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旅遊】25:週遊南臺灣day6.7 (芳瑜)
📍day6
南科考古館➡西螺服務區➡煙波新竹湖濱館
📍day7
煙波新竹湖濱館➡返程
🔸南科考古館🔸
建議大一點的小孩再去😂
我們原本預計在那裡待上兩個鐘頭再離開台南,無奈早上某弟歡過頭又加上某媽上錯交流道,行程有所耽擱,因此,我們抵達後直接前往大受歡迎的「兒童廳」。
沒想到那裡的設施較有挑戰性,不太適合小小孩,而當時礙於時間的關係,又無法帶他們到更多地方挖寶,只好抱著有點可惜的心情離開了。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再訪囉!
🔸西螺服務區🔸
本來沒有這一站,是暘斌發現我們的環島拼圖少了雲林(我一直因為行程安排上的便利性而說服他有經過就好),硬是說要來這裡吃個午餐,也算是到此一遊的概念吧😬
🔸煙波新竹湖濱館🔸
一直有耳聞此飯店是孩子的遊樂天堂,或是爸媽的耍廢天堂(事實上也不能耍廢,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是需要一定程度的陪玩),於是趁疫情初期有人在網路上脫售住宿券時,就毅然決然買下來了。我心想:來日方長,總有一天用到你!果真!
先說結論:平日一晚2800(住宿券),真的太超值啦!可以說是為我們奔波的環島旅行,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食
第一天晚餐因為訂不到較平價的「陽光小館」,所以決定訂外送在房內用餐。但經過自助西餐廳時,服務人員很客氣地邀請拿著外送經過的我們(其實很不好意思)進去參觀菜色,確實滿吸引人的,而我們就這樣老老實實地繞了一圈😆
第二天的早餐,品項不少,應有盡有,但老實說中規中矩,沒有什麼令人驚豔的地方。可能我默默在心裡還是會和「悅川」做比較,畢竟後者的印象分數太高了呀(又或許是由於當時雙寶出奇的配合,讓我得以大快朵頤)!
午餐終於來到陽光小館,一人一道主食加附餐。無論份量、口味或或服務,都非常令人滿意!但因為位置不多,建議大家一定要記得訂位,像我前一天晚餐就是太晚訂所以向隅囉。
#住
即使是用住宿券,簡單的雙人房型也很舒適寬敞,還附有一個沙發區。浴室有乾溼分離,浴缸也不小,這裡確實可以說是很令人放鬆的住宿環境。畢竟比起前面幾間便宜的住宿,這間當然加分許多,這也算是「由儉入奢易」的實踐吧🤣
不過,以下要講述一個突槌的故事了。
隔天早上,我們發現姊姊的嬰兒床上竟然多了一個玩具?當下是沒有覺得毛骨悚然,但確實也蠻多疑問浮現心頭:難道是前組客人遺留下來的?難道他們沒整理床鋪?難道他們沒換床單?⋯⋯
我本想就此算了,畢竟還要帶孩子繼續大玩特玩呢,但暘斌認為必要的事情就該反映,畢竟清潔服務本來就是住宿非常重要的一環啊!尤其又是孩子的床😅
我們反映之後,主管親自來房裡關切、致歉,承認這確實是他們的疏失,一定會找到當天的值班人員,確認工作流程,以防再次發生。
聽完之後,我們當然也就諒解了(不然能怎辦,床都睡了⋯⋯我絕對不會說是因為她送了兩盒小點心、延後我們的退房時間到1:30,以及為我們的午餐打折等種種補償的關係😆)
#育樂
隨便google一下,都知道這裡的親子休閒設施有多驚人的豐富,無論你是大小孩、小小孩,都會玩到不想回家!
我們不是專業的旅遊部落客,於是就自己的經驗,簡單列點分享:
1️⃣
特別設置的0-3歲專區佔地夠大,直接把小孩丟在裡面就可以默默坐在旁邊滑一下手機(誤)。
光是溜滑梯,我家兩隻愛好者就可以連續完十幾二十趟不厭倦,想請他們去玩一些別的還不是很簡單(浪費錢姊弟倆)。
2️⃣
另一個更大的遊戲區「卡樂次元」更是豐富到讓人差點掉下巴,雖然因為適合比較大的孩子,需要更多陪玩,但爸媽也是樂在其中啊!看平常黏著爸媽的他們到處冒險的模樣,實在太有趣了。
3️⃣
「兒童戲水池」雖然不大,但是溫水超加分,讓孩子一下水就感到放鬆。最棒的是,它簡直把一小座公園裡的溜滑梯搬進來了,讓姊弟倆為之瘋狂!
弟弟可能被前兩天的滑水道過度刺激,今天有點膽怯,但是只要抱著就願意溜。而姊姊更是驚人,自己在水中步行、爬樓梯、溜下來,到水中後讓爸爸接住,以上這個循環不知重複多少次。簡直是現場年紀最小卻最有活動力的孩子!驚人啊!
除此之外,我也偷閒在孩子睡後的晚上去了三溫暖。平常都是暘斌去健身房居多,我自願在房內顧小孩,但是昨天他鼓勵我走出房門,好好放鬆一下。倒也不錯,這晚讓我回想起在韓國的汗蒸幕,那樣的輕鬆自在。
總之,這兩天都待在飯店內享用其設施,(退房後可以領取 #一次性設施入場券),卻還享用不完。這不是超值,什麼才是超值呢?
有興趣的朋友們,下訂吧!我們已經準備前往下一間──礁溪長榮鳳凰酒店了🤗
#1y10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山牆”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實物。珠江水鄉的古建藝術和官宦...
鳳凰臺上鳳凰遊意思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水泥產業並不應該是原罪,而是不負責任企業的經營手法(不法取得土地、避開與住民溝通、不願接受修法後的監督……),將水泥業自我污名化、魔鬼化了。」 ~吳明益
我們的水泥需求量不夠嗎?台灣高達30%水泥外銷(亞泥約40%外銷),用比內銷更低的價格賣到國外,根本就是賤賣國土。若水泥產業仍要維持高生產量,審慎評估是絕對必要的事。
📜 撤銷亞泥展延連署:http://bit.ly/2tffEKM
📞 打爆民意專線:http://bit.ly/2mLFgQE
【唯有與魔鬼交易一途?關於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區展延的爭議】
十多年前,美國環境倫理學者柯倍德教授(J. B. Callicott)來到臺灣之時,我曾與在地環境人士陪他走訪各處。當時導覽的陳健一老師帶著他到北海岸一處開採砂石的地方,控訴這類產業對環境帶來的傷害。我還記得柯倍德教授沉吟了一會兒,提出一個「魔鬼交易」的見解。
多年後我的細節記憶或許有誤,但大致的意思是這樣的:假如不開採砂石,那麼此地蓋房屋所需的砂石從何而來?倘若完全由海外進口,那麼將會涉及成本,同時仍避免不了環境正義的問題(開採其它國家的砂石難道就可以?)而倘若一部分的需求終究必須在此間生產,那麼應該開採河砂、海砂,或其山上的砂石,就得是審慎評估之後的決定。當然,此一決定將涉及與住民的溝通,及開採後所造成的環境效應。
這段談話對當時的我影響很大,原因是他並未過度強調「採砂石是萬惡」的言論;另一方面,他把這種選擇稱為是艱難的,因為無論如何選擇,都可能有魔鬼會藏身其中。
花蓮亞洲水泥廠並不是花蓮的新問題,從1973年開始,亞洲水泥廠就是太魯閣族人與山脈、河流的傷痛。
水泥製造業的特質是產品易受潮而硬化變質,既無法久存,也不利於長途運輸,但它又是發展中國家會有大量需求的建材,因此在地生產確實曾是許多國家的重要政策。水泥產業的根本在於獲得石灰石礦,臺灣西部的石灰石礦漸已挖罄,因此主要的礦源移往東部,這並非是為了「提高在地就業率」,而是利益衡量的選擇而已。花蓮的新城山礦區當然也不是企業好心提供在地工作機會的結果(目前富世村在新城山礦區工作的不過二十餘人,且多為臨時工),而是新城山礦區對水泥工廠而言仍有利可圖。
柯倍德所謂的「魔鬼交易」重要原因在於,這類的產業並不是「選擇哪一個地點」就行了,而是選擇任何一個地點都對當地的景觀、環境、水土會造成衝擊與傷害,當地人得衡量獲得的利益,與失去的生活環境。
水泥採礦與製程是高耗能、高耗水的產業,也容易造成空氣污染、水源污染、露天爆破的噪音污染,以及土石滑落的潛在危險。此次引發爭議的新城礦區位於富世村之上的山區,從得卡倫步道回望,就可以看見令人不安的景觀。這是採礦後,當地居民所失去的,難以估算的生活品質。
此次亞泥申請展限開採權引發爭議後,曾發出公開信,大致的意思是:
一、亞泥新城山礦場在礦權即將屆滿(2017年11月22日),因此依礦業法第13條之規定期限辦理礦權展限申請,合法地獲得經濟部及礦務局於2017年3月14日准予礦權展限在案。
二、亞泥花蓮廠取得礦業權早於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1986年),近年亞泥已未在國家公園區內的25公頃礦區採礦,並投入植生復育工作。2016年12月20日起並申請減區獲准,目前國家公園內已無亞泥礦區。
三、最後,亞泥自認「持續採用先進環保設備,降低製程中污染、節能減碳、綠(美)化廠、礦區,亦積極投入環境教育及地方敦親睦鄰工作,……尤其是在礦區植生綠化方面,更是投入無數的人力、物力,並獲得國、內外礦業專家的肯定,而且也獲獎無數。」
這三點聲明看似有理,卻是亞泥避開自身爭議行為,避重就輕的說法。
關於第一點,確實亞泥是合法提出申請,但此次核發的礦權展限是20年,等於是五次總統或國會大選的漫長時限。且這屆立法院有意修正《礦業法》,經濟部卻在修法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匆促核定,雖可辯說「依法行政」,但主政者蔑視反對的民意與專業意見,無異讓人更加懷疑,快速核定展延的背後,可能是畏懼公開討論會暴露更多水泥工業隱匿的實情。
關於第二點,此刻新城山礦區雖已未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但國家公園界線亦為人為畫定,真正的環境影響卻不是跨出國家公園畫定的界線就一切無事。新城山區鄰近立霧溪畔,是生態敏感的區域,也是太魯閣族重要的傳統領域。因此並非在國家公園境內的25公頃停止採礦,就能解決目前太魯閣族居民擔憂的相關污染問題。
而太魯閣族人的私有土地部分,早年亞泥涉嫌偽造拋棄同意書、與鄉公所聯手塗銷族人耕作權登記的方式獲得土地。當時政府為了管理原住民土地,依「台灣省山胞保留地管理辦法」,要求原住民到鄉公所登記,才能擁有耕作權,連續使用達十年以上,才能取得土地所有權。也就是說,這項政策讓太魯閣族人在1969年開始登記,最快也要到1979年才能取得自己家鄉的土地所有權。但是1973年亞泥就「合法」取得土地,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企業與國家共謀造出的「法律陷阱」。
經過長年官司,已有原民取回土地權(但仍無法進入礦區耕作,僅能領取微薄租金),意謂著此一歷史事件確實在法律上存在爭議。而礦業用地高達100多公頃都是原住民保留地,原民會有權依2005年通過的「原基法第21條」,要求:「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從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及學術研究,應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或參與。」過去沒有原基法的時代,用「補償」或「強租」的方式輕率處理,但如今經濟部與亞泥怎可蔑視原基法的精神,在缺乏族人參與討論的狀況下,貿然通過未來二十年的採礦權?
至於第三點,亞泥在宣傳網頁上,總以綠化的成果為傲。這些年來,我每回帶人到太魯閣附近,理所當然會先穿過亞泥種植的一排鳳凰樹。倘若是外來遊客,必會說:這條綠色隧道真美。穿過那兩排鳳凰樹的同時,你還會經過「蝴蝶生態園區」,以及一處稱為「亞泥休閒林園」的原生植物園。倘若是外來遊客,常會說:真是有心的企業啊。
但我得說這兩處用以宣揚亞泥環保功蹟的生態園區的經營方式,恰好暴露了像亞泥這樣的企業,用「表面的環保來粉飾其不公義採礦」的策略。
所謂的鳳凰木綠色隧道從廠區到廠外道路不過四百多棵,眾所周知鳳凰木並非難以栽植或罕見的植物,東華立校後台十一線也種了兩排,除了人為景觀欣賞以外,對當地生態意義不大。而從2004年開始打造的蝴蝶生態園區,不過是栽植六十餘種蜜源植物,一百多種食草的小型開放式蝴蝶養殖場而已。這樣的規模連民間的蝴蝶園都比不上。(我個人在小塊農地裡栽植的食草與蜜源植物就相當於此數之半)而這種遊憩式的蝴蝶園不過為了取悅遊客,微量的食草對蝴蝶實際復育幾無幫助。(維持森林景觀才是維繫蝴蝶族群的命脈。)
至於所謂的本土植物園區,則是整理原本「雜樹叢生的林地重新加以規劃。」亦即是砍伐掉天然次生林,進行原生植物的造景而已,且不過占地1.0公頃,比台北市多數的小學校園規模還要小,實在不像是臺灣第二大水泥廠的手筆。至於在開採過的礦區重新植林,這恐怕也很難說是「成就」,而是一個利潤來自自然資源的產業應做到的基本尊重而已。
臺灣的水泥產業,是否要維持高生產量,端看臺灣此地的水泥需求,而不是為了讓水泥業可以生存,拚命擴充建設來增加內需。近年來臺灣的水泥生產,約有1/4俱皆外銷(售價甚至比內銷還低),大型的水泥廠亦紛紛前往中國投資,維持現在的水泥業規模,本就是應該審慎討論的事。水泥產業並不應該是原罪(它並非是柯倍德指的魔鬼本身),而是不負責任企業的經營手法(不法取得土地、避開與住民溝通、不願接受修法後的監督……),將水泥業自我污名化、魔鬼化了。
倘若亞泥真如聲明所說,是一個負責任且表現良好的企業,更應該面對修法後採更嚴格標準的新採礦法,嘗試去獲得環評後的採礦權,讓多年來臺灣這個與魔鬼交易的痛苦選擇,有一個較尊重礦區民眾的「正常選擇」。此次爭議該退讓的只有兩個單位,一是經濟部應撤銷亞泥新城山礦區目前的展限處分,並且依原基法第21條的知情同意權,取得當地原住民族的共同意見。而亞泥亦可主動退回申請,待修法後的礦業法,或與當地民眾溝通後,再提出公開、透明、誠實無欺的申請。
否則,不願再與魔鬼交易的民眾,也就只能選擇與魔鬼戰鬥了。
●以下是這次議題的聯署網頁,如果您支持以下訴求,歡迎參與:
連署訴求:
一、撤銷亞泥新城山礦權違法展限,依法踐行相關程序後再行審定
二、修正黑箱礦業法
三、礦權展限需踐行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程序
四、礦權展限需重作礦業用地核定
五、建立並落實當地居民程序參與
六、礦業開發審查資料進度全面上網公開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cKZQkC3CxjzBYW6…/viewform…
●由「地球公民基金會」彙整的相關資訊:
https://www.cet-taiwan.org/category/305
●亞泥實際已大規模投資中國水泥廠。在這篇為亞泥極為正面的報導中,提及新城山礦區根本也只餘二十年的開採量。退出國家公園境內25公頃土地,很可能也只是採罄的話術而已。而二十年後,廢棄的礦區當然也不再需要「當地人力的投入」了。
http://www.dcement.com/zt2011/atlas/atlasbd/97660.html
鳳凰臺上鳳凰遊意思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厭世情人節特輯》
什麼鬼西洋情人節。
絕對不是因為我沒人要,只是我潔身自愛、曲高和寡、眼光太高而已。(哭)
-
蘇軾〈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唯(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
一彎缺月,掛在殘敗的梧桐樹梢上,
時間已經深夜,所有人都沉靜地睡下,
只看見一位幽居之人獨自遊蕩,(不是鬼!)
似有若無的,就像是形單影隻的孤鳥。
鳥兒被驚嚇而飛起,卻還頻頻回首,
牠的心中有恨,卻沒有任何人知道,
看遍所有寒冷高枝,牠都不願棲息,
卻情願待在寂寞沙洲,清冷過一生。
-
這一闋小令,是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時所作。黃州時期可以算是蘇東坡人生最失意、最低潮的時候,但他的文藝創作也來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尤其是詞的創作,被後人稱為「黃州詞」,視為模範。可見當一個人最消極厭世的時候,他才能完全發揮靈性方面的潛能。
這闋詞的表達方式含蓄委婉,雖然使用典故但卻又好像沒有使用任何典故;且內容意境空靈,雖然簡短但義蘊無窮,幾乎沒有任何贅字,是我個人視為極高典範的作品。
根據自述,蘇東坡被貶謫到黃州之後,只敢住在偏僻荒涼的地方,與農夫漁夫相處(因為農夫漁夫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會把他當成一般人),此外,幾乎不敢與外人有任何互動——因為他實在是怕了。他怕到了熱鬧的街市去,或是跟其他士大夫來往,又會被別人造謠,說他又在密謀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或是不服朝廷對他的處置。
因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整闋詞都營造出一種孤獨清冷的氣氛。故事發生在深夜,全世界都安靜的時刻,再也沒有任何熱鬧、沒有任何人影的時候,故事的主角「幽人」才默默地一個人現身。「幽人」,指幽居之士,也有另外一個意思是指「被囚禁的罪人」。蘇東坡雖然已從天牢走了出來,但一眾小人都在對他虎視眈眈,正在編織罪名等他自投羅網——這樣的境遇,可曾有半分自由?又何異於坐牢?
這位「幽人」的身影,形單影隻,宛若一隻「孤鴻」——這隻孤鳥因被驚嚇而飛起,卻還頻頻回頭觀望,正如蘇東坡被官場險惡所迫,不得不遠遁黃州,但他卻還心向朝廷,想著再多看一眼也好……。他的心中有恨,充滿了被誤解、被陷害的委屈,卻沒有任何人知道,也不能跟任何人訴說,滿腹辛酸只能肚裡吞。
最後他說:「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在飛行的途中不是沒有任何機會,也不是沒有任何人願意幫助他、或給他溫暖,只是在他看來,這些寒冷的高枝,他是再也攀不起、也不想攀了。此刻他只想遠離,離得越遠越好,到一個沒有任何喧囂、繁華,也沒有任何人煙的地方——寂寞的沙洲。
他不願再惹是非,不想再攪動風雲,這些對他都已不再重要;現在他只想一個人好好待著,過自己的日子。
曾經,他年少自負,聰明絕頂,舉世無雙,自以為「致君堯舜,此事何難」,但現在的心情卻是「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沁園春〉)。人生很艱難,意氣風發的少年,轉眼就成了袖手閒步的老者。
其他的鳥都盤旋在高枝上,鬥得你死我活,只想著再攀更高一點;只有這隻「孤鴻」,獨自徘徊在潮濕、低矮的沙洲。牠是誰?——牠不是一隻凡鳥,牠是鳳凰。
ps. 《莊子·秋水》:「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鵷鶵是與鳳凰同種類的鳥,牠的志向遠大高潔,只願意停留在梧桐樹上,只願意吃乾淨的食物。蘇東坡這闕詞一開頭就是「缺月掛疏桐」,「桐」之一字,已經透露了這隻「孤鴻」真正的身份——牠是鳳凰,而不是凡鳥。
鳳凰臺上鳳凰遊意思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山牆”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實物。珠江水鄉的古建藝術和官宦儒商的文化積澱,在這組緊湊的古建築群中體現無遺。古建築群的最亮點金樓,原名賦鶴樓,樓內裝飾著金碧輝煌的木雕,據說是因清末名臣戴鴻慈之女嫁入職方第,作為嫁妝與贈。而民間有“金屋藏嬌”的之傳說。巧奪天工的金木作,幾乎包羅了木雕藝術中的所有手法。尤為難得的是木雕全部採用中國傳統題材,滲入了外來的藝術風格,以實物印證了嶺南文化的發展史。院宅內還保存著當年劉塘、宋湘等清代名家為這個家族題寫的木、石匾額和戴鴻慈以及多位清代順德進士、舉人題贈的書畫翰墨真跡,加上大批原汁原味的清代傢俱、珍稀的清代官轎、跋步床(千工床),遊客登臨,可親身鄰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認識嶺南文化在建築藝術上的建樹。
主要景點
推薦一:金屋藏嬌的傳說--金樓以貼金得名,卻憑藏嬌聞名於世。相傳當年慈禧的幹女兒、法務大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下嫁曾任兵部員外郎蘇丕文的大曾孫蘇伯雨,蘇家大少蘇伯雨將戴佩瓊安置在金樓之中伴讀,夜夜有美人紅袖添香,故傳有金屋藏嬌的佳話。
推薦二:三口井--因為用做書樓,又是木制結構,所以一個小小的碧江金樓,就修有三口井:院子裏的井、正廳裏的井以及頂部的藻井。天花上做了一個貼金木雕的藻井,它以九龍爭珠為題材,還真有點北京故宮的味道。而它就是主人用來“克火”的風水設計。細心的朋友還會看到在藻井中央有一個很粗的大鐵鉤,這是用來吊燈的。以前這裏用鐵鏈吊著一盞巨大的玻璃吊燈,據說有48釐米直徑、60多斤重。按照五行的說法,木被火克,而火又被水克,院子裏的井和正廳裏的井主要用來防火、降溫。
推薦三:鬼斧神工的木雕--這樓上的裝修佈局,取意於古時珠江上的遊船——紫洞艇。雅集(接待客人、以文會友的場所)是整座金樓的精華所在,這裏的傢俱、木門窗、木屏風大多是採用紋理細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經過刮磨後,表面如同鏡面一般光彩照人,觸摸起來質感細滑清涼,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覺到一種深厚含蓄的美感。如果再在上面貼上一層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種富麗堂皇卻不失華貴雍容的感覺。不過遊客們大多料不到,金樓精華中的精華並不是這炫目奪眼的黃金裝飾,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藝,仔細環顧四周門窗,便會發現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著大千世界,花鳥魚蟲,應有盡有,而且動物姿態生動,神態逼真,植物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推薦四:講究的擺設--金樓中有不少講究的擺設,比如跋床,它比一般的床要寬許多,而且有兩道屏風,兩道屏風中間是給婢女站立服侍用的;比如八角窗,是向兩邊滾動推開的,意思是八面威風;比如古代的保溫設備,在兩層包裝之間填上滿滿的棉絮,以達到阻止熱散發的功效。
推薦五:文人墨寶--清朝中期的碧江是儒鄉,讀書風氣濃烈,很多家的天井中都種植著龍眼和桂花,取一個攀龍借貴(桂)的祥瑞。當時鄉中有“家無讀書子,功名何處來”的傳統,因此,對知名的文人是推崇備至,蘇家把書樓建設得如此豪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讀書人在碧江的地位。正是因為這種學風,很多文人在碧江留下了足跡,在金樓,你可以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宰相劉墉,“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處寄才賢。幾回禪院花爭發,一夜山堂月正圓”。例如當時嶺南著名的文人張岳嵩,“漢江東去有高臺,煙樹蒼蒼楚望行。老馬銅蹄訪北塔,少年齊唱晤鷹來”。
推薦六:碧江版“清明上河圖”--清代道光年間,蘇家有子蘇鶴,號二悟坡道人,作二十四詠,概括碧江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並以此詠為線索,雕作銅壁,重現歷史上的繁華碧江。 這幅碧江版的“清明上河圖”長23•8米,高1•5米,上面所繪風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推薦七:鑊耳山牆--是珠江水鄉地方富戶人家的特色建築。而屋脊有一條黑色的雕塑,這就是官宦人家專用的“龍頭鳳尾”屋脊了。大家細心看,左邊抽象的龍頭高高昂起,還有兩個小爪用力地撐住屋脊,尾部的設計就象鳳凰彎卷起來的羽毛。這樣的屋脊在我們這裏共有三條,另外的兩條在泥樓及其旁邊的樓房上,等一下大家要留意了。據說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建“龍頭鳳尾”屋脊,而這座職方第的主人蘇丕文,就是當時大清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位居三品官銜。職方第的名稱也就是由蘇丕文的職銜得來的。
推薦七:四柱大廳--特色還在於廳前建有過亭和牌坊。一般宅第的過道都只建成走廊,而職方第裏就把大廳前兩邊的地方做為過亭,又稱為香亭。過亭是借用牌坊背面的牆身和四柱大廳的前簷設計成的,另外兩面做成木制扇門,開時可作過道,合時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廳。這樣既增加了室內可使用空間,也使大廳與前面的建築連結得更加緊密,從美觀上考慮,它們就像是大廳延伸出來的兩隻手臂,令大廳的結構更加穩重大方。正對大廳的這面牆被建築成牌坊。一般的牌坊都是為家族共同所有而建在村口之類的地方,要建這種私人住宅內的牌坊必須要有相當的功名作為資格。現在請大家抬頭看一下,牌坊後的小天井上還有一個歇山式的屋頂,它建在牌坊和過亭的頂上,僅以四點磚柱支承。一百多年來它巋然不動,即使是十級的颱風也未能動它一絲一毫。不少國內的古建築專家來到這裏,都要驚歎這個牌坊的設計巧奪天工呀。不過,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左邊磚柱上的橫樑已有一點點的向外傾側及開裂,這是近幾年修楫時搭建木排柵導致的。幸好及時發現和補救,才使這座古建築得以完整保存下來呀。大家請注意一下牌坊頂上的一組木雕,尤其是中間這個內外兩層相套的圓形的抽象八卦圖案。這個木雕的內層原來是可以轉動的,據說以前的主人每年都要按照該年的風水運程,轉動內層的木雕以趨吉避凶。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這個木雕原本已經損壞了,現在雖然修復了原貌,但也再不能轉動了。在走過這個牌坊之前,我們再看看後額上寫著“退讓明禮”,它是由道光三年進士、主講豐湖書院的鮑俊題寫,他是香山人,也就是現在的中山人吧。走過牌坊,回頭再看,牌坊前額是“視履考祥”,題寫的是南海人熊景星,他是晚清廣東著名書畫家。這兩個橫額是要教導蘇門子弟出門去,要待人謙遜有禮,回家時要檢討自已的衣冠和行為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