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三天淑慧接獲幾件學校的相關陳情
一是新埔國小及附設幼兒園因疫情停課部分
小朋友停課,家長請無薪假照顧
一星期過去了,卻沒有相關積極措施
家長看不到盡頭,不知如何是好
另一是公所要做板橋幼兒園外牆補強工程
認為不會影響小朋友上課,
逕自在工程得標後才在開學前通知學校要開始施工
逼得學校不得不在短時間内找到其他地方安置學生
卻苦無合適的地點,
最後選了一個超級遠的活動中心後
就發布通知,造成家長們一陣慌亂
淑慧向各學校、教育局、區長了解詳細情況後
將此重責大任交付予能力很強的劉副市長
希望能以他在教育局時的經驗協助這些學生及家長
也希望市府不論有什麼樣的決策
都能更加細心周到、加強橫向溝通
不要老是做一些封路施工,
結果規劃的替代道路卻不能走的烏龍事情
#新北市議員王淑慧用心對鄉親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桃園繼上星期一國小傳出學生確診,這星期又傳出二所學校全校預防性停課,桃園遊樂園龍潭小人國、青埔的Xpark水族館決定配合市府管制政策,停止營業到5月28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646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
龍 星 國小 停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見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
#借鏡他國遠距教學經驗
#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的第一線教學現場實況初步蒐集
#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
#監督各部會局處整合改善
疫情警戒期間,我辦公室收到來自老師、家長、校方等各方許多意見,反應因應「停課不停學」的 #遠距教學 問題。例如老師必須緊急應變、準備、進修、處理軟硬體設備;學生家裡網路頻寬不夠、家長必須邊工作邊協助小孩上課蠟燭多頭燒;學校擔心有學生學習進度落後等等。
但其實遠距教學不光是因應疫情而來,已是數位科技快速成長下的各國趨勢。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完善遠距教學的各項準備,當時的重點在保障 #弱勢或偏鄉學生 的學習權益。
七月警戒期間,我請我辦公室在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服務的同仁柯青余、王格致和徐邱宜婕,請教多位校長、教師及家長在教學現場的實際狀況,以下重點整理跟大家分享。
📊 #花蓮縣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共訪問:11位校長5位教務主任1位老師4位家長(涵蓋11所小學、7所國中與1所高中)
➡到課率
學校間差異頗大,有學校到課率為百分之百、也有學校的到課率和實體一樣、還有學校的到課率變為60-80%。有趣的是,還有一所學校表示,到課率比以往實體上課時高。
➡數位硬體資源
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校有告訴我們比較明確的狀況,他們表示,硬體部分沒有問題,缺少部分學校都已想辦法補及借給學生。有提到借用數量的學校,通常學生出借平板率為2%到5%;有兩間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出借平板率為20%。
➡教學現場實況
① 除了兩間學校表示出席率幾乎百分之百外,不少學校都有零星缺席狀況,並表示。比實體上課時差,需要老師加倍努力克服。包括打電話提醒學生上線,像有受訪者提到,有時學生是睡過頭,老師電話提醒後就會上線。四所學校表達他們有事前演練過,其他則未告知演練狀況。
② 一所缺課率高達20-40%的學校的校長提到,過去實體上課時,出席率其實非常好。他認為遠距學習會造成高缺課率,主要因為該學區位於都市與鄉村的交界,許多家長已另外花錢將學生送往都市學校就讀;留下的學生多數來自隔代教養家庭或社經弱勢家庭,部分家長較不重視學生數位學習,但許多則是因為家中無人照顧小孩,只好將小孩帶到工作場所,到田裡或到工廠,導致學生無法專心遠距上課。
③ 針對線上缺課部分的彌補:
部分受訪校長認為,學校的老師都已經非常盡力去叮嚀與家訪,但要改善家長的重視還是很難;但,學校已經準備規劃實體補課,希望可以彌補線上學習不足的地方。也有受訪老師及校長表示,老師已針對少數缺課學生特別聯繫家長,透過家長手機進行個別補課。
④ 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部分學生表現比實體上課時好,更能發表意見;但也有些校長認為遠距數位學習效果並不好,只能是過渡作法,希望能早日回到實體上課。
⑤ 有家長擔心無法進行實體考試,會影響未來升學。也有家長反應,老師之間數位能力落差相當大,效果很不一。也有家長建議,希望讓北部都市的老師與花蓮進行數位交流,交換課程,讓學生透過多元師資幫助學習。
📊 #北市大安區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受訪者:20位校長、1位主任、1位老師、6位家長(分布於21所公立國中小學)
➡到課率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知道、也願意提供比較具體的狀況,他們提到學生到課率95%以上、幾乎百分之百(有些睡過頭就沒辦法到課;或是低年級有家長因防疫把小孩送到鄉下阿公阿嬤家,比較沒在管。)
➡數位硬體資源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一半的受訪者有回應數位軟硬體資源的部分,他們表示硬體設備上沒有問題。其中有四所學校的受訪者很具體的提到,全校需要借平板或網卡的只有一兩位或個位數。
➡教學現場實況
① 有三所學校提到事前演練過,多數學校表示在調整後,整體教學狀況良好。有些國小因低年級注意力較難集中,會以非同步教學方式進行或在晚間上課,因為需要家長陪同。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遠距效果沒有實體好,期待早日回到實體上課,因為前一兩週新鮮感降低後,學生專注力容易下降。
② 帶給家長的挑戰與機會:
部分受訪者提到,家長都很配合,只是過去實體上課時老師負責的課堂管理,會移轉成為家長與學生間的衝突。但,也提供了機會,讓有些家長更了解孩子狀況,與老師更緊密合作。
③ 對體育藝能等課程的挑戰很大:
部分受訪者提到,體育課與表演藝術課等過去很靠實體互動的課程,受到很大影響,非常依賴老師能否找出新方法,例如利用互動軟體來保持學生興趣。
④ 評量方式的公平性:
有些家長相當擔心評量方式能否公平;也有家長擔心,學生上網時間過久,變成網路成癮。
⑤ 部分受訪者提到,原本資訊能力較弱的老師特別辛苦,需要自學或學校資訊小組的協助。當然,資訊能力強的老師,對學校幫助也很大;例如,龍門國中因為有老師資訊能力特強(被稱為龍門國中唐鳳),還自行開發了軟體,成立「龍門雲端聯絡本」,讓學生家長與老師透過這個系統互動。
【#數位落差 不是只是硬體】
相比其他國家因為疫情超過一年以上的遠距教學,台灣的教學受到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小,且也有較多的準備時間,但,我的團隊蒐集到的訊息顯示,準備的仍然很不足。特別是,硬體的電腦、平板或網卡相對仍比較容易快速補足,可是,數位學習高度挑戰家庭的支持能力,因為家庭空間環境、家長職業或家庭照顧支持系統不足所導致的學習上的落差,卻沒有解決。
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參考國外經驗來完善準備,包含網路建置、強化頻寬、充實載具及設備、軟體與數位平台的支援,特別是教師的數位能力以及教育的整體思維等各面向;我尤其強調必須要保障各類弱勢學生的學習權益,不能讓數位落差成為他們的學習阻礙。
但可惜的是,即使教育部都有努力,但,這次停課不停學開始後,實務現場的狀況看出還是準備的不夠好:教學使用的軟體、硬體及教學方式等各面向,規劃應變多半只能靠學生、教師、家長、行政人員自己,辛苦測試執行;不少學生學習也因此中斷,根據民間團體調查,全班皆能在家線上學習的國高中小學生僅佔50%(之前記者會訊息)。
【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借鏡他國】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蒐集的各國資訊顯示,疫情下的停學以及遠距教學,會使得原本就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平等,更加的擴大。
也因此,這些國際組織建議政府增加教育資源,優先關注如何彌補學校停課或改為線上教學時,學習機會受到較大影響的弱勢學生。另一個重點建議則是,全面協助教師培養數位能力。教師的數位能力不是只是會技術操作電腦與軟體,還包括如何更為彈性地結合數位與實體教學,以及,有能力依學生個別差異而調整的教學方法。最後,各國教育政策都相當關注學生以及老師在疫情期間及之後的心理健康與情感支持。
【重返學校後該做的事】
📍彌補不平等與跟上計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政府以鼓勵課後輔導,以及鼓勵建立學生的同儕教練網的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核心課程跟上。OECD也認為建立學生彼此教導的關係,有助於同時幫助學生的學習與社交。
法國政府去年就宣布增加教師額外150萬小時的財務支持,讓老師能在課後輔導落後的學生。荷蘭政府則額外拿出244百萬歐元幫助學校彌補covid-19帶來的影響,主要也是補助各校舉辦假期中與課後的補課活動。
📍支持老師們發展數位能力、共學交流,以及安全的數位平台與教學軟體
政府應拿出資源協助老師們學習如何專業地將數位工具與教學整合,並支持老師們建立共學網路,交流並發展創新的教學方式。
此外,政府也有必要,開發或提供能夠保護個人資料安全的平台以及教學軟體,確定所有的學習者都能安全地使用。
📍關注與提供學生心理與情緒支持
疫情期間,許多學生在家庭中,以及缺乏社交活動,往往面臨更高的心理壓力或情緒沮喪,恢復上課後,非常多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心理諮商支持以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例如,韓國與希臘決定聘用更多的學校醫護人員以及心理諮商人員。
【監督教育部 如何全面縮小數位落差 讓每一個老師與學生都被培育】
去年審查前瞻三期預算時,我已提案要求教育部應加快培育 #教師數位教學能力 以及 #學生數位學習能力。
近期,綜合以上第一線實況以及國外經驗,我在紓困4.0預算審查中,持續針對遠距教學及停課提出4個提案,包括教育部應先全面盤點居家線上學習實際執行現況(特別是針對資源不足之偏鄉、弱勢及特殊需求的學生)、針對遠距教學進度落後的學生提供 #補救教學、針對遠距學習常遇到加倍困境的 #特教生 須成立專門小組處理,以及停課期間學校仍應提供學生 #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 。
目前教育部已執行:
❶ 公告放寬學習扶助要點結餘款的繳回條件,讓受疫情影響學習進度的學生可以獲得補救教學。
❷ 正在推動編纂 #各類特教生線上學習參考指引。
❸ 發佈「嚴重特殊傳染性疾病期間各級學校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參考原則」,確保學生輔導支持不中斷,接住上萬學生。
保障學生受教權,特別是弱勢學生,一直是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我會持續追蹤。最後,數位教學,並不會如同許多師長認為的,只要回到「正常」生活,就不用再面對。從國際組織的趨勢看到,數位學習勢必是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教育趨勢。我們如何幫助老師在能力與思維上準備好,也才能將其整合到教育中,真的是未來的重中之重啊!
**感謝花蓮縣與台北市大安區這些願意受訪的校長、老師與家長們的寶貴意見,讓我們對遠距教學的現況與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龍 星 國小 停課 在 囧爸&靚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防疫在家 最對的決定就是幫小孩買書😆
❤️ #愛閱讀 #科普 #點讀筆 #翻翻書
【全球家長力推✨孩子們最愛的自然學習書】
EyeKnow好書推薦:https://pse.is/3fxge2
(🎉6月底前有送點讀筆的活動喔)
這次學校停課我買了超多書給洋芋片看
這套是我覺得最划算(1本$98)、內容最豐富
🙋小孩早起就會自動說要看的套書(超棒
✅有注音/支援雙語和點讀,小班~國小都ok
百科權威 #英國DK 出版的《eye know》
(好餓的毛毛蟲🐛就是DK的書唷)
✅📚全套14冊,#14大主題 包羅萬象!!
(恐龍/哺乳動物/昆蟲/鳥類/爬蟲類/人體/植物/樹木/水生態/天氣/光/太空/色彩/時間)
一本一本拿出來就已夠吸引眼球,
絕對可以滿足寶貝們的好奇心!🤓
尤其適合 #十萬個為什麼 時期的孩子
有了這套,你就是博學多聞的爸媽了啦 XD
-
✅靚媽推薦原因:
✔ 主題包羅萬象,全套讀不膩。
✔ 插圖豐富、內容淺顯易懂。
小小孩能輕鬆吸收深奧的科學知識
✔ 每頁有附 #注音,還有Q&A
✔ 是科普書也是 #立體翻翻書。
貼片、摺頁都可拉開「自己動手找答案」
✔ 補充很多動手做的實驗活動。
✔ 支援 #雙語-搭配點讀筆變身🔈 #有聲書
每一頁都有解讀、還有各種配樂&音效
2歲前也能聽得很開心~~
✏️ #小博士點讀筆 :https://pse.is/39u48b
跟市售最大不同「書中每個角落都能點讀」
點頁碼還有 #科學小劇場 給小朋友聽~
-
❤️洋芋片每天早起都會挑自己喜歡的主題
把書拿去座位、搭配✏️小博士點讀筆
點選封面的音樂鍵後,就沉浸在書中世界~
像上周的月食現象,近期的缺水🌧下雨
就能用書本去引導(大人也順便學)
喜歡這種充滿趣味知識、每頁都驚奇的套書
價格換算1本才$98元(⬅️建議加購點讀筆)
小小金額,投資教育成效收穫卻是極大~
-
✨#EyeKnow 這裡買:https://pse.is/3fxge2
🎁6月底前買就送$1980 #小精靈點讀筆 1支
(請看留言處,小精靈筆只送不賣唷)
1次入手2支點讀筆,家有雙寶不必搶💕
-
#泛亞文化 #ipan屋 #點讀 #閱讀 #好書推薦
#自然 #教育 #科學知識 #STEAM #小博士
#親子共讀 #快樂閱讀 #教育 #爸媽救星
龍 星 國小 停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桃園繼上星期一國小傳出學生確診,這星期又傳出二所學校全校預防性停課,桃園遊樂園龍潭小人國、青埔的Xpark水族館決定配合市府管制政策,停止營業到5月28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646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龍 星 國小 停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雙北疫情持續升溫,台北市長柯文哲和新北市長侯友宜召開會議後達成共識,從明天開始,雙北市的國三和高三學生不用到校,改以線上遠距教學到畢業典禮,宜蘭也宣布跟進。至於鄰近萬華警戒區的老松、龍山、雙園和螢橋國小從17日起停課一星期,採自主學習到5月23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635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