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真的很討厭某些當年總是被虧草莓族的這群人
現在反過頭來倚老賣老酸下一代的孩子
#我就是當年所謂的草莓族世代
#但其實我真的很討厭貼標籤
抗壓性差、不思上進、禁不起挫折
不能打不能罵、上課還能爽爽吹冷氣
錯字連篇國中老師會吐血
做事瞻前不顧後只想啃老
各種懶癌上身,想當年ooxx..... (下略2萬字)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很不公平
年輕這一代的壓力、絕對不比我們要小
資訊快速又多元、假假真真
當我們忙著租漫畫、看小說、打打RPG遊戲的年紀
現在的孩子早就陷在網路中的各種霸凌、詐騙,甚至網紅的各種意見影響
#還我仙劍奇俠傳軒轅劍明星志願美少女夢工場
#還有左晴雯和席絹啊
以往我們一個星期得完成的工作
下班或通勤可以正大光明不用處理的事情
現在因為智慧型手機與無線網路的發達,這些藉口都不是藉口了。很多事情都得在幾分鐘之內完成,24小時待命不誇張。
#訊息已讀不回又怎麼了嗎逼死誰
#以前哪有Line只用ICQ或MSN好嗎
我小學的時候、從來不去上什麼夏令營也沒學過英文
寒暑假就是泡在社區游泳池玩水曬黑一整天(而且社區游泳池旁攤販賣的貢丸湯也太難忘了)、回家租錄影帶看小叮噹到半夜
現在小學生的寒暑假比開學還忙,別說台語和英文是必修之外,體育和樂器都變成增加競爭力的戰場。
(為什麼他們可以吹冷氣我們小時候不行?地球暖化還不是我們這些老一輩害的)
#而且小叮噹現在還不能叫小叮噹會被糾正是哆啦A夢到底WHY
下課只要跟著路隊長一路走回家、路上還能買包$35的鹽酥雞
現在走在街上可能還要提防各種誘拐綁架與變態。
#現在鹽酥雞買不到這價錢而且搭公車捷運還會被隨機亂砍
交朋友再也不只是週末約去圖書館或金石堂、下課去彼此家裡玩紙娃娃那麼簡單,社群媒體總是關注著他們的一言一行、只要行差踏錯就可能被網路上的酸民肉搜喊打。
#當年能用BBS聊天室都已經很瞎趴了
#BBCall根本是時代的眼淚
我放學回家最大的樂趣就是龍祥電影台和天天開心,配著冰棒養樂多或各種垃圾食物看逃學威龍九品芝麻官和與龍共舞好過癮。
現在的孩子不能看電視會近視或扼殺創造力除非是國家地理頻道或Discovery、不能吃甜食會蛀牙或過動只有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可以放到嘴巴裡。
#你用明朝的劍來斬清朝的官
#你打我呀笨蛋
從前大學只要拼個聯考成績好就勝券在握
現在沒有德智體群美外加辯論足球鋼琴體操演講直笛義工校隊十八般武藝,大概也很難鶴立雞群被心儀的學校看上。
(小學就要考資優班和全美幼兒園補習班,光聽就覺得好累)
#以前去沈赫哲殷非凡都是去交朋友不是補習啊
我們都曾經被前輩看沒有
嘲笑我們是爛草莓
如今我們成為老一輩時、還成功複製上一代的嘴臉也是讓人不寒而慄。
這些孩子、沒有選擇的權利
誕生在這個充滿競爭、環境污染、黑心食品、網路霸凌與犯罪的高壓年代
你們在爽的時候可有問過他們是否願意嗎?
有時候真心覺得現在的孩子
比當年的我們辛苦太多了⋯⋯
不能說都是我們的錯,但我們這一代父母資訊量龐大
網路和媒體上百百種專家和認真魔人教你怎麼育兒
怎麼餵食、怎麼教育、怎麼溝通對話全部都有SOP
#我超討厭那種網路文章_不能對小孩說的10句話
#幫助孩子成功要做的10件事
#是我全部都踩雷又怎麼了?
教小孩再也不是我們父母那一代「青菜養青菜大」
所以我們迫不及待把新知所學全部都擠壓到孩子們身上
但終究,我們就不是他們
我們也活在不同的大環境與世代
想想他們的辛苦(而不只是我們自己當年有多辛苦)
多點理解與包容、少點批判與責難吧
#有感而發
#曾經覺得自己童年讀書練琴好煩好苦命
#現在覺得下一代的孩子比我們累多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夢境才是真實。 它孵化於現實的搖籃中, 亦為孕育現實的真理之檻。 我是夢幻交界之阿德普圖斯, 乃是父神的僕人——。 身高/體重:152cm·44kg 出處:史實 地域:北美·馬薩諸塞 屬性:秩序·惡 性別:女性 逐漸甜蜜地沉淪於虛幻之夏的回憶。 17世紀末。英國統治下的馬薩諸塞。 時年12歲的...
「鶴立雞群同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鶴立雞群同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鶴立雞群同義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鶴立雞群同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鶴立雞群同義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鶴立雞群同義 在 鶴立雞群【成語故事系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鶴立雞群同義 在 Prefer Ving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鶴立雞群同義 在 Prefer Ving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鶴立雞群同義 在 Prefer Ving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鶴立雞群同義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中部長這段時間,是照三餐給各種明槍暗箭所伺候。搞事的人的動機,當然是想趁著疫情延燒之際,好好撈一把政治資本。但他們如此惡毒對待阿中部長,我認為有更深層的原因。
追根究柢,陳時中所代表的價值,與國民黨外來政權,與新政治勢力的投機風氣,是格格不入的。
這裡簡單側寫一下阿中部長這個人。可能寫得不好,請大家莫怪。
阿中部長的父親陳棋炎教授,任教台大法律系(輩份比翁岳生還高),是台灣民法學的權威。岳家是高雄望族苓雅寮孫家,省轄市時期曾經出過兩位市議長,一位是孫土池,另一位就是阿中部長的岳祖父孫媽諒。
阿中部長的血統出身,是不折不扣的本土菁英。台灣民族發明的歷史不久,談不上有所謂的貴族階級,但如果真的有,大概就是阿中部長這類人。阿中部長曾經寫文章紀念他的父親,說父親對時間和工作進度的觀念非常嚴格,衣著一定得體光鮮,但是疏於錢財,社交和公益場合包禮數的時候更絕不吝嗇。這種作派,確實很接近在歐洲小說裡面讀到的貴族階級。
上面好像是在鼓吹血統論。我必須強調,出身好的也有粗鄙無能的人,而出身低的也有鶴立雞群的人。但阿中部長本人,確實也稱得上是土豪凝結核性格濃厚的本土菁英。阿中部長曾說過,他的爸爸是「出世」,一輩子埋首書堆做學問教學生;但他本人是「入世」,參與各類社會運動、領導同業組織,急公好義不落人後。
擔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的這個經歷,對阿中部長至關重要。因為這個位置必須對內分配利益、凝聚共識、訂定規則,對外則爭取利益、與其他有利害關係的職業團體折衝尊俎。醫界的人都知道,台灣的牙醫界團結非常,不是個好相與的對手。會有這樣的評價,阿中部長有一定的功勞。
這個位置是很考驗一個人的「政治德性」與「造法能力」的。
「政治德性」最大的考驗,在於如何說服一個共同體,去接受一個當下並不受歡迎,但有益於共同體未來發展的改變。在1994年,阿中部長率領牙醫界,率先響應「健保總額制」,就是對其政治德性的考驗。我相信這裡很多人,尤其是醫界的朋友,一聽到總額制就倒彈;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總額制,無限膨脹的全民健保早就垮台一鞠躬了。牙醫師絕非照單全收的傻瓜,而阿中部長怎麼樣對內透過利益的分配、道德的說服,對外爭取牙醫界的利益、參與健保規則的制訂,去推動總額制,這正是他的政治德性的雛形。
「造法能力」是個很抽象的概念。概略來說,就是面對不斷變動的外在環境,去發掘問題、訂定規則、推動改革、承擔風險。總之不能頭埋在沙裡裝作沒看到問題,而是要正面面對並且可長可久地解決問題。如果說有什麼例子可以說明阿中部長的「造法能力」的話,大概是他在三十年前,警覺到當時在台灣還是新問題的愛滋病;他首先推動愛滋病患者牙科門診,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整個台灣牙醫界的感染控制制度。在武漢肺炎肆虐的當下,牙醫師們面對滿天跑的飛沫,能夠大致避免感染風險,阿中部長過去推動的政策居功厥偉。
(我不是牙醫界裡面的人,看事情不可能比局內人更真確,只能捕風捉影而已。對於一個政治人物,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評價。大家就看一看笑一笑吧!另外,這篇文章裡面有些terminology,跟一位非主流歷史學家的學說有關,但我也不敢說我用得很精準。『德性』和道德不完全一樣;而『造法能力』是非常抽象的一個概念,我已經盡我所能但還是詞不達意。)
都說「疾風知勁草」。臨危受命指揮武漢肺炎防疫,才是最能展現阿中部長的政治德性的場合。我們看到阿中部長背後站的那些人,有的是地位崇高的台大教授,有的是日進斗金的開業名醫,有的是年輕的天才學霸,有的是老練深沉的資深官僚,更少不了要平行指揮各縣市的百里諸侯;如果沒有足夠高的人品,是無法把這個異質性的共同體統合起來打仗的。而面對到每天照三餐惡毒問候的政治對手,如果沒有足夠高的眼界,很容易就會被情緒帶跑而陷入泥豬打架的陷阱,最後出現差錯。
但是政治德性高,絕不代表人人喜歡、人人愛戴。相反地,這樣的人,必定會像孔子所說的:「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也因此,外來政權的國民黨,與投機性格濃厚的新政治團體,勢必要仇恨阿中部長。因為阿中部長的存在本身,對他們的價值觀就是一種否定。
國民黨的一個核心價值觀,就是菁英階級一定是外來政權所獨佔的。本土族群不可以有菁英,只能有那種其實被外來政權給吃得死死的那種地方派系;更加不可以有能夠居廟堂之上、以本土立場做獨立思考、進而兼善天下的那種本土菁英。但是阿中部長就是這種本土菁英,這種人,在國民黨外來政權的眼裡,是一根欲除之而後快的釘子。如果外來政權還能再搞一次二二八,我看阿中部長這種人,恐怕要在清鄉名單中名列前茅。
而近年冒出來的那些投機性格濃厚的新政治團體,阿中部長就成了他們的對照組。他雖然入世,但對高名厚利其實總是表現得淡淡然,卻又以鐵人般的意志力、穩定而滴水不漏的性格,在衛福部長與指揮中心的位置上做出巨大貢獻、得到崇高聲望。而那些號稱「戰神」、高學歷高智商,熱衷投機短期政治利益,但是意志力與性格穩定度又不夠強韌,保不住他們得到的政治資產。兩種人相比之下,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後者當然要恨前者入骨了。
題外話,阿中部長的學歷真的不顯赫,也就北醫牙科大學部畢業,連台大都不是。而診所開業醫的職歷,更是那些學術象牙塔裡面的教授所瞧不起的(似乎走日式醫學教育體系的人,都會有這種象牙塔裡瞧不起塔外的現象。《白色巨塔》裡浪速大學醫學部的大教授們,個個都拿了財前又一的錢,但又打心底瞧不起這個滿嘴關西腔、庸俗不堪的婦產科開業醫)。再者,阿中部長是個純正的老台北,是跨世代的台北人都能夠認可的那種老台北仕紳;不是外地來到台北登龍門的打工仔。
我完全可以理解那種不平衡的心理:高學歷的社會邊緣人,瞧不起低學歷的社會賢達;象牙塔裡的知識份子,瞧不起象牙塔外的社會領袖;一直想要擺出「台北架子」的外地人,嫉妒那種天生就是台北仕紳氣質的人。
我自己就不是台北人,我也絕不認為出身外地、來台北打拼,有什麼好可恥的。我更不認為,那些真正有台北仕紳氣度的本土菁英,會有什麼地域歧視的心態。我認為,真正的台北仕紳氣度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是那種一直想要擺出優越的「台北架子」的自卑轉自大的心態、憑著學歷文憑而非真才實學去論斷人的象牙塔心態、還有那種滿鼻子哼哼瞧不起人的破落外來政權貴族心態。
也無怪乎那位智商150以上的傢伙,要如此恨阿中部長入骨了。
(圖片來源:中央社)
鶴立雞群同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任何關係裡,最怕的就是相互的想改變對方和自己。把自己和他人設定在一定的框框裡,卻不是想認識及接受真實的彼此。
特別是,因為害怕對方不愛、不要,就努力的把自己變成對方要的樣子,努力的追求被對方滿意和認可,到最後,卻發現自己原本的樣子不見了,找不到自己了,卻還是沒有得到對方的接受和喜歡。
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歲月,我們是如何的被誤導,必須努力的瞭解他人的標準和喜好,努力的成為別人覺得完美的一個人?
或許,從原生家庭的要求和塑造,到學校的比較教育,再到職場爾虞我詐的競爭中,都告訴我們:「沒有人想要認識真實的你,如果你沒有別人想要的條件和能力,不符合別人喜歡你的模樣,你就會被排除,被淘汰,最後你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得不到。」
於是,我們用了一輩子的時間,迷失在不同人的標籤中,及不同人的評價中,把自己化身為變色龍,努力變化不同的豔麗色彩,配合著另一個人的喜惡情緒,來確認自己的存在,是否有價值,是否能安心的在關係裡、在團體裡。
活在現代的世界,誰能不累?累的不只是身體,最累的其實是心。心累了,接觸任何的人事物,都只剩下勉強的感覺;勉為其難、逞強硬撐,心中卻是百般的不樂意、不情願、不甘心。
所以,許多時候,你想關掉一切;關掉手機、關掉電腦、關掉電視、關掉提醒鈴聲,最想的其實是關掉和這世界聯繫的管道,及關掉自己。
這或許是為什麼「厭世」在網路上成為風潮。當出現「厭世」字眼和圖像,許多人充滿共鳴及感慨。這世界有太多要求和評價,四面八方都可能出現那些「都是為你好」的權威建議和言論。彷彿你有很多令人看不過去的言行和舉止,如果你繼續這樣下去,這世界會拒絕你、淘汰你。
但那些說這些話的人,又憑藉著什麼覺得自己是對的?是正確的?不正是他們以為那樣活著的方式,讓他們可以符合別人想要看見的成功、優越、厲害和聰明。他們活在追逐中,活在證明自己可以在這社會立足,成為鶴立雞群的優越者而不自知,卻把自己活著的方式,當成真理和唯一正確,卻從沒有傾聽過任何一個他人,心中真正想過的生活是什麼。
我們的環境充滿的是要求和控制,卻鮮少有成全和祝福。
是我們的天性嗎?還是後天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學,實在過於淺薄失去深度呢?
我們把彼此逼到不可鬆懈,又給彼此的生活設下無數難以親近的藩籬,雖然看似我們就在彼此身邊,但相視彼此的眼神卻是那麼空洞,看見的臉,不禁感覺到陌生,這就是我們要的生活?就是我們活著所要過的日子?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當你在生活中,時常切割自己,時常背棄自己,與自己時常斷線,把自己做為一個「非人」的工具時,你也會毫不遲疑的將他人以「非人」看待,切斷與他的連結,在生活中,輕易就可以切割和背棄對方。
因為活在這個世界,我們不僅未有「真正的我」,也不曾讓別人的「真正的我」存在。「非人」的眼光和彼此對待,我們都不陌生,那種只訴諸外表行為,就論斷了一切、評價了一切,卻對人的內在經驗、情感歷程、思考心緒,毫不關心和在意,這就是最典型的「非人」對待。
所謂的「內在經驗」,是我們的情感和思緒,那是外在世界無法輕易得知的,但身為人,內在經驗是我們推動外在行為,最主要的動力來源,當然包含了潛意識。若對人的生命經驗,只在乎外在行為,卻不探索內在經驗的人,無疑失去了對人的尊重,像是馬戲團裡對動物們的訓練,只有要求和鞭策、懲罰和控制,所有不合乎的行為反應,都必須加以消除和矯正。
自小,我們被如此照顧和教養,鮮少被引導探索及了解自己的內在經驗,必須在乎的是外在的標準和對錯。內在經驗成為不可言說的秘密,不然就是被視為無聊空乏的部分,少碰為妙。
漸漸的,不太能深入內在經驗的小孩,長大成為對內在經驗感到無趣的大人。不僅對自己的內在經驗,引發不了興趣,對於理解他人的內在經驗,更是因為無知而感到恐懼或排斥。一旦要說話,談及個人感受和思考,或許在環境中,或關係裡,都令人哈欠連連也說不定。
時代造就了虛擬時代的來臨,和情感的普遍失落。我們活在一個缺乏「內在自我與存在意義」的當代,時代很熱鬧,每個人看似很活躍醒目,人卻是最為異常孤獨的。
活在前所未有的熱鬧及空虛時代,人該如何在這樣的時代存活,才能不失落人性的情感,以及對人際關係的溫厚呢?我想,我們都正在寫著這樣的歷史,正在創造這個時代,以及下一個時代的可能樣貌。
在我看見AI人工智慧不可逆轉的持續發展之後,我相信這是未來的必然,沒有人可能阻止這樣的科技發展。但是,當未來關於人與人的互動和接觸,都可能以人工智慧來取代,從生命誕生開始的餵養、兒童時期的陪伴和回應、青春期的知識獲得及教育過程,再到成年期的生活互動及陪伴、老年的醫療照護和生活照顧…等等,這些歷程都交由人工智慧替代,我們是否會越來越活在人際的孤島上?甚至一整天的日子,都遇不見任何一個真實的人?
那個時候,我們是否還會記得擁抱的溫度?是否會漸漸的遺忘,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之一,是感受、是體驗、是真實的互動和情感的聯繫?
當我們的身體,再也感受不到來自另一個人的溫度,無論是母親父親、兄弟姊妹、朋友同袍、伴侶至親,我們都難以接觸到信任的、安穩的、真誠的、貼近的、親密的擁抱時,人與人間之間,或許再也沒有機會,體會一份來自同類的支持及呵護,同在及安慰。
擁抱,是不能索取來的,也不能透過販售得來的,那將會失去人與人之間最渴望的純粹情誼,無害無勉強,是來自另一生命的一份關愛和親近。彷彿有了這一份擁抱,就擁抱了對人世的不放棄,和繼續編織人生的力量。
如果,你願意讓孩子學會愛,也願意讓未來的世界仍具有愛的能力,那麼,在孩子還非常需要大人照顧及回應的時期,不要吝嗇給予,能讓他們感受到安穩信靠的擁抱。
如果,你願意讓你的世界繼續存有愛,你的關係之間有愛的流動,那麼,不要放棄擁抱。隔絕擁抱,無疑的也隔絕了伴侶、家人、摯友的情感聯繫,和愛的互動。
如果,你願意讓你自己內在感受到愛和信任,那麼,在心理上,給自己大大的擁抱,那是你與自己連結最迅速的方式。愛回自己,與自己和好,就是擁抱回自己,若是拋棄及漠視自己,是不可能和自己有和好的關係。
不要忘了如何擁抱,無論未來的世界,將變為如何…
#別忘了如何擁抱_《入夜,擁抱你》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2512?sloc=main
-
☂️找回完整真實的自己,從建立主體性開始
☂️你是你,成為自己內在的安全港灣
推薦閱讀:
立下界限:卸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找回平靜,成為溫柔且堅定的自己
博客來(2本75折)
https://reurl.cc/NXdL5p
MOMO(最佳優惠)
https://reurl.cc/kVYgNn
鶴立雞群同義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夢境才是真實。
它孵化於現實的搖籃中,
亦為孕育現實的真理之檻。
我是夢幻交界之阿德普圖斯,
乃是父神的僕人——。
身高/體重:152cm·44kg
出處:史實
地域:北美·馬薩諸塞
屬性:秩序·惡 性別:女性
逐漸甜蜜地沉淪於虛幻之夏的回憶。
17世紀末。英國統治下的馬薩諸塞。
時年12歲的清教徒少女阿比蓋爾·威廉姆斯
乃是導致眾多村民遭到告發並殞命絞刑台的
“塞勒姆魔女審判”這一淒慘事件的中心人物。
作為從者被召喚的阿比蓋爾由於種種原因,
與尚未在這個宇宙中被證實存在的外宇宙邪神——
“一生萬物,萬物歸一者”建立了連接。
少女作為外神忠實的憑依之軀“夢之門”,
能夠使用降臨者(Foreigner)強大的力量。
而這位少女心中隱藏的小小願望竟是
和御主一起度過一個愉快而悠閒的
夏日假期……。
「……不對嗎? 畢竟是假期嘛。
平日里偷偷藏起來的心意會滿溢出來
肯定也是沒辦法的事呢……」
『遙遠的幻夢鄉』
階級:A 種類:對人寶具
有效範圍:1~6 最大捕捉:6人
Dreamlands。
流暢地切換對象周圍的世界。
使對像在絲毫察覺不到邊界的情況下被邀請到夢境世界。
當隱藏在日常背面的世界真實的模樣被翻開,
其壓倒性的分辨率與質量能使看到的人
戰意全失,甚至難以保持自我。
○薔薇的沉睡:B
引導至夢之國深處的沉眠。
薔薇芳鬱的香氣與酷熱的浪潮,可以將精神從實體中解脫。
○理智喪失:B+
對夢中毫無防備的精神加以乾涉,使其產生瘋狂與解放的衝動。
但這並不一定全是壞事。
因為這反而可能會成為找到真正的自己的契機。
○引導者:A
守護窮極之門的外神僕人。
會引導來訪的銀色鑰匙持有者,
並給予其最後的試煉。
雖然她們本質上是同一靈基·人格,
但性格與愛好會根據再臨階段有所不同,顯得複雜而多變。
【第一再臨】
如果看作是三姐妹的話,就是長女。與可怖的外貌相反,
會以寬容的態度對待禦主。
有時嘴裡會冒出一些稍顯老成的大道理,而且意外地很有常識? ?
【第二再臨】
如果看作是三姐妹的話,就是次女。
其認真的性格與清教徒少女阿比蓋爾最為接近。
好奇心旺盛,熱愛學習。做事周到而可靠。
【第三再臨】
如果看作是三姐妹的話,就是三女。略顯孩子氣,天真爛漫。
也正是因為這份純粹,才與瘋狂離得更近。
是至今為止阿比蓋爾從未表現過的全新的一面。
來自夏日魔力的賞賜。
身邊的黑貓名為“諾修”。
灰貓名為“露塔爾”。
它們關係很好,總會在阿比蓋爾
看不到的地方互相廝殺。
自外宇宙爬行而來的
降臨者“Foreigner”是聖杯戰爭的異端、異物。
據說富有者有義務為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但少女並不這麼想。
只有那些禱告公正降臨的人才能容納瘋狂。
據說智者的職責就是探尋天啟之路。
但少女並不這樣相信。
比起墓穴中沉睡的智慧,還是敲響大門的來訪者的熱情才更有價值。
據說王者即便隱藏在人群中亦是鶴立雞群。
但少女並不渴望這一點。
她只是祈求自己能為拒絕平穩與安寧的心靈提供依靠。
貧窮者。愚者。無法觸及之人。
少女想要在被分隔的世界的邊境引導那些
自願停佇、或是迷途的來訪者,成為他們的港灣。
降臨者是異端、異物。
人類在描繪未來時,甚至編織出了這份威脅。
#FGO #阿比蓋爾

鶴立雞群同義 在 Prefer Ving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3.prefer 用法二:prefer +Ving.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鶴立和鶴立所出版。 最後網站"Prefer to V" 和"prefer Ving" 的差別在哪裡? | HiNative則補充:Prefer to V的同義 ... ... <看更多>
鶴立雞群同義 在 Prefer Ving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3.prefer 用法二:prefer +Ving.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鶴立和鶴立所出版。 最後網站"Prefer to V" 和"prefer Ving" 的差別在哪裡? | HiNative則補充:Prefer to V的同義 ... ... <看更多>
鶴立雞群同義 在 鶴立雞群【成語故事系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成語練功坊◇ 一天五分鐘,語文能力帶著走【 鶴立雞群 】 比喻人的儀表才能超群脫凡。【故事摘要】 鶴立雞群 故事的緣起,魏晉時期,社會動盪不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