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與貓】
18世紀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哥雅(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1828)曾說過他學習的對象只有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維拉斯貴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1660)和自然。他的人生起伏甚鉅,創作風格隨著個人際遇和國家局勢而變化,其中跨越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浪漫主義和近乎表現主義等風格。但那充滿幻想的特質也讓他被標示為西班牙浪漫主義象徵人物,並啟發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等人。
《曼努埃爾肖像》(Manuel Osorio Manrique de Zuñiga,1787-88)是哥雅初期擔任宮廷畫師時的作品。這時候他的色調變化精巧,畫面上布滿生動光線;不同於新古典主義的明暗對照,哥雅利用陰影將細節單純化,以烘托出畫中人物,並利用大膽細膩筆觸捕捉雙眼所見的自然。
--------------
哥雅活躍於宮廷期間,曾畫下許多王室貴族肖像,《曼努埃爾肖像》就是為阿爾塔米拉伯爵(count of Altamira)全家繪製系列肖像畫時的其中一幅作品。曼努埃爾為伯爵之子,那時他約莫4歲。
相較於幫大人們製作肖像得正經八百處處小心,為小男孩作畫便自由多了,無論是在畫面安排或是技巧表現方面,都可以更開心地注入創意和新鮮感。
男孩身穿華麗紅色服裝,蕾絲衣領、腰帶和軟底鞋都相當精緻。手上牽著他心愛的寵物-喜鵲,免得牠飛走了。聰明的喜鵲向來以賊頭賊腦、愛竊取小物聞名,嘴裡叼著的卡片就是牠〝偷來〞的哥雅名片,卡片上有畫家的簽名。
哥雅果真是哥雅,用這種很可愛又有巧思的方式解決了許多畫家該在畫作何處簽下大名,才不至於干擾畫作的困擾(最愛到處亂蓋章的乾隆皇帝肯定沒有這種煩惱,嗯)。再者,一旁鳥籠裡豢養了一些鳥,都傳達出小男孩對動物的熱愛。
--------------
如果肖像畫只畫到這裡,那就太辜負哥雅的聰明才智了。那三隻瞪著大眼覬覦鳥兒流口水的貓咪們是另外一個重點。
一看就知道這三隻貓咪象徵邪惡和危險,意圖提醒人們,孩童的純真世界和邪惡勢力之間的界線其實很薄弱,輕易便會被跨越;或者,無辜與稚嫩都是轉瞬即逝無法永久。雖是傳統警世隱喻,但哥雅卻採用了非常能夠攫取觀者注意並諷刺嘲謔的手法,讓整個畫面像現代卡通般,流露戲劇性喜感。
--------------
貓咪在繪畫裡並不少見,通常負面涵義比正面來得多。(貓奴們先別急著翻桌)
童話故事常說貓是巫婆的好朋友,巫婆身邊通常會伴隨邪惡的貓咪,以及象徵智慧、夜晚與葬禮的貓頭鷹,你看《魔女宅急便》的琪琪也有隻黑貓吉吉。因為在黑暗中還是能保有清晰視力,也讓人覺得貓詭異又多疑。基督教文化常將貓當成邪惡的動物,認為牠與惡魔和黑暗有所關聯,還是個靠不住的叛徒。幸好,貓也並非就此背定黑鍋,牠仍具有某些正面意義。
在古希臘羅馬時代,貓被視為對月神兼狩獵女神黛安娜的崇敬。神話裡黛安娜化身成貓,才躲過擁有百對如蟒蛇般臂膀的巨大妖魔堤弗厄斯(Typhoeus)攻擊,成功脫險。
貓有時會被拿來與基督並論。根據古老傳說,某隻母貓產下一窩小貓當晚,基督也降臨至人間,因此貓也暗喻聖母瑪利亞。不過就是因為一生便是一大窩,象徵豐饒多產的同時,可能會被轉化成反面意涵:放縱淫蕩,例如馬奈的《奧林匹亞》(Olympia,1863)裡頭,女主角腳邊就有隻黑貓暗示她高級交際花的身分。
--------------
身為貓奴都知道,很難把貓皇囚禁在籠子裡,由此,貓皇本人成為自由自在的象徵→其實根本是作威作福,一些巴伐利亞和勃根地地區貴族因此採用貓的形象作為其家族紋章式樣。
哥雅發揮過人才華,以他極具創意的方式,使用輕鬆愉悅的手法在小男孩肖像畫裡重新詮釋貓咪的傳統形象,算得上是相當傑出的一幅肖像作品。可惜小曼努埃爾8歲便離開人世,只能藉由哥雅的畫筆,為這個早夭的生命留下稚嫩的模樣。
--------------
另外,若是把場景拉到近百年後的法國,畫家們畫貓已經捨去舊時警世意涵,而顯得平易近人許多。尤其最喜歡讓貓咪入畫的印象派畫家應該就是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了。
雷諾瓦以描繪人物和輕鬆愉快的氣氛著稱,自然更不會在作品裡蘊含人生大道理,他的貓通常象徵母性和性感。
這幅《女子與貓》(Woman with a Cat,c.1875)畫中女子看來約莫20多歲年紀,豐厚金髮梳成髮髻,泛著玫瑰色的雙頰和豐潤身軀,以及懷裡那隻雖然臉有點臭卻暗喻多產的貓咪都表露她即將或已是人母。雷諾瓦此時正處於典型印象派時期,運用淺綠色、粉紅色和紅色等對比色系相互映襯而營造繽紛多姿,你看整個畫面多麼溫馨可愛啊~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 Kobe、Gary 嘉賓: Arthur 嘉莉·法蘭西斯·費雪(英語:Carrie Frances Fisher,1956年10月21日 - 2016年12月27日)是一名美國女演員,小說家,劇作家,表演藝術家。她是歌手艾迪·費雪與女演員黛比·雷諾的女兒。她最出名的演出是在“星際大戰”三部...
「黛 比 雷諾」的推薦目錄:
黛 比 雷諾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青少年對抗脊髓灰質炎的戰爭有好幾種形式。官員招募像貓王及黛比.雷諾斯等青少年偶像,透過公開的接種疫苗行動散播消息;青少年疫苗大使則因為參與民間疫苗活動的關係常登上報章雜誌,憑著自己的力量成了名人。他們會義賣「打敗脊髓灰質炎」棒棒糖,還有「為脊髓灰質炎付出」花生,為出生缺陷基金會募款,並寫慷慨激昂的投書給當地報紙的社論版,敦促青少年接種疫苗。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
請多加利用客服信箱與我們聯繫:cservice@natgeomedia.com
黛 比 雷諾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二〇年代,好萊塢即將從默片過渡到有聲電影,默片巨星唐納和琳娜不得不在銀幕上開口說話與高歌,然而性格驕縱的琳娜,聲音尖銳地令人難以忍受,唐納請女友凱西擔任幕後配音,好讓電影通過票房與觀眾的考驗...
.
Youtube 看了《#紐約高地》釋出的八分鐘開場影片,突然好想看部歌舞片,剛好 friDay 影音有我的愛片《#萬花嬉春》,立刻點開來重溫。《萬花嬉春》明年就要滿七十歲囉(1952年推出),但這部影片完全不過時。歌舞場面沒話說,看金凱利(Gene Kelly)、黛比雷諾(Debbie Reynolds)和唐納歐康諾(Donald O'Connor)載歌載舞就是享受!經典的「Singin' in the Rain」一幕,無論是編舞、演員的表現、細節的設計(例如警察與路人反應),都讓我看得讚嘆與佩服不已,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在於你很難從中挑出任何毛病!
.
另外,《萬花嬉春》用戲中戲致敬好萊塢(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有著典型的好萊塢愛情喜劇公式,影片結局,唐納和凱西站在他們主演的新片《萬花嬉春》海報看板前面,則打破銀幕內外的虛實界線)、闡述電影科技的演進(有聲電影如何收音一幕,不只帶來許多笑聲,也表現幕後團隊如何適應新科技的過程)、飾演琳娜的 Jean Hagen,將聒噪浮誇且容易引起反感的角色給詮釋極具說服力,有效撐起本片的「喜感」。
.
《萬花嬉春》是一部心情不好時,很適合拿出來反覆觀賞的經典之作。對了, friDay 影音有新會員免費觀賞影片三十天的活動(#不是業配純粹推廣),三級警戒,居家防疫的日子,就是補看許多電影和追劇的好時機啦!
.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也可以在friDay影音看到喔
黛 比 雷諾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 Kobe、Gary
嘉賓: Arthur
嘉莉·法蘭西斯·費雪(英語:Carrie Frances Fisher,1956年10月21日 - 2016年12月27日)是一名美國女演員,小說家,劇作家,表演藝術家。她是歌手艾迪·費雪與女演員黛比·雷諾的女兒。她最出名的演出是在“星際大戰”三部曲(1977年至1983年)和“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其他知名作品包括電影“洗髮精”(1975年),“福祿雙霸天”(1980年),“姊妹情深”(1986年),“地獄來的芳鄰”和“90男歡女愛”(1989年)。
她還寫了半自傳小說“來自邊緣的明信片”,並擔任同名電影編劇,還有她的自傳一人秀和根據其表演所的非小說“Wishful Drinking”。她同時也是一名劇本醫生,替其他編劇的電影劇本加工[1]。2015年起,費雪亦於電視劇“大禍臨頭”中參,。在晚年,她在公開地講述有關她的心理健康狀況和毒癮經歷而得到讚揚。 2]
2016年12月23日,費雪在跨越大西洋的長途機上陷入心搏停止狀態,2016年12月27日過逝,享年60歲。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LyhpJh3y3A/hqdefault.jpg)
黛 比 雷諾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 Kobe、Gary
嘉賓: Arthur
嘉莉·法蘭西斯·費雪(英語:Carrie Frances Fisher,1956年10月21日 - 2016年12月27日)是一名美國女演員,小說家,劇作家,表演藝術家。她是歌手艾迪·費雪與女演員黛比·雷諾的女兒。她最出名的演出是在“星際大戰”三部曲(1977年至1983年)和“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其他知名作品包括電影“洗髮精”(1975年),“福祿雙霸天”(1980年),“姊妹情深”(1986年),“地獄來的芳鄰”和“90男歡女愛”(1989年)。
她還寫了半自傳小說“來自邊緣的明信片”,並擔任同名電影編劇,還有她的自傳一人秀和根據其表演所的非小說“Wishful Drinking”。她同時也是一名劇本醫生,替其他編劇的電影劇本加工[1]。2015年起,費雪亦於電視劇“大禍臨頭”中參,。在晚年,她在公開地講述有關她的心理健康狀況和毒癮經歷而得到讚揚。 2]
2016年12月23日,費雪在跨越大西洋的長途機上陷入心搏停止狀態,2016年12月27日過逝,享年60歲。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9O7QbmvE3I/hqdefault.jpg)
黛 比 雷諾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持: Kobe、Gary
嘉賓: Arthur
嘉莉·法蘭西斯·費雪(英語:Carrie Frances Fisher,1956年10月21日 - 2016年12月27日)是一名美國女演員,小說家,劇作家,表演藝術家。她是歌手艾迪·費雪與女演員黛比·雷諾的女兒。她最出名的演出是在“星際大戰”三部曲(1977年至1983年)和“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其他知名作品包括電影“洗髮精”(1975年),“福祿雙霸天”(1980年),“姊妹情深”(1986年),“地獄來的芳鄰”和“90男歡女愛”(1989年)。
她還寫了半自傳小說“來自邊緣的明信片”,並擔任同名電影編劇,還有她的自傳一人秀和根據其表演所的非小說“Wishful Drinking”。她同時也是一名劇本醫生,替其他編劇的電影劇本加工[1]。2015年起,費雪亦於電視劇“大禍臨頭”中參,。在晚年,她在公開地講述有關她的心理健康狀況和毒癮經歷而得到讚揚。 2]
2016年12月23日,費雪在跨越大西洋的長途機上陷入心搏停止狀態,2016年12月27日過逝,享年60歲。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_Xr07Ho_20/hqdefault.jpg)
黛 比 雷諾 在 [評論] 聞天祥談/ 黛比雷諾與嘉莉費雪-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聞天祥專欄》黛比雷諾與嘉莉費雪 - 她們的人生,曾戲劇化到足以搬上大銀幕
https://www.worldscreen.com.tw/goods.php?goods_id=13457#tops
2017 - 02 - 05
--
因飾演【星際大戰】莉亞公主一角成名的美國女星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
於 2016 年 12 月 23 日搭機從倫敦飛往洛杉磯途中心臟病發,緊急送醫後,
27 日宣告不治,享壽 60 歲。
她的母親、也是知名藝人黛比雷諾(Debbie Reynolds)
則在第二天與家人討論女兒葬禮時中風,隨後也離開人世,享年 84 歲。
兩人合葬於眾多好萊塢影星的長眠之地林茵紀念公園(Forest Lawn Memoral Parks)。
上述新聞,讓很多人又憶起一些好萊塢往事。
--
嘉莉費雪是黛比雷諾與艾迪費雪(Eddie Fisher)的掌上千金。
黛比雷諾 1948 年進入米高梅公司,
在歌舞片黃金時代,和金凱利(Gene Kelly)、唐納奧康諾(Donald O'Connor)
主演了經典之作【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1952),
成為 50 年代初期極受歡迎的「美國甜心」。
艾迪費雪則是同期歌壇的超級巨星,在全美有數萬個以他為偶像的歌迷俱樂部,
還是可口可樂的廣告代言人,曾以「Coke Time」這個冠名的綜藝節目獲得一座金球獎。
兩位金童玉女的結合,在當時被視為藝壇佳話;
先後生下嘉莉與陶德兩名子女,更成為美國家庭的完美樣板。
但另一位超級巨星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摧毀了這對銀幕夫妻。
泰勒的丈夫、電影製片邁克陶德(Michael Todd)是費雪夫婦的好友,
1958 年在墜機中喪生。費雪前去安慰泰勒,卻日久生情,之後便與雷諾離婚,另娶泰勒。
這堪稱當年最轟動的娛樂緋(醜)聞。
劈腿的艾迪費雪自然是眾矢之的,不過泰勒卻是屹立不搖,
兩人合演的【青樓艷妓】(Butterfield 8, 1960)
還讓伊莉莎白泰勒拿下第一座奧斯卡影后,
幾年後又以天價片酬主演【埃及豔后】(Cleopatra, 1963),
但這次換她愛上李察波頓,而離開艾迪費雪。
沒人會同情這回輪到被拋棄的費雪;而醜聞對他事業的傷害,亦無力回天。
黛比雷諾雖然深受打擊,演藝成績倒是比前夫亮眼得多。
費雪被泰勒拋棄那年,她主演了唯一入圍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代表作
【翠谷奇鳳】(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 1964)。
即使大型歌舞片在進入 70 年代後沒落,雷諾依然在電視、舞台開展她的演唱事業,
並以個人節目「黛比雷諾秀」(The Debbie Reynolds Show)入圍 1970 年的金球獎。
--
嘉莉費雪在 1956 年出生,3 歲父母仳離,監護權歸母親所有。
父母皆能歌擅舞,很少人知道嘉莉費雪其實也有一副好歌喉,
少女時期老是被母親在演唱會上拱上台表演。
但她沒成為另一個麗莎明妮莉(奧斯卡最佳導演文生明尼利與傳奇巨星茱蒂嘉蘭的女兒,
日後也以【酒店】獲得奧斯卡影后),反而有點抗拒步父母後塵、進入演藝界,
卻無心插柳地以【星際大戰】(Star Wars, 1977)一炮而紅,
不但主演了最成功的三部曲,就連 2015 年上映的七部曲【Star Wars:原力覺醒】
(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2015)中,這位已老的莉亞公主依然不可或缺。
然而嘉莉費雪的星路走得並不順。
她不像母親黛比雷諾熱愛這個行業並全心投入,
很快就染上藥癮,甚至罹患了躁鬱症,讓她的情緒不時宛如兩極。
在【星際大戰】之外,她並無特殊的從影代表作,
雖然參與演出的【漢娜姊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 1986)、
【當哈利碰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 1989)
都是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但她並非片中靈魂人物。
倒是她顛簸曲折的人生經歷和外人不知的文字長才,成為她人生下半場的主攻。
嘉莉費雪在 1987 年出版了自傳體小說《來自邊緣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the Edge)引起轟動,她親自改編為同名電影,
由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執導,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
飾演因過早成名而喪失方向的女明星(影射的正是嘉莉費雪),
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則飾演有如黛比雷諾的明星老媽。
據說黛比雷諾曾表示過演出此片的意願,但顯然導演並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有趣的是本尊沒搶贏以她為藍本的電影,
但當年的【翠谷奇鳳】則是她打敗莎莉麥克琳才拿到的角色。
--
黛比雷諾即使七老八十、上台前還得坐代步車,卻都不肯放棄舞台,
晚年還在拉斯維加斯的酒店作秀,而和她感情甚篤的子女們都得出動「幫腔」,
嘉莉費雪這時候也不得不再開金口,為媽媽的場子唱幾首歌。
嘉莉費雪不像母親喜歡當「主秀」,除了偶爾在電影、電視露個臉,
她更樂於當「劇本醫生」,負責修改及潤飾一些成形的劇本,
還幫奧斯卡頒獎典禮寫過本子,當然也持續地寫書。
2001 年她寫過一部電視電影【These Old Broads】(暫譯:這群老娘),
竟然說動伊莉莎白泰勒和黛比雷諾同台
(其實坊間早有兩位昔日情敵已化干戈為玉帛的說法)。
黛比也總算演到女兒的劇本了!
黛比雷諾當紅時期,偶像包袱重,得獎運也不佳。
1996 年她以亞伯布魯克(Albert Brooks)編、導、演一把抓的【天才老媽】(Mother)
提名金球獎歌舞喜劇類最佳女主角,可惜離奧斯卡入圍還差臨門一腳。
不過她這個老媽演出了口碑,後來【新郎向後跑】(In & Out, 1997)
也請她來演欣然接受兒子凱文克萊(Kevin Kline)是同志的媽媽。
2015 年,她終於獲得美國演員工會獎的終身成就獎,
當晚負責引言及獻獎的,非嘉莉費雪莫屬。
https://youtu.be/umMM9QPLlzk
--
HBO 在兩人離世後,播映了紀錄片【光芒萬丈:嘉莉費雪與黛比雷諾】
(Bright Lights: Starring Carrie Fisher and Debbie Reynolds, 2016),
本片在 2016 年坎城影展首映,得到頗好的評價,
HBO 本來預計在 2017 年 3 月安排電視首播,卻因為兩人的驟然離世而提前。
https://youtu.be/K97Rthh-qmk
你可以在片中看到:
老一輩的黛比雷諾仍極力維持她美好的形象(所以不希望狀況不好的時候受訪),
反倒是嘉莉費雪暢談她的父母、成長問題、躁鬱病史,
甚至連跟她發生關係的第一個男人、主演過馬丁史柯西斯【下班後】
(After Hours, 1986)的葛里芬鄧恩(Griffin Dunne)都被拉進鏡頭裡談論這段往事。
原來嘉莉費雪最喜歡的電影是芭芭拉史翠珊的【妙女郎】(Funny Girl, 1968)!
儘管艾迪費雪是個不稱職的老爸,嘉莉在他生命尾聲的那場交心談話,十分動人;
而她和媽媽黛比雷諾走過摩擦,後來比鄰而居的親密關係,也盡在不言中。
而對出席「星戰迷」的簽名合照會的愛恨交織,
也為電影人生的迷人與惱人,下了極其現實的註腳。
她們的人生,曾戲劇化到足以搬上大銀幕。
沒想到連落幕竟也是急轉直下,令人措手不及。
嘉莉費雪曾問:
「上了天堂究竟是現在的老樣肥樣,還是人生當中最美的模樣?」
她現在應該有答案了。
--
★ 【光芒萬丈:嘉莉費雪與黛比雷諾】紀錄片
由艾利希布魯(Alexis Bloom)、費雪史蒂芬斯(Fisher Stevens)合導。
★ 黛比雷諾繼 2015 年獲得美國演員工會終身成就獎後,
2016 年再獲頒奧斯卡的珍赫蕭人道精神獎。
★ 【萬花嬉春】、【星際大戰】在市面上都很容易找到。
【來自邊緣的明信片】不時還能在電影台看到重播。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215.2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92472010.A.AB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