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吶表演時間公布啦!
4/7(六) Day 3 晚上18:40
演出預告:
【Nervecell 2018 live in Taipei】
2018.05.06(日) |杰克音樂
Special guest : Silphidae 塟
預售 $1000 VIP $1500 (簽名合影、海報、優先入場)
KKTIX與全家Famiport售票系統,熱賣中!
也可以找我們團索取演出門票,
歡迎私訊粉專或洽樂團成員。
#四月 #春天吶喊
#五月 #Nervecell #塟 #Silphidae #群彩 #杰克
https://www.facebook.com/…/gm.3276058776…/1892721120988840/…
2018 Official Band Line Up with day and time of performance!
Day 1 = Thu 4/5, Day 2 = Fri 4/6, Day 3 = Sat 4/7
小case (TW) Day 2@17:50
上侑(inoue yu) (JP) Day 3@15:20
Zangief 桑吉爾夫 (TW) Day 2@17:50
YOKOYURE (JP) Day 3@12:00
Yo Hey LI (UK) Day 2@21:10
Yellow hippy 黃嬉皮 (TW) Day 3@18:40
YELLOW (TW) Day 1@17:00
Wish 麥克微醺 (TW) Day 3@13:40
WIldcat Tex (TW) Day 1@21:10
Wide Open (TW) Day 1@14:30
WHY band WHY樂團 (TW) Day 3@12:50
Who Cares 胡凱兒 (TW) Day 1@17:00
Way of Puzzle 謎路人 (TW) Day 2@22:00
WaLy (TW) Day 3@15:20
Void in Time (TW) Day 2@22:50
Unspoken rules 潛規則 (TW) Day 2@14:30
Ultrahang (TW) Day 2@12:50
Twangover (TW) Day 3@22:00
TU EGO FUN PAN (TW) Day 3@16:10
Truth Gap (TW) Day 3@22:50
True&Love 丘與樂 (TW) Day 2@19:30
tricondor (JP) Day 3@21:10
The Zero Filters (UK) Day 2@21:10
The Sosos (TW) Day 3@17:00
The ShapeMaster (TW) Day 2@22:00
The Octopuss* (TH) Day 3@18:40
The Last Train 尾班車 (HK) Day 3@15:20
The Harbour Plan 海港計劃 (TW) Day 1@14:30
THE GAME SHOP (JP) Day 1@21:10
The Flashback (HK) Day 1@19:30
The Fairies (TW) Day 2@14:30
The Combobulators 幹杯不累 (TW) Day 3@22:00
The City Rain Man 城市雨人 (TW) Day 1@17:00
Thank You For Getting Lung Cancer. 謝謝你得 肺癌。 (TW) Day 2@22:50
Talking Without Sense 低水平 (TW) Day 3@14:30
Swill 餿水樂團 (TW) Day 3@11:00
STD269 (TW) Day 1@14:30
STAYPULLER (KR) Day 3@16:10
Spirit Factory (TW) Day 3@17:00
Space Out (TW) Day 2@22:50
Social Man (JP) Day 3@17:50
Skaraoke 司卡啦OK大樂隊 (TW) Day 2@21:10
Silphidae 塟 (TW) Day 3@18:40
Siau-lu Kala 少女卡拉 siàu-lúから (TW) Day 2@15:20
ShoeLace 鞋帶 (TW) Day 1@12:00
Ship of Fools 愚人船 (TW) Day 1@21:10
Sha Dra (TW) Day 3@17:50
Sense of feeling 一種心情 (TW) Day 2@16:10
SellMine 爽嗎 (TW) Day 2@17:00
Second Wave 二手菸 (TW) Day 2@21:10
Seaweed 藻 (TW) Day 1@15:20
Rusty Rifles 佬步槍 (TW) Day 2@12:00
Rushing Sloth 匆忙樹懶 (TW) Day 1@15:20
Rough Project 粗糙計畫 (TW) Day 2@12:50
Road to 80's 八零之路 (TW) Day 3@11:00
Rebel Slaves 蚋蓓死淚 (TW) Day 1@12:50
Rain of Sorrow 煙雨飄渺 (TW) Day 1@20:20
Radio Rose (TW) Day 1@11:00
Radicalism RCM激進主義 (TW) Day 1@12:00
Popscandy 跳跳糖 (TW) Day 1@13:40
Point 22 (TW) Day 2@22:50
Playmess (TW) Day 3@19:30
Planetary Peace (TW) Day 3@11:00
Plan-D (TW) Day 2@16:10
Pink Beer 粉紅啤酒 (TW) Day 3@22:50
PhiloSophia 愛 哲學 (TW) Day 1@14:30
Pehthiha 白鐵仔 (TW) Day 1@12:50
PAV, SHOKO-BONS (JP) Day 1@18:40
P.C.B 理化兄弟 (TW) Day 1@20:20
Oversleep Excuse (JP) Day 2@22:50
OVDS (TW) Day 1@22:00
Our home is no Elec 家裡沒電 (TW) Day 1@17:50
OUO 沃 (TW) Day 2@13:40
OTONANA Trio (JP) Day 2@20:20
Orchid Sword 蘭花刀 (TW) Day 2@18:40
Open Sesame (TW) Day 1@22:50
Open Heart (TW) Day 1@22:50
Oli (TW) Day 3@14:30
Old Slut Distortion 老破麻樂團 (TW) Day 3@12:50
o'share (JP) Day 3@22:50
nzen7 (TW) Day 3@17:00
Nuclear Fish Market 輻射魚市 (TW) Day 1@22:50
NOTHING TO DECLARE (JP) Day 2@19:30
No Gimmick Classics (JP) Day 2@18:40
Neon Bloom (CA) Day 1@20:20
Nameless 內姆莉絲 (TW) Day 2@13:40
Moss (TW) Day 2@21:10
Moonscent 月香 (KR) Day 2@18:40
Mint Green Mill 薄荷綠工廠 (TW) Day 1@17:50
Minors 半成年 (TW) Day 1@17:00
Miiko_G (TW) Day 2@12:00
Meiting 黃美婷 SG Day 3@12:00
Matter Of Life 生活要事 (TW) Day 2@17:00
Markku Arimo (TW) Day 2@13:40
Malissa (JP) Day 3@20:20
MAFANA (TW) Day 2@11:00
MADZINE (TW) Day 2@17:50
Lyrick Town (JP) Day 3@22:00
Luser 滷舌 (TW) Day 1@13:40
LovelyLovely (JP) Day 3@21:10
LIBEREAL (JP) Day 3@18:40
land of mess 混亂之島 (TW) Day 3@16:10
kuchi kuchi (kazuya tanaka +atushi kawai) (JP) Day 3@22:00
Kozyy (MY) Day 2@16:10
kokkei no door 滑稽のドア (JP) Day 1@22:00
Klis 克里斯 (TW) Day 2@15:20
KITrust (TW) Day 2@22:00
Kingdom Of Rain 雨國 (TW) Day 1@13:40
Killpill 追殺皮爾 (TW) Day 1@16:10
Kiju (KR) Day 3@12:50
Kids Of Rock 孩在搖滾 (TW) Day 2@16:10
KAMITSUKI (JP) Day 2@20:20
JUICY LERO LERO (JP) Day 3@21:10
Jindowin 筋斗雲樂團 (TW) Day 1@20:20
Jin (TW) Day 1@14:30
Jimima&Sean (Manmanlai) 慢慢來 (TW) Day 2@15:20
Jezz BOLD (TW) Day 1@16:10
JDCM 江東成名 (TW) Day 1@15:20
James Ho (TW) Day 3@21:10
Jack Davis (TW) Day 1@22:50
Islanders 島嶼 (TW) Day 3@17:00
Iron Punch 鐵擊 (TW) Day 1@19:30
IRON HORN 宋德鶴 (TW) Day 1@18:40
IAN (TW) Day 1@19:30
HormoneBoys 荷爾蒙少年 (TW) Day 1@16:10
hooch (JP) Day 3@19:30
holyn (TW) Day 1@11:00
Hikaru of AQUBEE (JP) Day 3@16:10
HighCC 害喜喜 (TW) Day 2@22:00
Head Composer 頭部組成者 (TW) Day 3@19:30
HARVEST (JP) Day 1@21:10
HARUNEMURI 春ねむり (JP) Day 2@20:20
Hank 林耕禾 (TW) Day 3@17:50
GOOFY KINGLETS (JP) Day 3@19:30
Go Go Machine Orchestra (TW) Day 3@20:20
Glow and the forest (JP) Day 2@20:20
GGBrotherz 把妹哥 (TW) Day 1@22:00
gentlesquid 烏賊紳士 (TW) Day 1@19:30
Gaptain Gap (TW) Day 1@21:10
FX4 放乘肆 (MY) Day 1@19:30
fu-chuan group 福川組 (TW) Day 1@17:50
Flowers Blooming in Winter 暖冬花 (TW) Day 2@13:40
FIFTH-NEWHEAVY (JP) Day 3@17:50
Ferdinand Choi X Wonder Band 青原 X Wonder Band (MO) Day 2@17:00
Fatty (TW) Day 1@17:50
ETboyz 外星小子 (TW) Day 1@18:40
ET - KING (JP) Day 3@21:10
Emerald Eyes 翡翠之眼 (TW) Day 2@11:00
Drinn (TW) Day 2@18:40
DR.EGGS (HK) Day 3@20:20
Dj moaner (TW) Day 1@12:50
DJ LCD & DJ Soundsystem (SA) Day 3@19:30
DJ B.O (TW) Day 1@22:00
Digda (JP) Day 2@22:00
DeeJay Slenda (TW) Day 3@13:40
DaimonOrchestra (JP) Day 3@22:50
D_29 (JP) Day 3@20:20
Crocodile Fatality 鱷魚必殺技 (TW) Day 1@18:40
Crockers 鱷魚樂團 (TW) Day 2@17:50
Control T (TW) Day 2@12:00
Cold Cream (TW) Day 2@15:20
Cliff 克里夫 (TW) Day 2@14:30
Chronic Suffocation 習慣性窒息 (TW) Day 1@17:50
Ching Yuan Wu with curry band 吳青原和一切從咖哩開始樂團 (TW) Day 2@12:50
Catalyser (MO) Day 1@22:50
Captain Ordinary 普通隊長 (TW) Day 3@12:00
Burning Beak (TW) Day 1@20:20
Brutal Shark 布魯托 嚇克 (TW) Day 2@17:00
BlackGreen 怖雷閣林 (TW) Day 2@12:50
Bento Band (TW) Day 2@14:30
Bentham (JP) Day 3@22:50
Before After (TW) Day 3@17:50
Banyan Gang 榕幫 (TW) Day 3@14:30
Bad to the Bone 壞透樂團 (TW) Day 1@22:00
Bacon Slap! 培根巴掌! (TW) Day 3@16:10
Aurora (UK) Day 2@19:30
Ape Apocalypse! 末日之猩 (TW) Day 2@20:20
Ang 洪詮翔 (TW) Day 1@18:40
Andrew Tyrone Rodgers (JP) Day 2@17:00
Amuse 遊樂 (TW) Day 3@22:00
Alisinngai 阿修 (TW) Day 3@14:30
alaska highway50 阿拉斯加高速公路50 (JP) Day 2@19:30
AIYO BAND 哎呦樂團 (TW) Day 1@16:10
88balaz 八十八顆芭樂籽 (TW) Day 3@20:20
* Disclaimer: 本公司有權更改活動演出內容, 以官網公告為主。Schedule subject to change or cancelation without notice.
https://springscream.com/line-up-1
14gm二手 在 euyoung's soliloqu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P+ 2018益友現場觀展重點】
這幾天,參與了CP+還有相關的活動,趁著還在展期,利用粉團來簡單做個現場觀展重點整理,給大家參考:)
1.Olympus : 新品E-PL9如約出現在會場,跟往年相同都有兩個大型講座舞台,體驗區亦非常豐富,蒐集的展覽作品也很厲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度有女性為主軸的小型講座操作區,值得觀摩。
2.台灣之光: STC 台灣光學濾鏡領導品牌 出現在CP+,優秀的產品也獲得世界各國的興趣,有到現場的各位,去打聲招呼吧!另外,Benq也在CP+有設置螢幕攤位。
3.Sony:A7 III是會場一大亮點,攤位的體驗大約需排列30分鐘,初步心得,像台具體而微的A7R III,性能上沒什麼問題,比起第二世代也有確切的進步。另外也展示了開發版的400mm F2.8 GM。
4.Panasonic:GH5s、GX7 III(GX9)跟新鏡Leica DG 50-200mm、Leica DG 200mm都出現在會場。GH5s跟G9 Pro的人體辨識有點厲害。
5.Canon:EOS-M50與470-EX AI閃燈都出現在展場。M50挺微妙的,首次在無反中導入4K錄影,反應對焦皆屬順暢,質感上塑膠感略重;470-EX AI實在太有趣了,一定要親自去摸摸看。
6.Nikon:本年度重點是D850、Keymission跟望遠鏡。想起去年被取消的DL,可…可惡!
7.Fujifilm:去年是GFX 50s,今年則是X-H1,體積上實在是出乎意料的大,份量感十足,不過搭配F2.8系列,配重則是相當平衡。
8.Penatx:沒看到GR後繼機的消息,K-1 II一如K-1的穩重,會場的亮點是Theta 360的體驗跟應用。
9.Tamron:FE接環的28-75mm F2.8展示櫃展示中。
10.Sigma:Art系列鏡頭FE接環化,速度上沒什麼問題,不過補上鏡後距離那段材質跟鏡身有點差異。然後遇到Bigma的帥哥社長!
11.Tokina:FE的廣角定焦鏡20mm F2.8,正式自動對焦化。對焦速度尚可,光學結構則是跟原本的MF相同,體積相仿但是重量輕了不少。
12.Zeiss:全系列皆展出。新鏡Loxia 25mm F2.4會場展示中。
13.老蛙:除了APS-C的9mm超廣角鏡展出外,很有趣的超微距鏡也出現了。
14.在主展場外,隔壁展館也有二手相機區跟Outlet區,有很多充滿個性的二手相機店出現,有空的話可以繞去看看。
14gm二手 在 黑麵之路‧不由分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網路上已經有很詳盡的測試與開箱照,這裡只簡單講幾個一周(a9)與一天(a7r3)的後記,後記擺在前面是因為這篇大部份我都在講古,所以重點放前面比較不會浪費想了解新機資訊朋友的時間,但說真的手上使用的時間還太短,這禮拜婚禮實戰以前都只是紙上談兵,等婚禮後的心得比較實在(但如果已經有買轉接環或準備要買轉接環的朋友,可以看一下第七點,我覺得蠻重要的)
1.說到對焦,在我曾經用過的所有相機,綜合各種環境我認為Nikon D5的對焦沒有對手,但連續用了兩台速度型的DSLR旗艦機以後,我覺得以我拍的習慣和類型來說,D5對焦性能在快準狠的強度之於我過剩了,A9/A7R3的對焦強在無反系統特性帶來的價值,例如a9對焦點達到93%畫面的涵蓋率(A7R3達到68%),尤其眼控對焦可以粘在拍攝對像上面(都是破渡張道慈害的><),這個已經進入實用性的功能,也是我從dslr轉換Sony無反系統的原因之一。
2:A9/A7R3單機的手感,我覺得還是A9比較就手(但跟d5比還是d5好拿太多),昨天剛拿到電池把手與a7r3,還沒有比兩台裝手把的分別,但我想如果裝手把後手感應該會很接近,因為送客合照的人數在四個人以內,我大多會用直拍的構圖,有手把對手腕的保護還是比較好,雖然增加一些重量但依然比傳統dslr輕許多。
特別要注意機身上的電池艙蓋,試a7r3時我不知怎麼的拿了起來,結果裝在把手後不會拆,研究了快半小時才看懂原來要先扳電池艙蓋上的黑色扣榫,兩邊的金屬卡榫就會收進去,是很厲害的設計,但沒看說明書還真不知道怎麼拆裝。
3:A9/A7R3的接環非常的緊,個人覺得鏡頭相對於nikon難裝很多,卡的位置和方向都不同,尤其搭配Metabones轉接環,轉接環的安裝點設計的很不明顯,拆裝時我都很拍把機身上的金屬卡口一起拆下來。(最後會詳細說明轉接環)
4:這次購入和a7r3同步發表的新鏡 sony fe 24-105mm f4 oss,之前原本是想入手24-70mm F4 ZA,但新鏡就規格看來頗為厲害,而且我想改變過去長久以來用24-70 f2.8的習慣,就改成入手這這顆,目前在a7r3和a9上交叉使用覺得這顆鏡頭在兩台機身上合焦速度都很接近,但其實我這樣講沒什麼意義,因為只有早上半天試一下而已,暗部使用af-s因為兩台都會先投射對焦輔助燈,所以即使很暗並且對比度極低的物件還是對得到(在陰暗處的黑色尼龍袋)。
這個還是想說一下nikon d5對焦厲害的地方,去年買d5時我自已在家測過同一個場景,d5完全不需要對焦輔助燈就瞬間嗶嗶兩聲對給你(從d4開始我已經五年沒看過這個東西了 xd),如果用-4ev的中央點大概再更快0.05秒吧,雖然a9/a7r3投射對焦輔助燈也幾乎是同步會對到,但這就是一個超強跟強的分水嶺,尤其af-c模式下a9/a7r3對焦輔助燈不作用,這樣跟d5的差距就會很明顯,所以拍攝習慣上要做調整,以前我拍婚禮習慣只用af-c,現在適時要切換到af-s,要記得你現在不再是只靠自已一個人了,你有對焦輔助燈了(好奇怪的比喻)
這顆鏡頭本身有光學防手震,初入sony系統我不太清楚跟機身防手震一起用有什麼差別,只覺得防手震真的很好用,重量也剛好,鏡身長度適中很好握,如果拿把魯斑尺量一下長度說不定是大吉這樣,我沒有24-70za沒辦法比較,但目前感覺我認為從速度到畫質都不會輸給我常用的24-70mm g鏡(是說兩顆也差了十幾年的設計),加上有多了70~105這段與防手震,在婚禮上我想用途會更豐富。
5:機身防手震也是我轉向無反系統的一個原因,雖然dslr很多鏡頭現在都有防手震沒錯,但我想用的定焦鏡大多沒有這項功能,例如我前陣子用的sigma 135mm f1.8,這是一顆非常厲害的鏡頭,但是它的重量超過一公斤,1130克的鏡頭在沒有防手震的情況下安全快門要求更高,以我的手抖程度大概要1/320才能避免微震的情況,但在a9/a7r3上轉接canon 135mm f2L重量只有750克,加上機身的防手震,同樣是135mm的安全快門1/160就沒有問題,而這個快門速度在凝結一般人物非移動的狀態也已經足夠,更不用說重量對手造成的負擔,我自從買入sigma 135mm f1.8以後我很喜歡,但因為鏡身短又重,每次換這顆鏡頭都是。
6:sony a7r3 / a9 機身主要明確的分別是在單轉盤和左右雙轉盤,在用了a9一個禮拜與a7r3一天之下,我覺得a9的雙轉盤的設計儘次於選單一樣天才,我很想叫設計師自已去轉幾次左肩轉盤看看,看他是覺得手好用還是手指會打結,防止誤觸的機制要有沒錯,但這麼難按結果只是更讓人抓狂,下翻螢幕兩個都差不多吧,a7r3有個把lcd當觸控板改變對焦點,這個功能我還沒時間去試。
7:在購入機身前先在網路上訂了sigma mc-11轉接環,選擇它的原因是sigma做NC兩廠af接環的經驗豐富,軟體會持續升級不怕變孤兒,更不用說恆佛總是訂一個有誠意的售價,sigma 35mm f1.4是我的主力鏡之一當然就選自家品牌,而且網路上看去年和高價的Metabones 4比較還互有領先。
昨天早上才從網購入手mc-11,下午打開包裝接上機身帶去和一同買a7r3的的婚攝友人會合,嗯…大家都覺得為什麼我的a9對焦速度比同行朋友的a7r3慢?我說轉接的鏡頭不同嘛,他是用標準變標鏡當然比大光圈合焦來得快,買完機身大家出來喝咖啡,買metabones 5的朋友借我轉接同一組機身鏡頭,但轉接環從mc-11換成Metabones 5,結果我不禁想罵髒話,在metabones上合焦速度明顯變快,而且AF-C模式下邊緣對焦點可以合焦了!!!
sigma 35mm f1.4使用MC-11轉接在a9/a7r3,af-c模式只有在中央區塊能合焦(全對焦範圍約1/3),邊緣就會開始反覆拉風箱,多對幾次也不會合焦,只是拉風箱可以拉出一條藍色多惱河,這點我之前做轉接環功課也有看到人提過,原以為轉接鏡都是如此不能太要求,至少af-s可以用就好,但想不到最近新的metabones即使用af-c在邊緣都能正常合焦的,於是立刻回原購買的網路店家,原本想換貨但他們沒有進metabones就只能改辦理退貨(後來我還是主動提出將物流費和手續費補回給店家,順道再跟他買了三張記憶卡,大家交易愉快離開)
btw,但我只有開箱測試一顆鏡頭,mc-11也沒有做過韌體升級,短時間測合焦速度比較主觀(但現場四個人都有相同感覺),所以也有可能現在更新的韌有改進了? 這點很歡迎手上有mc-11和sigma 35mm 鏡頭的朋友提供實際心得。
簡單幾個心得如上,昨天買A7R3點貨時我跟店家開玩笑,我說:
「換系統與換人工關節之間,我選擇了換系統。」
當然不是真的那麼嚴重,但是拿了幾天a9(幾乎等同a7r3的重量),上手把加閃燈與現在的24-105新鏡,整體重量與d5+24-70mm g+sb5000,相差大約400~500公克,大家可能覺得沒什麼,但一天下來舉起放數百到上千次之後,差不多到送客階段對身體的負荷絕對是有影響,不過當然這是以我一個過了四十還在賣命賣肝的角度來看。
但需不需要換a7r3/a9,我並不能給任何建議,畢竟每個人的 體力/拍攝習慣/後製方式/器材包袱…都不一樣,在婚禮現場已經實戰的工作者評價也不同,尤其這次a7r3是a7系列首次在對焦與效能達到婚禮攝影門檻的畫質機,a7r3的像素即使12bit都超過40mb以上,這對後製作業的時間與電腦都是很大的考驗,需要使用一段時間以後的感想才負責任,目前只能說這兩台的確實是SONY“畫素即正義,速度即王道“的代表作。
-------以下講古時間------------
從2004年拿第一台DSLR d70到現在拿了Nikon 13年,換另一個角度說是拿了DSLR13年,並不長但也不算太短的時間,斗膽托大的說一句,感覺DSLR的發展瓶頸一直在那裡,不要說底片時代,從數位的d70到d5,很多東西沒有太大的改變,這個瓶頸之於我自已也是相同的,我很熟悉現在的拍攝模式,尤其在婚禮中非常安全,看到蛙大(婚攝大青蛙)最新分享a7r3提到他對nikon的機身熟悉,這點我也有同感,因為我也是閉上眼晴,
昨天去拿Sony A7R3前先去買了Canon 135mm F2L,有一種送尼回佳的感覺,因為其實這是我攝影生涯裡第二顆Canon接環鏡頭,我的第一個單眼系統裝備其實並不是Nikon,而是Canon。
2004年Canon 350D剛出沒多久,當時很愛拍人像(對,我也參加過Dcview的model團拍,3次)“Canon適合拍人“這句話在當年比現在更有公信力,所以先在二手拍賣買了一支Tamron A09(我還記得是9000元),結果買完鏡頭後看到Nikon D70,聽說nikon d70對焦比canon 350d厲害,而且更吸引我的是全黑機身,這點想想很有趣,因為10多年前銀色機身看起來業餘是一般版,黑機看起來專業賣比較貴,但現在是銀機比較有文青感(笑)反而比較搶手,結果反而入了N家的門。
在決定做系統轉換時,因為職業工作一定要有第二台備機,所以考慮了幾種不同的組合方案,A9+A7R3 / A7R3+A7R2 / A7R3x2 / /A9+A7R2......跟幾位有使用sony系統的攝影師朋友訊息聊到,他們都有相同看法,就是A7R2畫質極好,但在婚禮攝影這種整體操作上對焦與存檔延遲可能會影響拍攝節奏,雖然第二機我是定位在備機,但若真的需要這樣也是不行,尤其最後我才知道原來A7R2還是單卡槽,那就更不能考慮了,最後心一橫就A9+A7R3吧
所以上禮拜五其實我已經先買了Sony A9,光是一開始選單設定的羅輯就讓我頭昏,不知道是哪個天才設計的選單(如同婚攝英聖說的,初入sony選單會讓你迷路),想到家裡的rx100 m4的選單我到現在也只看懂一半,原本以為消費級的小相機如此很正常,但設定為職業機的選單也是同一套思維只是變的更複雜,正所謂沒有最難懂只有更難懂,跟本就是rx1000 m4選單的動力旗艦版,所以新機剛到手雖然很興奮,但心裡其實也非常忐忑,想到《一代宗師》裡的老姜對著決意奉道的宮二說:
「姑娘,把那麼好的親事給退了,值得嗎?你可要想清楚啊,奉了道....那可是回不了頭的」。
是啊,如果離開了Nikon,換系統奉了Sony的道,看看每支FE原生鏡頭的價格……呃…雖然Nikon新鏡也很貴,但還有上一代鏡頭可以搭配選擇,比如Nikon平均二手價在七、八千的85mm f1.8d(市面應該沒有新鏡)和全新不到一萬五的85mm F1.8G,轉到sony沒有什麼二手與上一代舊鏡可以選,原生鏡頭對應的是18980的FE 85mm F1.8和39880的Carl Zeiss Batis 1.8/85。
但如果你想換系統,全世界都會聯合起來幫你換,甚至王家衛都會過來補一腳(王家衛:閃開,讓專業的來!!),於是又想到宮二說:
「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其實對白都是徐皓峰寫的,他自已當導演的另幾部片我也很喜歡,《師父》大家應該都看過就不用多說,如果家裡有mod199電影,推薦《倭寇的蹤跡》和《箭士柳白猿》這兩部,對白都很有意思,也可以看出導演的風格還真是從一而終。
於是系統轉換的這一個禮拜不到,就先噴掉三十幾萬(這已經是合乎我正常工作需求最節省的買法,如果是買齊GM大三元順便帶幾顆Batis大光圈定焦甚至Milvus鏡,請自行再加一倍以上),想到mod電影199最近上映我一直想看的《生存者》(THE BAD BATCH),雖說是部接近Cult Film的怪片(但太過精緻),但裡面的音樂和攝影都很不錯,片中基努李維對女主角說一句話:
「來到這裡要付出天大的代價,妳就付出一隻手和一條腿」
我是沒資格講“錢可以解決的事都是小事“,這種話是留給隨手拍生活會拿Phase One的人,不過婚攝就像被老鷹反覆啄肝的普羅米修斯,每天熬夜工作完都會再長出新鮮的肝繼續賣(科普小常識,有些婚攝甚至會邊喝酒邊工作,這就是「酒肝倘?某」這首歌的由來(亂講)),所以捏著肝東湊西湊就還是換了。
這裡要付出天大的代價,我覺得是長久以來對Nikon機身的經驗和使用習慣的累積,除了截然不同的手感之外,最直接的是從DSLR的五稜鏡與無反的二極發光體看見的感覺完全是兩回事,好像噴乾冰的野台布袋戲與AE粒子特效的東離劍遊記,當然這裡並不是說乾冰比較遜或AE特效很假,而是從眼晴到大腦轉換的那種現場感截然不同,EVF/LCD非常明亮清楚,那個看出去的感覺大概是賽璐璐片畫的卡通與最新CG動畫的分別,不能說哪種一定是好,那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在入手Sony A9隔幾天,莎莎幫小莎買了把美勞安全剪刀,吃飯時原本以為小莎低著頭在剪紙,哪知一叫她吃飯轉過頭,我和莎莎馬上大笑出來,她也回一個得意的燦笑,原來她居然一刀把前額的頭髮剪了一大把下來,頓時換了畫風變成斜瀏海的妹妹頭
大人剪頭髮都是小心的一點一點修剪,深怕一個不小心把頭剪壞了,只有小孩才會這樣一把就剪下來,但想想這也是為什麼小莎的畫特別有創作力和想像力(好吧,其實每個爸爸都覺得自已的小孩最有創造力),小莎看到我的A9說:「拔拔,我不記得我們家有這台小相機,我們家的相機應該是大的,你是用魔法把它變小的嗎?」
小孩不怕歸零這件事,那是他們學習的方式
大人才會怕歸零
我全職婚禮的第一場是2009年5月16日在中壢的南方莊園,用的是Nikon D300(一個月後的第二場買了D700),但如果回到我拍攝第一場完整的婚禮記錄(迎娶+宴客)是2007年10月14日,用的是Nikon D200。
10年了,也該是讓自已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