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富士康30周年特別報導
【 許多人對郭台銘印象就是霸氣,但真正在深圳設廠的人,曾經在中國大陸經營過的很多台商老闆反而了解,如果只靠霸氣員工可能離開,甚至出去自己創業,而且可能會經常面臨當地罷工。什麼原因,使富士康從千人可以成長到140萬人的工廠,郭台銘的管理哲學是什麼?郭台銘設廠深圳龍華時,中國大陸是一個非常窮困的社會,他們吃不飽,家𥚃的後代需要讀書,農民工需要寄錢回家。遠離了家鄉,給他們一個安頓的家,管吃管住,而且小到每日一個雞蛋每週一根雞腿,都是董事長親自下令,這才是效率之外郭台銘真正成功的管理哲學 】
在富士康的員工訪談中,我們聽到不少次,雞蛋和雞腿的故事
「最一開始就是總裁為了年輕的這個,是長身體的時候,所以每個人要保證每天有一個雞蛋、有一個雞腿,這個是老故事了」
「我就跟我的同事講,我說將來我們這些作業員,那時候大部分都是女性,每一個人都是將來人家的媽媽,如果媽媽能夠每天給他吃一個蛋,我認為生出來的小孩一定是健康的」
「不管是雞腿也好、或是雞翅也好,當時市場也沒有那時候的優,譬如說我們要加餐,我們吃這些東西是按份的,譬如說我們今天,因為一定要有200人、有300人、500人,我們一定是要每個人一個的,肯定就是早早在一個星期以前就開始做這個工作了,就要保證員工一定要吃到雞腿、雞翅,其實公司的伙食是一直很好的,一直到後來什麼,員工就說,我們要不要經常吃這麼...,能不能多吃點青菜」
「我們廠的隔壁就是一個香港廠,他當時的員工吃飯的時候就是蹲在那裡吃,有人站在那裡吃,站著,總裁看到了以後馬上就說了一句話,我那時候很感動,他說將來我在這裡設廠,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員工蹲在那裡吃飯、站在那裡吃飯,我要讓他們有尊嚴」
吃好,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郭台銘讓員工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1988年,不少17 18歲的年輕人,從鄉村到城市打工,張奕芬就是其中之一,
當年高中畢業的她,沒有選擇父母為她安排的糧食局工作,從廣東梅州到深圳闖天下
「深圳在那個地方,剛好大家都朝著外面走,然後在老家糧所上班,雖然是很清閒,但是工資也很低對不對」
18歲,一直沒離開過父母身邊,一個女孩子離鄉背景,家裡當然不放心,但卻沒有打消張奕芬的念頭,她到了深圳,聽到勞工局招商,於是進了富士康,一做就是30年
「第一次拿到薪水的時候是,當時很高興,馬上那天我們幾個同事,領了以後馬上去打電報,因為之前沒有電話、沒有手機,寫信太慢了,因為我想讓我家裡的人第一時間知道說我拿到薪水了,而且請他們放心,所以說,而且拿了多少,然後打電報回去,因為打電報的話是用寫信的,說媽,因為我爸已經去世了,我說媽,我工資已經拿到了,拿到了150的薪水,這個月的話我會先買一些零用的,第二個月我把錢再寄回去」
從人民幣150元的薪資幹起,公司福利不錯,吃得營養也長胖了,家人因此安心,
因為表現優異,張奕芬做到第八年還分配到了房子
「那時候我們真的很高興,因為總裁給我們頒發了一個紅本本,上面放了一把金錀匙,我們當時拿到的時候真的好高興,趕快叫了一幫朋友、同事,親戚朋友在這裡的話說,趕快過來看一下我房子拿到了,雖然說是一本畢業證書一樣的大紅本,然後上面就一個金鑰匙,然後貼在上面」
當時3300的一平米房,現在4萬多、5萬,漲了十倍,張奕芬仍捨不賣,許多遠離他鄉的年輕人,在富士康找到了新的人生,蔡敏的老家在安徽,她的父親是醫生,富士康到學校去招生,為了更好的生活,她選擇了到深圳
「那時候在中國大陸就是說一家企業能幫你招來了人,經過六個月的培訓,包吃包住還有獎助學金,基本上很少,幾乎是沒有的,所以說我爸爸跟我說這個公司應該不錯,你應該去」
模具製造業大部分以男生為主,蔡敏算是早期富士康第一個女生,原本做品管做了一段時間,覺得自己的性格比較外向,於是就申請去做現場
「我們在安徽的莞北,一個醫生他一個月的工資才198塊,我來公司試用期的工資就350,然後試用期滿經過三個月以後,我的工資調到了750,我那個月含加班費,一共我拿了1000多塊錢,我們排了40分鐘的隊,然後就給家裡打電話,高興的跟我老爸說,老爸,你知道我拿多少工資嗎?我拿了1000多,我有你五個月的工資高,一直好興奮,然後我爸爸就跟我講了一些,鼓勵我好好做,那麼好的企業,你們不要年輕貪玩,踏踏實實的做一定會做得很好」
用愛心照料員工,還有比別家企業更好的薪資和福利,吸引年輕男女投入
而要管理百萬人的工廠,怎麼做,有人形容郭董像成吉思汗
「我倒很喜歡成吉思汗一個故事,成吉思汗曾經講過一句話,他說當一個老虎帶著一群綿羊,後面這群綿羊都會變成老虎,如果當一群老虎被一個綿羊所帶領,這一群老虎也變成綿羊,我覺得做一個領導者,你就是要有一個,多少要有一些霸氣,因為所有的問題就是,所有最後做決定的也是你、要對這個決定負成敗責任也是你,我信奉一句話,走出實驗室的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只有執行的紀律,紀律就在工作上,每個人你要扮好你自己的角色」
從美國到大陸深圳,1988年開辦第一座工廠,富士康有個模具界的黃埔軍校
大家都知道,在當時公司裡有傳說中的七匹狼,徐牧基就是訓練教官
「當時在深圳地區招機械專業人才,找不到,找不到之後徐副總裁就去找廣東省勞動廳要人,廣東省勞動廳說我們也沒人,我們也是*培養的,所以第一站就到了我們學校(湘潭機電專科學校) ,這是在專業知識層面,確實是學到了不少先進的技術,整個企業文化的經歷,以及感恩的心,我們常常徐副總裁老是交代我們要有感恩的心,做人要有感恩的思想,現在在自己公司來推動的時候,在這種推動感恩的心這一塊,是我們學以所用的」
「除了教我技術以外,就是我覺得人格的形成,我幾乎是*形成的,我覺得就是學會感恩、踏實、務實的精神,我覺得這個是讓我在從18歲到我現在,我覺得這是我做人一個準則,也是本著這個心態在帶現在自己公司的一些員工」
其中這兩匹狼在富士康做了21年,之後各自闖盪江湖,到現在也都是身價上億的大老闆,這些年踏出去的員工,遍及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而離開並不等於背叛,郭台銘也將這些小老闆集合起來,建立上下游產業鏈共謀發展。這回,他一聲令下,為富士康成立30周年做宣傳片,老員工有情有義,二話不說都來了
「我們管理的哲學,應該簡單講,就是我們公司,所有同仁朗朗上口,愛心、信心跟決心,我們從美國、從日本引進了很多的技術,我們就把這一些,我們把技術就交給他們,雖然我們有很多人被挖,雖然有很多的技術被偷走,但是我們靠自己的訓練,所以我們對自己有信心,第三個決心,我覺得做任何事情沒有決心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尤其常常,有一句老話就是說打敗你的不是別人,不是你的敵人,是你自己」
「如果96年我沒有機會進入富士康的話,也許我今天還在山西,一個小煤場拉煤,自己感覺到好像是一下子找到了更大的一個舞台,也就是因為在富士康經過六年歷練,給了我勇氣,也給了我底氣」
「我覺得董事長當時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說,擦口紅只需要一個小時就可以學會,一個好的模具工,要十年,要十年才能培養出來,而且他講,他說我一定讓你們這模具工將來你的薪資要比教授的薪資還要高」
郭台銘做到了,老虎帶著綿羊,綿羊都會變成老虎,從富士康開枝散葉的老員工中 驗證了郭台銘精闢的管理哲學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黃埔軍校第八期 在 朱珍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17/12/13南京保衛戰八十週年紀念 】
十八位殉國將領
(一)蕭山令
湖南益陽縣(今益陽市赫山區)人,生於1892年6月。保定軍校第三期,畢業後從軍二十年,由排長升至少將。1937年南京保衛戰時任陸軍南京衛戍軍憲兵副司令、首都憲兵司令、首都警察廳長、戰時南京市長、代理南京警備司令、防空司令等數職。
(二)高致嵩
生於1898年,廣西岑溪人。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第八十八師二六四旅少將旅長。
(三)羅策群
生於1893年,廣東興寧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工科畢業,第六十六軍一五九師少將副師長。
(四)朱赤
生於1900年(另有一說為1903年),江西修水人。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少將旅長。
(五)易安華
生於1900年,江西宜春人。黃埔軍校第三期憲兵科畢業,第八十七師二五九旅少將旅長。
(六)姚中英
生於1896年,廣東平遠人,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第八十三軍一五六師少將參謀長。
(七)司徒非。生於1893年,廣東開平人,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第六十六軍一六O師少將參謀長。
(八)李蘭池。生於1898年,遼寧錦西人,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七期步兵科畢業,第五十七軍一一二師少將副師長。
(九)劉國用。生於1898年,廣東梅縣人,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第七十四軍第五十八師一七四旅少將副旅長。
(十)藍運東。生於1899年,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預備第十師少將參謀長。
(十一)萬全策。生於1902年,廣西蒼梧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一旅少將參謀長。
(十二)雷震。生於1901年,四川蒲江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砲兵科畢業,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三旅上校副旅長。
(十三)謝承瑞。生於1905年,江西南康人,法國里昂中法大學陸軍專業畢業。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一旅二團上校團長。
(十四)華品章。生於1902年,四川西昌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砲兵科畢業,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上校副旅長。
(十五)韓憲元。生於1902年,廣東文昌人,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上校團長。
(十六)黃紀福。生於1902年,廣東梅縣人。第六十六軍一五九師四七七旅上校副旅長。
(十七)蔡如柏。生於1898年,廣西邕寧人,廣西陸軍幹部養成所畢業。第六十六軍一六O師九五六團上校團長。
(十八)程智。生於1907年,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三O二團上校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