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無限的體驗 酒是樂 杯是極樂 王者的身影 RIEDEL 】
< 樂與極樂 >
想像:
沒有冰涼啤酒的球賽,
少了香脆爆米花的電影院,
忘了太陽眼鏡的酷熱夏日海灘,
球賽還是好看,電影依舊精彩,海灘仍然好玩,
還是樂,但非極樂!
#樂與極樂,
沒有明確的定義,無法清楚的解釋,
好像是......
樂是“片面”,極樂是“全面”,
樂是“有限”,極樂是“無限”。
就像選擇一杯咖啡,
咖啡本身,是”片面”,若考慮咖啡杯好不好看、是否溫杯、搭配點心、使用餐具.......,室內或室外,文青小店或復古風, 露天街頭或巷弄小館…. 這是”全面”。
片面是有限,全面是無限,
片面是單一感官,全面是整體感受。
片面有限的“好”,可以讓人快樂,
全面整體的“美”,會是讓人頭腦融化的極樂!
無酒不歡,
極愛香檳、不能沒有紅白酒、生活也不能少了日本酒,
因為喜歡,所以當然不甘”片面、有限”的去感受一杯酒,
除了酒本身,
“酒杯”絕對是把一杯酒的體驗延伸至”全面與無限”, 重要、基本的條件🤣🥰
.
.
< 一個無法回頭的體驗 說不清道不明 卻清楚知道的美好 >
有一種體驗是一旦嘗試,它會深深的刻畫在腦海、心裡
所謂“無法回頭的體驗”,當然如果說真的無法再使用其他產品就浮誇了,而是只要使用到不同的產品,會察覺,非常明顯!
RIEDEL酒杯,給人的體驗是這種威力 ,
一但使用過RIEDEL,
一旦拿握過RIEDEL杯梗細緻安穩的手感,
一旦看過RIEDEL杯身輕薄弧線的優美,
一旦聞過RIEDEL杯口孕育而成的香氣,
一旦品嚐過RIEDEL酒杯入口均勻細緻的口感,
也可以回頭使用一般酒杯,
但是,永遠會知道那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再多的說明,都不如親自感受,說不清道不明,卻清楚知道的美好,就是這個意義吧!
晚餐開瓶酒 睡前又再ㄧ起小酌 , 這是我和女兒奴的共同嗜好之一
常常女兒奴開玩笑的說:沒有人家裡酒杯比酒多的
(因為酒會喝完來不及補貨,酒杯永遠都在, 除非打破)
🍷
🥂
很喜歡這些酒杯的家庭主婦分享文, ㄧ定比不上專業的分享, 但有無數次的實際使用經驗值
【 全面無限的體驗 酒是樂 杯是極樂 王者的身影 RIEDEL 】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3786515
現貨團購
✔️ 訂購單:https://www.liqform.com/v/7visxdxv
🎁 👉🏻這次的現貨團購優惠:
* 👉🏻ㄧ系列香檳/紅酒/白酒手工杯還有日本酒系列獨家優惠組合
* 👉🏻等了好久的, #獨家限量款手工香檳杯(長梗32.5cm), 氣勢凜人 ,很有震撼力的酒杯 💕
* 👉🏻滿額優惠價加購酒杯擦拭布
* 👉🏻滿額贈, 還可以累贈喔!🥭🍒
滿額贈: 買過都說好吃, 熱騰騰新品上市 澳洲塔斯馬尼亞 極緻冷凍果乾- “ #芒果果乾, 或是人氣王 “ #櫻桃果乾” (隨機出貨)...
.........................
等了很久的現貨團購, 請先別急著下單
主婦大致整理ㄧ下這次的現貨團購商品
★ #HighPerformance獨家手工杯 -->(獨家限量款)
“這根本是藝術,不只是酒杯!“
High Performance香檳杯,它的氣勢凜人
從功能到外觀,集合了RIEDEL酒杯之王最美好的工藝,
拉長的高梗,炫目的杯身,搭配香檳美好緩升的細微氣泡,
一個非常有震撼力的酒杯!! !
依據外型與功能取名為 #HighPerformance。
#High: 指的是新款長杯梗設計,酒杯整體高達32.5公分。
#Performance: 指的是杯口杯身內緣,獨特線紋設計。除了視覺上有光影條紋的效果,更增加了酒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提振散發細緻的香氣
< 特色 >
- 首次獨家到台灣,全球2020最新款式
- 頂級手工工藝
- 是藝術,不只酒杯
- 功能性與設計美感完美結合,酒杯工藝的極致體現
- 線條杯紋光學設計,細緻香氣,國際酒品人臣服推薦
- 長杯梗造型,奪目耀眼
#台灣首次限量獨家提供,
是一個不會錯的選擇!來不及入手 還可能會後悔的魅力杯款
(此次為”透明”杯梗,“黑梗”與“紅梗”後續陸續登台,
建議先購入”透明”款,之後再搭配黑或紅, 因為之後黑色梗和紅梗上市的時候 透明梗不會有喔 !)
我自己小小心得, 依照自己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使用心得, 非購入透明梗不可的原因是什麼呢?
High Performance的透明梗香檳杯 , 相較於黑梗和紅梗雖然低調些, 但是它和黑色紅色搭ㄧ起 , 絕對是ㄧ種互相提升的美
黑梗與紅梗單獨搭配起來....ㄧ種....有點過頭了的改覺...透明梗去搭配 ,無論透明梗搭上黑梗或是紅梗, 或是三色擺ㄧ起, 反而多了平衡 和諧的美 !
再來....透明梗的單價也比黑色梗和紅色梗低了ㄧ些, 但一樣不失它美得很有震撼力
非常值得收集的High Performance 香檳杯 !錯過了今年就不會再回來....
★ #經典手工杯系列勃根地Burgundy紅酒杯
花樣年華,勃根地(Burgundy)紅酒杯
好幾好幾年前,我自己的第一款riedel酒杯就從這款開始
RIEDEL近來最著名的杯款之一,猶如花朵鬱金香的弧線,搭配經典紅梗,沈穩黑底
寬闊大器的杯身,輕鬆寫意的搖晃,酒體與空氣呈現最充分完美的混合,香氣韻味就此綻放
#杯王風範的最佳詮釋 !!
< 特色 >
- 頂級手工工藝
- 花樣年華,鬱金香弧線造型
- 經典紅梗,沈穩黑底
- 雷射切割杯緣,順滑入口俐落體驗
★#經典手工杯系列
RIEDEL最經典的杯款,感覺就像牛仔褲、converse球鞋,必備基本款,每個愛酒人都應該擁有的款式
依造葡萄品種客製杯身,結合傳統威尼斯彩色玻璃藝術
從酒杯杯身大小、形狀、弧度,杯緣口徑、縮口開比例,
杯梗手感,RIEDEL經典美好,完美展現!
而且紅酒 白酒 , Pinot Noir、Cabernet、Riesling....都有
不過主婦有點固執, 就是只喜歡這幾色, 怎麼都耐看 很典雅
#紅梗、#黑梗、#白梗、#粉紅梗....
特別ㄧ提,不是粉紅人的我,這粉紅梗 卻會讓人第一眼看了就不猶豫的好看
< 特色 >
- 頂級手工工藝
- 經典款式
- 傳統威尼斯彩色玻璃藝術,與現代工藝完美結合
RIEDEL經典款。結合威尼斯彩色玻璃藝術,與現代手工工匠工藝,
依照各式葡萄品種的打造的經典杯身,繽紛各色的杯梗(紅、黑、粉、白),
加大安穩的杯底,一個經典不會錯的選擇
這次經典手工杯系列現貨團購 杯款和顏色:
♾經典手工杯系列-黑皮諾(Pinot Noir)紅酒杯 -紅梗
♾經典手工杯系列-黑皮諾(Pinot Noir)紅酒杯 -黑梗
♾經典手工杯系列-黑皮諾(Pinot Noir)紅酒杯 -粉紅梗
♾經典手工杯系列-卡本內梅洛(Cabernet/Merlot)紅酒杯-紅梗
♾經典手工杯系列-卡本內梅洛(Cabernet/Merlot)紅酒杯-黑梗
♾經典手工杯系列-卡本內梅洛(Cabernet/Merlot)紅酒杯-白梗
♾經典手工杯系列-卡本內梅洛(Cabernet/Merlot)紅酒杯-粉紅梗
♾經典手工杯系列-麗絲玲(Riesling)白酒杯-紅梗
♾經典手工杯系列-麗絲玲(Riesling)白酒杯-白梗
♾經典手工杯系列-麗絲玲(Riesling)白酒杯-粉紅梗
★日本酒杯系列
日本清酒吟釀,永遠是獨立特殊的存在,
無論溫潤香甜的口感,或是稍微烈口的日本酒,都值得用最合適杯子,慢慢小口地細細品味。
#日本酒純米酒對杯
針對日本酒,歷經多名專家研發、試飲,終於推出此款日本純米酒杯。
寬闊錐型的設計,讓日本酒可以俐落爽快的入喉,濃郁香氣撲鼻而至。
< 特色 >
- 日本釀酒師、製酒商推薦
- 獨特馬丁尼錐形設計
- 適合口感醇厚的日本酒系列
#日本酒大吟釀清酒杯
吟釀的清新爽口感,花果香氣,在花苞型杯身設計下,
層次分明的綻放
可以充分感受到吟釀的甘甜風味,是品嚐吟釀極佳選擇
< 特色 >
- 日本酒專家推薦
- 適合口感清爽的吟釀系列
➖
* *下單24小時尚未完成付款的訂單會失效哦! 失效後請不要直接付款歡迎重新下單
* *
黑色鬱金香電影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倫情人那段我整個大笑
我記得我好像是高一的時候養病在家時租了錄影帶
看到一半就因為劇情太悶睡著
睡醒赫然發現:怎麼還沒播完??!!
哇哇哇這個世界上的投資銀行家和外資分析師都這麼會寫的嗎!我和 banker Ingrid 找來了好朋友 Lizzy 寫週末財經影視故事,結果她交來一個超好看的故事~~。
Lizzy長期寫影視評論,文筆好得不得了,你絕對想不到她過去曾經是德意志證券的傳產股分析師、花旗證券的電子股研究助理,這種程度的文筆怎麼可以只寫報告呢!現在她會為每兩周為我們粉絲頁的群眾寫一個影視中的財經故事了。分析師等級的影評,有神快拜!
這週 Lizzy 說的是震驚全球影視圈的好萊塢性騷擾案,Banker Ingrid 看了以後很感動的寫了一段話給大家:「這件醜聞越滾越大,也在世界各地引發共鳴,有越來越多的女性站出來分享自己的經驗,包括在社群媒體上用標籤 #MeToo,來凸顯性騷擾在生活中有多麼普遍。
美國女演員Milano就在Twitter上寫到:『如果你曾經被性騷擾或性侵害過,請回應 #MeToo。』她希望透過受害者的回應,點出性騷擾問題規模有多大,同時告訴受害者,〝我也是,妳並不寂寞〞。」
-----------------------
分析師Lizzy的影視世界
【好萊塢大亨哈維溫斯坦:終於走下神壇】
好萊塢金牌製片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在全球影壇叱吒多年,沒想到最近踢到了大鐵板,在紐約時報揭露他數十年來利用權勢性騷擾多名女星之後,更引發許多受害者出面指控他的不當行為,其中不乏高知名度的大明星。最妙的是,溫斯坦起先還天真認為請知名女權律師Lisa Bloom為他說話,就可以降低殺傷力,結果Bloom撐了兩天就招架不住,宣布辭職。
溫斯坦是什麼人物?從80、90年代就在看電影的人一定不陌生。我對這號人物與他所創辦的米拉麥克斯影業(Miramax)的認識,始於《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這部成本才八百萬美金的電影,不僅口碑超讚、票房也在全球賣破兩億美金,回頭研究後才知道他們還發行了《性、謊言、錄影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與《我的左腳》(My Left Foot)等等佳片,更佩服溫斯坦的眼光。
這家公司最驚人的是它的「神奇奧斯卡之旅」,每年大家都等著看米拉麥克斯影業又推出哪些專門拿獎的片、奧斯卡要提名與頒發多少獎項給它們,而獲獎效應又讓這些影片成為全球搖錢樹,面子裡子全都拿。當年看著哈維溫斯坦,簡直像在看一尊神。
1997年的奧斯卡是最令我下巴掉到收不回去的一年,也是年輕天真無知的我開始對這種奧斯卡公關遊戲感到毛骨悚然的起點。那年米拉麥克斯影業的《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挾著高作品品質與大規模造勢,贏了九項奧斯卡獎,九項!如果加上該公司其他作品拿下的兩項,這家製片公司總共捧走了十一項獎。
《英倫情人》當然是品質很高的作品,票房也很成功(製作成本兩千七百萬、全球票房兩億三千萬美金),但請容我引用一段影集《歡樂單身派對》(Seinfeld)第八季的對話,情境背景是伊蓮被男友拖去戲院看《英倫情人》:
伊蓮:不,我實在不行了,我沒辦法,這實在太長了。(對銀幕大吼)不要再扯這個蠢沙灘裡的蠢故事了!趕快死吧你!給我死!
男友:(驚訝)難道妳不喜歡《英倫情人》?
伊蓮:我恨死這部片!(觀眾叫她安靜)噢下地獄吧你們。
十幾年後,每當影評人興沖沖討論歷史上最過譽的奧斯卡贏家時,《英倫情人》常常榜上有名,更何況那年的競爭者可是包括柯恩兄弟的《冰血暴》(Fargo)呢。又或者,《英倫情人》沒那麼差,它有動人的劇情發展、精湛的演技、高水準的技術項目,入圍是絕對不為過的,但它的慢吞吞、它的一臉嚴肅,以及從頭到尾散發著「看看我!我超藝術超有水準!我要拿獎!」的模樣,再想想富爸爸米拉麥克斯如何砸錢宣傳,讓我難免想跟伊蓮一樣,請主角「趕快給我死!還在拖拉個什麼勁兒呀?兩小時四十二分鐘耶!」(顯示為沒心沒肺)。
往後的米拉麥克斯影業雖然沒有搬走這麼多獎,但成績還是相對亮眼,它們大手筆的行銷與造勢手法,仍然時有斬獲,順便也讓《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女主角葛妮絲派特洛成了年年被拿出來笑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其實派特洛很倒楣,她曾是當年的性騷擾受害者,公關戰不是她發起的、獎頒給誰也不是她決定的)。
《莎翁情史》製作成本兩千五百萬美金,在全球票房賣了近三億,即使多花點行銷費用,還是很值得。不過漸漸「懂事」的我,也因這些歷史,開始學會冷眼看待奧斯卡或其他主流電影獎了。
2005年哈維與弟弟鮑伯溫斯坦離開米拉麥克斯影業,創立溫斯坦影業,繼續推出奧斯卡強片如《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大藝術家》(The Artist)等等,但可以明顯看出溫斯坦的得獎全盛時期已經過去,除了上述兩部片在該年度奪下幾項奧斯卡大獎,其他年度表現皆差強人意,今年狀況看起來更不妙,唯一比較有奧斯卡緣的,大概只剩《極地追擊》(Wind River),其他如班尼迪克康柏拜區主演的《電流大戰》(The Current War)、艾莉西亞維坎德及克里斯多夫沃茲主演的《鬱金香狂熱》(Tulip Fever),目前為止影評人評價都很糟。
在票房方面,溫斯坦影業的表現跟其他非商業大片相比,也是稍低於平均的。根據富比世雜誌統計,以「票房/成本」比率計算,與「成本在六千萬以下」的片型相比較,這12年來溫斯坦影業的本土及海外比率分別是1.12與2.58,整體電影業則是1.38與2.77,實在不怎麼樣。更不用說溫斯坦影業的行銷成本很可能高於業界,當年的賺錢大師,如今榮景不再。
所以說,哈維溫斯坦幾十年的業障,會選在今年業力引爆,大概並非偶然。
我另一個對於哈維溫斯坦的印象,則是蠻橫霸道。他對於電影工作者通常都很無禮,有「哈維剪刀手」(Harvey Scissorhands)之稱的他,常常硬剪電影、不尊重導演意志、不合他意就不給該片行銷支援,有些片則在他的堅持下根本變成另一部電影(如《54激情俱樂部》(54)),韓國導演奉俊昊抱怨過他的《末日列車》(Snowpiercer)北美版被溫斯坦影業亂剪,墨西哥導演吉勒摩戴托羅甚至說「90年代末期我發生了兩件慘事,一是我爸被綁架,二是與溫斯坦兄弟合作」。
工作人員意見與他不同時,常遭到各種髒話問候。近期女星的指控中,多半也提到溫斯坦會對人謾罵、咆嘯,用字非常難聽,而且凶狠態度令人恐懼。想想挺諷刺的,有些人討論「由女性當主管」的優缺點時,總會提到女生情緒化、陰晴不定、愛發脾氣、難伺候,講更難聽的就說她「那個來」,那麼哈維溫斯坦難不成天天那個來?怎麼不想想這世界上「情緒化」的男性主管也不在少數呢。
這回哈維溫斯坦爆出性醜聞,他極為直接的騷擾方式(常常是在飯店房間直接穿浴袍要女星按摩)、以及受害者數量之多,讓大眾感到驚愕與憤慨。不過電影業與「性」相關的剝削方法,還有更多形式,對於需要機會的年輕演員,處處皆險境。例如蕾雅瑟杜曾表示,拍攝某部片時全裸床戲拍了數天,導演一直盯著她們、讓她有很不舒服的感受。
《巴黎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在當年19歲女演員瑪利亞施奈德不知情的狀況下,由導演與男主角合謀拍攝手抹牛油探入施奈德私處的戲,令施奈德感到氣憤、羞辱,但又不知所措;甚至,如電影《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的情節,電影公司找年輕女演員試鏡,劇本內容是年輕女孩與年長男性的感情戲,要摟要抱要親,試完鏡後才有人跟年輕女孩說這部戲大概很難拿到資金拍攝。像上述的灰色地帶,很難被定義為犯罪,但不舒服甚至受辱的感覺卻是真的,根本防不勝防。
或許有人會說,只要有實力,一定能發光,好演員們只要堅定立場,總是能出頭天的。我不認為有那麼簡單。面對哈維溫斯坦背後的強大勢力,拒絕潛規則的下場可能是受到與溫斯坦同一陣線的高層勢力排擠、或者被挖出負面新聞報復、或傳出「那位演員很難搞」的謠言耳語,好萊塢有這麼多才華洋溢、外型亮眼的人在搶如此少的一線演出機會,也曾有許多實力派演員終究沒能出頭。
對於尋求星夢卻運氣不好的年輕演員們,與哈維溫斯坦正面交惡的代價或許真的是一輩子擺脫不掉的,何況女性演員在好萊塢更有「年限」的擔憂,艾米舒默的電視節目《艾米舒默的內心世界》(Inside Amy Schumer)曾有一集,找來蒂娜費與派翠西亞艾奎特一起野餐,舉杯慶祝茱莉亞路易德瑞福斯在好萊塢的”Last Fxxkable Day”,諷刺在好萊塢電影世界裡,年過中年的男演員總是可以找到年齡小很多的愛人,但女演員可就「過期」了。被權力人士排擠的女演員,若在精華歲月被冷凍個幾年,未來能發光發熱的機會自然小很多。
溫斯坦絕非首位利用權勢騷擾演員的電影公司高層,以前米高梅影業的Louis B Mayer就是個知名例子,只是以往社會無法提供夠安全的環境與氣氛讓受害者發聲,希望這次哈維溫斯坦的業力引爆,是未來好萊塢電影產業結構改變的開端。
黑色鬱金香電影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哇哇哇這個世界上的投資銀行家和外資分析師都這麼會寫的嗎!我和 banker Ingrid 找來了好朋友 Lizzy 寫週末財經影視故事,結果她交來一個超好看的故事~~。
Lizzy長期寫影視評論,文筆好得不得了,你絕對想不到她過去曾經是德意志證券的傳產股分析師、花旗證券的電子股研究助理,這種程度的文筆怎麼可以只寫報告呢!現在她會為每兩周為我們粉絲頁的群眾寫一個影視中的財經故事了。分析師等級的影評,有神快拜!
這週 Lizzy 說的是震驚全球影視圈的好萊塢性騷擾案,Banker Ingrid 看了以後很感動的寫了一段話給大家:「這件醜聞越滾越大,也在世界各地引發共鳴,有越來越多的女性站出來分享自己的經驗,包括在社群媒體上用標籤 #MeToo,來凸顯性騷擾在生活中有多麼普遍。
美國女演員Milano就在Twitter上寫到:『如果你曾經被性騷擾或性侵害過,請回應 #MeToo。』她希望透過受害者的回應,點出性騷擾問題規模有多大,同時告訴受害者,〝我也是,妳並不寂寞〞。」
-----------------------
分析師Lizzy的影視世界
【好萊塢大亨哈維溫斯坦:終於走下神壇】
好萊塢金牌製片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在全球影壇叱吒多年,沒想到最近踢到了大鐵板,在紐約時報揭露他數十年來利用權勢性騷擾多名女星之後,更引發許多受害者出面指控他的不當行為,其中不乏高知名度的大明星。最妙的是,溫斯坦起先還天真認為請知名女權律師Lisa Bloom為他說話,就可以降低殺傷力,結果Bloom撐了兩天就招架不住,宣布辭職。
溫斯坦是什麼人物?從80、90年代就在看電影的人一定不陌生。我對這號人物與他所創辦的米拉麥克斯影業(Miramax)的認識,始於《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這部成本才八百萬美金的電影,不僅口碑超讚、票房也在全球賣破兩億美金,回頭研究後才知道他們還發行了《性、謊言、錄影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與《我的左腳》(My Left Foot)等等佳片,更佩服溫斯坦的眼光。
這家公司最驚人的是它的「神奇奧斯卡之旅」,每年大家都等著看米拉麥克斯影業又推出哪些專門拿獎的片、奧斯卡要提名與頒發多少獎項給它們,而獲獎效應又讓這些影片成為全球搖錢樹,面子裡子全都拿。當年看著哈維溫斯坦,簡直像在看一尊神。
1997年的奧斯卡是最令我下巴掉到收不回去的一年,也是年輕天真無知的我開始對這種奧斯卡公關遊戲感到毛骨悚然的起點。那年米拉麥克斯影業的《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挾著高作品品質與大規模造勢,贏了九項奧斯卡獎,九項!如果加上該公司其他作品拿下的兩項,這家製片公司總共捧走了十一項獎。
《英倫情人》當然是品質很高的作品,票房也很成功(製作成本兩千七百萬、全球票房兩億三千萬美金),但請容我引用一段影集《歡樂單身派對》(Seinfeld)第八季的對話,情境背景是伊蓮被男友拖去戲院看《英倫情人》:
伊蓮:不,我實在不行了,我沒辦法,這實在太長了。(對銀幕大吼)不要再扯這個蠢沙灘裡的蠢故事了!趕快死吧你!給我死!
男友:(驚訝)難道妳不喜歡《英倫情人》?
伊蓮:我恨死這部片!(觀眾叫她安靜)噢下地獄吧你們。
十幾年後,每當影評人興沖沖討論歷史上最過譽的奧斯卡贏家時,《英倫情人》常常榜上有名,更何況那年的競爭者可是包括柯恩兄弟的《冰血暴》(Fargo)呢。又或者,《英倫情人》沒那麼差,它有動人的劇情發展、精湛的演技、高水準的技術項目,入圍是絕對不為過的,但它的慢吞吞、它的一臉嚴肅,以及從頭到尾散發著「看看我!我超藝術超有水準!我要拿獎!」的模樣,再想想富爸爸米拉麥克斯如何砸錢宣傳,讓我難免想跟伊蓮一樣,請主角「趕快給我死!還在拖拉個什麼勁兒呀?兩小時四十二分鐘耶!」(顯示為沒心沒肺)。
往後的米拉麥克斯影業雖然沒有搬走這麼多獎,但成績還是相對亮眼,它們大手筆的行銷與造勢手法,仍然時有斬獲,順便也讓《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女主角葛妮絲派特洛成了年年被拿出來笑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其實派特洛很倒楣,她曾是當年的性騷擾受害者,公關戰不是她發起的、獎頒給誰也不是她決定的)。
《莎翁情史》製作成本兩千五百萬美金,在全球票房賣了近三億,即使多花點行銷費用,還是很值得。不過漸漸「懂事」的我,也因這些歷史,開始學會冷眼看待奧斯卡或其他主流電影獎了。
2005年哈維與弟弟鮑伯溫斯坦離開米拉麥克斯影業,創立溫斯坦影業,繼續推出奧斯卡強片如《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大藝術家》(The Artist)等等,但可以明顯看出溫斯坦的得獎全盛時期已經過去,除了上述兩部片在該年度奪下幾項奧斯卡大獎,其他年度表現皆差強人意,今年狀況看起來更不妙,唯一比較有奧斯卡緣的,大概只剩《極地追擊》(Wind River),其他如班尼迪克康柏拜區主演的《電流大戰》(The Current War)、艾莉西亞維坎德及克里斯多夫沃茲主演的《鬱金香狂熱》(Tulip Fever),目前為止影評人評價都很糟。
在票房方面,溫斯坦影業的表現跟其他非商業大片相比,也是稍低於平均的。根據富比世雜誌統計,以「票房/成本」比率計算,與「成本在六千萬以下」的片型相比較,這12年來溫斯坦影業的本土及海外比率分別是1.12與2.58,整體電影業則是1.38與2.77,實在不怎麼樣。更不用說溫斯坦影業的行銷成本很可能高於業界,當年的賺錢大師,如今榮景不再。
所以說,哈維溫斯坦幾十年的業障,會選在今年業力引爆,大概並非偶然。
我另一個對於哈維溫斯坦的印象,則是蠻橫霸道。他對於電影工作者通常都很無禮,有「哈維剪刀手」(Harvey Scissorhands)之稱的他,常常硬剪電影、不尊重導演意志、不合他意就不給該片行銷支援,有些片則在他的堅持下根本變成另一部電影(如《54激情俱樂部》(54)),韓國導演奉俊昊抱怨過他的《末日列車》(Snowpiercer)北美版被溫斯坦影業亂剪,墨西哥導演吉勒摩戴托羅甚至說「90年代末期我發生了兩件慘事,一是我爸被綁架,二是與溫斯坦兄弟合作」。
工作人員意見與他不同時,常遭到各種髒話問候。近期女星的指控中,多半也提到溫斯坦會對人謾罵、咆嘯,用字非常難聽,而且凶狠態度令人恐懼。想想挺諷刺的,有些人討論「由女性當主管」的優缺點時,總會提到女生情緒化、陰晴不定、愛發脾氣、難伺候,講更難聽的就說她「那個來」,那麼哈維溫斯坦難不成天天那個來?怎麼不想想這世界上「情緒化」的男性主管也不在少數呢。
這回哈維溫斯坦爆出性醜聞,他極為直接的騷擾方式(常常是在飯店房間直接穿浴袍要女星按摩)、以及受害者數量之多,讓大眾感到驚愕與憤慨。不過電影業與「性」相關的剝削方法,還有更多形式,對於需要機會的年輕演員,處處皆險境。例如蕾雅瑟杜曾表示,拍攝某部片時全裸床戲拍了數天,導演一直盯著她們、讓她有很不舒服的感受。
《巴黎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在當年19歲女演員瑪利亞施奈德不知情的狀況下,由導演與男主角合謀拍攝手抹牛油探入施奈德私處的戲,令施奈德感到氣憤、羞辱,但又不知所措;甚至,如電影《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的情節,電影公司找年輕女演員試鏡,劇本內容是年輕女孩與年長男性的感情戲,要摟要抱要親,試完鏡後才有人跟年輕女孩說這部戲大概很難拿到資金拍攝。像上述的灰色地帶,很難被定義為犯罪,但不舒服甚至受辱的感覺卻是真的,根本防不勝防。
或許有人會說,只要有實力,一定能發光,好演員們只要堅定立場,總是能出頭天的。我不認為有那麼簡單。面對哈維溫斯坦背後的強大勢力,拒絕潛規則的下場可能是受到與溫斯坦同一陣線的高層勢力排擠、或者被挖出負面新聞報復、或傳出「那位演員很難搞」的謠言耳語,好萊塢有這麼多才華洋溢、外型亮眼的人在搶如此少的一線演出機會,也曾有許多實力派演員終究沒能出頭。
對於尋求星夢卻運氣不好的年輕演員們,與哈維溫斯坦正面交惡的代價或許真的是一輩子擺脫不掉的,何況女性演員在好萊塢更有「年限」的擔憂,艾米舒默的電視節目《艾米舒默的內心世界》(Inside Amy Schumer)曾有一集,找來蒂娜費與派翠西亞艾奎特一起野餐,舉杯慶祝茱莉亞路易德瑞福斯在好萊塢的”Last Fxxkable Day”,諷刺在好萊塢電影世界裡,年過中年的男演員總是可以找到年齡小很多的愛人,但女演員可就「過期」了。被權力人士排擠的女演員,若在精華歲月被冷凍個幾年,未來能發光發熱的機會自然小很多。
溫斯坦絕非首位利用權勢騷擾演員的電影公司高層,以前米高梅影業的Louis B Mayer就是個知名例子,只是以往社會無法提供夠安全的環境與氣氛讓受害者發聲,希望這次哈維溫斯坦的業力引爆,是未來好萊塢電影產業結構改變的開端。
黑色鬱金香電影 在 懸賞十萬!尋找黑色鬱金香,微電影徵選活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尋找黑色鬱金香,微電影徵選活動. Public · Hosted by 大喜文化有限公司. clock. Saturday, December 20, 2014 at 12:00 AM PST. More than a year ago. Hosted b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