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DJ劉軒的故事
我從1991年當DJ時開始接觸黑膠,然後在大學電台WHRB放深夜節目。當時我常跟一位同學,一個很酷的台灣女生,一起介紹自己喜歡的另類電子舞曲,把節目錄在卡帶上寄回台灣,在當時的中廣流行網播放。
畢業後,我和那位同學也時常在紐約碰面,連同身邊一些熱愛house music 的朋友們一起辦party。每次放歌前,我都會去紐約的DJ專賣店挖寶。那種黑膠店架上所有的唱片都可以直接拆開試聽。店員也兼DJ,你可以把挑選的黑膠交給他,他會用店裡的音響系統直接大聲放出來,讓你感受到曲子在夜店裡播放時的感覺。時常一首好歌播出,其他客人也都會紛紛跑過來詢問,整個氛圍很刺激,因為如果唱片只有一張,那就看誰走運先搶到了。
有一年為了準備放跨年派對,我去一間在紐約West Village的老店,叫Vinyl Mania,花了幾個小時挑了幾張熱騰騰剛發行的唱片,其中一張就是Jerome Sydenham and Kerri Chandler Present Saturday。這張專輯的兩個製作人都是紐約客,是圈子裡眾所皆知的鬼才,他們的唱片通常一出爐就一掃而空,我當時交給店員一張來播放,再跑去找其他唱片,結果回去結帳時,店員跟我說:「你沒跟我說你絕對要那張啊!所以我剛把它給賣了!」我說:「蛤?!賣給誰?」他就指著我旁邊的一個傢伙。
你買了我先選的唱片欸!」我對那傢伙說。
那個人就用濃濃的英國腔回答我:「哎呀!很抱歉,我剛下飛機就直接過來這裡,我是個DJ,很想要找紐約風的唱片!」
可是你買了店裡最後一張!」我很不爽。
哎呀!拜託啊老兄!我從老遠的地方來,就把這張唱片讓給我吧!」
我想了一下。「既然你是第一次來紐約,我接下來要去另一家店,你跟我一起,如果那裏有貨,這張就給你,況且你也可以多認識一家店。但如果沒有,你要賣給我。」他說:「沒問題!」於是我們就出發了。
另一家店在下城的東邊,走路要20分鐘左右,沿途我們閒聊,這傢伙也蠻有意思的,瘦瘦的,嘴巴很大,笑起來很喜氣。他之前在英國空軍,一個人跨年前跳上飛機來紐約朝聖,想見識這裡的派對,對紐約的DJ如數家珍。
我們走著聊著,後來就到了下一間店Dance Trax。走進去問,店員說全賣完了。
我就跟那英國人說:「那你要賣給我了!」
哎呀~老兄!我真的是第一次來紐約,可不可以就放我一馬?交個朋友嘛!」
天哪!他真會盧。
實在沒辦法,而且我覺得他其實人也不壞,就說:「好吧!我跟你講,今晚我要去放跨年派對,你直接帶這張唱片來,起碼讓我今晚能放,好嗎?」他說:「好!沒問題!一言為定!」
當晚他真的準時出現了,我也放了這張專輯裡的兩首曲子,皆大歡喜。凌晨三點多派對結束,在收拾東西時,我發現那個傢伙居然待了整晚都沒走,而且就在跟我那位一起主持節目的女同學聊天,且互動很開心。
我看著他,不得不搖頭感嘆他瞎掰的功夫。
這故事的下文就是:他們兩人認識、成為男女朋友、他搬來紐約工作,後來兩人結婚,生了一個女兒,還在哈林區買了一棟小房子。
有一年我生日,他們送我一個禮物,一看大小就知道是一張黑膠。我心想,不會就是那張吧?!
拆開來一看:不是。
他們說,那張實在太難找了,而且因為那張黑膠促成了兩人的緣分,意義非凡,我也不好意思叫他們割愛。我現在會有這張,是因為自己後來在別的黑膠店挖到寶,趕緊買下來。
話說,現在下載那麼方便,這種事哪會發生?
這種緣分,只會出現在黑膠的世界裡。
———— END————
感謝 黃子佼 佼哥邀請我參加這麼有意義的公益活動,
若你喜歡這個故事和這個袋子,請在照片下方的留言競標,
希望你可以十月就把這個藝術品帶在身邊!
https://www.facebook.com/rootote.tw/photos/a.4534807696539239/453461804989153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知道有多少人現在還在用錄音帶聽音樂?1970年初期直至1990年代晚期,大家都流行用它來預錄製音樂。後來黑膠、CD盛行,錄音帶慢慢地變了文物,被取代了。 以前七八十年代,科技沒有那麼發達,錄音帶在很多人心目中都盛載着滿滿回憶。如果想找回這些回憶,不妨去台中這間全台灣唯一的「卡帶店」! 轉進台中美...
黑 膠 唱片 專賣 店 在 DJ.JunChang陳俊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odcast《Play Again》EP04之唱片行推薦】
每一集節目分兩大區塊。除了當周精選話題,佼哥黃子佼 和我還會推薦一間喜歡的唱片行。過往收藏丶尋寶的歷程,那𥚃都有我們愉快的足跡。因為愉快,所以也想介紹給你,先用聽的用耳朵來逛逛吧。
EP04 共同推薦唱片行:
日本東京中目黑 Waltz唱片行
#唱片行官網連結貼在留言區
坐落在寸土寸金的東京中目黑,出了車站還要再走15分鐘才會到,這路程也讓我們一步步走入高級住宅區!老闆選擇開店的位置就和他面對黑膠風潮再起卻選擇開間錄音帶專賣店一樣特別……..
EP04精選話題:
錄音帶裡的人不唱歌!他們脫口秀丶說相聲;講故事丶練笑話丶教ㄅㄆㄇ…..,這一集佼哥和我翻找「有聲書」錄音帶的收藏及回憶。
👆歡迎一起來按Play鍵,聽我們說故事,也可能聽見你走過的青春。
#收聽傳送門連結貼在留言區
⭐️Podcast 《Play Again》黃子佼X陳俊菖
由 PressPlat Academy 製作播出。每週日晚上六點更新一集。Spotify丶KKBOX丶Apple Podcast 丶Google Podcast 丶Firstory 各大平台都聽得到。
#黃子佼
#陳俊菖
#podcast
#playagain
#每週日晚上六點上線更新
黑 膠 唱片 專賣 店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死場不死】富利來雖然死寂,但還有很多人需要它。伯店的故事:https://bit.ly/3qAYjLc
專賣二手書、黑膠唱片、卡式帶和畫作的「伯店」(Vhite Store),由三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夾租,分別是從事設計的阿寶和Mathew,以及一位熟悉音樂的朋友。三人各有正職,利用公餘時間輪流看舖,用正職的部分收入支持店舖開支,理由很純粹:「我們三人都渴望有一個空間,與別人分享自己喜歡的事物。」比起一式一樣的大商場,小店林立的富利來提供更多有趣而且有理念的消費選擇。
- - -
【死場不死富利來】封面故事其他文章:
為什麼要寫富利來:民生商場在香港的另一種「繁榮」
https://bit.ly/3A8iN2f
遺世獨立老商場 城市研究學者何尚衡:它留住了時代的色調
https://bit.ly/3A0Ah0J
14室 搞手南叔 靜與旺的掙扎
https://bit.ly/35W5t38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商場 #八十年代 #利時商場 #北角 #南叔 #富利來商場 #屋邨商場 #廣場 #死場 #死寂商場 #活化 #活化商場 #炮台山 #銅鑼灣 #香港建築 #何尚衡 #城市設計 #社區營造 #香港建築歷史 #售樓書
黑 膠 唱片 專賣 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知道有多少人現在還在用錄音帶聽音樂?1970年初期直至1990年代晚期,大家都流行用它來預錄製音樂。後來黑膠、CD盛行,錄音帶慢慢地變了文物,被取代了。
以前七八十年代,科技沒有那麼發達,錄音帶在很多人心目中都盛載着滿滿回憶。如果想找回這些回憶,不妨去台中這間全台灣唯一的「卡帶店」!
轉進台中美術館附近的巷弄中,有一間老宅改造的小店,玻璃上寫着「懷舊是時光倏忽回到過去,感傷則是彼時的故事未竟。」
推開門,眼光立即會被那放滿五顏六色錄音帶的牆吸引住,伴隨的背景懷舊的音樂,進來的客人彷彿被帶入時光機中,過往的青春回憶湧入心頭。這正是店長游璨賓開設全台唯一的錄音帶專賣店的原因,他說:「大家會覺得感傷可能是想到過去不好的事情,其實不然,有可能是過去太美好現在想起來會感傷。」
感傷唱片行於2017年成立,進來的客人能點播自己喜歡的歌曲,回憶自己的往事,一開幕即門庭若市。游璨賓形容說,許多三四十歲的客人看到卡帶,都會很興奮的「嘩!」一聲,像見到老朋友般的雀躍。有些二十多歲年輕的客人,看到後會回家問爸媽,家中是否還有播放器可以聽錄音帶。有客人會從倉庫搬出塵封已久的播放器,全家人一起測試機器、聽音樂,卡帶意外的造就親子間更多的互動。
唱片行內的二手卡帶來源眾多,除了游璨賓到各地老唱片行尋找庫存外,有些音樂同好利用家裏大掃除機會,將原本要丟掉的卡帶送到感傷唱片行。
憑着對音樂的熱愛,唱片行不僅賣卡帶,游璨賓在店內會舉辦音樂相關活動。今年4月,店內舉辦影視天王張國榮逝世十五周年活動,店內除了展出張國榮《寵愛》、《為你鍾情》等12張絕版錄音帶外,還掛着插畫家Johnnp所創作的張國榮插畫,藉此呈現聽音樂的多元化。游璨賓說:「許多張國榮歌迷很有心,特地從香港到台灣欣賞這場難得一見的展覽。」
想藉錄音帶回憶往事,或者純粹想透過音樂抒發心情的你,也可以到台中這間店,放鬆一個下午。
感傷唱片行
地址: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564巷12號
營業時間:1pm-9pm
店內卡帶:一千多張
編輯:黃愷晴
來源:台灣《蘋果日報》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