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龐大客戶需求,富士康深圳龍華廠招募過年留守員工,喊出「今年過年不回家 春節出勤賺錢花」,祭出春節留守獎金2400元人民幣。
#富士康 #春節
「鴻海賺錢事業群」的推薦目錄: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股魚-不看盤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新聞]0~6歲鴻海養同集團FII員工沒得領喊不公平-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鴻海賺錢的事業群| Tech_Job 看板| PTT 網頁版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鴻海iPEBG部門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找鴻海事業群ptt相關社群貼文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問鴻海薪水(第4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鴻海賺錢的事業群- Tech_Job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請問新竹鴻海新安廠的狀況PBDS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offer請益】鴻海科技集團-雲運算產品事業群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問卦] 鴻海的薪水在業界是算高還是低? -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鴻海iPEBG部門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Tech_Job - [請益] 鴻海汽車事業群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面試鴻海的CESBG事業群問題- Tech_Job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新聞] 春節出勤賺錢花!鴻海龍華廠祭高額獎金留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個股存股觀察- 2317 鴻海,毛利提升轉型計劃,目前合理股價是 ...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鴻海iPEBG部門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鴻海iPEBG部門- Tech_Job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offer請益 - PTT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Re: [請益]大家最快多久從師3(鴻海)升等?!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fii 鴻海ptt 的評價
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瞞著老闆研發 光碟廠做出機器人
作者:黃亦筠 2015-12-22 天下雜誌588期
廣明光電的工程師,祕密研發台灣首個「人機協作」的機器人,以無名小卒之姿,驚豔東京國際機器人展。 過程有多祕密?就連集團董事長林百里也被蒙在鼓裡。
8月,廣達集團旗下光碟機大廠廣明光電董事會剛結束,總經理何世池邀集團董事長林百里看一款祕密研發、尚未曝光的機器人。
廣達與廣明只隔一條馬路,相較廣達一樓永遠人聲鼎沸,年營收157億台幣的廣明,冷清安靜。
很久沒到廣明辦公區走動的林百里看完,拋下一句讓一旁忐忑不安的工程師大感欣慰的話,「鴻海有機器人,我們的也不差啊!」
4個月後,規模全球最大的東京國際機器人展,廣明自有品牌TechMan「協作型機器人TM5」,甚至吸引歐洲大廠ABB高層,前來探詢。
「回來後接到一堆徵詢電話,」負責TM研發團隊、廣明光電系統裝置事業群智慧系統事業處資深處長黃識忠難掩興奮。遵循林百里的「烏龜哲學」,廣明研發超過3年的祕密武器,首站就鎖定難度最高的東京國際機器人展。和上銀科技,成為唯二參展的台灣廠。
「蘋果筆電製造廠的子公司、出身IT業的背景,試圖給使用者一款智慧、操作簡單、安全、整合方案的機器人,」加拿大機器人廠Robotiq在部落格這樣形容TM5。
TM5是台灣首個能用智慧型手機,完成自動化流程編輯的機器人。最大賣點是「人機協作」,內建視覺軟體系統,工程師能在生產線上直接用手抓著機器手臂導引,五分鐘內就能完成,傳統機器手臂需要視覺專家、專業操作員完成的視覺取放動作。「最後一定要人機協作,工業4.0就是要達到人機互動、甚至機器與機器互動的目標,」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說。
廣明曾做出全台第一款薄形光碟機,還和聯發科爭霸過股王。為什麼會跨入高手雲集的機器人產業?
「從我接總經理第一天,董事長(林百里)就說,光碟機會不見,」10年前接下總經理的何世池坦言。
沒想到林百里一語成讖。
雲端的盛行,讓光碟機淪為瀕臨絕種的電腦周邊配件。廣明每股獲利從20多元,慘跌剩個位數。廣明必須轉型,鎖定儲存、汽車電子、機器人。機器人扮演多角化轉型的要角。
但光碟機和機器人看似八竿子打不著,廣明能做嗎?其實,兩者所需的技術系出同源。「機器人是馬達、控制器、感測器、機構等機光電技術的整合,光碟機就是一個典型的機電整合產品,」前聯發科主管、好漾科技總經理趙志謀解釋。
時間回到4年前,當時苦思出路的何世池,決定投入機器人。
他念台大機械所,專攻自動控制,到倫敦帝國學院念博士,學的也是醫療協作機器人,回台後反而投入正起飛的光碟機業;一手負責TM團隊的黃識忠,在台大機械所也主修自動控制。
「繞了一圈,反而回到老本行,」就像命中註定一樣,曾負責帶光碟機研發的黃識忠說。
但何世池剛向林百里提做機器人時,卻被潑冷水。林百里反問他,日本松下做都不賺錢,「那你還做?」
何世池沒放棄,反而先定位,廣明能做哪種機器人。
整個團隊開始潛水默默研發。剛開始,鎖定最多人做的傳統型機器手臂。他先買了一、兩支市面上的傳統型機器手臂來測試,發現非常不好用──除了要找專業工程師操作,機器手臂就像瞎子,沒設定影像系統,就沒辦法夾取零件,還得找昂貴的系統整合商,又要再花2到3個月。
摸索3年 徒手打造差異化
「小企業哪有那麼多錢找系統整合業?3C產業變化速度快,哪可能每生產一次產品,就買一次新機器手臂、做一次系統整合?」黃識忠發覺的現實問題,全變成廣明的機會。
答案很清楚,後進市場的廣明,要做一款能讓中小企業、3C業者在產線上簡單操作,人和機器能合作的機器人。就像《哈佛商業評論》今年6月《超越自動化的人才》中說的,機器和人之間的互補性,能增加生產力,提高盈餘。
但實際動手設計時,又碰上另一個問題。台灣多數機械廠買工研院軸卡,買馬達、控制器,組裝好機器手臂就上市賣。廣明剛開始也用同樣模式做一支手臂,但放上產線測試,又發現不好用,整支丟回實驗室角落。
問題在工研院「公版」般的軸卡,綁死創新能力。黃識忠決定不用公版軸卡,要工程師寫程式軟體、做馬達、控制器,寫影像系統軟體,最後做成模組,全部功能整合到手臂。堅持自製關鍵組件,才能差異化。
摸索了3年,廣明內部沒幾個人知道黃識忠的團隊到底在做什麼,連大老闆林百里直到4個月前,才看到還沒上漆的成品。
終於,廣明第一支人機協作機器手臂誕生,使用者不需要透過系統整合廠,就能輕易操作,還一舉進軍世界級的東京國際機器人展。
然而,最大挑戰還是怎麼賺錢?「不容易,現在一台六軸手臂的價錢,從200多萬跌到60多萬,」一名機械業董事長憂心,中國現有7、8千家機器人廠,都已進入淘汰潮。跌價幅度,彷彿3C業惡夢重現。
「機器人不像電子產品,壞了就丟,可靠度很重要,廣明需要證明產品的能耐,」這名董事長說。
「如果停在現在這一步,我們還是死,」何世池很坦白。
機會,或許來自面臨自動化挑戰的眾多電子科技廠。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觀察,「現在機器人價格便宜到一個臨界點,電子業覺得半年內可回收,就會願意用,需求量就會爆發,也是機會。」
目前,廣明的TM機器人已放進自家松江、常熟產線測試。甚至,廣達重慶的筆電產線,TM機器人也正配合產線需求,低調合作,但廣明對細節保密。
大轉型的廣明,在高度競爭的機器人產業能否殺出一條血路,雖仍是未知數,但這批資深工程師的一身技術能量能重尋出口,已為前途迷茫的台灣電子業,點起一小盞明燈。
資料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400
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股魚-不看盤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股魚網(www.stocksardine.com)
鴻海在近期外資看淡的情況之下,股價一度跌破70。
這個價位也許讓很多人心癢難耐,紛紛詢問是否可以進場投資
這個看似「逢低進場」的心態,骨子裡比較接近投機的想法.
怎麼說呢?投資是一種很私人的行為
涉及到價值觀與資金控管。如果個人絕得該公司有投資價值
那就買進就是了,何必詢問是否值得?既然是四處詢問該公司狀況是否良好值得投資,那就表示自己也沒進行過產業與財務面的瞭解
這種行為對於詢問與被詢問的人都很危險
-詢問人:自以為是逢低進場,但投資的決策來自於別人的意見
-被詢問人:上漲沒好處,下跌被責怪。兩面都不討好..
一檔鴻海跌破70的事件卻也測試出一個人的投資心態。
------------------------------
郭台銘股東大會鞠躬致歉 慨嘆對股價百思不得其解
精益求精的工藝並不能帶領鴻海走出股價的陰霾,全球第一大代工廠的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深諳此道。
在26日舉行的鴻海股東大會上,郭台銘首先向股東深深一鞠躬表示歉意,儘管嘴裏說「股價是大環境的因素,我不能控制」,但他依然忍不住(對股價)慨嘆「百思不得其解」。自2008年元旦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鴻海已大跌64.39%。在截至5月底的這一年中,鴻海營收同比下降12.6%,而在此前,鴻海今年的目標是營收同比增長15%。
變革似乎到了最迫切的時候。
在前日長達八小時的股東大會上,鴻海宣布分拆業務結構重整的決議,並計劃減少其對蘋果公司產品製造的依賴,重點放在開發新技術、知識產權和電子商務上。郭台銘稱,鴻海計劃在三年後將整個企業分割為一些獨立的子公司,並希望以此實現收入的增長。
在股東大會上,鴻海首先公布了分拆的計劃,前期先以兩三個事業群做試行,在試行階段鴻海還是主要控股股東,結構調整不會稀釋股東權利。郭台銘稱,調整對集團獲利也不會有影響,透過公司的獨立經營,可以讓他更專心在其他業務發展,本質上重組是希望集團從「航空母艦」變成「航空戰鬥群」,進行海陸空聯合作戰。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進行第一波重組的是鴻海的「網路連接產品事業群」NWInG,以及碳納米管科技、膠材技術兩項應用,其中7月份啟動分拆的NWInG最受外界矚目。
根據鴻海集團副總裁盧松青的報告,獨立之後的NWInG,名稱將改為FIT(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依舊將從事連接器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與生產等,包括高頻高速及光傳輸連接器與線材等。郭台銘介紹稱,連接器產品可應用在雲端、高速網路、無線通訊、汽車電子等領域,穿戴式電子產品也會用到連接器產品。「鴻海連接器是世界級的產品,連接器事業群目前排名大陸第一,有信心在3年內可以做到世界第一。」郭台銘說。
目前,NWInG的年營收約在800億元(新台幣),約佔鴻海整體營收比重的2%,業務重整后將有機會突破千億元新台幣關卡。
有台灣供應鏈分析人士向本報記者稱,此前由鴻海和正崴主力供應的蘋果iPhone外部線,從去年底以來陸續被分散到日系廠、美系廠以及大陸的立訊精密,連接線和連接器的訂單流失嚴重。業務分拆后不但可以「以小博大」獲得更多訂單,也可以以「無負擔」的姿態重新搶食蘋果訂單。
「連接產品事業群有多項專利,未來獨立后還可以向外界客戶收取專利費。」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而分拆的技術應用方面,作為主要負責方,天津富納源創公司是全球第一家將碳納米管商業化並賺錢的企業。碳納米管科技包括所有觸摸屏產品,從兒童教育平板GPS、工業電腦、電子書到手機等,郭台銘曾認為光是這一部分,未來就可以分拆出5~10家,目前其擁有的專利技術授權超過2000項。而膠材科技則可以替代螺絲,提高產品的生產良率。
在業內看來,分拆的舉措可以幫助鴻海在第一年提高20%的銷售額。郭台銘也希望未來這些貼上鴻海「金字招牌」的小金雞在脫離鴻海后,股價表現都可以超越鴻海。
目前,鴻海超過20個事業部門能夠被分散成獨立的子公司。
代工轉型迫在眉睫
DIGITIMES內部報告稱,早在幾年前,郭台銘就曾表示將通過分拆上市的方式,將鴻海富士康向控股公司的方向發展,並且在2011年的股東會中,提出第七艦隊的概念,強調將讓集團中「天上飛的、水上漂的、地下鑽的」都分別推上檯面,除了展現各自價值外,也可以進一步達到產業的高度整合。
但蘋果的好生意沒有加快巨頭轉型的腳步。
參加過2011年和2012年股東大會的王君毅表示,2011年鴻海股東大會上,郭台銘猶如剛剛完成艱難的閉關修鍊、武功內力均提高一成的宗師,言語間除了透露蘋果的產品有多難開發,又為鴻海能完成此項艱難任務而感到驕傲,同時還津津樂道其既有的供應鏈運籌與成本管控能力。而在2012年,雖然開始有從業人員意識到,不管製造業做得有多精細,都將難以改變低利潤困局,但鴻海依舊憑藉著對「工廠、技術、貿易的轉型」規劃,成功讓當年鴻海的合併營收與凈利分別上衝到新台幣3.91兆元與947.62億元的史上新高成績。
「但今年,鴻海似乎少了一些對產業的擁抱熱情,多了一些對政策以及股價的不滿。」王君毅告訴本報記者。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雖然鴻海已經加快了代工轉型的步伐,但可以看到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合約製造商身上,蘋果訂單去年帶來的營收還是佔到60%以上。此外,硬體轉型以及通路的建設對於鴻海來說還是一條需要探尋的路子,短期無法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開始讓鴻海著急。
可以看到,不管是和樂視還是小米的合作,鴻海今年已經開始改變過去只和一線國際大廠合作的慣例,近期,鴻海又罕見地在台灣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與Mozilla結盟,投入火狐(Firefox)開放平台相關產品開發。
另外,鴻海也在加強對終端渠道和產品上的滲透。DIGITIMES分析師稱,富士康此前依託旗下子公司廣宇,搭配富士康與德國Metro Group(麥德龍)的合作計劃,在大陸投資百億新台幣,打造1萬家以上的3C及家電渠道連鎖店。
但以大陸的渠道為例,在記者的採訪中發現,萬馬奔騰商店和飛虎樂購已經處於幾乎「夭折」的處境。儘管很多電子數碼品牌與富士康有著深度的代工合作關係,但在代工之外,富士康並不能獲得任何有優惠條件的渠道授權。因此,富士康也只能和其他經銷代理商或零售商一樣,靠出貨量來爭取供應商。
鴻海發言人對記者表示,鴻海今年仍然會加大硬體外的投資。郭台銘則稱,今年轉型重組之後的集團合併營收仍以15%為成長目標,即今年挑戰4.5兆新台幣的目標不變。
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鴻海賺錢的事業群| Tech_Job 看板| PTT 網頁版 - My PTT 的推薦與評價
鴻海 有十多個事業群據說賺錢的事業群和不賺錢的分紅差很大從尾牙的位置就能看出差別有哪位板友能幫忙列出各事業群的排名嗎? 哪些是很紅的哪些很黑不推薦去的感謝-- ... ... <看更多>
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請益] 鴻海iPEBG部門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17 F 推hdue: iPEBG 是事業群;低調 01/23 19:11. ※ 編輯: jaiolaiobird (39.13.33.59 臺灣), 01/23/2022 19:29:03. 18 F 推master32: 不需要低調吧,不然海邊進入不賺錢的 ... ... <看更多>
鴻海賺錢事業群 在 [新聞]0~6歲鴻海養同集團FII員工沒得領喊不公平-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genius0729 (綠豆)》之銘言:
: 新聞來源:蘋果
: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200709/1765622/
: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先前提出0~6歲國家養的政策,率先在鴻海落實,鴻海董事長劉揚
: 偉今年親自在尾牙上宣布這項大利多。不過,有富士康工業富聯網(FII)員工卻向《蘋
: 果新聞網》爆料指出,當初為了配合FII赴中國上海A股掛牌,從鴻海轉職到FII,可是卻
: 沒有適用這項0~6歲公司養的育兒福利,直喊「不公平!」。
: 鴻海回應,0~6歲公司養政策只適用於鴻海,其他集團子公司的福利政策由各子公司規劃
: 決定實施。
: FII員工向《蘋果新聞網》指出,鴻海公司2年前為了要切割出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
: 到中國上市做出一些人力組織的調整,把集團底下的幾個事業群員工從原本的鴻海轉換成
: FII,而這次的育兒津貼照公司的說法,就是只有屬於鴻海的員工可以申請,已被轉換到
: FII的員工不得申請。
: 該員工透露,針對公司這樣的做法,在上個月公司內部的董事長座談會中就有員工向劉揚
: 偉董事長陳情,但董事長的答覆卻是讓人遺憾與失望,「我是鴻海公司的董事長,FII有
: FII的董事長,你們應該要向你們的董事長爭取」。
: 該員工說,劉董這樣的說法絕大多數的FII員工都無法接受,因為當時要成立FII時,「我
: 們完全是被強迫的,根本沒得選擇,且當時人資主管當時也有口頭承諾福利仍舊會比照鴻
: 海,才過了不到2年的時間公司就不認帳了。」
: 該員工也說,「FII的員工當年在面試時都是面試鴻海公司,現在天天在鴻海的辦公室裡
: 和其他鴻海的同事一起上班、一起開會、一起吃飯,沒想到公司竟然會用FII不是鴻海員
: 工所以不能享有鴻海的福利為由將我們排除在外,實在令人心寒。」
: 該員工還補充,其實不只有育兒津貼,就連三節禮金3000元,公司也用同樣的作法不讓
: FII員工領取。不過,據了解,鴻海人資部當初承諾的是現有的福利會比照鴻海,維持不
: 變,包括0~3歲的育兒津貼、媽媽福袋等都比照鴻海公司。
: 對此,鴻海公司說明,基於公司治理原則,個別關聯子公司包括FII、FIT(鴻騰)、FIH
: (富智康)、亞太電信等員工的薪資、福利、獎懲等等事宜,由子公司相關權責單位決定
: ,鴻海公司無法代為決策。媒體所提有關子公司員工的意見,則會透過相關子公司的董事
: 會溝通管道轉達。
: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於今年尾牙時宣布,將公司育兒獎勵金從0~3歲擴大到0~6歲(含未滿7
: 歲),符合條件的員工,每個月可領1.5萬元,由公司協助每位鴻海寶寶成長到滿7歲為止
: ,新方案上路後,第1階段估計約有700名鴻海員工受惠,每位鴻海寶寶預計最高可領126
: 萬元。(楊喻斐/台北報導)
且當時人資主管當時也有口頭承諾福利仍舊會比照鴻海,
才過了不到2年的時間公司就不認帳了
第一 人資就是資方打手 東廠
沒白紙黑字你也敢信?
而且海邊的人資 姿態超高
看準你無法奈他何 連劉董自己都說了
不要找我談嘛 去找你老闆談嘛
(好強的既視感 英文 4 ni?)
第二 血統不純 就不要多想了
不然客運或是X發
難道福利薪資 會比照發哥嗎?
如果會 那還一堆人往發哥擠幹嘛?
同理 在海邊 血統不純 就不用多想了
像海邊幾年前 有所謂的限制型股票
但你像這些血統不純的 就未必有這獎勵
雖說後來限制型股票 也不是通通兌現啦
都跟你說是限制型了 發不發就是看公司爽
總之 海邊除了水果事業群 有油水撈
其他單位 都沒有比其他公司好
但是水果事業群要撈到錢 看造化
跑步哥的事跡 就不用我再多說了
--
標題 [問卦] 女生把工具人 當成朋友還工具?
g_x_1_7: 你會把螺絲起子當朋友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35.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94301799.A.69D.html
一但劃分出去 就不是純海邊集團啊 誰管你以前血統多純
※ 編輯: NoAfraid (59.115.132.211 臺灣), 07/09/2020 22:29:44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