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黃埔文化園區 為眷村找新活路
黃福鎮/大學兼任講師(高雄市)
新銳藝術家詹邠申請了黃埔新村「以住代護」計畫,開始入住創作。記者徐如宜/攝影
鳳山區老眷區黃埔新村最近因為立委陳宜民邀集各界辦理公聽會,催生成立黃埔文化園區,以轉型為文化保存及觀光的勝地,再度引起矚目。
黃埔新村因陸軍官校於民國卅九年在鳳山復校而得名,建物早先是二戰期間日軍南進政策屯駐軍隊所興建的宿舍,後來成為孫立人將軍部隊進駐、訓練新軍場所,除了軍眷屬外,有的娶了在地女性,落地生根。從此優雅的日人宿舍成為敵對的中國軍人的眷村,這樣的歷史反差,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意義。
另一方面,民國十三年於廣州創立的黃埔軍校歷史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舉凡北伐、抗日與國共內戰、二戰時期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幹部,以及中共總理周恩來與中共十大元帥大都是出身黃埔。這樣的黃埔與歷史密不可分,而俗稱黃埔軍校的陸軍官校在台復校後,仍繼續培養中華民國陸軍幹部,讓黃埔別具歷史意義與軍事意涵。
黃埔新村應該是全台第一代眷村,甚至可能是最早的眷村。整體建築型式為日式建築,是日軍遺留下來的眷舍,原為單棟獨門獨戶或為雙拼式雙戶,但由於居住空間不足,後來在屋外前後加建左右分隔,衍生出屬於眷村二代特有的建物景象。這裡沒有竹籬笆,有的是充滿日式風格的老建築,通風孔、長煙囪、紙拉門,到處是濃烈的歷史氛圍,保存完整,從歷史與建築角度來看,深具保存價值。
期待眷村文化保存發展條例法案儘速通過,讓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有法源及經費可用,並有地方政府可以整體開發及營運管理維護。而且進一步將黃埔文化園區做整體規畫願景,讓黃埔眷村成為「活的博物館」,為眷村找出新活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埔軍校舊址位於中國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內,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堂和海軍學校校舍。民國13年(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創辦了培養軍事幹部的學校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而後更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迄今。因校址設於黃埔長洲島,通稱黃埔軍校。軍校在此辦到第七期,1930年9月遷往南京,...
黃埔軍校歷史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清明節的前夕,宜民今天由陸軍官校校長陳建義將軍陪同來到陸軍官校謁陵,獻花致敬,緬懷黃埔先烈篳路藍縷、犧牲奉獻的精神。
此行我也與陳校長談論了關於軍營群聚感染以及傳染病防治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了解到目前官校的軍事教育的現代化和嶄新的軍事訓練,對於年輕學子的生涯規劃也更加多元、寬廣。宜民今天也提出了規劃黃埔文化園區的構想,推廣黃埔軍校歷史、黃埔軍校師的之貢獻、黃埔軍校與黃埔精神在台的榮耀傳承。
今天訪問陸軍官校的經驗讓我畢生難忘。我對陳建義校長説鳳山能有陸軍官校,是鳳山市民的榮幸。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縁份,為官校與鳳山的共存共榮盡一份心力。
黃埔軍校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黃埔軍校舊址位於中國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內,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堂和海軍學校校舍。民國13年(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創辦了培養軍事幹部的學校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而後更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迄今。因校址設於黃埔長洲島,通稱黃埔軍校。軍校在此辦到第七期,1930年9月遷往南京,後又遷往成都和高雄。長洲島位於珠江中央,四面環水,環境幽靜。島內築有多處炮臺,與魚珠炮臺、沙路炮臺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能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難攻,便於學習與練武;由於當時滇、桂軍閥盤踞廣州,為避開軍閥的控制和幹擾,需選擇交通不便,遠離市區的地方;還有島上有清陸軍小學堂的校舍,略加修葺,即可使用,還可節省人力和資金。因此孫中山決定把軍校設在長洲島上。軍校大門坐南向北,面臨珠江,在牌坊門額上書有白底黑字的「陸軍軍官學校」橫匾,是國民黨元老譚延闓的手筆。門前有兩個哨崗,後面的兩間房子是衛戍室。大門內正面有一幢走馬樓,稱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嶺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築,兩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即三條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東西兩側,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對稱。四排房子之間以走廊連通,四周有圍牆,建築面積1060平方米。全校自總理、校長、黨代表之下,設政治、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六部,機構總數約40個,還設有學員宿舍、飯堂、展覽室等。但1938年在抗日戰爭中,遭日本戰機炸毀。黃埔軍校大部分建築物於1938年被日軍飛機炸毀。1965年,做了較大修繕基本恢復原貌。1984年,建立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1996年,廣州市政府按國家文物局批覆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則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積10,600平方米,耗資2000餘萬元,復原了孫中山、廖仲愷、周恩來及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各部的辦公室和課室、師生的飯堂、寢室等,但由於趕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質量隱患。2005年,又投入1400多萬元進行全面修繕,將嚴格按照「修舊如舊」和「不趕工期」兩大原則。1995年,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被評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2000年,又被評為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現有軍校正門、校本部、孫總理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游泳池、東征烈士墓、北伐紀念碑、濟深公園、教思亭等十幾處建築。黃埔軍校大門風格非常樸實。校門於1965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重新修建。在二門門口掛著一副對聯:「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二門右側牆壁上,掛著蔣介石手書的「親愛精誠」校訓。軍校大門綵樓兩旁原掛有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額為「革命者來」。孫中山逝世後改為總理遺囑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黃埔軍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迴廊相通的樓房。軍校創辦時在原陸軍小學堂祠堂式大門前面增建歐陸式大門。中山故居即「史跡陳列室」,原為清朝廣東海關黃埔分關的舊址,稱為學海樓。磚瓦混凝土混合結構兩層,建築面積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舊址目前已免費參觀,但需領取參觀券,每天限人數2000人。逢週一閉館,每天 9:00 到 17:00 開放參觀, 16:30 停止入館。舊址低層分別開設「黃埔軍校史跡」、「黃埔群英館」和「北伐戰爭中的黃埔人」三個主題共六個展館。其中黃埔群英館為展示在黃埔軍校的學生和教官的油畫,其他均為展示黃埔軍校歷史內容,只是史跡為黃埔軍校的歷史年表,黃埔人為以人物為主軸介紹黃埔軍校的歷史。而舊址後一排房屋作為黃埔青少年訓練營成員的臨時宿舍,第二排為訓練營的集合教室。
黃埔軍校歷史 在 為什麼我們如此看重黃埔軍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257 · 北伐北伐:“名将摇篮” 黄埔军校 ,学员百里挑一,堪称史无前例| CCTV「山河岁月」第7集 · 九旬抗日老兵讲述艰辛抗战 历史 回忆往昔 黄埔军校 ! ... <看更多>
黃埔軍校歷史 在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黃埔軍校建校珍貴歷史影像 的推薦與評價
黃埔軍校 生日快樂「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做奮鬥的先鋒!」-- 《陸軍軍官學校校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