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
青春期,真的需要有偶像,經歷過狂熱追星,中年後才不會胡亂變成邪教的信徒或突然有了莫名偶像,相信什麼偉人再世之類。
因為,經歷過了青春熱血沸騰的盲目狀態。
我曾為羅大佑寫過四本日記(雖然已因颱風天被消失了),在極度貧困的學生時代,我努力省下生活費,買了各種音樂與書等產品,幸好,當年不時興太多週邊商品,哈哈哈。(萬幸🙏)
說真的,那些年,只要有羅大佑三個字,我都買,包括演奏曲的卡帶。還嫉妒過張姐張艾嘉,哈哈哈。
顯示純情少女的歌迷純粹。😅
突然聽起羅大佑,就會不斷聽下去,因為有太多鍾愛至深的歌,和我的青春有關。
將進酒,是我超喜歡的一首,雖然有大中國情懷,可是那年代閱讀教科書的台灣年輕人,中國是秋海棠,那是「故國啊。」
即使,我十幾代祖宗都在台灣出生,誰都沒看過長江黃河,就是會有因為文學或音樂的美好,產生情懷。
這種叫做「將心比心」,就像閱讀法國文學、聆聽美國民謠,我們又不是法國人或美國人,卻都能有所感觸,那種空空闊闊的寂寞荒涼。
我非常愛這首歌,一種充滿喝醉的放肆、發洩和善感。
倒是,1949年真正從對岸來台的,應該有這種故國情懷的,搞不好對這首歌無感,喜歡其他自己熟悉的歌。
哈哈哈哈哈。
😁
#1984年學生時代的我對抗老師去聽了這場演唱會
#2004年經過20年又去看了演唱會還追看四場
#還記得台南場是最亢奮的有伍佰和羅大佑互飆吉他
演唱會結束後,和一媒體友人去某台南酒吧喝酒,說起這首歌,他講著講著,竟然感動得哭了。
因為初次聽到這首歌,他還在當兵,依稀記得他在寒風中站崗,那是他的青春。
2004年經過20年又去看了演唱會還追看四場 在 費玉清2004年台灣演唱會- play a simple melody - Udn 部落格 的相關結果
2004年 3月28日星期天傍晚。 7點43分,燈光終於暗下,前奏音樂響起,眾人熱烈鼓掌,序曲奏罷,旁白介紹費玉清出場,簾幕升起,四位舞者拉起兩條白長布幔橫亙舞台,「綠 ... ... <看更多>
2004年經過20年又去看了演唱會還追看四場 在 特/等了w-inds.10年粉絲淚! 「我們看的不是演唱會,而是19 ... 的相關結果
這次從一早踏進演唱會現場開始,驚訝地看到很多拿著w-inds.應援牌的粉絲,還有穿著當年演唱會周邊T恤的老粉,走沒幾步就聽見佇立在一旁的女孩們討論著w- ... ... <看更多>
2004年經過20年又去看了演唱會還追看四場 在 羅志祥演唱會哭到發抖…談毀滅式爆料「自己搞砸的」!認了 ... 的相關結果
頓時引起全場尖叫,為了轉換氣氛,羅志祥接著還又哭又笑地向新聞媒體喊話:「拜託,已經過了3年了,不要再寫了,都過了!我求你們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