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閱讀器初體驗 📖
我習慣閱讀紙本,認為紙本書在裝幀、手感、翻頁等各種感受上始終無可取代,這點應該不難理解。因此在接觸閱讀器之前,也擔心不適應用一塊小板子讀字。不過實際使用後,我會說 #電子閱讀器和紙本是兩個不盡相同的概念,兩者就像不同工具對應在不同情境或對象,不會因為慣用誰而放棄了誰,反而使閱讀方式更有彈性。如同你有了筆電,也有一支智慧型手機,某天發現某個需求,又添購了一台功能折衷的平板,它們各司其職,你用得心應手,而且為生活加不少分。
對我而言,電子閱讀器最加分的絕對是它的「輕量」特性(誰不是?!)。減輕負重一直是我收拾行李的偏執,以為行李越輕就越專業,走起路越有風。但再怎麼精簡,只要裝進一兩本書就會變得沈甸甸而前功盡棄,這件事一直讓我頗沮喪,渴望擁有一台電子閱讀器。當你真心渴望一件事,Readmoo讀墨電子書 還真的跳出來幫你,哈哈哈哈哈~這張宇宙訂單意外送到,而我秉著無功不受祿的原則,公平、公開、客觀地紀錄使用心得。各位觀望中的過路客不妨參考看看。
以下是使用 「#mooInk 7.8吋」 之 個人意見:
1. 夠輕,只有250克,可能比你手邊任何一本書都輕,除非你拿的是文庫本小說,但台灣很難找到文庫本規格的出版物,而且版面大小差很多。7.8 吋已接近平常閱讀紙本的大小。
2. 超省電。電子紙的概念跟手機螢幕完全不同,只有在換頁時才會耗電,雖然如果開「背景燈」還是會耗電,但也極慢。基本上充飽一次夠看一星期(依個人使用習慣不同)。
3. 承上,背景燈是光源不足之下很棒的輔助,光線柔和舒服,而且還能調節色溫(獨家功能?)。有人可能會問,背景光不會傷眼嗎?其實亮度適切且均勻的光,比強度不均的光更護眼。而且沒有光,是要怎讀書啦!
4. 可自訂版面。這功能雖然不是多神奇,卻可大大增加閱讀舒適度,可選擇字型、字體大小、行距、直/橫排.......話說我試著把《丈量印度》改成直排閱讀,竟變產生完全不同的閱讀節奏,有夠奇妙!一本書可以看兩次,好比買雙面穿的衣服(誤)。
5. 可用記憶卡擴充,並且吃自己上傳的文件(有指定格式),像我就把在其他平台購買的旅遊書轉檔置入,不過這點需要自行研究一下,如果你不是電子白痴應該很快可以上手。Readmoo 已推出雲端轉檔服務,很方便!
6. 電子書售價比較便宜,但對我來說這不算絕對優勢,因為價差反映在紙張成本上,若是在乎裝幀、設計,或需要觀看彩照,我還是會選擇紙本。
7. 功能很單純,就是「閱讀」。雖然可以上網,但僅限連接官方網路書店(購書用)。覺得這點很實際,如果使用 Pad 閱讀難免會邊傳 LINE、上FB,但電子閱讀器不會一直使你分心(自己定力不夠不算)。
8. 購書簡單,如同一般網路,重點是隨買隨看。但缺點是購書平台的設計有點單調,好像少了一點消費的衝動,而且關聯搜尋做得不夠好,缺乏亂逛的樂趣。關於這點,我的做法是去其他網路書點逛,再來回來購買。就是一個到店面試穿鞋子,回家網購貪小便宜的概念。
9. 承上,以目前台灣競爭的各家來說,#Readmoo的繁中書更新的夠快,新書也算齊全。不過如果年代久遠一點的書可能會找不到,原因通常是,根本沒有電子版,或者版權問題。相對地,也可能有些絕版書因為成本考量而重出電子版,一個借屍還魂的概念。
10. 翻頁有點遲鈍,不曉得是不是各家閱讀器都有這個問題,有時候很順,但有時候需要等它一下,猜是記憶體影響暫存量的關係,小干擾,但還可接受。此外,電子紙解析度雖然已達到300dpi,還是不及手機銳利清晰,不過讀字綽綽有餘。
11. 可畫線註記、做備註、設書籤(可惜書籤不能命名),不喜歡刪掉即可。還有一點蠻聰明的是,以往必須翻到章節末去讀「附註」的情況徹底得到解決,只要點編號就會超連結過去(再一點一下就跳回原始頁)。
12. 如果你看到這邊已經下單,建議你連原廠保護殼合購,因為電子閱讀器遠比手機脆弱,請務必小心照顧。如果你是一個常摔手機的人,那麼電子閱讀器可能不適合你。偷偷說,我發現無印良品有一款緩衝包大小剛好,愛用中。
13. 一直瀕臨滿載的書櫃有解了,人生斷捨離更上一層樓。
14. 請不要拿電子書給我簽名,謝謝 ❤️
以上,優缺點都說了,實在有夠誠實的葉佩雯,希望有幫助到各位。未來想到什麼再補上。有問題可私訊。歡迎分享,不用問。
---
「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的推薦目錄: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心得] mooInk Pro2 10.3吋閱讀器-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最近使用13.3 吋電子墨水閱讀器觀看kindle 中購買的雜誌 的評價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HyRead、MEEBOOK 7.8 吋電子書閱讀器比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彩色電子書閱讀器13吋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彩色電子書閱讀器13吋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彩色電子書閱讀器13吋的運費、客服和退貨,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彩色電子書閱讀器13吋的運費、客服和退貨,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想買電子書閱讀器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分享電子書閱讀器挑選方法 - 3C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問題] 電子閱讀器選擇- book板- PTT 學習區 的評價
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聊天] 程式師推薦的設備組合是什麼?
最近有人問我「要成為程式設計師,有沒有推薦的筆電或是設備?」我回覆了該網友的文後,覺得這個話題蠻有趣的,就發文跟大家聊一聊。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沒有標準答案!如果您的工作內容跟 Windows 或 Linux 比較有關,買個一般的 x86 架構筆電也就可以了。記得 RAM 多加一點(最少 4GB,8 GB 更佳!可以跑多台虛擬機),螢幕稍微大一點(建議 13 吋筆電為佳。15 吋筆電太重、11 吋螢幕太小。我個人習慣 13 吋)就可以了。
但若您跟我一樣,想要準備一組設備,不論做遊戲設計、網頁設計、手機 App 設計...什麼案子都能應付自如,那我可以推薦一下我認為的「黃金組合」。
目前常見的程式設計平台有:Windows、Linux、Mac OS、Android、iOS 五個(Windows Phone 太不成氣候,此處不討論)。所以您必須用「最少花費」,湊出能應付上述五大平台開發案的設備。
我認為的程式師設備「黃金組合」是這樣的:
1. Mac Book Air 或 Mac Book Pro
2. Android 的手機
3. iPad
讓我說明一下這個組合是怎麼來的:
選 Mac Book Air 當筆電的理由不是酷或炫,而是 Mac 筆電加上 Virtual Box (或是 VMware、Parallels)一類虛擬機軟體,可以讓您從事「Windows」、「Linux」、「Mac」三大平台的開發工作(用虛擬機裝 Mac OS X 總有諸多怪怪的 Bugs,我沒空跟那些東西奮戰,所以 Windows 筆電 + Mac OS 虛擬機這個組合 Pass!)。
選 iPad 是因為我認為最優秀的平板電腦還是非 iPad 莫屬。它接近 4:3 的螢幕,可以完美地貼近書籍的長寬比。我掃瞄出來的電子書不會在 16:9 的 Android 平板上被拉伸或擠壓、導致字跡過小不易閱讀。加上若有些 App 只做給 iOS,我也會把它裝在 iPad 上體驗。大家或許知道我買了一台超高速掃瞄器在家裡,專門把剛買來的書就切開掃成電子檔。我都把那些電子書放在雲端,然後搭配 iPad 去下載來看。用零碎時間看書,我一週大概可以看完一~兩本電腦書。所以 iPad 對我來說,不僅是 iOS 的測試平台,更是我這個「書蟲」不可或缺的閱讀器。
選 Android 手機是為了湊齊目前「兩大移動式平台」iOS 與 Android 而已(啥?Windows Phone?那是什麼東西? XD)。某些 App 只出 Android 版本的,我也不怕沒有平台可以裝。想自己寫 Android App,也有支 Android 手機當測試平台。此外,Android 手機也比較便宜,我隨時想換新機也不怕肉痛(那個 iPhone 真的越來越貴了)!
當然,若用了 Mac Book Air/Pro + Android Phone + iPad,想開發網頁,或者桌機遊戲、手機遊戲,也是完全沒問題的。要 Android 有 Android,要 iOS 有 iOS。Win+Linux+MacOS 更是 Mac 筆電一台統包!
所以,如果您不想讓自己受限於「啊!我沒有 XX 設備!所以我不能學 OO 語言」的話,不妨嘗試一下我建議的組合...嘛...雖然需要不少「摳摳(Money)」,不過我認為很值得投資的!
不知您用怎麼樣的設備在開發軟體呢?可以告訴我嗎?(好奇貌)
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最近使用13.3 吋電子墨水閱讀器觀看kindle 中購買的雜誌 的推薦與評價
而亞馬遜也是最早使用機器學習中的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 )做網路書城個人化書籍推薦系統的公司,只能說現有許多書城平台的軟體技術都是效仿亞馬遜的。博客來創辦人 ... ... <看更多>
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HyRead、MEEBOOK 7.8 吋電子書閱讀器比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市面上的7.8 吋電子書閱讀器 品牌選擇非常多,我該選哪一種呢? 讓包老師幫你分析BOOX、HyRead、MEEBOOK 最適合你的產品吧! -時間軸- 0:28 · 7.8 ... ... <看更多>
13 吋電子書閱讀器 比較 在 [心得] mooInk Pro2 10.3吋閱讀器-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分享一下先前入手的mooInk Pro2
目前已經用了超過一週,整體來說滿推薦的,
所以簡單分享一下使用的心得
我大概在2012年的時候
購入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Paperwhite 2
這台也一直還能用,但是畢竟翻頁時有殘影
這台是六吋,但是螢幕實在是太小了。
所以差不多2019年中我又購入了八吋的Kobo forma
想說順便換個平台,
畢竟亞馬遜保固雖然不錯,但是壞掉寄送麻煩。
畢竟兩個平台的書還是有些不同
結果用才三年,差不多覺得可以再買更好的,原本想買13吋
但是對我來說太大,最後是相中mooInk Pro2 10.3吋
這一台的
優勢是筆記和手持感佳
劣勢是無背光 所以晚上在床上閱讀要開閱讀燈或小夜燈
尺寸控制在A5,所以差不多和一般小說的大小一致,更接近書的手感
整個套組的部份,有附手寫筆,拿來畫記很方便
最後購買的原因也是因為畫記的功能,還有自訂手寫筆觸。
畢竟電子紙呈現出來的效果
可以很大程度的緩解了長時間閱讀所導致的眼睛疲勞
……至少可以很好的保護眼睛XD
這台Pro2是10.3吋
USB-C接孔
在閱讀漫畫上的表現是這樣
翻頁略有殘影,但比起三年前的機種都好很多
文字閱讀則沒有這個狀況。
剛好是好攜帶的尺寸,大概是A5的大小
螢幕變大之後看起來相當舒服。
這台最大的特色是可以手寫
筆記功能相當多,可選四色,還有不同的筆跟粗細大小
實際畫記下來的觸感很滑順,筆觸模擬相當真實。
如果平常有在玩鋼筆應該會滿有感,
至少電子紙也可以做出和硬筆類似的效果了。
跟我之前的兩台Paperwhite 2跟forma比起來,
我覺得Pro2的刷新率會是最大的重點
更直觀地來說,就是那個在翻頁殘影的體驗
Pro2做為新一代的機種上,在上面這點明顯是明顯優勢的。
加上重量其實和舊機種差異不大,甚至更輕。
只是如果是大學生上課要記筆記
或是你工作上有書寫需求很頻繁的人
還是會更適合去買平板
畢竟電子書閱讀器只能黑白呈現真的是硬傷
但如果你是有大量電子書需求,加上喜歡寫註解跟筆記的人
呃,差不多其實就是如果你常買Readmoo,
我覺得值得入手。
在考慮到Readmoo有時候會有獨占的電子書時,
如果有想換機,或是還沒入手電子書閱讀器的人,預算夠的話
這一台應該是目前我覺得最貼近一般大眾需求的電子書閱讀器了XD
如果說有什麼致命的缺點,那大概是有一點太輕薄了。
輕到我會經常忽略掉它的存在XDD
也滿怕會不小心弄壞,
但整體來說,是我目前用到現在最喜歡的一台了~
真的用過大的就回不太去小的(掩面)
而13.3吋我又覺得太大。10.3吋這大小剛剛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60.20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52183811.A.B21.html
※ 編輯: bigphila1 (114.136.160.207 臺灣), 05/10/2022 20:13:50
但我猜是因為很薄 所以拿掉了這部分設計
就是薄度有差
※ 編輯: bigphila1 (114.136.160.207 臺灣), 05/10/2022 20:33:20
才會影響閱讀器的書寫,我目前用都很正常XDDD
※ 編輯: bigphila1 (223.140.251.171 臺灣), 05/26/2022 11:40: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