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種和外來八哥很難認?看是白嘴巴還是白尾巴!
【都市叢林裡的小恐龍 白尾八哥】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走出家門以後,附近的建築物或號誌傳來一陣複雜多變的哨音,那聲音時而婉轉、時而吵雜。你抬起頭,看見幾隻黑色的鳥正鼓動翅膀,雙翼的白點一閃一閃著。那些正是八哥鳥啊!
說起八哥,我想起第一次遇見牠們的經驗。我十歲時曾跟著家人到新加坡遊玩,那時就可以在馬路上看到許多黑色的鳥,牠們挺立著身體,細小的瞳孔使得牠們看起來很機警。我那時心想,我似乎沒在台灣看過這種鳥,牠們好像都市裡的迅猛龍哦!如今想起這段往事,記憶中那個黑色的鳥應該就是八哥沒錯。
只是,當初心想著臺灣不曾看到八哥,這樣的狀況也改變了。現在我們只要稍微留意都市建築、公園草生地,就可能發現外來種八哥。外來的八哥包含了白尾八哥、家八哥、林八哥,以及同屬八哥科的其他椋鳥。
在這些外來八哥之中,白尾八哥便是最為普遍的種類,牠們起初分布在爪哇,後來被進口做為寵物或放生鳥,在野外快速繁衍,壯大族群。我們已經可以輕易地在生活周遭觀察到白尾八哥取食小動物或植物果實。
但是請不要誤以為八哥都是外來種喔!其實,臺灣還有一種原生的八哥,我們平常就叫牠「八哥」或「臺灣八哥」。臺灣八哥屬於臺灣特有亞種,目前是第二級保育類動物。牠們的食性與生態棲位都與白尾八哥十分相似,因此隨著外來種八哥進入臺灣,也壓迫到了臺灣八哥的生存。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接觸到這些生物的機會,諸如春夏季正是許多鳥類的育雛期,時常會有人撿到落巢和學飛的幼鳥。這時候若撿到八哥,牠們的身分將會直接影響後續處置!撿到外來種八哥,可以設法找人收編,避免族群擴散;撿到原生的臺灣八哥,就要視情況放回原地或是請求專業支援。
那麼,我們要如何辨識本土八哥和外來種八哥呢?
辨識成鳥時,只要記得兩個關鍵就夠了:嘴巴和尾下覆羽。嘴巴黃色的是外來種,白色的是本土種;尾下腹羽純白的是外來種,黑白條紋相間的則是本土種。
成鳥的辨識是相對容易,但是若撿到羽毛未豐的幼鳥,就會困難許多。根據台北鳥會野鳥救傷中心的經驗,外來種八哥幼鳥的腳部皮膚比較黃。
https://www.facebook.com/wbstwbr/posts/1101408913249260/
認識了外來種八哥之餘,同時了解本土八哥的困境,這樣一來,我們才能避免下錯判斷呢!
黃 嘴 黑 鳥 外來種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用LINE賣起來,保育類動物遭盜獵販售🐢
#保育 #寵物 #盜獵 #飼養 #動物福利 #社群平台
今年六月臺南地檢署查到有民眾非法飼養領角鴞,循線追查發現案情不單純,一共查獲19種57隻的野生動物,且多是保育類!嫌犯還利用LINE作為銷貨管道,賺取不法所得。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陳嫌二人可能被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及新臺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
這次查獲的動物有#射紋陸龜、#遊隼、#黑鳶、#蜂鷹、#領角鴞、#臺灣藍鵲、#鳳頭蒼鷹、#黃嘴角鴞、#八色鳥、#長冠八哥、#山麻雀、#鉛色水鶇、#臺灣畫眉、#八哥、#黃領帽亞馬遜鸚鵡、#黃頭亞馬遜鸚哥、#青背山雀、#赤腹山雀 及 #普通狨 等。
🦉 不是每種動物都適合當寵物 🐢
特殊寵物市場的興起,越來越多樣化的動物被當作寵物販售,有別於馴化已久的寵物犬貓,這些離鄉背井的野生動物多數還保有自然的習性,食物也比起一般的寵物更為特殊。
🦉 從動物福利的角度來看野生動物飼養有哪些問題?🐢
除了動物福利基本的五大自由以外,國外學者Mellor 與 Beausoleil在2015年提出「營養、環境、健康、行為、心理」五個領域的基本要求(又稱五域 ,five domains),藉此來評估動物被人為圈養後是否受到合適的照顧。
🦉近年因電影、電視節目的介紹,越來越多人嚮往養一隻外表可愛又不失帥氣的猛禽當寵物。領角鴞就時常有被不當飼養的狀況,其中「營養與健康」的問題是最常被忽視的,錯誤餵食使得鈣質攝取不良,引發代謝性骨病導致軟腳,甚至骨折、畸形;飼養環境不良也使得羽毛受損,不當剪爪、剪羽也讓牠們無法正常生活、回歸自然。
🐢衝動性購物真的很母湯!有些飼主還來不及搞清楚動物的基本知識,就急著把動物帶回家。例如蘇卡達象龜是常見的苦主,這種世界第三大的象龜,最容易被忽略「環境、行為」的需求。
🐢小時候渾圓可愛的「蛋黃蘇」,長大後成為體長約60-90公分的「挖土機」;飼主常因飼養空間不足,選擇「棄養」牠們。此外,牠們動作看起來遲緩卻強而有力,簡易的籠舍不容易關住牠們,挖土的習性也使他們成為脫逃高手,這些狀況也往往成為外來種溢出的漏洞。
🦉把動物「保育」在家裡,就不會受到威脅了?🐢
其實是錯誤的!人類的寵物需求也是野生動物生存受到威脅的原因之一。非法把保育類動物帶回家,其實壓迫了牠們的族群生存。許多人以為養在家裡就是一種保育,這種觀念其實跟「保育」大相逕庭,野生動物保育目標應是要讓野生動物們在原棲息環境永續生存,才得以發揮生態功能。
🐢本案查緝到的射紋陸龜,名列CITES附錄1,被認為貿易可能導致族群滅絕,也被IUCN列為瀕臨滅絕(Critically Endangered)。射紋陸龜原生於馬達加斯加,由於棲地破壞,加上不斷被盜獵去滿足寵物市場需求,導致野外族群量大量下降。台灣也將牠列入I級保育類,未經許可的買賣、飼養都是非法行為。
🐢盜獵的犧牲者除了這次查緝到的動物外,臺灣盜獵榜上有名的物種就屬食蛇龜了。盜獵者與不肖商人將龜作為投資標的,不斷的「炒龜」操作下,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野外的族群因盜獵而越來越小,最後有些民眾則以棲地破壞、盜獵頻繁為由將食蛇龜私自飼養在家中「保育」,反而增加保育工作的困難。
🦉安安你好,網路社群成為管理漏洞🐢
LINE不只可以被老闆追殺、交朋友,還可以作為非法販售的平台,本案的嫌犯就是利用通訊軟體的隱密性,來獲取不法所得。
新興的通訊、社群軟體對野生動物帶來新威脅,許多珍奇異獸藉此流通買賣。有些社群平台已經採取動作,像Facebook已經將動物買賣列入禁止項目,但在不同的平台仍可見這樣的非法貿易,如何避免網路社群成為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管道,成為新興的課題。
越來越多人喜歡野生動物,進而起心動念「想養、收編」,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害了牠們。讓動物保有自然的習性,永續生存在野外,才是正確的愛護方式。
————————————————
|訂閱窩窩|支持替動物發聲的獨立媒體:https://wuo.pros.is/39wfej
黃 嘴 黑 鳥 外來種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惡魔歸來 🇦🇺
「塔斯馬尼亞惡魔,3,000年後又踏上了澳洲大陸...」俗稱「塔斯馬尼亞惡魔」的袋獾,是澳洲極具象徵性的瀕危動物。早在數千年前於澳洲大陸本土消失殆盡的袋獾,當前全世界僅在澳洲島州的塔斯馬尼亞,可以找到野生蹤跡。但在本周,澳洲保育團體公布了一項最新復育行動,表示已將26隻袋獾送至澳洲大陸一處動物庇護所,展開階段式的繁殖、復育、野放評估與試驗。然而在澳洲大陸消失千年的袋獾,如今再引入對於地方生態系統有何影響?利大於弊嗎?
擁有黑、棕色毛髮,胸前與前肢交接處帶有一圈白色鬃毛的袋獾,曾經自然生長於澳洲大陸本土,但在距今約3,000年前後就已在澳洲本土消失殆盡。儘管切確原因未知,但科學界普遍推測可能與氣候變遷、人類獵捕、以及外來種澳洲野犬的引入有關。目前全世界只有在澳洲島州的塔斯馬尼亞可以發現野生袋獾。
但為何會被稱作「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則是因為袋獾是袋鼬目裡最大的食肉動物,儘管成年體重只在8公斤上下,體型大小不過近似於犬類,但卻是下顎十分有力、尖牙利嘴,且不吝於向敵意對方大肆咆嘯的性格動物,若遭遇危急刺激,更會發出如臭鼬般的刺鼻臭氣,嚇阻防身。
一般晝伏夜出的袋獾,以獵捕其他動物或吃腐肉維生,野外平均壽命僅約6年。在過去,袋獾曾因被認為可能咬殺家畜,因而遭人類大量獵捕,使得野生數量大減。儘管其後有關保護法規讓數量一度彈升,但1990年代以來,一種叫做「袋獾面部腫瘤病」(DFTD)的未知疾病,卻又讓袋獾遭遇物種危機。
這種不明傳染疾病,會讓袋獾面部與口腔內部,長出大小腫瘤,進而影響進食,最終飢餓死亡,且至今仍無法找到根治辦法。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袋獾野生數量已從15萬銳減至2萬5,000隻,並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EN)。
而5日,由保育團體「澳洲方舟」(Aussie Ark)主導執行並公開宣布的袋獾復育行動,便是為了讓野生袋獾數量復歸穩定,不致因為疾病而走入全滅命運。
根據澳洲方舟,今年7月及9月已將總計26隻袋獾送至澳洲本土大陸,巴靈頓山國家公園附近一處動物庇護所。由於復育及再引入計畫不可能一蹴而及,第一批引入的袋獾將先在400公頃大、已排除捕食者等潛在威脅的庇護所生活一段時間,同時透過攝影機追蹤、監測儀器等,評估適應情況。
「我們引入的袋獾都是年輕又健康,他們將先在這個最適切的環境生活6個月,尋找自己的地盤領域,以便為之後的繁殖復育作準備。」澳洲方舟的主席福克納(Tim Faulkner)表示。如若計畫進展順利,第二批、40隻的袋獾則將在後年再引入同一動物庇護所,進行復育與後續野放試驗。
然而,距離袋獾在澳洲大陸消失殆盡早已過了數千年,大自然環境物換星移,幾經演化變遷,再引入的考量是什麼?利大於弊嗎?卻也是科學與保育界長期辯駁的生態議題。
福克納解釋,除了因為袋獾在近代因人類獵捕及上述疾病而野生數量大減,希望能藉此確保物種基數穩定之外,也考慮到了生態平衡。根據澳洲官方有關機構,儘管袋獾在遭遇攻擊時,會為了自衛而可能造成傷害,但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與家畜。相較之下,「狐狸還有貓,是(澳洲)將近40種哺乳類動物滅絕的原因之一,袋獾卻是控制狐狸與貓數量的天然解決之道之一。」
塔斯馬尼亞大學的袋獾專家漢彌爾頓(David Hamilton)進一步解釋,事實上袋獾不太常獵捕貓作為食物,但野貓為了躲避與晝伏夜出的袋獾起衝突,反而會選擇在黃昏與清晨時段外出獵食,相互錯開。這也讓部分會被貓獵捕、且數量危急的袋狸動物(bandicoot),得以逃過一劫。從數據上來看,袋獾分布數量比貓還要多的許多地區,其袋狸動物數量也確實較多,「理論而言,袋獾(再引入)應不會對澳洲造成負面影響」。
但也有如澳洲迪肯大學的生態專家里奇(Euan Ritchie),保守地指出:任一物種再引入任一生態系統都存在一定風險,對動植物可能造成程度不一的影響。比如2012年,袋獾引入塔斯馬尼亞東岸的瑪麗亞島,就曾造成當地幾個短尾水薙鳥 (Short-tailed shearwater,物種數量「無危」)群落消失。
儘管袋獾確實讓島上另外兩種會獵食短尾水薙鳥的外來物種——貓與刷尾負鼠(Common brushtail possum)——數量得到壓制,但袋獾卻也被發現會開始吃海鳥的蛋與雛鳥。
不過澳洲方舟與多個保育團體合作的袋獾計畫,雖然終極目標是期待能讓袋獾回歸澳洲大陸,但當前仍只是在庇護所適應觀察的初步階段。對於未來克納則相對樂觀地表示:「我真的相信隨著時間流逝,塔斯馬尼亞惡魔會成為澳洲大陸尋常的一份子...3,000年前他們就在這裡了,你知道的,對於生態環境來說,這千年不過一眨眼。」
Photo Credit:澳洲方舟
#澳洲 #塔斯馬尼亞 #塔斯馬尼亞惡魔 #袋獾 #動保 #科學 #動物 #生態 #Australia #Tasmania #TasmanianDevil #animal #science #climatechange #reintroduce #DFTD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