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龍起源🌞
《修女版本💃🏻》
相傳,早期一些素食修女,製作出用雞蛋清和杏仁粉烘製的蛋白杏仁餅代替葷食,這便是馬卡龍的雛形。
法國大革命期間,天主教受到革命黨人打壓,神職人員境況不佳。修女們為了生計,偷偷販賣她們的蛋白杏仁餅,漸漸把蛋白杏仁餅傳到了法國。
《鄉思版本🌳》
16世紀中葉,佛羅倫斯的貴族凱塞琳梅迪奇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雖然身處王室,但畢竟遠嫁他鄉,王后不久就患上了鄉思病。於是,跟隨王后來到法國的廚師做出家鄉的馬卡龍,來博取王后的歡心,從此這種義大利式甜點在法國流傳開來。
最初的馬卡龍是以杏仁粉、蛋白和糖混合製成的單片餅乾,口感相當厚實而且沒有餡料,如上述所提及的聖艾米利翁的原始馬卡龍,外表凹凸不平,顏色如同燕麥餅乾(Oatmeal Cookies),樸實無華。
看完這兩個故事,你比較喜歡哪一個呢?
資料來源:壹讀、vidaorange、wiki
甜點師IG: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_thirds/
麥 卡 倫 wiki 在 Ambrose@London 惡鬼的倫敦大冒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週五聊發電】London Array: 英國的全球最大海上風力發電「田」
就在2013年7月初,英國首相科卡麥隆正式介紹了在泰晤士河出口外海,這個全球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田」。坐落於離岸7英里(11公里)處,一共架設了175隻發電風車,發電容量是630MW,堪稱為節能減碳的一大成就。只是代價也不低,整體造價高達英鎊18億(約新台幣830億)。新聞在這裡:
http://www.bbc.co.uk/news/uk-england-23183868
只是這樣的投資划算嗎?整片風力發電田的總發電量,就跟現在台灣核一廠一個發電機組的容量相當,只有核四一個機組的一半不到,但台灣核四經費已經高達新台幣2,400億,似乎風力發電在經濟效應上,會是取代核能的一個方式?只是台灣海峽的海象,台灣容易有各種颱風襲擊的地理位置,以及關於景觀、風水、漁業、白海豚...等等的考量,如果想在台灣海岸建一大片這種風力發電「田」,不知道可行性如何呢?
最後小抱怨一聲:英國電費很貴。所以我早就把住處燈泡全數換成省電燈泡,要不是LED燈泡在英國還很貴,我還想換更省電的LED。
London Arrary倫敦陣列發電田的官方網站: http://www.londonarray.com/
London Array的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ndon_Array
http://www.bbc.co.uk/news/uk-england-23183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