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的百年大旱,嚴重衝擊新竹地區的用水。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北水局)在今年2月,於南寮設置了1.3萬噸的緊急海水淡化廠。
同時,為因應旱情常態化,北水局有意將緊急海水淡化廠,擴大規模成為常態的海水淡化廠。
這段期間,我屢屢去文北水局,要求提供海淡廠建置的詳細說明。新竹在地組織我們要喝乾淨水,也一直關注這個議題。昨天早上我與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一同參加北水局的海淡廠說明會。
首先,我肯定北水局肯主動出擊,說明相關規劃,徵詢民間團體意見。
不過,有幾件大家都很關心的事情,我還是要在這邊提出來,未來也會持續追蹤。
#臨時與常態
臨時性的海淡廠,每日抽取原水將近4萬噸,日產生1.3萬噸淡水排回自來水管,並有將近2萬噸的鹵水排回大海。
常態設置的海淡廠,每日抽取原水將近30萬噸,日產生約10萬噸淡水,並有將近20萬噸的鹵水排回大海。汙泥量也開始增加至每日約1.8萬噸,一年總計約660萬噸。
規模上的差異,讓我們不能不審慎面對,海淡廠可能帶來的衝擊。
#鹵水對海岸生態與經濟活動的傷害
今年初,水情不佳時緊急啟用的臨時海淡廠,我就收到南寮漁民的陳情,他們擔憂鹵水排放,會影響周遭水域的鰻苗游動。經過協調,漁民也願意共體時艱。
然而,一旦設置常態性的海淡廠,每日20萬噸的鹵水排到近海,是臨時海淡廠的10倍。南寮漁民捕鰻的作業,乃至整個近海的海洋生態,都會受到嚴重衝擊。環保署、經濟部、漁業署、海委會等相關單位,必須謹慎應對鹵水排放帶來的衝擊。
#用水的分配正義
興建海淡廠,是為了解決新竹地區民生用水的短缺。然而,民生用水的不足,還涉及產業/民生用水的分配。
在新竹,寶山水庫的水優先提供給新竹科學園區使用。當水情不佳水庫缺水時,二河局的做法是抽天然溪水進寶山水庫,讓寶山水庫持續有水供應園區。
然而,截長補短的結果是,頭前溪溪水更為缺乏,民生用水自然更窘迫。所以,興建海水淡水廠,雖說是為了解決民生用水問題,整體而言,並不全是如此。
因此,產業必須要有有節水的決心,並且讓用水大戶負擔耗水費,來促進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甚至進一步說,海淡廠80億的興建經費,產業也應該分攤部分費用,才是比較合理的作法。
#缺水不是要找水,#缺水更要保水!
最後,我更要提醒農委會、林務局:缺水不是只找水,缺水更要保水!我們源頭的森林、集水區發生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水庫年年淤積?為什麼留不水土?
其實,上游涵養水源的能力狀況好,集水、藏水的效果也越佳。不光是溪水,連地下水脈都能得到補充。退一萬步來說,萬一不幸再來一次長達數月的乾旱,至少井水才抽得到水。
因此,面對極端氣候下旱澇加劇的現況,千萬不要以為,找到海水淡化新興水源就沒事了。#上游的水土保持,只會比以往更加重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后寶誕,即媽祖誕辰,也稱為天后誕、媽祖生、天妃誕、天妃祭,是慶祝天后(媽祖)誕辰的東亞傳統文化節日,在每年農曆三月廿三。相傳天后(媽祖)能保佑人們海上平安。天后是廣州、香港、澳門、汕尾、汕頭(南澳)、三水、閩東、閩南、臺灣等沿海地區常見供奉的海神,更是莆田的鄉土神,因此每年的天后寶誕都有很多善男信...
鹵水排放 在 立法委員林為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水利署擬興建新竹海淡廠 相關配套需完善】
今年上半年台灣適逢近年來最嚴重旱災,大新竹區水情吃緊,原擬訂實施供五停二分區供水,水利署為因應未來極端氣候的持續發生,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已擬訂於新竹南寮興建海水淡化廠,今日特別前來說明此興建的相關規化。
北區水資源局所提出的新竹海淡廠,將為大新竹地區開發新興水源,該廠區預計可以日產10萬噸的海淡水,供新竹地區使民生和產業使用,為此我也為興建海淡廠可能出現的問題,請水利署相關單位進行研議和採納:
1.現行技術我國製出海淡水1度的成本是30~35元,跟一般民生用水是7~12元,相差了23元左右,這部分希望由自來水公司或水利署相關單位研擬吸收,不該增加於民眾身上。
2.海淡廠的鹵水排放是否造成沿海環境的破壞,是否影響到漁民的生計。其廠區運作所產生的噪音是否影響周邊住戶,這些相關配套措施應先規劃完整,讓環境傷害降到最小。
3.海淡技術需提升,可參考使用海淡水大戶國家以色列,能將海淡水中的硼含量小於0.1ppm,以利增加竹科廠區購買使用的意願。
4.大新竹地區未來用水量必定持續增加,除興建海淡廠,水利署應考慮從隆恩堰設置專管至竹科提供用水,以及加速規劃北水南送第二備援管線的設置計劃,盡速建置由台3線從石門至上坪堰再到寶二水庫的原水管線,以因應未來新竹地區用水量增加。
5.對於廠區附近的居民及在近海捕魚的漁民,應研擬相關補償配套措施,持續聽取民意,完善相關建置。
現在雨季到來,解決了台灣水資源的問題,但後續的改善,是為了我們能應付下一次可能會到來的旱災,以備不時之需,政府的建設,應要聽取民意,盡力完善計畫,相關配套措施也需完善,將傷害降到最低。
林為洲服務團隊
鹵水排放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8
【北高雄興建海水淡化廠未來選址與評估規劃說明會】
#旱災
#促參法
#水利署
#北高雄
#海水淡化廠
近年因全球氣候變遷與暖化,造成各國旱災頻起,而這次台灣在2021年面臨過去56年以來降雨量最少的一年,西部五縣市水庫蓄水率創新低,全台陷入缺水危機,除直接影響民生、工業用水外,間接也影響各地農作結果及收成。
甚至,外媒《BBC》以專文報導「為何世界要注意台灣的旱災(Why the worl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aiwan's drought)」,其因台灣貢獻了全世界大約90%的先進晶片,旱災若影響晶片生產,恐影響全球電子業。
行政院近日宣布規劃推動高雄半導體材料專區,以建立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而路竹科學園區及橋頭科學園區在當中佔有重要角色。今天邀集水利署、漁業署、促參司及國營單位等,針對北高雄興建海水淡化廠進行評估規劃說明會,主要目的是因應高雄產業發展,用水量勢必成長,我們必須超前部署。
水利署在104年曾辦理「高雄海淡廠調查規劃」工作,現正也進行「高雄海淡廠及供水方案調查規劃」,將前期規劃成果進行檢討,且依據後續需水端條件與區位進行更新檢討。接著也表示在我的選區內找到「合宜地點」作為海淡廠興建地點,但還在評估規劃中,預計產水規模可達10萬噸/日,後續依需水端條件,可增至20萬噸/日。
鄰近台電興達電廠、路科及橋科均為潛在用水區域,預計在年底報告出爐,盼能解決用水問題。促參司也表示可用《促參法》進行,則看規劃單位選擇哪種合適促參模式。漁業署也提醒鹵水排放須符合環境標準,並充分與當地漁會溝通。台電、中油則看評估報告出爐後,再行討論。
鹵水排放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天后寶誕,即媽祖誕辰,也稱為天后誕、媽祖生、天妃誕、天妃祭,是慶祝天后(媽祖)誕辰的東亞傳統文化節日,在每年農曆三月廿三。相傳天后(媽祖)能保佑人們海上平安。天后是廣州、香港、澳門、汕尾、汕頭(南澳)、三水、閩東、閩南、臺灣等沿海地區常見供奉的海神,更是莆田的鄉土神,因此每年的天后寶誕都有很多善男信女匯集到各個天后(媽祖)廟宇慶祝。民間信奉天后為護海女神,漁民與疍家人信奉最深,沿海沿江多建有天后宮。每年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誕,各地均有祭祀活動。如三水縣西南鎮及汕頭等地的天后廟,舊時每隔三、五年都會打醮、擺會。共和國後逐漸被廢,但仍甚多前往參拜者。汕頭市信眾是日多炒麵條,並買鹵鵝肉吃。南澳島漁民崇奉媽祖,是日家家戶戶做媽生,不出海作業,廟前演大戲。天后誕一般慶祝程式由天后誕的前夕開始,在傍晚開始還神、還花炮;子時過後各村村代表會在天后廟上頭注香、拜神,然後有一些儀式如喊禮及讀祝文等。在天后誕正日,各花炮會龍獅隊與表演團體於天后廟前集合。當慶祝表演完畢後,龍獅隊會繼續前往天后廟參神。最後,舉行隆重的抽炮儀式。香港至今最少有40座天后廟,當中最古老的就是建於1266年的天后廟有西貢佛堂門的佛堂門大廟。每年的天后誕會有多至5萬名信眾參拜,有的賀誕者會於帆船和駁船上掛滿色彩繽紛的旗幟。元朗的大樹下天后廟也是很著名的,每年元朗的漁民團體、體育會、宗親會等會派出飄色、樂手和其他表演者參加會景巡遊至天后廟。天后誕一般是定期舉行,一年一次,大部份在農曆三月二十至二十四日舉行,視乎每個地方而定。在天后誕慶典眾多的傳統活動中,「抽花炮」可算是最有特色。香港掌故家蕭國健博士表示,一般花炮共設30座,當中「第三炮」除了象徵「丁財兩旺」,還據說是最靈驗的一個,故有「炮王」稱號。另外,據說以往曾有兩名村代表同時搶到「第一炮」,後來為了平息風波,特設「第一壹炮」作為抽用,而「第一炮」則為鎮壇副炮。天后誕時,村民除了舞龍舞獅、朝拜天后、出會、巡遊外,還舉行盛大的盆菜宴。盆菜是香港獨特的傳統菜式。傳統盆菜以木盆盛載,材料則一層疊一層的排放。不過,為了能吃到熱騰騰的盆菜,現今盛載的器皿都以銅盆及梓盆代替笨重的木盆。亦有天后誕主辦者,於晚上在酒樓設宴,款待善信,席間有人表演及「勝意品」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