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男足是四屆世界盃冠軍,歷年來人才輩出,尤其是高效前鋒從來不缺。德國在女足世界也是一流強國,曾經是兩屆世界盃冠軍得主,傳奇射手Birgit Prinz可說是當中最重要的人物。
擁有1.79米身高的Birgit Prinz不僅頭球了得,腳法和射術也相當出眾,所以在16歲的時候便開始成為德國隊成員,17歲的時候便代表德國參與1995年世界盃決賽圈,可惜在決賽對挪威一戰踢了42分鐘便退下來,結果德國不敵挪威只獲得亞軍。經過1996和2000年奧運以及1999年世界盃決賽圈的歷練,Birgit Prinz和德國女子隊在2003年迎來黃金時代。Prinz在2003年世界盃決賽圈狀態神勇,從分組賽首場比賽開始便每場都有進球,以7個進球協助德國連勝5場比賽,每場比賽都以最少3球的優勢勝出。雖然她的進球勢頭在決賽終於結束,不過也率領德國擊敗瑞典,首次成為世界盃冠軍,她也成為賽事金球獎和金靴獎雙料得主。
那些年的女足可說是由Birgit Prinz統治,在2003年世界盃之後她成為德國隊隊長,並連續3年成為國際足聯最佳女子球員。雖然在2004年奧運女足項目四強不敵美國,只能獲得銅牌,不過Prinz率領德國在2007年世界盃東山再起,她更在決賽為德國拉開比數,協助球隊以2比0擊敗巴西,成為首支成功衛冕女子世界盃的球隊。
到了2011年,已經年屆34歲的Birgit Prinz仍然以隊長身份,率領德國以地主國身份第5次出戰世界盃決賽圈。可惜畢竟歲月催人,Prinz在首兩場分組賽都沒能踢滿全場,雖然球隊還是贏球,不過球隊也已經沒了她的位置,所以她在第3場分組賽和八強都沒有上場,結果德國也在八強不敵當屆賽事奪冠的日本隊,無緣締造史無前例的女足世界盃三連霸偉業。世界盃結束後,Prinz也退出國家隊,在十七年國際賽生涯中,Prinz留下了214次上場和128個進球,兩項都是德國女足史上最多的紀錄。退役後,她投身於體育物理治療行業,目前為德國女足聯賽和霍芬漢姆女子隊擔任物理治療師,繼續在足球界發光發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李四端的雲端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他首踢世界盃 進球王! 英格蘭隊長凱恩掀旋風 習嗆「領土一寸都不能丟」美派陸戰隊返台灣? 馬國查前首相黃金屋!花36天才算完 價達90億 離岸風力發電誰厲害?丹麥30年經驗 怎借鏡? 川普讚郭董「偉大商人」美優先.貿易大戰 揮大旗 「我真的不在乎」衣惹議!川普妻再訪邊境 怎穿?...
黃金進球世界盃 在 傑拉德-知足常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iguain總不會失人失望的!
這名前阿根廷國家隊前鋒曾經在2014年世界盃決賽錯失單刀黃金進球良機,導致阿根廷無緣第3次奪冠的前鋒,最近從歐洲轉戰貝克漢當老闆的美職聯球隊邁阿密國際,首戰便獲得12碼球機會。這名總是在重要關頭便會失手的超級射手也沒有令人失望,他很輕鬆地把皮球射飛。對手費城聯的球員見到他沒進便立即興奮地在Higuain面前雀躍慶祝,惹得Higuain大動肝火,需要雙方球員和裁判拉開才沒有釀成打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_go1RZspv0
黃金進球世界盃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凌晨歐洲足球冠軍戰,剛好讀《思辨賽局》時看到作者用足球賽來做賽局的策略討論範例。也順便提醒大家一下2018世界盃將於6月14日在俄羅斯舉行,大家就不用熬夜看球了。
我們之前曾在部落格寫過《競合策略》這本書,用了淺顯易懂的方式去討論商業中的賽局是如何進行的,而思辨賽局這本書更是將賽局的範圍擴大到我們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舉凡商業、運動、投資,甚至人際關係,像是《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或是近期比較熱門的《情緒勒索》,我覺得裡面也都可以運用賽局的概念。
👉《思辨賽局》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策略思維是戰勝對手的藝術,請勞記你的對手也正在同樣的算計來對付你。」但是,策略思維也是發現合作途徑,說服別人,也說服自己,設身於對方的立場,以便推測和影響他人的藝術。
👉在電影《攻敵必救》(大推這部片)中,電影開場主角Elizabeth說的一段話:「遊說的重點就是洞燭先機,預測對手的招數,然後設計對策。贏家永遠要比對手快一步,當對方一掀底牌,就亮出王牌,要確定能乘其不備,而且對方無法反擊。」,是她的職場黃金原則,也是攻無不克的戰術,就是運用賽局策略的最佳實例。
👉賽局的一般原則是:每個參與者必須推測其他參與者的反應,來盤算自己當前的最佳行動。但是賽局又可以再細分成許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同步賽局(參與者同時做決策)或是逐步賽局(先看對手的決策再考慮自己的決策)、或是最後通牒賽局(不要就拉倒)、捐款賽局(搭便車)等等。這些在這本書中都有有趣的案例與探討,是很燒腦讀完卻又很有收穫的一本書。
👉在一場足球比賽中,你即將踢一記罰球。你會把球踢向守門員的左邊還是右邊?
考量的因素包括,你是慣用右腳還左腳、守門員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或者根據你上次踢罰球的紀錄,這次你應該選擇左邊?如果守門員能猜到你的想法,那麼無論在精神上還是身體上,他都匯準備防守左邊,所以,你應該選擇踢向守門員的右邊才對。但是,如果守門員再多一層思考呢?那麼,你最好還是堅持原來把球踢向他左邊的想法。
因為賽局策略是依循著「準確的預測其他人的行動」來做決策,每個參與者選擇他認為其他參與者將採取的行動的最佳回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的選擇是依循著任何規律或模式,對手就會利用這些規律和模式,把它們變成自己的有利條件。而球員與守門員依據對方可能的行動而行動,會陷入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
也就是說,球員和守門員要突破這個循環,就不應該遵循認合規模或模式,刻意的選擇隨機行動,也就是賽局中所謂的「混合策略」。
👉足球賽中的混合策略
通常12碼都是球員犯規的時候,當球員與守門員一對一的對決,如果踢得好,只需要0.2秒就可以從發球點到達球門,所以守門員一定得去預測球的方向,不然會來不及攔住球。但是,球門很寬,到底守門員應該向哪邊阻擋,也必須盡力去掩飾,不然如果被球員看出來,也一樣GG了。
這時候,經驗法則告訴我們:因為球員通常用腳的內側踢球,所以一個慣用右腳的球員自然會把球踢向守門員右邊,而慣用左腳的人自然踢向守門員左邊。在每個球員都有兩種選擇並且同時行動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一個2x2的表格還描述賽局的結果與報酬。
右上角的數字是守門員的報酬,左下角的數字是球員的報酬。可以看出,當兩人選擇不同邊的時候,球員的報酬比兩人選擇同一邊時高。而當兩者選擇不同邊時,不管是左邊或右邊,球員的成功率幾乎相同;失敗的原因有可能是球員踢得太高或太偏了才沒有進球。
即便球員選擇知道右邊時比他選擇左邊的機率還要高。不過如果守門員知道你會選擇右邊,他也可能也會選擇右邊來降低你的成功率;如果你選擇左邊,他也可以選擇左邊,根據你的選擇不斷調整他的策略去降低你的成功率。
👉最好的方法是混合策略,也就是採取隨機行動。當對手看不出你的模式,認為你即將根據混合策略做出選擇,而混合策略的結果,會使得「不管對手如何選擇,得到的成功率幾乎是相等的。」也就是混合策略的成功率幾乎不受另一個參與者選擇的影響。
不管是在任何運動比賽,我們都可以發現實際賽局和理論預測一致的類似證明。選手們互相研究對方的打法,留意認何明顯的模式,並且加以利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你的對手是先看清你的真時選擇對你不利,那麼你可以透過隨機選擇自己被選的單純策略而獲益。你的混合比例應該是:不管對手採取任何單一策略,都不可能利用你的選擇,即,當你以混合策略對付他的混合策略中任一單純策略時,你得到的平均報酬都相等。
大家可以好好思考,當面對賽局時自己的最佳優勢策略是什麼,以及如何達到預期的目標。當然,如果你的對手太高估自己或太愚蠢,也有可能發生以下這個狀況:🤣🤣🤣
黃金進球世界盃 在 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他首踢世界盃 進球王! 英格蘭隊長凱恩掀旋風
習嗆「領土一寸都不能丟」美派陸戰隊返台灣?
馬國查前首相黃金屋!花36天才算完 價達90億
離岸風力發電誰厲害?丹麥30年經驗 怎借鏡?
川普讚郭董「偉大商人」美優先.貿易大戰 揮大旗
「我真的不在乎」衣惹議!川普妻再訪邊境 怎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