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即興(一)」
一齣戲如果在這個週末要上演了,經常在星期一開始裝台,星期二演員上台適應,星期三把舞台、燈光、音樂等等技術點整合順走,星期四彩排,星期五觀眾進場進行首演。這就是劇場界俗稱的劇場週。演員們會從星期二開始,一直到星期天演完,都在俗稱「黑盒子」的劇院裡工作,暗無天日,經常一轉眼已經晚上卻渾然不知,以為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片絢爛,如同台上的聚光燈餵養我們的慾望,想像就這麼可重複地,永恆放射劇組這群心靈的集體精神。有時候我們會在休息時間走出室內,因為在黑盒子的時光,不是現實的時空。一推開門,戶外的陽光和非空調的自然風湧入鼻息之際,我們演員就在這個時間,想想我們剛剛進行的戲碼情節,多麼濃粹,多麽震撼,多麼精緻,或是多麼奇怪,哪裡還不夠好,什麼是誇大,美學了嗎,徒勞無功的恐懼,自我感覺良好的蓄勢待發…..此時吹有自然風被市井氣味包裹的我們,仍把戲服認成是自己的真正膚色。戶外相對於劇院遮風避雨的室內,只是次要的背景,短暫的放鬆,重點還是台上,斤斤計較的時空技法。街頭即興表演就成了很特殊的經驗。
二十幾年來,我所學所做的是西方舞台劇為主,但大一時期竟然也參加過新竹玉米田劇團的《與東門神的對話》,在新竹市的做法是大小偶人溜冰鑼鼓遊街後,在東門城直接封街表演,而去湖口老街、南寮漁港、北埔義民廟、內灣國小操場這類場地時,是像工人一樣坐在卡車後面,迎著強大竹風,架起佈景,遊街么喝,聚眾開始演給鄉親看,關於新竹地區文化歷史與科技如何在新竹消長著。那是我這一生中,第一個環境劇場的演出;後來,大三參加汪其楣老師做的學製《海山傳說・環》,我們附帶去了些台北的高中和松江詩園等公共戶外場,甚至延伸到美國奧樂岡大學演出(當晚中場休息我與這群亞熱帶台灣學生還一起看到人生中第一場雪),身穿各族原住民服裝,講述神話和禁忌、傳說,跳起不同的舞蹈,節奏裡我也深信我就是原住民;在陳水扁做台北市長的任期內,捷運開通,當時我所就讀的北藝大和捷運公司合作,在中山站到北投站之間甚至台北車站內,進行街頭演出,有雜耍、踢踏舞、希臘悲劇服飾秀、布偶短劇,我則是小丑裝扮的默劇,體會了演員製造孤獨的風景與取悅人群的本質;921震災去日月潭附近的國小,一間間教室進行五分鐘的丑偶表演,我們認為至少給小朋友們一些安慰;踢踏舞可以接演選舉造勢場和商演,戶外演出給了戲劇學子一些零用錢和震撼教育;堯樂茶酒館、畢業後在松山機場、台南舊糖廠、早期華山烏梅酒廠,都做過戲劇、行為藝術或工作坊,了解了看與被看的學問,事件在景觀裡重建……,還記得一次颱風天在台中某個西餐廳裡,只有一兩位客人在吃飯,我們呈現一個身體聲音實驗劇,當時年紀小覺得荒謬至極還跟導演吵架……直到幾個月前《在棉花田的孤寂》於台北戲劇院與桃園展演中心戶外廣場,讓我重新反省與擁抱,其實所有的戶外街頭演出,訓練了表演者應該隨時決定,何時融入環境與觀眾互動,何時如同戴上耳機般隔絕人世:在這些不同傳統的黑盒子劇場中,因為來來去去的觀眾無從預期,多變的天候和空間歷史的重疊性,使得表演成為一種既放鬆又更需要表演內在精神力的實驗所。街上和劇場密閉黑盒子,對演員,似乎應該只是關門開門之間的事。
苗栗市三十多年來一直維持在元宵節舞龍火旁龍的傳統,我親眼目睹2019二月十六日,一個小鄉鎮的十字路口,為了迎接中正路的一場嘉年華,開了小卡車車上放了十幾張塑膠板凳、婦人從巷口鑽出搬了諾大的A梯,一家四口用摩托車卡位,輪流去買麥當勞然後在路邊一根根薯條吃完,拖鞋家族攏進婚紗店二樓,沾沾自喜享用大櫥窗最佳視角而眾人仰頭稱羨,火消車上火警人員也駕好他的手機準備拍攝,一群孩子爬到環保車腳踩特瓶為了看熱鬧,人群縫後看不見表演的鄉下人忍不住一起呼喊『表演!表演!』,然後表演者對不起自己的藝術良心(或虛榮心)只好再表演一輪。除了抗議、攤販、酬神、謝民或聚眾而生的兒童劇、歌仔戲、布袋戲,媽祖遶境和苗栗火旁龍、宜蘭利澤偶戲節的遊街……,這些傳統宗教風俗外,還有哪個時刻、誰的需要,人們得以創作更多「當代生活」的嘉年華?而演員,又如何擁抱回饋庶民文化的放鬆下的活力? (原載於《文訊》402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文化局、客家事務局(8/25)】 #客家文化活動經費不均 今天首先問客家事務局,雖然說桃園的客家族群以分佈於南桃園為主,但在核定補助各區辦理客家文化活動時,近三年桃園、中壢、龜山分佈極低,是否有具體方針辦理這些區域? 局長雖回應要回到各區公所與地方社團來申請經費,但智翔認為客家...
黑盒子劇場桃園 在 桃園市議員 簡智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文化局、客家事務局(8/25)】
#客家文化活動經費不均
今天首先問客家事務局,雖然說桃園的客家族群以分佈於南桃園為主,但在核定補助各區辦理客家文化活動時,近三年桃園、中壢、龜山分佈極低,是否有具體方針辦理這些區域? 局長雖回應要回到各區公所與地方社團來申請經費,但智翔認為客家人的活動未必都要以地域性做依據,希望未來各區的客家人都能享有文化活動的資源分配。
#桃林鐵路沿線文物設置
桃林鐵路的文物設置一事,過去跟文化局有做過一些討論,目前大家都希望桃林鐵路的景觀上能重現鐵道運輸文化的意象,也有將台鐵車廂設置做裝置藝術的規劃,但整體仍須文化局來做整體一點的規劃,智翔認為目前正是搜集資料的時機,未來在與都發局討論時,可以一起讓桃林鐵路的空間變得更好。
#蚊子APP下載次數
過去我們都會說利用度低的公共場館是蚊子館,但市民們是否發現政府耗資製作的APP,也有蚊子化的趨勢? 政府規劃活動時,宣傳或資訊的統整時常仰賴APP作為溝通工具,但許多一次性活動的APP,仍上架於手機平台,民眾在使用時容易發生混淆,建議先下架,另外,APP的開發與維護也是一筆經費,但下載次數低落,效率不彰,是否能將經費挪回充實活動本身,也希望文化局在規劃活動時,能思考看看。
#在地劇團排練場地僧多粥少
南昌營區在紙風車劇團大火事件後,再度浮上新聞版面,市府也願意協助紙風車進駐,成立新基地,但智翔認為,桃園自身在地劇團多年來反應排練空間匱乏,今後若規劃為南昌藝術村,使用上也不能排除在地的小劇團,而今天文化局長也反駁,文化局已規劃米穀統制組合倉庫做黑盒子劇場供未來小劇團使用,也有每年補助在地劇團。
智翔僅希望,市府在補助與追求亮點的同時,不要忽視整體友善的環境,足以滋養更多未來的後起之秀的潛力,而既然說到米穀統制組合倉庫,以下就是關於這題的質詢。
#桃園米穀統制組合倉庫進度
位於舊市區的米穀統制組合倉庫,於2017年底登錄為歷史建物,去年公告進行規劃作為黑盒子劇場及展覽空間,至今一年快半過去了,今天詢問進度,文化局則回答還在細部設計,預計下個月可進行工程招標,智翔也希望會後能提供目前的設計進度,方便後續討論。
#桃園市古蹟歷史消防設置
去年智翔曾針對審計報告中,桃園市多處非建築類古蹟資料未通報消防局,不利救災一事,包括20公尺內設置的消防栓不足等問題,今年審計報告指出仍未改善,連兩年消防設備是否支應災害發生都被檢討,去年文化局長有說是審計部不了解古蹟的防災,因屬性特殊故僅能使用灑水系統。
那究竟是審計部真不了解古蹟的消防,還是桃園市文化局對於古蹟的消防措施與審計部存有巨大的認知落差,還請文化局提供資料,讓我們檢視看看,是否為審計部連兩年都不聽我們桃園市文化局的解釋。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sEaWU9ZdPdc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黑盒子劇場桃園 在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個夏天很有戲
據說青年局長的夢想是成為舞台劇演員
戲胞旺盛的青年注意囉!免費培訓課程重磅登場!
由桃園展演中心與漂鳥演劇社合作的劇場學習計畫已邁入第二年
2020以「技藝行動者」為主題推出實戰劇場
邀請重量級師資,為對表演有興趣的青年進行紮實培訓
📢⋆ 𝟐𝟎𝟐𝟎 實戰劇場 技藝行動者|報名開跑 ⋆📢
▍上課地點:桃園展演中心、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劇場
▍報名起跑:即日至8/21(五)晚24時止
▍招收對象:學齡為高一至大四之青少年朋友
▍名 額:限額𝟛𝟘名
▍活動費用:免費(需先繳交保證金1,500元,清寒生則全免)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書面資料審核(8/26公布錄取名單)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yixFCaDhHtZVXur88
👉 報名簡章 https://bit.ly/3ivW3AB
黑盒子劇場桃園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文化局、客家事務局(8/25)】
#客家文化活動經費不均
今天首先問客家事務局,雖然說桃園的客家族群以分佈於南桃園為主,但在核定補助各區辦理客家文化活動時,近三年桃園、中壢、龜山分佈極低,是否有具體方針辦理這些區域? 局長雖回應要回到各區公所與地方社團來申請經費,但智翔認為客家人的活動未必都要以地域性做依據,希望未來各區的客家人都能享有文化活動的資源分配。
#桃林鐵路沿線文物設置
桃林鐵路的文物設置一事,過去跟文化局有做過一些討論,目前大家都希望桃林鐵路的景觀上能重現鐵道運輸文化的意象,也有將台鐵車廂設置做裝置藝術的規劃,但整體仍須文化局來做整體一點的規劃,智翔認為目前正是搜集資料的時機,未來在與都發局討論時,可以一起讓桃林鐵路的空間變得更好。
#蚊子APP下載次數
過去我們都會說利用度低的公共場館是蚊子館,但市民們是否發現政府耗資製作的APP,也有蚊子化的趨勢? 政府規劃活動時,宣傳或資訊的統整時常仰賴APP作為溝通工具,但許多一次性活動的APP,仍上架於手機平台,民眾在使用時容易發生混淆,建議先下架,另外,APP的開發與維護也是一筆經費,但下載次數低落,效率不彰,是否能將經費挪回充實活動本身,也希望文化局在規劃活動時,能思考看看。
#在地劇團排練場地僧多粥少
南昌營區在紙風車劇團大火事件後,再度浮上新聞版面,市府也願意協助紙風車進駐,成立新基地,但智翔認為,桃園自身在地劇團多年來反應排練空間匱乏,今後若規劃為南昌藝術村,使用上也不能排除在地的小劇團,而今天文化局長也反駁,文化局已規劃米穀統制組合倉庫做黑盒子劇場供未來小劇團使用,也有每年補助在地劇團。
智翔僅希望,市府在補助與追求亮點的同時,不要忽視整體友善的環境,足以滋養更多未來的後起之秀的潛力,而既然說到米穀統制組合倉庫,以下就是關於這題的質詢。
#桃園米穀統制組合倉庫進度
位於舊市區的米穀統制組合倉庫,於2017年底登錄為歷史建物,去年公告進行規劃作為黑盒子劇場及展覽空間,至今一年快半過去了,今天詢問進度,文化局則回答還在細部設計,預計下個月可進行工程招標,智翔也希望會後能提供目前的設計進度,方便後續討論。
#桃園市古蹟歷史消防設置
去年智翔曾針對審計報告中,桃園市多處非建築類古蹟資料未通報消防局,不利救災一事,包括20公尺內設置的消防栓不足等問題,今年審計報告指出仍未改善,連兩年消防設備是否支應災害發生都被檢討,去年文化局長有說是審計部不了解古蹟的防災,因屬性特殊故僅能使用灑水系統。
那究竟是審計部真不了解古蹟的消防,還是桃園市文化局對於古蹟的消防措施與審計部存有巨大的認知落差,還請文化局提供資料,讓我們檢視看看,是否為審計部連兩年都不聽我們桃園市文化局的解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EaWU9ZdPd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5dHyJ8bVSYADaay5uH8_UaIZx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