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高雄捷運黃線計畫環評小組審查通過,又邁進一步啦!
文: 李雨蓁 Lí Ú-chin
昨日環保署召開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會議,高雄「捷運黃線」經環保署環評專案小組 #審查建議通過,將於5月中旬提送環評大會審議。
會中,環評委員們對於液化潛勢區對鄰損的預防、施工與營運期間的噪音、濕地及公園周邊的生態保育、曹公新圳水質的改善及土方運送路線,與交通影響的改線建議,對於高雄市府的回應皆給予肯定。
依目前規劃,捷運黃線路線全長約22.91公里,其中地下段(含出土段)長約21.83公里,高架段長約1.08公里,與紅線、橘線、環狀輕軌連接,預計 #可服務高雄116萬人;沿線共設Y1~Y23等23座車站,其中Y1為高架車站,Y2~Y23為地下車站,另於路線端點設置1處維修機廠,面積約17.2公頃。完工後,Y8、Y10、Y11、Y14、Y15 、Y17、Y18、Y23等8處車站將成為轉乘站,整體工期約6.5年,比起原先規劃的時程已經延遲,仍希望除了審議速度能再更快,也期盼整體進度能加緊腳步。
捷運黃線是構成高雄捷運形成 #有效路網 的關鍵,黃線沿線8處土地開發挹注效益30年可達287.4億元,主要以引進產業方式(如長庚長照、鳥松轉運站、旅運商業量體)開發。另挹注本案跨域加值(容積增量)效益(TIF及TOD)約80.1億。這就構成黃線非常重要的自償性基金來源。
因此,黃線發展成功的重點,其實就在能否實踐「#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模式」,翻轉都市軸線,提供周邊足夠的新增產業與服務機能,讓人口回到軌道沿線發展,提昇高雄整體軌道運輸效益,黃線連接起5GAIoT創新園區的亞洲新灣區、新興、苓雅等都會核心區,及近郊的澄清湖地區,期盼未來能帶動黃線三民、鳳山、鳥松、新興、苓雅、以及前鎮區等區域的均衡發展。
待環評通過,行政院核定綜合規劃後,黃線就將會進入最後的「施工前準備」計畫,期待在2022年前,看到捷運黃線正式開工!讓高雄大眾運輸能向前邁進一大步!!
鳥松濕地公園交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捷運黃線環評專案小組審查通過 預計5月中旬提大會審議
捷運黃線邁大步!高雄「捷運黃線」今天經環保署的環評專案小組審查,將於5月中旬提送環評大會審議,意味著高雄捷運黃線建設又將躍進,於高雄整體都市發展構想策略,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也是串連高雄捷運形成有效路網的關鍵;以台北捷運路網來對照,「黃線」有如「台北首都捷運環狀線」的功能,目的在於增加市中心交會站的轉乘效果,串連新興重大發展計畫區,亦達到節省交通時間並結合多重運具最大化之效益。
依目前的計畫路線圖,黃線連接起5GAIoT創新園區的亞洲新灣區、新興、苓雅等都會核心區,以及近郊的澄清湖地區,並橫跨三民、鳳山、鳥松、前鎮等行政區(6區人口共約116萬人,接近全市人口42%)。
這條路線可以提供都會核心區間更便捷密集之大眾運輸服務,並透過與捷運紅線、橘線、環狀輕軌及台鐵各增加2處軌道轉乘站點,產生19處轉乘點提升整體軌道運輸效益,對於大眾運輸路網建置及旅次轉乘便利提升使用率十分值得期待。今日黃線環境影響說明書初審通過後,捷運黃線目標仍是朝111年動工,並於117年底完工通車邁進。
這次的審查通過,也多虧市府團隊同心齊力的好表現。王啓川副秘書長率領捷運工程局、環境保護局、交通局及工務局參加,針對初審會議的結論及審查意見具體充分回應,使得會中各環評委員對於液化潛勢區對鄰損的預防、施工與營運期間的噪音、濕地及公園周邊的生態保育、曹公新圳水質的改善及土方運送路線與交通影響的改線建議等議題的回應皆予以肯定。
隨著黃線捷運綜合規劃丶環評審查之同時,我也奉陳其邁市長指示,組成市府跨局處專案小組,包含捷運局丶都發局丶工務局丶交通局丶地政局等,全力針對黃線捷運沿線土地聯合開發及都市與非都市土地(例如五甲一路沿線農業區變更)再生發展,正同步規劃。希望透過「捷運黃線」這一重大建設,除可提升大眾運輸整體運量,也可透過此一契機盤點多個行政區的發展優勢,研擬具TOD潛力之場站發展戰略定位,並透過不同面向之都市發展策略,來引導重要捷運場站周邊具有TOD潛力的公、私有土地朝重新更新改建及有效率之土地使用發展,並回饋部分公益設施以補強捷運車站節點周邊地區性空間與環境公共使用機能,同步提升改善都市景觀以及為都市公共運輸交通條件的轉型打下基礎。
鳥松濕地公園交通 在 黃柏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見高雄26》
今天高雄鳥會代表到觀光局討論鳥松濕地管理和維護,柏霖也順便讓大家了解一下鳥松濕地這個區域。
澄清湖原本二十多年前有很多雁鴨度冬,後來周邊的土地開發完後,雁鴨都不見了,高雄鳥會是生態保育團體,總希望可以讓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得更好,當時就覺得是否應該做一些濕地保育的工作呢?
於是鳥友們就積極參與催生鳥松濕地這件事情,蓋好之後鳥會理監事會認養鳥松濕地一直至今,也真虧這些善心的鳥友啊!
鳥松濕地公園位於澄清湖大門的右側,原本是自來水公司的滯洪池,雖然面積約只有三公頃,但卻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袖珍型濕地,86年經過積極規畫重整,於千禧年成為全國第一座以濕地為主題的公園,由於公園位於都市的近郊,交通便利,又比鄰澄清湖風景區,不但是民眾休憩及觀賞濕地生態的最佳場所,也在濕地教育的推廣中扮演極重要的份量。
鳥松濕地實際上是一個人工濕地,原來是自來水廠做為淨水及排放水的沉沙凹地,定期再將囤積的沉沙挖掘運走,保留一個池塘型的積沙地。由於長年積水,水源充足,多年來便成為一處濕地,水生、陸生植物自然演替繁衍,昆蟲、鳥類也匯聚於這一彈丸之處,生物相極為豐富。
劃為濕地公園重整之後,自然的生物相實際上有些改變,不過只要有固定的水源,在自然的演化下,濕地的生物風貌,依然會重新展現。
另外,為了教學需要,在大池與大埤路之間,開闢了一小型教學池,種植不同型的水生植物,在教學池的小徑一邊,設有一水生植物觀賞牆,八個水密的圓形玻璃孔,高低不一,可以從外面觀看教學池內的不同型水生植物。
柏霖有時會帶家人到鳥松濕地走走,除了賞鳥、還可以享受市區難得的森您芬多精,也邀請你們一起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