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練的陪伴不是為了讓你能拍到那張「 最了不起的照片 」"
- - - - - -
【故事教練】– 線上學習系列 Vol. I
https://bit.ly/3zch2km
當人們問到建築師的訓練與養成時,斯洛維尼亞的建築之父尤杰•普雷契尼克( Jože Plečnik, 1872-1957) 斬釘截鐵地回道 -「建築這門專業是無法只透過老師來『教授』給學生的。」 普雷契尼克深信,建築師的專業素養及視野, 更像某種「病毒 (virus) 」- 經由老師傳給學生,病毒或抗體在朝夕相處的辯證討論之餘耳濡目染,無論好的壞的,正面亦或對人體有害的,都將成為內在與視野重要的一部份…
「故事教練」是個全然「客製化」的學習與進修機會。
「故事教練」計劃根據每位學員各自與攝影的淵源與關連來規劃近程及中、遠程目標,以及客製化的攝影故事收集與訓練。
「故事教練」將提供針對特定創作實際需求量身定做的建議與指導,密集對話與諮詢將透過一對一網路視訊定期進行。
與學學合作已近十年。先前從未料想到,有一天講台前竟然坐滿了全被口罩給遮著大半邊臉、臉部表情我得憑空想像的學員... 更沒料到,多年後 2021 年某一天我得想破腦袋瓜子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將課程中那總讓自己最享受的「互動」轉化至網路學習模式並繼續讓學員們驚艷…
透過人在歐洲近二十年的經歷與體會,請容許我毛遂自薦,期待能榮幸地以「教練」的角色,或其實更像那面「鏡子」所反射的視野,陪伴並協助屬於你自己故事的拍攝、編輯與書寫。
與於其他線上課程談話頭 (talking heads) 單向「授課」最大不同點在於 ——「故事教練」將花更多時間來「聆聽」你究竟如何描述你的故事,包含鏡頭前與鏡頭後邊諸多讓你感動和嚮往的情節
我十分好奇為何你鍾情以影像來訴說故事? 你習慣或擅長紀錄故事的工具 (相機、傳統黑白暗房、數位後製,甚或口袋裡隨身攜帶的那枝筆)? 你對攝影的投入與熱情? 關於主題的偏好、以及題材的挑選。
「故事教練」線上學習主軸包含旅歐近二十年攝影故事收集的私人經驗分享,尤其將聚焦於長期攝影計畫的規劃與執行,例如與故事 (人物) 的關係,靠近故事可能的方式 (approach)、又如何培養屬於你個人的拍攝節奏 (rhythm)?或者,當作品累積至一定階段,影像編輯與篩選該如何進行? 展覽應如何規劃? 如何能與歐洲藝廊或策展人們聯繫? 怎麼準備展覽提案? 展覽該如何落實? 是否有出版攝影書的計畫? 該選擇獨立發行或與出版社聯繫? 書稿又應包含哪些素材? 如何進行編輯? 攝影書編排與展覽影像挑選是否又有相同的邏輯等細節。
關鍵字不外乎是: 「你」、「故事」、你與故事的「私人聯繫 (personal connection)」。
除了針對願意嘗試以不同角度重新審視自己作品與拍攝方式的專業攝影師之外,「故事教練」更歡迎初學者、或只將攝影作為興趣的業餘攝影師們來一同參與。作為你的那面「鏡子」,我將坦誠地從旁給予意見,一對一與你分享那些經由攝影就此改變自己下半輩子的奇妙體驗,以及那些從錯誤中習得的寶貴經驗。更將根據你的好奇心與個性協助擬定專屬與你的攝影計畫,「故事教練」將陪伴你密集地去探訪那些讓你打從心底好奇的故事、鼓勵你透過自己的節奏與方式去體驗以不帶偏見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與人群、和眼前世界緊密聯繫時的樂趣,進而發現 - 「攝影從來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始終是『 人 』的事實」,這正是「故事教練」迫不及待想與你分享的驚喜 —— 攝影與生活自然連結的入場卷。
十回每次四十五分鐘的課程,為期五個月,總計近十小時一對一的學習模式,是「故事教練」線上學習系列的基本設計,相關學習計畫,主題將全權交由你來決定。
「故事教練」將從旁協助,依據個案實際情況予以建議,提供閱讀資料與實例,包含客製化的系列課後作業 (assignment) 將會是你最扎實的訓練。「故事教練」更計畫挑戰台灣傳統教育保守思維中始終缺乏的「自由意志」—— 獨立思考的熱情與樂趣。這回,我將給你一張白紙、空白的相紙,沒有預先指定的題目,我好奇,當你有機會恣意發揮時,你將如何享受這份全然無拘束的追問與書寫? 這是自己人在歐洲十多年的體會,不只適用於攝影思考,更讓我重新看待日常生活的細節,我等不及與你面對面分享更多實例與切身體驗。
衷心期盼透過「故事教練」如此難得的設計,與家鄉同好們一同享受專注沈浸於影像故事追尋時,眼前世界頓時顯得單純也深刻的喜悅。無論你想要與我討論一個已深耕多年的影像計畫、琢磨攝影集(誌)的編輯與出版、攝影展策展概念與各項執行環節、找尋管道將作品送來歐洲展出的計劃等等都竭誠歡迎,或者,一同花上一段時間,遵循歐洲釀酒人的古老傳統,與你一起醞釀進而沈澱諸多讓故事顯得動人的層次與細節。
更特別的是 ——「故事教練」不僅只侷限於攝影的討論。
倘若你對文字書寫、東歐電影、歐洲斯拉夫國家如斯洛維尼亞、捷克、波蘭、斯洛伐克或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賽爾維亞、波士尼亞與科索沃等地,甚或伊拉克庫德斯坦自助旅行、求學或遠方生活有興趣,「故事教練」都格外樂意與你面對面、一對一討論相關計劃究竟能如何深入發掘。
「故事教練」是在腦海裡已醞釀多時的心願
客製化的攝影學習在台灣實屬罕見。「故事教練」的初衷其實格外單純 —— 就在世界愈趨瘋狂失控之際,我渴望聆聽那些讓你打從心底好奇的人與故事、那些你潛心琢磨的影像與文字,抑或,某個你即將前往認識的故事。
「故事教練」的陪伴不是為了讓你能拍到那張「 最了不起的照片 」,「故事教練」的任務是從旁提醒你 —— 必須先忘記目的地,旅程才算正式開始,至少,這是自己始終享受這趟近二十年、人在歐洲的影像旅程的方式和信念。
格外期盼有機會透過「故事教練」如此獨特的互動,我們一同找到屬於你的獨特觀點來回應這個瘋狂世界,也替瘟疫蔓延期間諸多細膩的心思留下讓自己感動的詩句與最誠摯的見解。
張 雍
- - - - - -
張 雍【故事教練】/ 名額有限
https://bit.ly/3zch2k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不需要因為創作而感到痛苦,光是對不公不義的事情太過敏銳,跟身為女人,就讓我的生活痛苦。」 ——Karen Finley,《怒女》 黃亦晨擅長以自身情感為出發點,並透過黑白暗房來抒發她的生命故事。在2016年所出版的《如露亦如電》攝影集,透過高反差的黑白,顯影出她青春時的糾結、感情、與心情。在出...
黑白暗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攝影與生活自然連結的入場卷"
https://bit.ly/3zch2km
- - - - - -
與於其他線上課程談話頭 (talking heads) 單向「授課」最大不同點在於 ——「故事教練」將花更多時間來「聆聽」你究竟如何描述你的故事,包含鏡頭前與鏡頭後邊諸多讓你感動和嚮往的情節
我十分好奇為何你鍾情以影像來訴說故事? 你習慣或擅長紀錄故事的工具 (相機、傳統黑白暗房、數位後製,甚或口袋裡隨身攜帶的那枝筆)? 你對攝影的投入與熱情? 關於主題的偏好、以及題材的挑選。
「故事教練」線上學習主軸包含旅歐近二十年攝影故事收集的私人經驗分享,尤其將聚焦於長期攝影計畫的規劃與執行,例如與故事 (人物) 的關係,靠近故事可能的方式 (approach)、又如何培養屬於你個人的拍攝節奏 (rhythm)?或者,當作品累積至一定階段,影像編輯與篩選該如何進行? 展覽應如何規劃? 如何能與歐洲藝廊或策展人們聯繫? 怎麼準備展覽提案? 展覽該如何落實? 是否有出版攝影書的計畫? 該選擇獨立發行或與出版社聯繫? 書稿又應包含哪些素材? 如何進行編輯? 攝影書編排與展覽影像挑選是否又有相同的邏輯等細節。
關鍵字不外乎是: 「你」、「故事」、你與故事的「私人聯繫 (personal connection)」
除了針對願意嘗試以不同角度重新審視自己作品與拍攝方式的專業攝影師之外,「故事教練」更歡迎初學者、或只將攝影作為興趣的業餘攝影師們來一同參與。作為你的那面「鏡子」,我將坦誠地從旁給予意見,一對一與你分享那些經由攝影就此改變自己下半輩子的奇妙體驗,以及那些從錯誤中習得的寶貴經驗。更將根據你的好奇心與個性協助擬定專屬與你的攝影計畫,「故事教練」將陪伴你密集地去探訪那些讓你打從心底好奇的故事、鼓勵你透過自己的節奏與方式去體驗以不帶偏見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與人群、和眼前世界緊密聯繫時的樂趣,進而發現 - 「攝影從來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始終是『 人 』的事實」,這正是「故事教練」迫不及待想與你分享的驚喜 —— 攝影與生活自然連結的入場卷。
白沙灣 台灣 (2021) © 張 雍
- - - - - -
張 雍【故事教練】
https://bit.ly/3zch2km
黑白暗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故事教練】
與於其他線上課程談話頭 (talking heads) 單向「授課」最大不同點在於 ——【故事教練】將花更多時間來「聆聽」你究竟如何描述你的故事,包含鏡頭前與鏡頭後邊諸多讓你感動和嚮往的情節:
https://bit.ly/3zch2km
十分好奇為何你鍾情以影像來訴說故事? 你習慣或擅長紀錄故事的工具 (相機、傳統黑白暗房、數位後製,甚或口袋裡隨身攜帶的那枝筆)? 你對攝影的投入與熱情? 關於主題的偏好、以及題材的挑選。
【故事教練】線上學習主軸包含旅歐近二十年攝影故事收集的私人經驗分享,尤其將聚焦於長期攝影計畫的規劃與執行,例如與故事 (人物) 的關係,靠近故事可能的方式 (approach)、如何培養屬於你個人的拍攝節奏 (rhythm)?或者,當作品累積至一定階段,影像編輯與篩選該如何進行? 展覽應如何規劃? 如何能與歐洲藝廊或策展人們聯繫? 怎麼準備展覽提案? 展覽如何落實? 是否有出版攝影書的計畫? 該選擇獨立發行或與出版社聯繫? 書稿又應包含哪些素材? 如何進行編輯? 攝影書編排與展覽影像挑選是否又有相同的邏輯等細節。
關鍵字不外乎是: 「你」與「故事」
以及,你與故事的「私人聯繫 (personal connection)」。
- - - - - -
學學線上 x 張 雍【故事教練】
現正報名中:
https://bit.ly/3zch2km
黑白暗房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不需要因為創作而感到痛苦,光是對不公不義的事情太過敏銳,跟身為女人,就讓我的生活痛苦。」
——Karen Finley,《怒女》
黃亦晨擅長以自身情感為出發點,並透過黑白暗房來抒發她的生命故事。在2016年所出版的《如露亦如電》攝影集,透過高反差的黑白,顯影出她青春時的糾結、感情、與心情。在出版攝影集後,她像是將過往的記憶陳封在照片中,並前往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除了關注自身的狀態,黃亦晨亦關注著社會案件。2019年,她無意間看到了一則情殺案件,這個案件讓她意識到,即便在親密的關係中,也可能藏匿著暴力。因此在蒐集新聞、拍攝案發地點後,黃亦晨藉由破壞底片,並結合被害者們最後身影的監視影像,讓那些曾經發生過的暴力,透過《最後身影之後》這套作品,浮現了出來。
《最後身影之後》日前在也趣藝廊展覽。黃亦晨的概念是,讓觀眾在一樓感受她當時被震懾到的情殺案件,隨後在二樓穿梭於各個命案現場,最後再到三樓,聆聽她的合作夥伴,小蜆和大栩,談論著親密關係的暴力事件與倖存者的心境。透過展覽,觀者能感受到那些潛藏在黑暗中的暴力,並最後在小蜆與大栩的生命故事中,找到一個可以暫停與抒發的空間。
黃亦晨的創作歷程,從自我的情感,跨足到親密關係中所隱藏的暴力。經由自身的感知與收集資料,抽象的情感逐漸構成具象的影像。她也從這過程中,體悟到自己要先在一個好的狀態下,才能帶給周遭的人正向的影響力。
小檔案:
黃亦晨,台北人。2011年、2018年先後畢業於舊金山藝術大學(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及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攝影所。展覽跨足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日本及台灣,並在2018年參展於高雄攝影節「自拍狂潮」。
2016年出版第一本攝影集《如露亦如電》,她認為如果能透過攝影來溝通,如果照片可以被人感受到精神渴望被表達的本質層次,那麼,攝影正就應該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