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平台呼籲政治人物踹共!- 核四公投前的重要考題 「台灣有應對核災的方案嗎?」
今年是福島核災10周年,10年過去了,人類究竟從那場災難中,學到了什麼?
台灣年底即將舉辦關於核四是否應該續建的公投,不論公投結果如何,我們想知道的是,這個社會到底做好了準備沒有?回顧這場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災事故,如果核災再度發生,身處台灣,我們能明確地了解要如何避免核災嗎?已經清楚地制定出應對核災的方案嗎?
核二發生人為疏失跳機 核災離我們並不遙遠!
核二廠日前才剛發生「因為椅子撞到」導致的全廠跳機事件,不分政黨的政治人物都紛紛關注批判,即使支持核電的立委都恍如驚醒,原來一個小小的人為疏失都可能導致無法預料的影響,讓人驚覺核災離我們並不遙遠!天災人禍都可能導致核災發生,即使意外難以避免,但核災教訓在前,國土上有著核電廠的台灣、有地震高風險的台灣,做足防災應變準備並落實在生活與教育中,是責任也是對國民的義務。
當年災難發生時,日本的最高政治領袖,也就是首相菅直人,唯一以經歷核災的決策者角度,回顧核災當下的國家級危機處理;菅直人給了台灣兩個忠告,且不論未來公投結果如何,但在討論核四的過程中,首先是台灣一定要把若核災發生「最壞的劇本」納入考慮。
所謂最壞的劇本,可先以「撤離範圍」為依據,菅直人說「在福島核災發生兩周後,我面對的最壞的劇本,就是方圓250公里的超大規模撤離。」範圍包含首都東京等區,受影響人數超過5千萬人。畫出腹地範圍後,接下來,從撤離方式、動線,到臨時收容場所,甚至要求人民撤離的法源及合理性等,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考量在內。「更何況,台灣的面積比日本還要小,250公里的撤離,可能代表整個台灣都將無法居住。」他強調,台灣政府及朝野兩黨都必須謹慎思考,也有義務將這樣的可能性告訴國民。
第二個忠告是必須提出合理可行的核能替代方案,並認真執行。菅直人表示「10年前的我,也對日本的核電技術深信不疑,認為安全不會有問題,甚至還像其他國家推銷日本的核電技術。」他懊悔地說,若是十年前就主張廢核,是不是就不會有這場災難的發生?
廢核平台贈書 政治領袖應有責任提出核災應變方案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呼籲政治領袖不該迴避攸關國民的安全問題,直面台灣核災風險,是政治人物無可迴避的責任!不管是肩負指揮之責的首長,或是監督之責的民意代表,都該認真思考這一個嚴肅的課題。
今年台灣剛出版了菅直人撰寫的「核災下的首相告白」一書,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自費購書寄送給台灣當前的65位政治人物(請參閱附件一),包括距離核四廠80公里的選區立委31位、縣市長10位,以及有能力影響政策的潛力政治人物24位,希望他們能仔細閱讀這一本「核災下的首相告白」,從這些因災難而獲得的寶貴經驗下學習,我們邀請這些政治人物在社群媒體、質詢台上或任何公開場合告知台灣人民,台灣面對核災風險,我們該如何應變?如果風險難以承擔,您認為的核電替代方案是什麼?這是不論反核或擁核,都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而今年公投雖因應疫情延期至年底,遊行與講座等實體活動無法舉辦,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仍不放棄任何機會,持續針對核四議題積極與社會溝通。為此,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的核四公投官方網站「分手吧!我們不核四」(https://vote4nonukes.tw)已上線,網站中說明核四與臺灣核電的現況、並提供臺灣能源發展的重要知識,讓公民有更充分的資訊能夠展開討論。同時,我們也於社群媒體發布「核四公投不同意」懶人包(https://bit.ly/3Cxsg4F),說明核四應需要面臨的地質、安全、工程及核廢料等問題,根本不可能也不應該續建。
出席發言代表:媽媽監督核電聯盟秘書長楊順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
附件一、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贈『核災下的首相告白』一書名單
附件二、給65 位政治人物一封信--直面台灣核災風險,是政治人物無可迴避的責任 (內容請見圖片六)
新聞聯絡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 0939121981
主辦單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2013 年 309 全國廢核大遊行,北中南東共有超過 22 萬人上街要求終結核四、核電歸零。遊行結束後,數百個民間團體為串起台灣自主的公民社會力量,共同組成了「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廣招環保、人權、工運、教育、性別、社福...等各領域的公民團體, 以「團體」作為成員單位,但不包含政黨組織,現已有超過200個公民團體加入。
★ 附件一、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贈『核災下的首相告白』一書名單 :
以下總計65人
選區距核四廠80公里內之區域立委:31人(以下按選區順序排列)
(ㄧ)台北市:吳思瑤、何志偉、蔣萬安、高嘉瑜、林昶佐、林奕華、費鴻泰、賴士葆
(二)新北市:洪孟楷、林淑芬、余天、吳秉叡、蘇巧慧、張宏陸、羅致政、江永昌、林德福、吳琪銘、羅明才、賴品妤
(三)基隆市:蔡適應
(四)桃園市:鄭運鵬、黃世杰、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趙正宇
(五)宜蘭縣:陳歐珀
(六)新竹市:鄭正鈐
(七)新竹縣:林為洲、林思銘
距核四廠80公里內之縣市首長及其他直轄市長:10人
柯文哲、侯友宜、林右昌、鄭文燦、林姿妙、林智堅、楊文科、盧秀燕、黃偉哲、陳其邁
潛力政治人物:24人
(ㄧ)議員:
1. 台北市:苗博雅、邱威傑、黃郁芬
2. 新北市:戴瑋姍、何博文、張志豪
3. 基隆市:張之豪、陳薇仲、王醒之
4. 新竹市:廖子齊
5. 台中市:黃守達
(二)不分區立委:
1. 時代力量:陳椒華、邱顯智、王婉諭
2. 台灣民眾黨:賴香伶、蔡壁如、張其祿
3. 台灣基進:陳柏惟
(三)目前具有一定政治聲量,未來有能力影響政策或投入選舉之政治人物:
鄭麗君、黃國昌、黃珊珊、林佳龍、江啟臣、朱立倫
★ 附件二、給65 位政治人物一封信--直面台灣核災風險,是政治人物無可迴避的責任 :(信件內容請見圖片六)
♡
麗文自費出版 在 雙寶娘 (譚惋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有沒有一件堅持很久的事
#小記事
#奧運加油
最近沉迷奧運比賽,無心做任何事,話說《翻滾吧!男孩》長大版太讓人淚目了,昨晚還因為太興奮導致失眠😅
看到小凱翻滾20年,只為了45秒,讓我忍不住自問「你有沒有一件堅持很久的事?」
。。。
整理完2021上半年所有文章,發現自己寫了將近20萬字。
以前我沒有整理作品的習慣,出書之後,發現這是個要命的壞習慣,因為寫書時,腦中明明依稀記得自己寫過哪些東西,卻因為沒有保存下來無法複製還原,心中懊悔不已。
也許你會說,再寫一次不就好了,反正自己的東西不會跑掉。年輕時我也這麼有自信,年紀大了才發現,很多一閃而過的想法不會再重頭,現在的自己也非當初的自己,記憶只是人想記住的東西,有時還跟真實情形相距十萬八千里呢。
在寫字人的眼裡,再不起眼的文字,字字句句都是自己的寶貝,就如同自家的孩子,怎麼看都可愛,母不嫌子醜嘛。
。。。
整理完作品,我才驚覺自己寫作經歷滿5年,起始年我定在2016年,那年我加入一個線上網路平台,正式投身專欄作家的身份。之後瘋狂地寫寫寫,腳步一直停不下來。
5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跟奧運選手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可是對做事一直三心二意的我來說,時間算是很久了,在寫作之前,我的人生好像沒有一件可以堅持很久的事,常常因為心生厭倦放棄某件事。
一開始是抱著好玩的心態在寫作,有空時的閒適寫作,沒有什麼心理負擔,更別說承載文化的重大抱負,所以寫得很隨意,但很開心,#沒有目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_比較容易開心。
2018年,經歷一次徹底的斷捨離,順便也整理自己的文字作品,完成斷捨離之後,心中突然湧出一股力量,推著我向出版邁進。
。。。
第一本書《別只教孩子善良與光明》出版至今也滿兩年了,今年不知怎麼搞的又萌生整理作品的念頭,其實平常就有整理作品的習慣,但這裡我說的整理是比較系統性的那種。整理完發現心裡又長出不一樣的東西。
具體說不上來是什麼東西,只是覺得自己又升級了,和過去所有階段的自己都不同,背後那雙手,再度推著我往出版邁進。
可以跟出版社合作當然最好,自己來也沒有關係。可能一開始就做好打算,心情不會像第一次那樣患得患失。年紀大了承受不住太跳躍的情緒,也怕自己情緒太神經質讓家人擔心。
我不傾向自費出版,而是朝電子書的方向考慮。最近都在默默累積相關的訊息,畢竟,#夢想是累積來的_不是追求來的。
。。。
因為生活有了出版的目標,接下來重心會放在寫作,podcast那裡要暫停更新,也不接任何的邀稿和書薦,不過親子天下專欄會繼續,下半年準備要寫的文章大致安排穩妥,專頁也會不時上來聊聊天。
雖然說孩子開學後我有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但人不能太貪心,精力有限的狀態之下,勢必得做出取捨。
我本來就習慣走一段路後停下來休息,一來檢視過去自己的努力,二來思考未來的方向,再決定要用哪種方式繼續走下去。
任何創作都是一種內耗,比表象困難很多,如果我珍惜自己的每一次付出與努力,就不能不開啟 #低耗電模式,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最重要的目標上面。
斜槓固然很好,可是專注只做一件事也很美麗,在廣泛涉足的過程中,浪費了用於專研的時間與精力,看似面面俱到,但卻很容易無一專業。
#專注做好一件事_才能精益求精_有所建樹。
期待書寶二號的誕生。按照上次寫書的經驗,大概會經歷四個時期,剛開始覺得沒問題,然後開始焦慮,到中途的時候感覺自己不行了,接下來柳暗花明,最後終於完成。
祝福我能堅持寫完😉
照片故事 | 雙寶哥從Baby時期就愛閱讀,看書看得笑咪咪,小小年紀也堅持閱讀12年囉!
🎧 來聽《閱讀處方》| https://reurl.cc/dVVqgz
📖 來買《別只教善良與光明》| https://reurl.cc/O1Qnkg
麗文自費出版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所以「Pruitt-Igoe 之死」的確是一個象徵,不過是社會整體淪落的象徵。建築的摧毀,其實是因為住在裡面的人被社會摧毀了。
詳細全文:
https://bit.ly/3rfngMw
延伸專題:
【Moyashi:建築的新陳代謝】
https://bit.ly/2UF7crl
【羅馬式建築:蓄水池保育絕非天方夜譚】
http://bit.ly/3o8EQzq
【Moyashi:自費填海計劃(一)—— 勇武牛頭角】
https://bit.ly/2R66rml
==========================
*CUP 出版去年無法拿著新鮮熱辣的《從前,有個香港》親身與讀者見面,只能在今年達成去年的願望,並一併帶來今年的新出版《美麗新世界》(附加兩本書的新周邊產品),與大家一同走進美麗新香港。在還有空間自由閱讀時,但願我們好好把握每個見面的機會,今年就在 HALL 1B-A37 攤位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