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進這間精神時間房。用3小時的時間,去細味著這40年陪伴我們的旋律和歌詞。
人來人往: 你離去後,才意識到雖相識近十年,也一齊經歷了生死。 縱是這麼近,卻沒有好好的跟你吃頓飯;現時那麼遠, 也不方便問候。
「然而天父並未體恤好人 到我睜開眼 無明燈指引」
《陳輝陽 X 女聲合唱作品音樂會 -人來人往》演唱會歌單
上半場
《寂寞大道》(原唱:容祖兒)
《打得火熱》(原唱:陳奕迅)
《內有惡女》(原唱:楊千嬅)
《吹沙入眼》(原唱:容祖兒)
《男朋友與歌》(原唱:容祖兒)
《一場誤會》(原唱:衛蘭)
《給愛麗絲》(原唱:陳奕迅)
《拍住上》(原唱:Twins)
《守望相愛》(原唱:鄭秀文)
《嘭門》(原唱:李克勤)
《愛不釋手》(原唱:李克勤)
《人來人往》(原唱:陳奕迅)
《會過去的》(原唱:許志安 車婉婉)
《2001太空漫遊》(原唱:陳奕迅)
下半場
《新世紀福音戰士》(原唱:楊千嬅)
《折磨》(原唱:許志安)
《嫌棄》(原唱:梁詠琪)
《重複犯錯》(原唱:古巨基)
《私奔》(原唱:楊千嬅)
《漩渦》(原唱:黃耀明 彭羚)
《活著》(原唱:余力機構)
《把悲傷看透時》(原唱:陳慧嫻)
《心跳回憶》(原唱:古巨基)
《日與夜》(原唱:張學友 林憶蓮)
《回來我身邊》(原唱:鄭秀文)
《火鳥》(原唱:楊千嬅)
《飲酒思源》(原唱:楊千嬅)
Encore
《亂世情侶》(原唱:古巨基)
《少女的祈禱》(原唱:楊千嬅)
《終身美麗》(原唱:鄭秀文)
《垃圾》(原唱:盧巧音)
《告別我的戀人們》(原唱:古巨基)
《K歌之王》(原唱:陳奕迅)
《最後的歌》(原唱:楊千嬅)
《失戀太少》(原唱:陳奕迅)
#陳輝陽 #女聲合唱 #音樂會 #人來人往 #紅館 #廣東歌 #亂世情侶 #歌詞 #歌單 #rundown
陳輝陽 x 女聲合唱《人來人往》
#多謝vivian
2001 太空 漫遊 開眼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銀翼殺手背後的庫柏力克幽靈】#電影冷知識by葉郎
Ridley Scott視Stanley Kubrick為宗師。在啟發、模仿、致敬之虞,他的《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甚至直接從Kubrick電影《The Shining 鬼店》裡借來了其他活生生的幽靈。
▇ 控制狂的異想世界
Stanley Kubrick和Ridley Scott都是以鉅細彌遺著稱的導演,換個不好聽的名字就是控制狂暴君。
作為初出茅廬不久的暴君,Scott在他不熟悉的美國劇組以及各種工會規定中吃足苦頭。他曾向媒體帶點抱怨意味地說寧願和英國劇組工作,因為只要他下令該怎麼做,英國劇組的回答永遠是「遵命,老大!(Yes, Guv’nor!)」。這話傳出之後,已經人仰馬翻的劇組工作人員開始在片廠穿上印有「老大個屁!(Yes, Guv’nor My Ass!)」的T-Shirt向他抗議。
除了控制狂個性之外,Scott也師法了他的神明Kubrick其他技法。
比如《銀翼殺手》中的複製人Rachel發亮而不真實的雙眼,Scott就是借用自Kubrick用來拍攝《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開場中攻擊人猿的那隻豹的技巧。
Scott曾說科幻片這個類型在《2001太空漫遊》之後就死了,因為最好的作品已經出現了。「再也沒有東西可以稱作原創。我們想得到的點子全都看過、拍過、早就有了。」他說。
▇ 從鬼店請神回家
Ridley Scott借用更多的是來自鬼氣森森的《鬼店》的東西。
當他想要塑造《銀翼殺手》中神秘而邪氣的Eldon Tyrell博士角色時,他第一個念頭就想到《鬼店》中看來深不可測的幽靈調酒師。於是他乾脆直接借用了同一名演員Joe Turkel。
Scott的這個做法多少有點請神回家的意味。和Kubrick合作多次的Joe Turkel曾在訪談中回憶到,Scott甚至多次停下手邊工作跑來問他說:「你覺得Stanley Kubrick會怎麼做?」
可以想像Scott在這個兵荒馬亂的製作災難過程中如何自我懷疑,並試圖揣想電影之神的解法。
答案其實就在不遠處。Joe Turkel在同一次訪談中被問到他心目中的Kubrick是怎麼樣的導演,他回答:「他有極大的權威,而且完全不怕使用他的權威。比方他在拍《Eyes Wide Shut 大開眼戒》時曾經下令包含製作人在內即便是跟電影有關的人也不得進入拍攝現場。」
問題是1982年的Ridley Scott還沒有Kubrick那不能直視的權威。他的《銀翼殺手》很快就因為製作人的干預陷入僵局。
▇ Jack Torrance黃色金龜車
代表資方的製作人強押Ridley Scott和心不甘情不願的Harrison Ford錄製了碎嘴的旁白說明劇情,並要求補拍一個比較「光明正向」的結局——就是1982年戲院版多出來的那段男女主角駕車迎向大自然的最後一幕。
手上已經完全沒有預算的Scott終於決定打電話直接請示他的神明Stanley Kubrick。
江湖傳聞Kubrick在拍《鬼店》的時候拍了一堆大自然的空拍畫面,按照他的個性這「一堆」應該指的是無數個小時的片段。Scott在電話中請求Kubrick把這些片段借給他用,Kubrick爽快地答應了,立刻送來了整整17個小時的空拍畫面。爽快答應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片段絕對不是Kubrick本人親自拍攝,因為他不敢搭飛機,甚至向來都搭船往來英美之間。
有幸看過這個版本《銀翼殺手》的觀眾,其實你們看到的正是《鬼店》中Jack Nicholson一家駕著黃色小金龜車前往Overlook飯店的空拍畫面。因為《銀翼殺手》用了比較寬的2.35 : 1比例,本來應該在畫面下方的金龜車正好通通被裁掉,只留下那個乍看光明卻暗藏不祥的自然風光。最終製作人強索來的「光明正向」結局其實是道通往死亡迷宮的暗門啊!
原載於The Affairs週刊編集第五期
www.theaffairs.com
[電影冷知識266]
2001 太空 漫遊 開眼 在 藝文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3月 已故導演專題||
2019年是一代鬼才導演史丹利.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逝世20週年的日子。去年11月上映的《安眠醫生》,雙胞胎女孩、酒店長廊上踩腳踏車的小男孩、被斧頭劈開的木門……勾起了不少影迷對於1980年的經典驚慄片《閃靈》的震撼與激動。無獨有偶,10月上映的《星際任務》並不如一般想像之中的太空科幻,畢彼特的獨腳戲也令人聯想起1968年那近88分鐘無對白的《2001太空漫遊》。新的句號、新的致敬,不禁讓人懷念寇比力克在電影史上留下的痕跡。
.
寇比力克在1928年生於美國紐約,第一次與電影有所關聯的事蹟,要數中學的時候。他在13歲時收到父親所送的相機作為生日禮物,從此引起了他對攝影的興趣。高中時,寇比力克曾經擔任校園攝影師,畢業時就將作品售給當時在美國愛荷華州狄蒙發行的雙周刊《展望》,其後進入雜誌社擔當新聞攝影記者,為事業展開序章。工作以後,寇比力克經常遊走在格林威治村附近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全紐約的各大電影院觀展看影,亦是在這段時間,他備受馬克思.歐弗斯(Max Ophüls)既複雜且不斷流動的鏡頭風格所影響,混和個人獨到的眼光,奠定了前無古人的影片格調。大量的吸收也讓他在今後的作品中均以個人包攬幕後大量工作,例如剪接、攝影、音效等,令其作品更具個人魅力。
.
寇比力克一生未算多產,卻並非能夠以特定片種歸類的導演。16部作品中包含歷史、未來、科技、愛情、驚慄、戰爭、罪惡、政治,幾乎囊括所有電影片種,未曾重複,每每都有種抽離且冷漠、只有寇比力克才有辦法拍出的個人特色,包括榮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2001太空漫遊》,與影響後世尤深的恐怖片《閃靈》。在寇比力克的鏡頭下,這兩部電影成為了太空科幻片和驚慄片的經典代表作之一。
.
「如果那是能夠寫出來或想出來的,那就一定能拍出來。」寇比力克確實實踐了他的這句名言。在寇比力克的世界,只有未能想像的世界,不會存在想像中的虛幻。而他在拍攝最後的一部電影《大開眼戒》後4日心肌梗塞身亡,終年70歲。寇比力克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卻影響後世不少導演的拍攝手法與題材,也令得觀眾對於觀影有別樣開闊的思考。一代鬼才的離去,如今只能憑坊間偶然的致敬,才能再度回憶往日的電影熱浪,曾經如何被他掀起。
——〈世紀末的鬼才〉
史丹利·寇比力克
.
文 / Firmiana @firmiana.ada
.
完整內容載於一月號雜誌。
.
一月號現已上架,即日起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寇比力克 #閃靈 #大開眼戒 #2001太空漫遊 #藝文青1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