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紫丁香的各位朋友,變化極大的後疫情時代即將來臨,當您有機會接待穆斯林的商務人士前,若能參考文章的四個建議,為穆斯林的貴客在台灣的商務旅行制定更為完善而周到行程。不僅能建立您與對方之間的信任,更能為雙方日後商業合作立下良好的基礎,開拓未來商機的可能。
<清真系列文章六>
【後疫情時代接待來訪台灣的穆斯林應注意的四項禮儀】
國立中興大學 李宗儒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 呂宜庭同學
受到Covid-19的疫情影響,許多商務人士來訪台灣的行程紛紛推遲。但假以時日,等到各國再次開放國境後,後疫情時代也將來臨,國際間的交流也將再次復甦。經歷了Covid-19疫情的衝擊後,國際市場也迎來變化,而伊斯蘭教身為世界第二大宗教,其信徒穆斯林的人口佔據全球23%以上,相信後疫情時代下,來訪台灣的商務人士中也不乏穆斯林。因此,若能在疫情期間,事先瞭解接待穆斯林的相關注意事項,就能為來台的穆斯林營造更友善的環境,從而增進商務上的交流與合作。因此,本文透過穆斯林人士的分享,列出五項接待穆斯林時,應有的禮儀與注意事項。
1.與穆斯林互動時使用右手或雙手
接待穆斯林的客人首先要注意的事情,就是無論見面握手,還是為對方指示方向、遞交或接過東西等等動作,都應該用右手或雙手來完成。因為在伊斯蘭教中,左手被視為不潔,如果用左手與他們握手、取物、遞物,對於穆斯林而言是極為失禮、不尊重的行為。
2.飲食取得清真認證
伊斯蘭教對於飲食是有嚴格限制的,例如禁止食用豬肉、血液、酒精、非阿拉之名宰殺的動物等等。因此,為避免用餐時觸犯穆斯林的飲食禁忌。接待穆斯林時,最好選用具清真認證食物,或選擇獲得清真認證的店家,讓穆斯林可以安心用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酒也屬於穆斯林的飲食禁忌,所以與穆斯林一同用餐的場合一律不能出現酒。無論是從餐廳門口到用餐區所經過的路上、用餐的空間中、餐桌上,皆不宜出現酒、酒瓶或酒的裝飾品,同桌的人也不應該飲酒。儘管飲酒同樂是台灣聚會拉近彼此關係的方式,但穆斯林對於酒的禁令相當嚴格,他們不僅嚴禁飲酒,也會避免與飲酒的人同桌,因為與喝酒的人同桌也會被視為支持飲酒的行為。因此,與穆斯林一起用餐時,確保用餐期間沒有任何酒出現是最為合適的。
3.尊重對方的禮拜時間
穆斯林每天都需要面向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進行五次禮拜,且五次禮拜都有一定的時段限制。所以當時間到了穆斯林需要進行禮拜的時段,我們應該給予對方尊重,不應打擾或試圖中斷對方的禮拜。
4.行程安排避開每週五的12:00~13:30的時段
對於穆斯林而言,每個星期五是專屬於伊斯蘭教的「主麻日(Juma)」,就相當於基督教的安息日。主麻日的12:00至13:30這段時間,穆斯林需要前往清真寺進行禮拜、布道。星期五前往清真寺的禮拜對穆斯林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因此在為穆斯林的貴客規劃行程時,應該避開在這個時間安排行程。更甚者,可以事先提供他們當地的清真寺地點的相關資訊,或直接安排他們前往清真寺,讓他們能夠準時進行禮拜。
#婦女專欄
#清真系列文章
#新南向市場
#接待穆斯林的禮儀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s://new.lilac.org.tw/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4月13日開始,全球大約有16億穆斯林要在疫情當中展開齋戒月。今年有不少國家的清真寺在做好各種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有條件開放穆斯林前往禮拜。至於在英國,則是從12日開始有條件解封,重啟經濟活動,也讓倫敦的街道和餐廳,都出現許多人潮。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
麥 加 清真寺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衰的非美國莫屬。
--------------------
1979年11月至12月沙烏地阿拉伯麥加伊斯蘭教聖地禁寺,一批極端分子占領禁寺並號召推翻沙特王室,宣稱其領導人之一為馬赫迪並呼籲穆斯林遵從其指令。因此此次事件有叛亂和人質劫持的雙重性質。
11月20日清晨5時,朱海曼·歐泰比和他的追隨者在回曆1400年的第一天沖入麥加禁寺內部發動本次事件。他們將清真寺的大門鎖在一起,當時就殺死了兩名值班的守衛.並將裡面的朝聖者扣為人質。據稱其追隨者有四五百人之多,其中也包括部分婦女兒童。隨後麥加禁寺的擴音器被控制,並宣稱朱海曼·歐泰比的姐夫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卡赫塔尼是馬赫迪,號召大眾效忠和追隨他。隨後武裝分子占據麥加禁寺,並在建築物上層構築工事。並從建築四周的宣禮塔尖,居高臨下的射擊前來救援的沙特軍警。
內政部長納伊夫·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王子事後總結說,他的安全部隊無法與麥加禁寺的多個角落和縫隙中的反叛分子相提並論。因此,他呼籲巴基斯坦和法國的反恐精英和人質救援部隊國家憲兵干預隊幫助結束危機。
美國在事件發生後不久注意到沙特政府切斷了整個國家的對外通訊,僅有軍隊系統的衛星通訊在運行。美國無線電公司和國際電話和電報公司ITT公司的官員報告沒有商業線路運行。但由於麥加宗教禁地的性質,也沒有美聯社的記者派駐,對事件無從掌握,顯得非常被動。以至於,美國情報官員錯誤地認為是什葉派武裝分子發動了此次事件,而後引發了美國駐外機構被襲擊的事件。
伊朗伊斯蘭革命領袖霍梅尼告訴廣播聽眾,美國圍攻了麥加禁寺。掀起了整個穆斯林世界 -從菲律賓,土耳其,孟加拉國,沙烏地阿拉伯東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巴基斯坦 的 廣泛的反美示威活動。
作為麥加禁寺擴建的承包商,賓·拉登家族的企業賓拉登集團當局分享了清真寺的所有設計圖和布局,以幫助沙特特種部隊的反擊。奧薩馬·賓·拉登當時是22歲的年輕人,雖然沒有參與此次事件,無疑也深受影響。在不到十五年後,形成了基地組織建立的靈感。
麥 加 清真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讚嘆人類文明藝術系列--008】
我們歡迎所有宗教信仰的人們前來 - Al Fateh Grand Mosque.
走入寂靜神聖的巴林阿爾法塔赫大清真寺,這裡是巴林排名第一也是評價最高的景點。但卻意外很少人,來的人幾乎都是來祈禱。
清真寺入口處寫著:「歡迎所有宗教信仰的人們前來」
這裡不需要門票,但外國遊客前來,一定需要導覽,而且全程免費,清真寺覺得有責任和義務讓外國遊客更瞭解他們。你可以隨時提出所有對伊斯蘭的所以疑問,都會得到回應。
當時約11:30,正開始一天裡第二次的祈禱,剛好領唱者就在我旁邊,準備吟唱祈禱文。
這時導覽志工叫我快拿出手機拍他唱頌,我才拿出手機,一聽到他唱出的第一聲,我立馬轉成錄影模式,根本是天籟之聲,現場聽真的很震撼跟感動。(影片如附件)
這裡讓旅人更瞭解伊斯蘭宗教與文化,當下還跟講解志工交換名片,他講的真的超好,導覽結束,我詢問他可以留在裡頭晃晃嗎?他說沒有問題,而第二次的祈禱時間正要開始,他說我可以坐在最後方,看著大家祈禱。
清真寺真的是一處很舒服的地方,在裡面你不會有太多的壓力,廟宇教堂有著許多的神像,但阿拉是無形的,所以清真寺內部相較單純(冷氣很涼)。
最後志工還特地帶我去辦公室看麥加照片,介紹伊斯蘭的終極聖地,我說我已在網上看很多麥加照片了,但我這輩子就是無法前往。志工說可以啊~ 只要你加入穆斯林就可以去,就像去各國旅行你需要簽證,然而;前往麥加的簽證,就是成為一名穆斯林。
為了進這清真寺,我帶了二十幾天的長褲,終於派上用場了 (熱)
巴林,一個有趣現代又傳統的波斯灣國度
#影片建議把聲音調到最大聲
麥 加 清真寺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4月13日開始,全球大約有16億穆斯林要在疫情當中展開齋戒月。今年有不少國家的清真寺在做好各種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有條件開放穆斯林前往禮拜。至於在英國,則是從12日開始有條件解封,重啟經濟活動,也讓倫敦的街道和餐廳,都出現許多人潮。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52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麥 加 清真寺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加入會員就有機會挑戰知識王:https://bit.ly/2PtaTM4
訂閱頻道:https://bit.ly/32WHzlI
第二屆國際知識王大賽開打,面對兩位登門挑戰的頻道會員,兩位編輯扛起捍衛榮耀的重責大任,沒想到,最後一題讓一切都變了樣...
補充:關於第一題,阿富汗國旗中間的圖案是阿富汗的國徽,是由白色的清真寺壁龕與講壇組成,外圍由兩把麥穗環繞。裡面唯一和英國有關的部分是上面的阿拉伯數字,「1298」(١٢٩٨)指得是阿富汗從英國獨立的伊斯蘭曆的年份,換算成西元就是1919年。
麥 加 清真寺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黃偉國 時事評論員、甄文星 財經界人士
題目:《萬聖節吶喊 HALLOWEEN PROTESTS---香港政經前景難有轉機》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