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網友施瑾純拍攝分享她收藏的《新里見八犬傳》電影特刊,此片於1986年9月25日在臺灣上映。
1983年12月10日在日本首映的日本電影《新里見八犬傳》原片名為《里見八犬伝》,乃改編日本作家鎌田敏夫所著的神怪小說《新里見八犬傳》(新・里見八犬伝),深作欣二導演,鐮田敏夫、深作欣二編劇,藥師丸博子、真田廣之、松坂慶子、千葉真一主演,角川映畫、東映製作,東映發行。
該片主題曲《Satomi Hakken-Den》(里見八犬傳)是一首由美國歌手約翰歐班諾(John O'Banion,1947-2007)演唱的英文歌曲(Joey Carbone 作曲、Kathi Pinto 作詞),旋律優美、歌聲動人,後來此歌在臺灣受歡迎的程度甚至凌駕電影本身。
一部東方色彩濃厚的電影卻用了英語抒情歌曲當作主題曲,這在當年算是創舉,亦深深影響往後日本影視作品的音樂風格。
我國在1972年9月29日和日本斷交後,即全面禁止日本電影在臺灣地區上映,之後,為促使日片能重返臺灣市場,日本映畫製作者聯盟積極接洽我國新聞局及本地片商,並自1980年起,連年參與金馬影展;終於在1984年1月,新聞局同意專案進口《望鄉》、《砂之器》、《二百三高地》和《老師的成績單》等4部日片。
1986年,《新里見八犬傳》亦透過「專案進口」安排於教師節檔期在臺灣上映,當時片商特地邀請電影主角藥師丸博子和真田廣之於9月25日來臺進行宣傳,成功炒熱話題,於是片商將上映日期從原本排定的9月27日提前兩天在二人抵臺日上映,首個週末票房十分亮眼,後來還登上1986年度臺灣地區電影票房第四名,當年票房前十名如下:
1. 眼鏡蛇(美)
2. 遠離非洲(美)
3. 天下無敵-洛基第四集(美)
4. 新里見八犬傳 (日)
5. 七寶奇謀(美)
6. 出神入化(美)
7. 英雄本色(港)
8. 捍衛戰士(美)
9. 錢坑(美)
10. 警察故事(港)
以下是幾篇發表於1986年9月的《新里見八犬傳》相關新聞報導:
1986-09-03《聯合報》09版/綜藝
新里見八犬傳 獲普遍級過關
【台北訊】利台公司與吉時公司,昨天赴新聞局繳納兩部日片進口標金,共兩千零一萬元,並取得進口兩部松竹公司影片的配額證明。另外,首部送檢的日片「新里見八犬傳」稍事修剪,以普遍級通過。
新聞局電影處昨天表示,利台與吉時兩公司,分別繳納一千零一萬元與一千萬元,各取得一部松竹影片進口配額。
兩公司昨天表示,將進口老少咸宜的影片,以肆應各地市場需求。
昨天,「新里見八犬傳」送檢,少量砍頭和噴血畫面被剪,女主角藥師丸博子沐浴畫面則因片商允諾以噴霧處理,未予修剪,影片列普遍級過關。
1986-09-04《民生報》11版/影劇新聞版
八犬挨兩刀列入普級
排定廿七日上映
【本報訊】本年度第一部進口的日片「新里見八犬傳」已送檢通過,經修剪了兩個人頭落地的鏡頭,列為普級,將於本月二十七日上映。
今年專案進口的六部日片,除了東映的「新里見八犬傳」已送檢通過,另一部東映的日片「楢山節考」也已進口報關,將排檔送檢。
1986-09-08《聯合報》09版/綜藝
藥師丸博子‧真田廣之 本月下旬來華會見影迷
【台北訊】日本橫跨電影、電視與歌唱界的玉女紅星藥師丸博子,可望於本月下旬,偕同國人熟悉的動作派影星真田廣之及日本東映公司社長岡田茂,來華宣傳她主演的電影,並且答謝我國政府再度准許目片專案進口。
藥師丸博子一行是應以兩千兩百八十八萬元高價標得日片東映配額,進口「新里見八犬傳」的中國育樂公司邀請來華。中國育樂早在進口「新」片時,即透過東映,表達邀請誠意,但因藥師丸忙於拍攝新片「紳士同盟」,無暇分身,一度婉謝邀請。
最近,經合作拍攝「紳」片的東映公司多方幹旋,藥師丸已首肯撥出一至兩天空檔來華,但是確切日程尚未決定,據悉應在九月二十五日前後。
現年二十一歲的藥師丸博子主演影片,雖不曾在國內映演,但經由坊間錄影帶、書籍和期刊等媒體介紹,是國內不少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
現年二十五歲,臉龐俊美,身手矯健的真田廣之,先後曾與港星合作過「龍之忍者」和「皇家戰士」兩片,另外,去年亦曾有日片「魔界轉生」在國內映演,票房都不錯,在華擁有不少影迷。
藥師丸一行來華,預料將掀起一陣影迷熱潮,中國育樂擔心屆時影迷熱情過度,不慎造成傷害,正猶豫是否安排她們隨片登台,與影迷作面對面的接觸。
目前,國內電視台不准播出日語歌曲,中國育樂計畫安排藥師丸一行上電視,演唱「新理見八犬傳」的英語主題歌曲,讓藥師丸透過電視和影迷見面。
【本報記者藍祖蔚特稿】預定本月下旬來華的日本三棲紅星藥師丸博子,將是近十五年來訪華日本藝人中,知名度及地位最高的明星。
藥師丸博子主演的電影並未在國內放映過,但是透過地下錄影帶、錄音帶和流行娛樂雜誌的推廣,藥師丸堪稱是當前最受國內年輕一代崇拜的明星偶像,她的照片和海報都為青少年男女爭相蒐集、張貼。
藥師丸博子十三歲就進入電影圈,處女作是與高倉健合演的「野性的證明」,但要到「水手服與機關檜」推出後,才一躍而為日本青春偶像。
從影八年,藥師丸總共主演十部電影,總營收達兩百五十億日圓,是日本影壇十年來無人可比的搖錢樹,但是藥師丸一直堅持「精簡少產」的原則,平常用功讀書,拍片都利用寒暑假空檔進行,目前她在日本玉川大學專攻英美文學。
今年下半年,藥師丸將完成「紳士同盟」和「滿月」兩片,另外,還將主演電視劇「太閤記」;唱片方面,她六月份推出的「花圖鑑」專輯唱片至今依然暢銷,當紅得令的程度可見一斑。
藥師丸不久前脫離一手捧紅她的角川機構,自己開公司當老闆,目前正與東映合作拍攝「紳士同盟」。本來她堅持拍戲中,演員要專心敬業,而婉拒來華邀請,後來,合夥人東映多方遊說,才首肯撥出一至兩天空檔,這份執著精神正說明了藝人成功的原因。
1986-09-23《聯合報》09版/綜藝
專案進口日片將推出 廣告宣傳有嚴格規定
【台北訊】專案進口的日片,選在教師節檔推出第一部片子,製作單位對日片今後的宣傳促銷活動,仍根據日片處理三原則處理。
目前片商上片前的促銷方式,以在電視上打預告或安排演出採訪,順便在電視節目露面。新聞局廣電處說,日片演員欲出現在在電視節目,應依廣電法先將基本資料報局核備,同時在節目不得演唱日語歌曲或以日文交談,應以華語為主。
目前於在電視上出現的電影廣告片,僅准以靜態圖卡表現,且內容不應涉及日本文化、文字、日文字幕,並配國語播出;而日片也規定不准作為「電影介紹」之類節目的報導內容。
即將上片的「新里見八犬傳」,目前第一支在電視上播出的預告帶已領到准播證,完全以圖卡處理。而女演員藥師丸博子來華,將上「黃金拍檔」,主持人張菲打算以中式英語對抗日式英語,展開溝通。
但因專案進口日片尚有五部未推出,高價標得日片配額的片商對於電視、電影處理「日片原則」的不一致,都頗感惶恐,正向有關單位反應,希望專案進口日片能比照其他中外電影處理。
1986-09-27/民生報/11版/影劇新聞版
成龍 藥師丸出馬 中西片商一陣騷動
教師節票房 龍虎狗志在必得?
【本報特稿】電影圈這陣子流傳一句笑話:今年的教師節檔是「龍虎狗」的天下。一般認為,在成龍年度代表作「龍兄虎弟」與藥師丸主演的日片「新里見八犬傳」兩部聲勢浩大的片子夾攻下,同檔的三部國片和五部西片都將面臨一場艱苦競爭。
在國片方面,自從「龍兄虎弟」排定教師節檔在「台北」、「萬國」雙線聯映的消息傳出後,除了由朱延平執導的爆笑喜劇「頑皮家庭」決心背水一戰,依照原計劃在「今日」和「新世界」雙線聯映外,「大世界」和「中國」兩條院線幾經斟酌,最後決定採取犧牲打策略。
「大世界」院線原打算以已故諧星許不了舊作「大人物」上陣,然而前兩天又推翻原意,改以社會寫實片「浪子與舞女」墊檔。
港產殭屍片「靈幻祖師」兩度送檢被打了回票,使「中國」院線不得不臨時換片,推出香港永佳公司出品的學生片「十六歲正點」。
據國片業者分析,成龍主演的「警察故事」票房近四千萬元.,而成龍遠赴南斯拉夫拍攝的「龍兄虎弟」比「警察故事」娛樂性更高。
西片方面,日片「新里見八犬傳」中途插隊,不但使原已排定教師節推出的「美國祕密武器」因戲院被「新」片搶走而被迫更換上片檔期,也使本屆坎城影展最佳影片「教會」臨陣退縮,改以成本較低的溫馨勵志片「屋頂男孩」上陣。
美商八大公司出品的學生片「紅粉佳人」、諷刺喜劇「家有惡夫」、動作喜劇「在蘇俄吃癟」和科幻片「外星人」按原計劃出片。
據美國「綜藝」報的票房數字顯示,這四部西片在全美映演時票房皆在四千萬美元以上,其中「家有惡夫」在美已進入第十一週,票房已達七千萬美元。
大多數西片商預測,諷刺喜劇「家有惡夫」的劇情不落俗套,演員頗具喜感,或許會爆出冷門,與日片打成平手。
然而,由「新里見八犬傳」提前兩天上片,觀眾反應不如預期熱烈的情形來看,教師節檔西片未必全無還手之力,至少西片的勝算又多加了一點點。
1986-09-28《民生報》11版/影劇新聞版
教師節檔首日票房 龍兄 八犬各領風騷
【本報訊】昨天教師節檔首日電影票房,港片「龍兄虎弟」勢如破竹,幾乎場場客滿,日片「新里見八犬傳」在新上檔外片中鋒頭最健。在「龍兄虎弟」幾近一面倒的票房強勢下,喜鬧片「頑皮家族」賣座冷清,已映演一周的「瘋狂大家樂」成績尚稱平穩,「人工呼吸」未見創新,賣座平平。
新上檔五部西片,「紅粉佳人」、「家有惡夫」、「要蘇俄吃癟」、「屋頂男孩」和「外星人」皆抵擋不住日片「新里見八犬傳」熱潮,賣座平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黃金拍檔主持人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網友施瑾純拍攝分享她收藏的《新里見八犬傳》電影特刊,此片於1986年9月25日在臺灣上映。
電影特刊完整內容:
https://www.facebook.com/124164094530/posts/10158315791099531/
1983年12月10日在日本首映的日本電影《新里見八犬傳》原片名為《里見八犬伝》,乃改編日本作家鎌田敏夫所著的神怪小說《新里見八犬傳》(新・里見八犬伝),深作欣二導演,鐮田敏夫、深作欣二編劇,藥師丸博子、真田廣之、松坂慶子、千葉真一主演,角川映畫、東映製作,東映發行。
該片主題曲《Satomi Hakken-Den》(里見八犬傳)是一首由美國歌手約翰歐班諾(John O'Banion,1947-2007)演唱的英文歌曲(Joey Carbone 作曲、Kathi Pinto 作詞),旋律優美、歌聲動人,後來此歌在臺灣受歡迎的程度甚至凌駕電影本身。
一部東方色彩濃厚的電影卻用了英語抒情歌曲當作主題曲,這在當年算是創舉,亦深深影響往後日本影視作品的音樂風格。
我國在1972年9月29日和日本斷交後,即全面禁止日本電影在臺灣地區上映,之後,為促使日片能重返臺灣市場,日本映畫製作者聯盟積極接洽我國新聞局及本地片商,並自1980年起,連年參與金馬影展;終於在1984年1月,新聞局同意專案進口《望鄉》、《砂之器》、《二百三高地》和《老師的成績單》等4部日片。
1986年,《新里見八犬傳》亦透過「專案進口」安排於教師節檔期在臺灣上映,當時片商特地邀請電影主角藥師丸博子和真田廣之於9月25日來臺進行宣傳,成功炒熱話題,於是片商將上映日期從原本排定的9月27日提前兩天在二人抵臺日上映,首個週末票房十分亮眼,後來還登上1986年度臺灣地區電影票房第四名,當年票房前十名如下:
1. 眼鏡蛇(美)
2. 遠離非洲(美)
3. 天下無敵-洛基第四集(美)
4. 新里見八犬傳 (日)
5. 七寶奇謀(美)
6. 出神入化(美)
7. 英雄本色(港)
8. 捍衛戰士(美)
9. 錢坑(美)
10. 警察故事(港)
以下是幾篇發表於1986年9月的《新里見八犬傳》相關新聞報導:
1986-09-03《聯合報》09版/綜藝
新里見八犬傳 獲普遍級過關
【台北訊】利台公司與吉時公司,昨天赴新聞局繳納兩部日片進口標金,共兩千零一萬元,並取得進口兩部松竹公司影片的配額證明。另外,首部送檢的日片「新里見八犬傳」稍事修剪,以普遍級通過。
新聞局電影處昨天表示,利台與吉時兩公司,分別繳納一千零一萬元與一千萬元,各取得一部松竹影片進口配額。
兩公司昨天表示,將進口老少咸宜的影片,以肆應各地市場需求。
昨天,「新里見八犬傳」送檢,少量砍頭和噴血畫面被剪,女主角藥師丸博子沐浴畫面則因片商允諾以噴霧處理,未予修剪,影片列普遍級過關。
1986-09-04《民生報》11版/影劇新聞版
八犬挨兩刀列入普級
排定廿七日上映
【本報訊】本年度第一部進口的日片「新里見八犬傳」已送檢通過,經修剪了兩個人頭落地的鏡頭,列為普級,將於本月二十七日上映。
今年專案進口的六部日片,除了東映的「新里見八犬傳」已送檢通過,另一部東映的日片「楢山節考」也已進口報關,將排檔送檢。
1986-09-08《聯合報》09版/綜藝
藥師丸博子‧真田廣之 本月下旬來華會見影迷
【台北訊】日本橫跨電影、電視與歌唱界的玉女紅星藥師丸博子,可望於本月下旬,偕同國人熟悉的動作派影星真田廣之及日本東映公司社長岡田茂,來華宣傳她主演的電影,並且答謝我國政府再度准許目片專案進口。
藥師丸博子一行是應以兩千兩百八十八萬元高價標得日片東映配額,進口「新里見八犬傳」的中國育樂公司邀請來華。中國育樂早在進口「新」片時,即透過東映,表達邀請誠意,但因藥師丸忙於拍攝新片「紳士同盟」,無暇分身,一度婉謝邀請。
最近,經合作拍攝「紳」片的東映公司多方幹旋,藥師丸已首肯撥出一至兩天空檔來華,但是確切日程尚未決定,據悉應在九月二十五日前後。
現年二十一歲的藥師丸博子主演影片,雖不曾在國內映演,但經由坊間錄影帶、書籍和期刊等媒體介紹,是國內不少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
現年二十五歲,臉龐俊美,身手矯健的真田廣之,先後曾與港星合作過「龍之忍者」和「皇家戰士」兩片,另外,去年亦曾有日片「魔界轉生」在國內映演,票房都不錯,在華擁有不少影迷。
藥師丸一行來華,預料將掀起一陣影迷熱潮,中國育樂擔心屆時影迷熱情過度,不慎造成傷害,正猶豫是否安排她們隨片登台,與影迷作面對面的接觸。
目前,國內電視台不准播出日語歌曲,中國育樂計畫安排藥師丸一行上電視,演唱「新理見八犬傳」的英語主題歌曲,讓藥師丸透過電視和影迷見面。
【本報記者藍祖蔚特稿】預定本月下旬來華的日本三棲紅星藥師丸博子,將是近十五年來訪華日本藝人中,知名度及地位最高的明星。
藥師丸博子主演的電影並未在國內放映過,但是透過地下錄影帶、錄音帶和流行娛樂雜誌的推廣,藥師丸堪稱是當前最受國內年輕一代崇拜的明星偶像,她的照片和海報都為青少年男女爭相蒐集、張貼。
藥師丸博子十三歲就進入電影圈,處女作是與高倉健合演的「野性的證明」,但要到「水手服與機關檜」推出後,才一躍而為日本青春偶像。
從影八年,藥師丸總共主演十部電影,總營收達兩百五十億日圓,是日本影壇十年來無人可比的搖錢樹,但是藥師丸一直堅持「精簡少產」的原則,平常用功讀書,拍片都利用寒暑假空檔進行,目前她在日本玉川大學專攻英美文學。
今年下半年,藥師丸將完成「紳士同盟」和「滿月」兩片,另外,還將主演電視劇「太閤記」;唱片方面,她六月份推出的「花圖鑑」專輯唱片至今依然暢銷,當紅得令的程度可見一斑。
藥師丸不久前脫離一手捧紅她的角川機構,自己開公司當老闆,目前正與東映合作拍攝「紳士同盟」。本來她堅持拍戲中,演員要專心敬業,而婉拒來華邀請,後來,合夥人東映多方遊說,才首肯撥出一至兩天空檔,這份執著精神正說明了藝人成功的原因。
1986-09-23《聯合報》09版/綜藝
專案進口日片將推出 廣告宣傳有嚴格規定
【台北訊】專案進口的日片,選在教師節檔推出第一部片子,製作單位對日片今後的宣傳促銷活動,仍根據日片處理三原則處理。
目前片商上片前的促銷方式,以在電視上打預告或安排演出採訪,順便在電視節目露面。新聞局廣電處說,日片演員欲出現在在電視節目,應依廣電法先將基本資料報局核備,同時在節目不得演唱日語歌曲或以日文交談,應以華語為主。
目前於在電視上出現的電影廣告片,僅准以靜態圖卡表現,且內容不應涉及日本文化、文字、日文字幕,並配國語播出;而日片也規定不准作為「電影介紹」之類節目的報導內容。
即將上片的「新里見八犬傳」,目前第一支在電視上播出的預告帶已領到准播證,完全以圖卡處理。而女演員藥師丸博子來華,將上「黃金拍檔」,主持人張菲打算以中式英語對抗日式英語,展開溝通。
但因專案進口日片尚有五部未推出,高價標得日片配額的片商對於電視、電影處理「日片原則」的不一致,都頗感惶恐,正向有關單位反應,希望專案進口日片能比照其他中外電影處理。
1986-09-27/民生報/11版/影劇新聞版
成龍 藥師丸出馬 中西片商一陣騷動
教師節票房 龍虎狗志在必得?
【本報特稿】電影圈這陣子流傳一句笑話:今年的教師節檔是「龍虎狗」的天下。一般認為,在成龍年度代表作「龍兄虎弟」與藥師丸主演的日片「新里見八犬傳」兩部聲勢浩大的片子夾攻下,同檔的三部國片和五部西片都將面臨一場艱苦競爭。
在國片方面,自從「龍兄虎弟」排定教師節檔在「台北」、「萬國」雙線聯映的消息傳出後,除了由朱延平執導的爆笑喜劇「頑皮家庭」決心背水一戰,依照原計劃在「今日」和「新世界」雙線聯映外,「大世界」和「中國」兩條院線幾經斟酌,最後決定採取犧牲打策略。
「大世界」院線原打算以已故諧星許不了舊作「大人物」上陣,然而前兩天又推翻原意,改以社會寫實片「浪子與舞女」墊檔。
港產殭屍片「靈幻祖師」兩度送檢被打了回票,使「中國」院線不得不臨時換片,推出香港永佳公司出品的學生片「十六歲正點」。
據國片業者分析,成龍主演的「警察故事」票房近四千萬元.,而成龍遠赴南斯拉夫拍攝的「龍兄虎弟」比「警察故事」娛樂性更高。
西片方面,日片「新里見八犬傳」中途插隊,不但使原已排定教師節推出的「美國祕密武器」因戲院被「新」片搶走而被迫更換上片檔期,也使本屆坎城影展最佳影片「教會」臨陣退縮,改以成本較低的溫馨勵志片「屋頂男孩」上陣。
美商八大公司出品的學生片「紅粉佳人」、諷刺喜劇「家有惡夫」、動作喜劇「在蘇俄吃癟」和科幻片「外星人」按原計劃出片。
據美國「綜藝」報的票房數字顯示,這四部西片在全美映演時票房皆在四千萬美元以上,其中「家有惡夫」在美已進入第十一週,票房已達七千萬美元。
大多數西片商預測,諷刺喜劇「家有惡夫」的劇情不落俗套,演員頗具喜感,或許會爆出冷門,與日片打成平手。
然而,由「新里見八犬傳」提前兩天上片,觀眾反應不如預期熱烈的情形來看,教師節檔西片未必全無還手之力,至少西片的勝算又多加了一點點。
1986-09-28《民生報》11版/影劇新聞版
教師節檔首日票房 龍兄 八犬各領風騷
【本報訊】昨天教師節檔首日電影票房,港片「龍兄虎弟」勢如破竹,幾乎場場客滿,日片「新里見八犬傳」在新上檔外片中鋒頭最健。在「龍兄虎弟」幾近一面倒的票房強勢下,喜鬧片「頑皮家族」賣座冷清,已映演一周的「瘋狂大家樂」成績尚稱平穩,「人工呼吸」未見創新,賣座平平。
新上檔五部西片,「紅粉佳人」、「家有惡夫」、「要蘇俄吃癟」、「屋頂男孩」和「外星人」皆抵擋不住日片「新里見八犬傳」熱潮,賣座平平。
黃金拍檔主持人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黃金拍檔主持人 在 黃金拍檔- 首頁 的推薦與評價
《黃金拍檔》是由張菲、倪敏然、檢場、徐風與羅江共同主持,合稱「黃金五寶」。助理主持人是羅璧玲(現已改名為羅霈穎)。節目後期,有時加入賀一航。 《黃金拍檔》的主要 ... ... <看更多>
黃金拍檔主持人 在 黃金拍檔主持人、羅江、倪敏然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黃金拍檔主持人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羅江、倪敏然、黃金五虎就來投資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黃金拍檔主持人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黃金拍檔主持人 在 [電視] 黃金已逝、人兒難再- 精華區Childhoo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篇文章是完成於五月一日。
一年前的那天,
正好是那位讓六年級生印象深刻的七先生「倪敏然」被發現遺體的日子,
這裡不打算用倪夏戀作為討論重點,(那我已經有一篇文章了)
我所希望的是用自己的觀點去「看」倪敏然,如是而已。
又,文章並發表於巴哈LV3與個人新聞台。
neilc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實,生命的戲劇張力,真讓人無法預料……
我的人生很戲劇性,成功時,好像是在天上飛;
失敗時,有如從天上掉下來的飛毛腿飛彈,墜落荒野。
自己靜靜地修好之後,再往天上飛。
直到現在,我的表演工作起起伏伏,總共掉下來四次……
倪敏然
一
如果在很多年很多年之後,
有人想要寫一本談台灣綜藝發展歷史的書,
那麼首先,張小燕無疑的要佔去整整一大章節,
因為她的一生從五歲開始入行,以至於今日,
張小燕見證了台灣綜藝界超過五十年的興衰起落,
而她還可以在這以男性為主流、競爭超級激烈的藝能界,
憑著她不卑不亢、機智幽默、從容不八卦的表演方式,
成為綜藝界的第一號大姊大,我想,無論輩份或是品德,
將她單獨列入一整個專章好好介紹,一點也不會過份。
不過,張小燕輝煌的演藝生命,
要完全代替台灣綜藝,仍然是有所不足的那就是「秀場文化」。
張小燕是一個非常正規的演藝人員,
她的一生幾乎和電視台的關係密切,
她反而很少有所謂「作秀」的機會,
而這「秀場文化」實質來說,
卻是早年許多人進入演藝界的重要搖籃,
無論是表演或主持,最第一線與觀眾互動的餐廳秀(或工地秀),
著實是奠定了許多藝人的表演風格與主持技巧,
也是台灣綜藝發展的一大主題。
台灣由秀場出身的主持人很多,比如邢峰、賀一航、徐風都是,
當然,第一把交椅與集大成者,還是那個馬桶蓋「豬哥亮」,
但這些人中,能跨秀場與電視綜藝兩個範疇的代表性人物,
我會單指兩個人物就好,一個是張菲,另一個就是倪敏然,
因為這兩個人正好代表兩種不同的演藝風格,
也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際遇。
我當然沒辦法去真的寫本台灣綜藝發展歷史的書,
不過我還是想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好好談談他們這兩位就是。
尤其是倪敏然。
二
「這裡不是杜鵑窩 長弓人兒徐破鑼
這裡只有三個多 掌聲笑聲快樂多
歌聲舞藝脫口說 這裡才是快樂多
掌聲笑聲跟著我 黃金拍檔心快活」
「歡迎收看……黃金拍檔!」
這個熟悉的開場歌和開場白,應該會是許多「老人們」的回憶。
長弓,指的是「張菲」,人兒,自然是「倪敏然」,
徐破鑼,則是有著一副撕啞嗓音的「徐風」,
加上胖胖的「羅江」,老是被欺負的「檢場」……
這五人加上負責串場的兩百塊,
就是當年席捲週末黃金時段的「黃金拍檔」……
黃金拍檔嚴格來說,並不是一種新的嘗試,
這齣綜藝節目的原始構想,
是源於日本著名的「八點!全員集合」,
雖然說夾雜了更多台灣本土的「秀場風格」,
可是這影響還是很深的,
不說別的,黃金五寶的選擇基本上也是和該節目的五人組合:
「碇矢長介、志村健、加藤茶、仲本工事、高木布」類似,
由資深的徐風和碇矢長介一樣擔任整個團體的領導工作,
而猶如那五人裡最受歡迎的志村健、加藤茶兩人一般,
當時黃金五寶裡最紅的其實也是兩個人物,
一個是張菲反串的董娘,一個就是倪敏然的七先生。
張菲小倪敏然五歲,出道的時間也比倪敏然晚,
但是他們同樣以機智的反應、幽默的表演方式見長,
在黃金拍檔中,他們所演的角色都是足以堪稱一絕,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相似,但是他們還是有些不同的。
由姊姊費貞綾一手帶進演藝圈的張菲,
他的本質其實跟費玉清很像,都是一個歌手,
只是張菲除了歌手的台風之外,喜歡誇張大笑的他,
性格是比較隨和的,也善於發揮自己的機智和口才,
所以逐漸可以在主持方面找到自己的發揮之處,成為一線的主持人。
嚴格來說,張菲不擅長於演戲,他的詮釋方式都是一致的,
他也不善於像倪敏然那樣有著許許多多的怪點子,
或是像張小燕般總是可以帶出新的演藝風尚,
比如以現在的「綜藝大哥大」來說,幾個單元都是似曾相識,
都是以不斷複製以往自己成功的橋段為主,並不有太多的創新,
當然,這或許跟張菲比較小心保守的性格有關就是。
反過來說,有著「綜藝祖師爺」美名的倪敏然,
在資歷上深過張菲,在戲路上廣過張菲,在點子上強過張菲,
但是在黃金拍檔之後,
成為台灣「綜藝大哥大」的卻是張菲,而不是倪敏然……
為什麼?
三
倪敏然曾經對蘋果日報的記者這樣說:
「我好像一直在搭布景,
搭了又拆,拆了又搭,但戲卻還沒辦法上演……」
這段話將倪敏然一路堅持的個人演藝風格詮釋的很好,
對一齣戲來說,布景其實跟演員、劇本比起來,
算是比較細微的末節,
但倪敏然卻連這部份的末節都講究到了極點,
不滿意就一再反覆再來……
在倪敏然的自傳「其實你看到的是我的背影」中,
提到過這樣的事:
「到現在王偉忠還記得我曾經要他在錄影現場變出一隻真老虎,
創下台灣首次老虎出現在電視上的創舉。
當時他不到二十歲,
擔任我跟黃西田主持「歡樂大滿檔」的執行製作兼編劇掛導演,
一場在菜攤跟肉攤前,黃西田尿濕褲子的戲,
當時的肉攤是掛了幾塊泡棉,我問他:
『這是肉嗎?』
『觀眾看到這個會覺得它是肉嗎?』
『菜攤上幾根蔥,這樣是菜攤嗎?』
他回答我:『倪哥,重要的是後面的公共廁所。』
我回答他:
『那不乾脆排一個電線桿、公共廁所就可以解決了。
身為一個編劇跟執行沒有戲膽就不應該寫進去!』
後來他果然到中崙市場弄了個真正的菜攤和整個肉攤給我……」
這樣的要求到底算不算正確,我不做任何的斷言,
但無疑的,點子特多的倪敏然是一個力求完美的表演藝術家,
不管是自己,亦或是跟他共事的人,標準都是一樣的,
所以在黃金拍檔裡有著許多不可能的任務,
比如說老虎,甚至是一台波音七四七,
只要他堅持,別人就非要弄到手不可。
只要講求效果,倪敏然是不惜用最完美的一切去實踐。
當時的黃金拍檔製作人俞凱爾這樣回憶「七先生」誕生的過程。
「當時我們類似要作一個社會小市民的心聲這麼一個角色,
那時只有雨鞋、雨傘、眼鏡而已,錄到一半時,倪敏然就突然喊卡:
『製作人啊!我覺得這樣不行,他說我那個情緒進不去,
我覺得我這個造型還不夠,還不夠賤……』
『什麼叫做賤?』
『就是說還不夠讓觀眾呢,打從心裡面來喜歡,
還不夠像小市民一樣,要越賤越醜,
越能夠表現這角色善良的一面。」
於是他自己到道具間弄個半天,找了一個爆牙的牙套。
『他說製作人啊你看,這樣好不好看?很賤,對不對?
這樣子才是一種內外呢,外面是醜的,裡面是善良的,
那才能表現出小市民的感覺。』………」
倪敏然不是一個歌手,或者是一個丑角,
而是一個演什麼像什麼的表演家,他沒有預設自己的形象,
只要為了表演,他什麼樣的犧牲都可以處之淡然,
從此這個戴眼鏡、拿雨傘、提公事包、大齙牙,
講話總是「ㄑㄑㄑ」的七先生,就在倪敏然的堅持下,正式誕生……
成為我們難忘的回憶。
「傷……傷腦筋啊!」
四
只是,真正的完美,往往不見得能真正的成功。
倪敏然最最著名的一件軼事,乃是他是第一個引進易開罐咖啡生意的人,
在民國六十一年,他因為日本 UCC 咖啡的關係,決定投資這項生意,
他買了最好的鐵罐、挑了最好的牛奶,以及最好的咖啡,
野心勃勃的命名為「HI~咖啡」,結果……慘賠。
因為他沒有想到因為他用的牛奶太好,
結果還在倉庫的時候就開始發酵,發酵體積膨脹,
但他用的鐵罐也太好,一點伸縮性也沒有,
在沒有任何空間讓牛奶的體積得到舒展,
最後一罐一罐的「HI~咖啡」,就在倉庫裡一罐一罐的「爆」開來……
這讓力求完美的倪敏然背了很久很久的債務。
同樣的情況,也在倪敏然的表演生活中發生,
有一次,在台北社教館的黃金拍檔現場演出前,
由於當年製作單位找不到他要求的真鱷魚和老虎,
他竟然就跑到台上對觀眾痛哭:「各位觀眾,製作單位強暴我呀!」
最後逼得製作單位真的找來,也因此招致「倪瘋子」稱號。
另外一次類似的情況是,
有一次他跟短劇的編劇討論劇本的細節,
雙方各有堅持,也不願有所讓步,
最後倪敏然是直接當場在車水馬龍的台北街頭對編劇下跪,
求(或者說是逼也行)編劇改劇本……
而這樣的情況,張菲並不會發生。
前陣子已經停播的「張菲32現場」,
在節目之初,張菲和製作單位就有溝通上的問題,
首先是他求好心切,七月簽約,直到去年十二月,節目才開播,
後來因為節目調性定位有歧見的關係,張菲說:
「其實我希望主持 Talk Show,比較有自己特色,
但他們堅持要歌唱秀,要兼顧海外華人需求。」
又說:「我講的話他們都不聽,只好放棄溝通」
但無論是哪一個,張菲的態度基本還是遷就於製作單位較多的,
而不會像倪敏然那樣有著強烈的主導意識與個人要求,
因此在黃金拍檔之後,倪敏然之所以沒有綜藝製作人找他合作,
而張菲反而可以一番風順的發展,當上所謂的綜藝一哥,
我相信也正因為這兩人對於待人處事的巨大歧異,佔了最大的因素。
倪敏然不是不知道這一點,因為後來他說:
「做人處事,臉皮得像輪胎一樣「耐刮」、「耐磨」,
用謙遜的態度來待人處事,才能趨吉避凶,保百年身。」
這段話充滿了一種和早年的他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
不過說是這樣說,倪敏然骨子裡對於自己完美表演的堅持,仍然深刻,
為了揣摩呂副總統的神韻,節目製作解王泉就指出,
倪敏然非常用功,不但將呂副總統的自傳倒背如流,
而且「為了模仿呂副總統,把她相關錄影帶看了無數次,
最後都把帶子都看壞了,還詢問有沒有其他影帶」……
這就是倪敏然對於表演的堅持。
「其實,我心裡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很棒,
在演藝圈靠的是「祖師爺賞飯吃」,
天分是老天爺給的,收回去就沒了,
我曾經失去過,只是現在找回來了。
所以人家說「靈機一動」,靈機來自於天機,
動才是來自於自己多年努力所累積的能量,
能量推進,靈機啟動,好的創意才於焉誕生。
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儲備能量,不怕沒機會,就怕沒準備。
我努力把握身邊的機會,力求完美,
得與失、結果如何,有時不是短期可見的,
而我也以不憂不喜的心境去面對。」
只是,在戲劇中的完美既不易得,更何況人生?
五
我不知道,在一年之前,倪敏然是用怎樣的心情在頭城徘徊的,
也不很清楚他為何會就這樣做出了用如此的方式將自己人生落幕,
要將整件事情簡單的歸咎到倪敏然的私生活,並不完全,
甚至是單單歸罪在夏禕一人身上,對夏禕也不盡公平……
對倪敏然的死,我所能想到的,大概就是那句不知誰說的話:
「凡事太盡,緣份勢必早盡。」
倪敏然是個太「盡」的人,他對於藝術上的執著和努力令人佩服,
但落實在整個待人處事中,他那不易與人相與的「盡」,
卻讓他失敗了事業、失去了舞台、疏離了朋友、最後更走上了絕路……
「盡」,這成就了倪敏然,也毀掉了倪敏然。
我看著當時在倪敏然逝世之後錄下的紀念節目,
主持人當然是張菲,裡面邀來許多跟倪敏然有交情的朋友,
有張帝、有張魁、有高凌風、有恬娃、有白冰冰,這些都還好,
可是等我看到久違的徐風、看著好久不見的羅江,
看著已然轉型成演員,跟綜藝無關的檢場,加上張菲,
他們四個人再度唱起了「這裡不是杜鵑窩、長弓人兒徐破鑼……」
我的眼眶一下子還是紅了起來。
七先生啊~你怎麼可以就這麼狠心捨得讓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重聚呢?
一下子,想起您在今夜不讀書裡對蔡康永說的話:
「一大堆的紙把它燒掉以後,變成一小撮的灰,可是它還是存在過,
可是我們表演這麼多東西,只是用表演來累積大家的感受,
我在這一行大概表演了三十年,
台灣有沒有因為我的表演起化學變化?
我會講說我們其實不是一定要具體的給人家,
有什麼留下來不用一個成績單列出來,
大概這麼回事就好了,起碼就盡力了。」
我想,您留下來的不是什麼成績單,而是這一代人心中難忘的回憶。
別了!永遠的七先生。
「傷……傷腦筋啊!」
neilcat
--
五行茶,或號杜白,原名不詳,出身不明,事蹟亦多不可考。
但知其貌寢腹便,口吃多疾,落拓江湖,據近人某考證,實一混吃等死之米蟲是也。
出處:民明書房刊〈中華民國米蟲傳〉頁百二十三
※個人新聞台「星期一的胡言亂語」:https://mypaper.pchome.com.tw/news/neilca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194.191
※ 編輯: neilcat 來自: 61.60.194.191 (05/02 01: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