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死亡城牆」的瀕危海豚】#非法捕魚
有不少中醫與民間說法認為,石首魚的魚鰾能夠治療癌症及關節炎——儘管現時仍未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其功效,但一塊石首魚膘的黑市價,動輒可高達逾 10 萬美元(約 300 萬新台幣),所以各大走私集團都對石首魚虎視眈眈,非法捕撈也因而盛行。
而這一切,卻令全球體型最小的鯨豚「小頭鼠海豚」短期內數量驟減,現時僅剩不足 30 隻。
參與拯救行動的保育組織 Sea Shepherd 成員在紀錄片《魅影海洋》中說:「看著整個海洋因為少數人的貪婪而死亡,這是難以接受的。」
實際上,這份「貪婪」跨越了大半個地球。→
▍最新《世界人才在台灣》季刊入手 >> bit.ly/3pQtPE7
▍線上書展優惠,2021 全新季刊這裡訂 >> bit.ly/3bfZJEW
魚鰾症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廢文:想老作個標題但連我也不知自己在說什麼】
上篇寫關於生二寶,有網友回應說生不生阿二,最主要是看你的隊友咩料。如大男人似的會問你:「你仔喊喇仲唔去搞佢 / 又病,點做人阿媽架/ 間屋咁亂執下啦 /仲未食得飯呀? 叫你仔唔好嘈住我打機/睇電視/做野啦」就一定別生老二。
我回應說,這種男人,和他生頭一胎也不會吧?除非個性很愛自虐。
又再扯去一點點,這些自私撚,一開始連嫁給他也不應該吧? 地球,也沒這麼缺男人喲。就算世界大爆炸只剩下我倆在荒島,每天撈魚取鰾再風乾做套(喂)也別懷孕啊,大家尋開心等待人類滅亡就算。
網友再回應說她有朋友回娘家坐月,老公每晚收工先回自己家做「阿仔」似的打機攤沙發吃奶奶煮的飯,夜一夜才去外家看看兩母子。
+ + +
回想懷孕時,我媽曾問要不要回娘家坐月,等我老公抖下(?),說怕嬰兒晚上會吵到他。
如有任何未生或準備生的人,情況許可的話姐勸你最好拒絕!拒絕!拒絕!
還有,怕嘈的人不要生小孩 (謎之音:這個PAGE不是走親子路線的嗎?)
當然,家家戶戶情況有點不同。如你本身和媽媽丈夫一起住,就沒分別;又或是和奶奶同住又是另一回事,反正回不回娘家,坐完月也不是得你們夫妻嬰兒仨,回去分別不大。
小孩是有共識決定生的,就算意外懷孕也是大家措施一起做不好或手腳太慢(??)或某些太快 (妙麗舉手問:某些究竟是哪些....),第一個月落地獄當然要同舟共濟啊 (奸笑)。開壞個頭,你以為將來他會幫手? 不是不會,也有很優秀又學野快的聰明豆;但大多數例子是成件事又「難左」,皆因大家「起跑點」拉開了一個月(+)。
我的「感觸」如此大,皆因聽過N過男性朋友「分享」老婆在娘家坐完月後回家,明明小孩都出生一個月,但他們更加束手無策。收工有去外母家探望幫忙嗎? 有。但那始終不是自己家,過門都係客;而且會讓女兒回家坐月的外母大多是「照顧型」母親,問親有咩幫手都話唔駛啦你休息啦。他們有做爸爸的感覺,但,只負責逗小孩玩,也以為小孩就只是逗著玩(完)。有個每天收工在外母家過夜睡,竟告訴我過了一個月後帶嬰兒回家時「才知道」初生嬰兒半夜會醒。
講真,鬼唔知返娘家「做女」坐月一定爽。但當你享受一下「做女」的爽,對方就有機會做番「阿仔」而不是爸爸。接下來行為倒退,有部分因素是大家有份造成的,因為你也當了「女版媽寶」,關係是交叉感染的。
不是說新手媽媽要攬晒一切上身不讓人幫 (絕對不能!!),家人在育兒上對我的幫忙是無容置疑。但,無論幫忙的是阿媽/奶奶/工人/陪月/月子中心(?),究竟幫到哪個點是over/哪個位你要拿回責任/別讓自己太過依賴而留下無限的後遺症引發更多的問題,是個要好好拿捏的點。
就像給小孩用電子產品一樣 (這什麼例子?!),到某年歲給一點screen-time看卡通可以是有趣,但變成電子奶咀貪方便拿去育兒,留下的後患可以很多。
回想坐月時我媽來我家,我多次用唇語(?)對她說「你依家同我即刻擺低個B俾我老公換片餵奶掃風,擺!低!同 ! 我 ! 出 ! 去 ! .....」 (坐完月後我媽曾告訴我姨本人很恐怖會擺下嬰兒和我老公獨處自己落街食茶餐)
但世間沒有事情恐怖過得爸爸以為所有育兒責任都是媽媽負責。
再強調非要虐待老公 (真的沒有!!!) ,但落手落腳做,才明白很多事情原來不易。知道不易,在你做時自然敬重你而不是「老馮」,會尊重你的付出,大家感情自然好。父母感情好,無人覺得委屈,小朋友才開心成長 (講到好遠)。
+ + +
加插一段沒關係的。
那天飛回來,我媽突然幫我洗了一堆衣服 (用洗衣機)。我叫她以後不要幫我洗衣服啊,她問為什麼。
我淡淡然解釋因那是我的衣服,飛回來雖然一大堆的諗起就煩,但用洗衣機而已,洗慣了也有一些程序、慣性和小心得。如你幫忙洗,我不會要你跟隨我的程序去做,因你有自己的方式啊;但到你不是跟我的程序,我又必需妥協你的其他方式。到後來可能我慣了衣服在飛回來會自動消失,某天你沒空或忘了或沒來,我太久沒洗突然要洗大概會感到煩擾,但其實只是洗衣服啊,明明之前都沒什麼的;又或是我會反問你怎麼不洗,但明明不是你的責任。又或是你開始慣了洗,會開始加插意見例如哪件衫又是新的、 什麼什麼我擺在哪,好像我還是十歲一樣,我或者會感到你好煩;但明明是自找的,你會這樣,全因我突然依賴,所以你當我是小孩也不足為奇啊。所以我想自己做。爽一陣子,再引發更多問題不值得。這就是所謂的,你必需要很努力,才可以看起來毫不費力啊。
我媽:痴線............
對。我是有點痴線。所有女生都想回娘家坐月,我不想;因為山羊座很痴線的把事情想很遠。完。
(這本身是回應網友的,但由於我要跑數(?),就發揚光大去發篇廢文分享吧)
#留名等睇斷纜系列 17/35
魚鰾症 在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58. 一位病人一個故事:聽魚的聲音
診症室裏見病人的幾分鐘,就好似拿著望遠鏡管中窺豹,只能透過他回答問題時的片言隻語,試圖拼湊出他故事的全貌。
一次跟耳鼻喉科門診上課,看一位因中耳炎(Chronic obstructive otitis media)而漸失聽覺的伯伯。問病史時已覺奇怪,怎麼他過往看醫生做檢查,一時在大陸,一時在澳門,一時在香港?
再聽下去,老伯對自己失聰的反應甚大,甚至於言談跟流露出厭世尋死的念頭。一般人只是聽覺變差而已,不至於如此失落吧?
按著問病史的順序,我們終於問到他的社交病史(social history),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本是香港仔漁民,在船上生活,經年累月都沒上岸接受治療,才會使病情惡化。而這個病最困擾他的,不是長期從耳窩中流出的濃稠液體,而是不能聽!魚!
剛從網上閱讀到有文章研究香港漁民代代相傳但逐漸息微的聽魚技巧(註一),轉眼便看見眼前有活生生的例子,我當然抓緊機會,趁著醫生跟病人做檢查的時間,在一旁跟病人家屬聊聊天。(找家人的另一個原因是病人的聽力下降,本身問病史已經要用響徹房間的聲量與他對答,這樣聊課外話題被醫生聽到怪怪的吧…)
原來,漁民的耳朵是他們賴以維生的工具,只要把側著頭貼在船底,他們就能聽見魚兒成群結隊求偶的聲音。她告訴我,單憑聲音的不同,還能分辯出牠們的種類、魚群的大小呢!可惜伯伯患有耳疾,逐漸失去這項「工作技能」,令他愈加覺得自己不能在船上幫上家人的忙,覺得自己沒用。
對於城市人來說,這樣的能力匪夷所思,但對在船上度日的他們,能聽魚聲卻是最基本的技巧。如果醫生不知道這樣的背景,只用我們日常的思維,絕不能理解和解決他的煩惱,甚至是想輕生的原因。
醫生經常提醒我們,我們要醫治的不是我們安在病人身上的診斷、也不是檢查報告的讀數,而是人。在「人」前加上「病」,只會令我們更輕易無視他生活中其他會影響病情、影響他如何看待自己的背景因素——例如這位病人的職業,竟是他如此難接受自己聽力受損的原因之一。
每位病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對病症的診斷和醫治至關重要。
註一://有一種漁民即將失傳的捕魚技巧叫「聽魚」,原來魚也有聲音,而且每種魚各有不同。像石首魚以魚鰾發聲,呼喚魚群集合;黃花魚會「嘓嘓」叫;獅頭魚則「噓噓」聲。漁民會關掉引擎,耳朵貼艙底,細聽那片寧靜的海。// https://www.hk01.com/article/49662
圖片來源:pixabay.com
魚鰾症 在 臺灣金魚網- 魚鰾失調症如何預防? 作者 的推薦與評價
魚鰾 失調症如何預防? 作者:天津金魚玩家魚鰾在魚的消化管和腎臟之間,是由結締組織和彈性纖維組成。 金魚的鰾分為兩個鰾室,起著沉浮作用,鰾有細管與食道相連接, ... ... <看更多>
魚鰾症 在 2021/06/29養魚日記「餵食過量,鬥魚失鰾失調症」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感謝Line社團的前輩們解惑1.水族兩爬疑難雜症2.鬥魚後裔社團…聊心得交換先發影片問水族兩爬疑難雜症社團得到的答案是餵食過量,挺疑惑吃太飽會生病嗎 ... ... <看更多>
魚鰾症 在 [分享]魚鰾病- 看板Aquariu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是我的經驗,如有錯誤的話煩請各位高手指正。
魚鰾(ㄅㄧㄠˋ)病簡單來說就是魚鰾出了問題。
魚鰾是魚維持平衡的構造,
藉由調節空氣進出魚鰾控制魚身的比重,
使魚可以控制在水中的位置(浮沉)
有時魚鰾出了問題,最有可能是裡面有太多空氣,
魚沒有辦法保持平衡時就稱作魚鰾病。
病因:
大部分是說魚莫名奇妙就發病了
但是這種理由不科學,不可信XD
查到的另一種可能是,有些魚鰾跟魚的腸子似乎很近(有相連?),
所以如果吃的飼料不好,
(比如說魚可能把蝦子吃掉,蝦頭太大沒有消化)
讓腸子受傷影響到魚鰾的話,
魚鰾就出問題啦。
crlinro的專業補充:
好幾種說法 NO2過高造成,運送過程缺氧,太肥壓到魚
魚鰾病最明顯的病徵有二:
一是魚無法保持平衡,魚身無法控制的往平面翻(俗稱翻肚),
或是游動時身體會轉動(身體偏圓形的魚比較會這樣↓)
ex.https://www.guppytaiwan.com/thread-249862-1-1.html
會像風火輪一樣轉阿轉的
二是魚鰾會腫起來,非常明顯,
腫到不可能沒有發現,下面是我的鬥魚。
https://www.wretch.cc/album/show.php?i=toiot&b=2&f=1162863758&p=12
接近尾部的地方腫大,再比對其他照片就能看出來。
還有,我觀察我的魚,我發現他只能待在水面上無法下沉,
這應該是因為魚鰾中有過多的空氣,
使魚的比重過小造成的。
魚鰾症怎麼治呢?
有個網站說龍魚較常得這個病,可以用黃藥試試看,
(當然水要乾淨)
從很多來源得到的資訊(網站、書、魚店),
都說這種病很難治,
昨天去魚店,那個老闆說其實有些大魚可以用針筒將空氣抽出來,
但是對於小魚來說.....這種治療的方法應該是負荷很重的,
可能會撐不下去。
carlliu0226大的經驗:隔離後用28度,少量餵食,過陣子就好了
魚鰾症雖然不好治,但是死亡率也低......
就是說,他是魚鰾出了問題,
但是這隻魚的健康狀態來說沒有什麼大改變。
(我想魚鰾腫起來也舒服不到哪兒去)
所以說這種病通常於可以繼續活下去.....
只是會飄著或是轉著而已。
像我的魚,他從翻肚到現在已經要一個半月囉,
可是其實還活著(我不敢說活的好好的)
很會吃,還是很容易驚慌,
生命力很旺盛,而且我從台中運回花蓮過暑假,
他還是撐過來囉:)今天早上還吃了不少的飼料呢。
所以魚翻肚的時候固然要緊張,
但是如果看到肚子有過於明顯不可忽略的腫塊時,
可以考慮一下魚鰾病喔。
sysc大的專業補充:
不一定每隻都會那麼長壽...大部份得魚鏢大都離死不遠了
中大型魚能撐比較久一點, 小型魚大都活不過2個月
Godzilla28大的專業補充:
以金魚來說 短胖身型的中魚鏣的機率大一點
吃小顆顆粒飼料容易得病
*[1;33mEdwardex*[m的專業補充:
珠麟應該是容易得此病的魚種~
==============================================================================
是說我問另一家魚店的老闆,
他竟然跟我說我的魚長了腫瘤......
聽到都快中風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6.89.16
※ 編輯: toiot 來自: 211.76.89.16 (07/02 08:10)
※ 編輯: toiot 來自: 211.76.89.16 (07/12 23: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