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河濱公園-台北市最後一塊隱藏的神聖綠地.
.
現在,他被關了起來.
.
乍看之下,他和一般河濱公園沒什麼不同,甚至旁邊就是喧鬧的華中橋,以及近年移來就不走的中繼魚市,味道傳來臭得跟什麼一樣,隔壁又是網球場和籃球場,但夾在中間的這一小塊綠地,很神奇的,被隱匿起來,變成只有少數人知道,鮮少人煙和破壞的綠地,那就像是坐落在兩個人類密集之處,突然被隱藏的九又十分之三月台一樣,他結合了四種傳奇因子,生態、文資、老樹群、在地人才知道的遛狗聖地.
.
今天去的時候,公園的幾塊綠地又被圍了起來,貌似要施工的樣子,問一下工人,才知道,該死的停車場又要擴建了.
.
這座公園,原本的樣子更美,不知為何,我們偉大的市長-柯文哲,從哪一刻起,開始把綠地剷平了,建成停車場,而那一座象徵整個萬華的茄冬樹,被停車場包圍起來,孤零零的,周圍堆滿垃圾,自從建了停車場,垃圾變多了,可以看見散出去的衛生紙還有吃不完的食物袋子等垃圾,以停車場為中心,擴散出去,原本乾淨的公園,越來越髒,原本美麗的綠地,越來越小.
.
曾經研究萬華的歷史,爬梳到了有這麼一棵百年茄冬樹,那是古老的加蚋仔中的一個著名的村子,下庄仔,所僅存的唯一的遺跡,他應該有一百一十五歲,在下庄仔整座村莊一千多戶,因防洪計畫被遷村,這棵樹,就是見證下庄仔曾經存在的一段歷史.
.
水淹不死,怪手也挖不了,據說遷村的時候,怪手把其他樹挖走了,屋子也剷平了,唯獨這一棵樹,動不了,穩如泰山,因為每次怪手要挖他的時候,駕駛就會肚子痛,儼然就是宮崎駿「平成貍合戰」的情節,萬物有靈,自然的反撲,當一個個怪手駕駛抱著肚子逃去,這棵樹以及他的傳說,就被留了下來.
.
當我翻到了這百年茄冬樹美輪美奐的照片,想說,他在哪呢?我怎麼沒印象,這麼有名,怎麼沒見過呢?沒想到,原來我天天都經過,只是這棵百年老樹,被隱沒在停車場的車堆中,四處雜草叢生,他就這麼被停車場包圍起來,以前還有許多人會遠道而來去朝聖這萬華的象徵,現在好像被遺忘了,曾經媽媽、小孩們,在老樹下們坐下來休息、遊玩,說故事的椅子,現在已經蒙上了塵埃,只剩下滿地的菸蒂,草長得快跟人一樣高了,沒有一條道路通往這棵樹,應該說,原本一片廣闊的綠地,如同剃頭般,將他孤立了起來,他被各種車輛和廢氣們包圍,彷彿一座孤墳,「台北市指定保護樹」的招牌,也破舊的快要掉了下來.我不知道,有天這招牌不見了,這棵寶樹,會不會莫名其妙地消失,因為人們已經幾乎忘記這如同神靈一般守護大家的樹,就在這裡.
.
當整個公園被停車場吞沒,只看見自私的人們為所欲為.
.
柯文哲近年來,不知哪根筋不對,開始將萬華的河濱公園停車場化-原本的綠地一個個消失,被剷平做了停車場,從華江河濱公園到馬場町一帶,已經有佔地遼闊的好幾座停車場,然後還繼續在建,綠地彷彿要被吃掉一樣,這裡不是河濱公園,而要變成河濱停車場,整個台北市的車子都給灌到這裡似的.雁鴨河濱公園一進去,馬上看到被改建的停車場,以華中橋旁這座新的停車場來說好了,隔壁就有超大的第一果菜市場停車場,車還沒停滿,居然在這又建一座,把整個華中河濱公園都堵塞了起來,連公園入口,也為了停車轉換路徑方便,乾脆就建了一道斜坡,這根本就是在阻礙人進入公園的設計,我相信全世界沒有公園是這麼幹的,不是給人進去,是給車路過用,彷彿在說「嘿,你不能進來這裡」.是給車服務,而不是給人-現在,更誇張,乾脆連招牌所在的地點,幾棵老樹點綴的「華中河濱公園」,都給上了圍欄,要把這公園的招牌給拔掉了,就為了能多停幾座車,不知道幾年以後,這用利益和講求效能的心態驅使下,這座公園會不會被剷平.
.
華中河濱公園到底神奇在哪?野鳥,這裡聚集了大量的野鳥,有白鷺鷥,夜鷺,喜鵲,鴿子,八哥,黑冠麻鷺....甚至能見到稀有的不知名物種.
.
這些野鳥基本上不怕人,看到腳踏車來了,甚至捨不得移動自己的身子,就懶洋洋的稍為飛起來一下下,然後,又回到你的腳邊,你能用肉眼看見他們羽毛上細緻的五顏六色.
.
曾經看過一個尾羽超級美麗的鳥類,混在喜鵲堆中,像是台灣藍鵲那樣美麗的尾羽,在這裡,你會有滿滿的驚奇.
.
這裡還有類似原始叢林的老樹森林,是的,是森林沒錯,山坡上連綿的老樹,大概有四十幾棵長在一起,地面十分的乾淨,白天,好像是晚上,那裏的空氣不可思議的新鮮,總會有一個穿著道袍的老人,坐在樹林之間練功,就像要吸飽這裡的靈氣似的,完全想像不出,這裡是台北.
.
這裡也是疫情之中,萬華人少數一塊能喘息的地方,許多人會來這邊遛狗,而這些熟面孔的家犬,也幾乎不會攻擊野鳥,可以看到喜鵲放肆的,在邊境牧羊犬身旁跳來跳去,搭起一座鵲橋.
.
現在,這停車場要擴建了,這嚴重的侵蝕了華中河濱公園,因為那些被圍起來的山坡,都是野鳥的活動地點,有些甚至會在樹上築巢,更可怕的是,垃圾與廢氣,這些山坡原本就是把公園隔絕起來最好的障蔽,就算前頭被開闢成停車場,這裡,仍保留一塊寧靜,現在,停車場像是黑潮一樣,淹沒了過來,那些垃圾還有廢氣還有吵雜聲,也就跟著過來,我不知道,把原本寧靜美麗的公園,如同鄉間小徑的公園,硬要在上面停滿車和水泥,用意是什麼,這會嚴重破壞華中公園的景觀和生態.
.
現在工程還沒進行,只是圍籬圍了起來,準備要施工,懇請大家關注此事,敦促台北市政府停止施工,還給公園僅存不多的綠地,不要再更多停車場了,台北市需要的不是這個,萬華也不需要這個.
.
現在,人們需要的,是在疫情的恐懼與水泥城市的壓迫感下,一塊可以好好休息的地方,讓人可以好好吸一口氣,面對未知的明天,不是更多停車場.
.
在後疫情時代,我以為這樣的重要性被凸顯,無論是幾級警戒,還是封城,在人們走在城市裡都害怕被感染的時候,公園以及綠地,就是唯一可以避難的地方,在這裡享受僅存的自由,人們需要的不是停車場,而是能走的地方.
.
神父在此呼籲台北市政府,請不要把華中河濱公園給關在牢籠裡面,疫情之中,萬華已經是受創最重的地方,請不要在剝奪萬華人微小的自由,brother.
黑冠麻鷺食性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螢回臺大 期盼明年校園內火金姑放光芒】
.
臺大校園生態豐富,是臺北市內難得的都市綠洲,除了熟知的領角鴞、黑冠麻鷺、鳳頭蒼鷹、五色鳥、赤腹松鼠等,也正積極進行螢火蟲的復育工作。由臺大校友「五十重聚」捐贈母校經費,並由校園規劃小組建議用於螢火蟲復育,希望能增進臺大校園生物多樣性。
螢火蟲復育基地在臺大農場作物標本園內,目前除了建構出乾淨、親水與無污染的自然環境,在螢火蟲幼蟲尚未野放之前,先進行野放田螺或川蜷,以作為螢火蟲幼蟲的食物來源,營造更完備的生態圈。希望臺大校園在明年的春天夜晚,能有著一閃一亮的螢火蟲漫天飛舞。
詳見
公視「台大農場擴大水路復育螢火蟲 盼打造永續校園建設」: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138
ETtoday「台大放螺復育螢火蟲 盼明年春末夏初進校園賞螢」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828/2066619.htm#ixzz74oqlUC8q
.
#臺大農場 #螢火蟲 #火金姑 #五十重聚 #謝謝校友
黑冠麻鷺食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遠方和海】
如果有人生的空拍機,讓你俯視短短幾十年的光陰,你會發現,浮生如寄,如蜉蝣於天地,原來一直在原點兜兜轉轉,重複同樣的須臾。
去年此時,我家附近的彩虹邨「彬記粥麵美食」爆發疫情,我長期深居簡出,每天Work from Hill,一早就鑽入深山做森林浴,大啖品嚐抗疫神器的芬多精。浸淫於山澗瀑布之間,恣意放題「空氣維他命」負離子。行到雲深不知處,就放任思緒飛上三千里高空展翅翱翔。
今時今日,我已經搬到台中旅居,自上月中開始防疫模範生的寶島爆發第一次的大規模社區感染。台中是盆地,沒有西貢的山澗瀑布,但就有數個公園信步可達,奢侈到我可以早晨跑去公園看大鳥、晚餐後散步去另一個公園賞山櫻。陪我跑步的大鳥是台灣常見的原生品種黑冠麻鷺,像山雞一樣大小,但就不怕我,原來天性遇到危險時,唯一應變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呆如木雞,因此被戲稱「大笨鳥」。原居於山區的黑冠麻鷺本性其實對人類非常警覺,但近年已經如北漂青年湧入大城市,已經習慣與人同行在公園了。
兜兜轉轉的不止是疫情,沒完沒了的不止是抗疫。我又看回了童年的讀物,如《老人與海》。原來名著如人,不同年齡看,有不同的感受。小時只懂這是勵志的諾貝爾獎巨著,只有夕陽西下時,才看懂海明威藏在筆後的人生哲理。漁夫又窮又老,不務正業,不去打魚蝦求生,而是葉公好龍,一心以為鴻鵠將至,要打一條世界紀錄的大魚,這是在追求人生的意義而非成就。當此疫情世紀,可以選擇原地掙扎求存,也可選擇抬頭望向遠方和海。
今日 @頭條日報 專欄: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221/20210618/931233/專欄-非誠勿遊-遠方和海
#頭條日報 #非誠勿遊 #項明生 #台灣 #疫情 #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