群影響力。越是強大的meme,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也就越大,就像今天聖經、哈利波特以及牛頓力學等等,就是影響力無遠弗屆的meme。
同時我也深信,人類難以對己身進行思想溯源。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曾針對人類的夢境做解析,他認為人類夢境中的要素不可能無中生有,所有在你夢中曾經出現過的事物,肯定在你的短期生活中接觸過,無論你到底有沒有意識到其存在。他針對身邊的數十個夢境案例進行分析,發現絕大多數當事人夢境中出現的場景、物品、人物和情境,都能自當事人的生活周遭發現其源頭。換言之,我們人類的思想其實無時無刻都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遑論佛洛依德的時代早於當代百多年,在如今的資訊社會,要真正找到思想的原創性幾乎是不可能的。
符號學家羅蘭巴特,曾在1972年《作者已死》論文中,有過這段文字:「文本形同由不同引用交織而成的織物,而其來自上千個文化來源。」換言之,在這年頭沒有人真正原創了甚麼,也沒有誰真正能原創甚麼。牛頓不會在沒有伽利略的情況下完成數學原理,而愛因斯坦也不可能在沒有牛頓力學的前提下完成相對論。有人說中國南畫影響了浮世繪,浮世繪影響了後印象派,後印象派和非洲原始雕刻又孕育出了立體派和野獸派,佛洛伊德與超現實主義,民主和抽象表現主義,廣告、麥克魯漢與普普主義等。這些說法都能在現代藝術史的專書中經常出現,但齋主我經常覺得不過是當代藝術史學家的後見之明。我更願相信的是,沒有人知道這些視覺藝術家創新的源頭在哪,而且不管在哪,肯定是多個meme雜交下所誕生的一個神來之筆。
齋主我尤其不喜歡網路上某些設計師,在社群網站上公審另一個設計師,表示自己的作品或視覺設計遭到盜用。我總覺得這樣的聲明像是弱者對於世界無力的呼喊。我知道保障智財權的相關權益,對於文明前進的重要性。1709年英國所通過的「安妮法案」,即確保了創新者的權益,並限定了一定程度的年限。確保了創新者的利益,英國得以在短期內大肆發展知識經濟,而後誕生了工業革命。
一直很多齋友便喜歡問齋主一個問題:「為什麼齋主願意無私的把所知所學給分享?」起初我並不理解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分享就是分享,而且對我來說也沒甚麼吃虧。一些年後我才逐漸思考要不要「藏私」這個問題。我後來認知到,當我把所知所學分享出去的同時,對我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一來我因為分享了自身所學,導致競爭上的優勢喪失,這能更加砥礪我向上,二來則是透過分享,我能認識其他同樣無私的分享者,彼此的所學所知能相互交流。
早年網路科技在台灣還不普及時,那時因為作業系統內建的軟體並不多,要在網路上自由玩耍,必定會需要諸多第三方軟體的幫助。那時台灣有很多私人網站,提供各類軟體供下載。當時我看著不少軟體的分類為「免費軟體」,就開心的下載使用。直到多年後我才理解。那是翻譯上的刻意誤解,免費軟體的原名為「free software」,更正確的譯名應為「自由」軟體。這些軟體之所以被前人所創造出來,只是單純地用於共同解決「人類」所面對的問題和困境,不可用於商業販售。
電腦之所以能這麼快的普及於生活之中,和80、90年代的程式設計師,多少帶有些理想主義色彩有關。LINUX作業系統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影響力,最大的原因便是LINUX是眾多程式設計師對其無私的奉獻,一步步完善其機制,有相當程度的理想主義色彩。齋主崇拜的偶像之一,約翰卡馬克,也就是《德軍總部》、《DOOM》的遊戲設計師,便是世界上首個3D遊戲引擎的創造者。他憑藉一己之力完成了該引擎,更誇張的是還將其開源,任何人都能修改其原始碼。這無私的決定讓整個3D圖像產業前進了不知多少年。
事實上網路從來就有著理想主義色彩,任何與創作有關的網路遊戲社群,都有著許多無私奉獻者。就像《魔獸爭霸3》之所以能歷久彌新,是因為許多自製地圖的創作者持續更新地圖,就像STEAM平台上的許多沙盒遊戲,也有著許多單純為了興趣而為遊戲增添內容的創作者。
資訊科技為人類帶來的應該是幸福,而不是紛爭。我相信著作權對於人類文明的重要性,卻也認為在著作權上踩死權益和底線,對於人類文明並非有利,甚至對於創作者本身也不見得是好事。就齋主所知,若人類全然按照著作權的相關規定辦事,大概沒有人能不侵權,差別只在於別人有沒有要將你狀告法院之別。雖然這問題應該永遠無法解決,也無法明確定義侵權的灰色地帶,但我願意相信的是,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文明正在不斷前行。
而以上這些想法,其實與《拿去抄啊!藝術家的著作權指南》的作者艾瑞克史黑佛有異曲同工之妙。我相信齋友們只要讀過這本書,也會有著與我們相似的看法。
當然,本次 阿橋社 也替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四本贈書,只要齋友你滿足以下條件,就有機會得到活動贈書唷。
只要你在5/30(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另外,還有兩個優選留言的名額。只要你在留言區中,留下關於藝術、版權和著作權的相關留言。齋主於活動結束時,同樣會選出兩則優選留言,齋主會將贈書寄給優質的兩名留言主。
最後,再次感謝 阿橋社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ise of Legions》是一款即時戰略的推塔遊戲,眼尖的老玩家, 應該一眼就能看出這個遊戲,跟《魔獸爭霸3》的自製地圖「Castle Fight」有點類似, 開發團隊也表明,遊戲的開發靈感,就是來自於這些自製地圖遊戲。 在本作當中,玩家要組建你的牌組,然後出兵去擊毀對手的塔, 看起來很簡單...
魔獸爭霸地圖開不起來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的電玩小子也許只是生錯國家?
當年他的手下敗將
在韓國可是成為明星
2000後,韓國重點發展文創、表演、電競
然後我們看到了「韓流」
韓流 2017年上述產業總產值,3.3兆新台幣
當孩子要面臨選擇的時候
我們的孩子要怎麼選擇?
您怎麼看?
【#歐陽觀點】電玩小子曾政承是不逢時?還是走錯路?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報導,
標題是這麼下的:
「世界電玩冠軍,
11年後變送貨員,求收入穩定。」
在2001年時,
電玩小子曾政承在電玩「世紀帝國」中,
擊敗韓國選手林耀煥,
成為世界冠軍,風光一時。
而11年後,曾政承以送貨員為職業,
電玩只是他人生的一抹輝煌。
好的,看到這則新聞,
我在想很多人又開始準備勸世了。
「你看,愛打電玩,以後沒出路。」
當然,這個世界觀不能說錯,
只是稍嫌窄了點。
如果我再告訴你一件事,
當時被曾政承打敗的林耀煥,
回國後受到政府大力栽培,
媒體把他塑造為電競明星,
不僅保送大學,還得到百萬代言與合約。
這時,你的想法又是什麼呢?
是不是跟剛才不大一樣了?
所以,我們在看一件事,
就像在拼拼圖,
一片一片拼成這世界的樣貌。
但妙也妙在這裡,
你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拼完。
但如果倉促撤手,以管窺天,
就非常可惜了。
究竟,曾政承是不逢時,還是走錯路?
我們不妨這樣看。
▍ 大時代是創造出來的
其實,選手在電競場上較勁,
背後,也是國家之間的謀略較勁。
什麼意思呢?
林耀煥剛好趕上韓國電競起飛的時代。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
韓國受制於土地資源有限,
加上屬於仰賴型經濟模式,
因此損失慘重。
於是韓國心想,
有沒有什麼產業不會受制於資源和土地呢?
於是他們把點子動到了「影視」與「電競」。
2001年剛好是韓國電競發展的成長期。
像在玩一場世紀帝國一樣,
韓國先是大規模發展網路的基礎建設,
刺激大量網咖的出現。
這時屬於「封建時期」,扎穩腳步。
接著,韓國政府成立電競協會,
於2005年,在首爾建造了第一個電競館。
並且透過電視台進行賽事直播。
這就像是打造一座羅馬競技場一樣,
風起首爾,全城為之瘋狂。
這是「城堡時期」,騎士傾巢而出,
而其他國度仍處於封建時期。
最後,韓國把選手從電玩宅,
變成為國出征的運動員與電競明星。
除了有系統的「刻意練習」,
他們還為選手進行素養教育。
像是電競反舞弊教育、退役後的生涯規劃等。
使得電競選手不僅是民族英雄,
還有著健康良好的品牌形象。
這是「帝王時期」,
投石機架起,衝撞車並出,
遊俠肆虐,韓國電競橫掃全球。
時代是創造出來的,
當然,你可以說怎人家政府做得到,
我們政府在幹嘛。
我只能說,
雙方決策一訂,就回不了頭,
韓國選了一條出人意料的路,
有風險,但他們硬是把這場秀撐了起來。
最後人家贏得了票房。
▍ 我有電競夢,可以嗎?
如果你是老師,
學生跟你說他想當電競選手,
你會怎麼回應?
學生畢竟是別人的孩子,
那換個問法好了,
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呢?
基本上,這很難回,
因為「玩物喪志」和「玩物得志」,
只在於一線之隔。
我的看法是,
尊重每個時代的新物種,
但是我們有義務復盤給他看。
新物種指每個時代都有新行業誕生,
電競選手、直播主、youtuber,
就是這時代的新物種。
復盤指的是要把所有的可能和風險,
擺在他的面前,然後尊重他的選擇。
電競選手看似風光,但風險在哪呢?
1.你要做好「換幕準備」
電競雖是運動賽事一種,
但他不像籃球、足球一樣根深蒂固。
為什麼呢?
因為只要主流遊戲一換,
你的舞台就結束了。
曾政承擅長的世紀帝國,
屬於即時戰略遊戲,
玩家同時操作上百個單位軍隊,
調兵遣將,運籌帷幄。
好看,但是上手難度高。
後來,同樣是即時戰略的魔獸爭霸,
因為開放玩家修改地圖和創造玩法,
竟然發展出「塔防遊戲」,
玩家只需要控制一個角色,
雙方五打五,看誰能率先破對方的兵營。
就是你現在看到的LOL和傳說對決。
即時戰略遊戲沒落了,
迎來塔防遊戲的時代。
你說,這些末代武士該怎麼辦呢?
2.「玩興趣」和「玩真的」是不一樣的
你愛打籃球,
但你熬得過球隊的訓練嗎?
同樣的,你愛打電玩,
但你做好被狂操的準備嗎?
韓國電競選手每天訓練12個小時,
還不包括戰術會議和額外加練的時間。
高壓以及長時間的訓練下來,
造成不少「運動傷害」,
韓國選手李永浩手臂有一道長疤,
是因為他肌肉受傷進行手術而留下的。
因此,這行業的選手生命短暫,
你做好絢如春花的準備了嗎?
▍「 一個人的小時代」與「一群人的大時代」
身為世界帝國的重度玩家,
我永遠記得曾政承奪冠的那一年。
他沒來得及遇上電競的榮景,
你可以說他生不逢時;
他鑽研世紀帝國的終極之道,
你可以說他誤了青春。
然而,對我而言,
那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點是為了「輝煌瞬間」,
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個人在時代中顯得渺小,
也許時代辜負了你,
但若能轟轟烈烈活出一瞬盛世,
那也算值得了。
當然,新物種的崛起,
可以預見的是,
我們終將等到大時代的來臨。
——————————————————
⭐ 好的,交流時間,留兩個問題給大家:
#你對電競產業的看法是什麼呢?
#你最喜歡的遊戲是什麼呢?
歡迎跟我聊聊你的看法喔!
魔獸爭霸地圖開不起來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歐陽觀點】電玩小子曾政承是不逢時?還是走錯路?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報導,
標題是這麼下的:
「世界電玩冠軍,
11年後變送貨員,求收入穩定。」
在2001年時,
電玩小子曾政承在電玩「世紀帝國」中,
擊敗韓國選手曾耀煥,
成為世界冠軍,風光一時。
而11年後,曾政承以送貨員為職業,
電玩只是他人生的一抹輝煌。
好的,看到這則新聞,
我在想很多人又開始準備勸世了。
「你看,愛打電玩,以後沒出路。」
當然,這個世界觀不能說錯,
只是稍嫌窄了點。
如果我再告訴你一件事,
當時被曾政承打敗的林耀煥,
回國後受到政府大力栽培,
媒體把他塑造為電競明星,
不僅保送大學,還得到百萬代言與合約。
這時,你的想法又是什麼呢?
是不是跟剛才不大一樣了?
所以,我們在看一件事,
就像在拼拼圖,
一片一片拼成這世界的樣貌。
但妙也妙在這裡,
你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拼完。
但如果倉促撤手,以管窺天,
就非常可惜了。
究竟,曾政承是不逢時,還是走錯路?
我們不妨這樣看。
▍ 大時代是創造出來的
其實,選手在電競場上較勁,
背後,也是國家之間的謀略較勁。
什麼意思呢?
林耀煥剛好趕上韓國電競起飛的時代。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
韓國受制於土地資源有限,
加上屬於仰賴型經濟模式,
因此損失慘重。
於是韓國心想,
有沒有什麼產業不會受制於資源和土地呢?
於是他們把點子動到了「影視」與「電競」。
2001年剛好是韓國電競發展的成長期。
像在玩一場世紀帝國一樣,
韓國先是大規模發展網路的基礎建設,
刺激大量網咖的出現。
這時屬於「封建時期」,扎穩腳步。
接著,韓國政府成立電競協會,
於2005年,在首爾建造了第一個電競館。
並且透過電視台進行賽事直播。
這就像是打造一座羅馬競技場一樣,
風起首爾,全城為之瘋狂。
這是「城堡時期」,騎士傾巢而出,
而其他國度仍處於封建時期。
最後,韓國把選手從電玩宅,
變成為國出征的運動員與電競明星。
除了有系統的「刻意練習」,
他們還為選手進行素養教育。
像是電競反舞弊教育、退役後的生涯規劃等。
使得電競選手不僅是民族英雄,
還有著健康良好的品牌形象。
這是「帝王時期」,
投石機架起,衝撞車並出,
遊俠肆虐,韓國電競橫掃全球。
時代是創造出來的,
當然,你可以說怎人家政府做得到,
我們政府在幹嘛。
我只能說,
雙方決策一訂,就回不了頭,
韓國選了一條出人意料的路,
有風險,但他們硬是把這場秀撐了起來。
最後人家贏得了票房。
▍ 我有電競夢,可以嗎?
如果你是老師,
學生跟你說他想當電競選手,
你會怎麼回應?
學生畢竟是別人的孩子,
那換個問法好了,
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呢?
基本上,這很難回,
因為「玩物喪志」和「玩物得志」,
只在於一線之隔。
我的看法是,
尊重每個時代的新物種,
但是我們有義務復盤給他看。
新物種指每個時代都有新行業誕生,
電競選手、直播主、youtuber,
就是這時代的新物種。
復盤指的是要把所有的可能和風險,
擺在他的面前,然後尊重他的選擇。
電競選手看似風光,但風險在哪呢?
1.你要做好「換幕準備」
電競雖是運動賽事一種,
但他不像籃球、足球一樣根深蒂固。
為什麼呢?
因為只要主流遊戲一換,
你的舞台就結束了。
曾政承擅長的世紀帝國,
屬於即時戰略遊戲,
玩家同時操作上百個單位軍隊,
調兵遣將,運籌帷幄。
好看,但是上手難度高。
後來,同樣是即時戰略的魔獸爭霸,
因為開放玩家修改地圖和創造玩法,
竟然發展出「塔防遊戲」,
玩家只需要控制一個角色,
雙方五打五,看誰能率先破對方的兵營。
就是你現在看到的LOL和傳說對決。
即時戰略遊戲沒落了,
迎來塔防遊戲的時代。
你說,這些末代武士該怎麼辦呢?
2.「玩興趣」和「玩真的」是不一樣的
你愛打籃球,
但你熬得過球隊的訓練嗎?
同樣的,你愛打電玩,
但你做好被狂操的準備嗎?
韓國電競選手每天訓練12個小時,
還不包括戰術會議和額外加練的時間。
高壓以及長時間的訓練下來,
造成不少「運動傷害」,
韓國選手李永浩手臂有一道長疤,
是因為他肌肉受傷進行手術而留下的。
因此,這行業的選手生命短暫,
你做好絢如春花的準備了嗎?
▍「 一個人的小時代」與「一群人的大時代」
身為世界帝國的重度玩家,
我永遠記得曾政承奪冠的那一年。
他沒來得及遇上電競的榮景,
你可以說他生不逢時;
他鑽研世紀帝國的終極之道,
你可以說他誤了青春。
然而,對我而言,
那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點是為了「輝煌瞬間」,
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個人在時代中顯得渺小,
也許時代辜負了你,
但若能轟轟烈烈活出一瞬盛世,
那也算值得了。
當然,新物種的崛起,
可以預見的是,
我們終將等到大時代的來臨。
——————————————————
⭐ 好的,交流時間,留兩個問題給大家:
#你對電競產業的看法是什麼呢?
#你最喜歡的遊戲是什麼呢?
歡迎跟我聊聊你的看法喔!
魔獸爭霸地圖開不起來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Rise of Legions》是一款即時戰略的推塔遊戲,眼尖的老玩家,
應該一眼就能看出這個遊戲,跟《魔獸爭霸3》的自製地圖「Castle Fight」有點類似,
開發團隊也表明,遊戲的開發靈感,就是來自於這些自製地圖遊戲。
在本作當中,玩家要組建你的牌組,然後出兵去擊毀對手的塔,
看起來很簡單,但玩起來可是需要技巧的唷!
不然,沒事就給你個「逆轉敗」,這也挺悶的!
還有,這遊戲裡面的單位,有些還蠻類似暴雪知名遊戲當中的角色,有點曖昧唷!
目前《Rise of Legions》支援1v1、2v2和合作模式,更重要的是現在免費試玩,你還不來恢復一下,當年玩自製地圖的實力嗎?一起來對戰一場吧!
(C) Broken Games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美女愛玩Game」節目:http://bit.ly/1Qwt7S3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