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頭條】普京的俄羅斯世界盃依然燒錢
倘若2014年索契冬奧會是俄羅斯政府揮霍無度的一個縮影,那麼於當地時間6月14日開始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看起來要克制得多。然而,雖然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控製成本,但俄政府還是沒掌握「勤儉辦一切事業」的真諦。
有關索契冬奧會,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是花了510億美元,比排在第二位的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多花了110億美元。俄羅斯政府從未承認花了這麼多,反而是給出了讓人笑掉大牙的小數:普京自己的說法是2140億盧布(按2014年1月的匯率折算為64億美元)。我本人傾向於由反腐敗活動家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牽頭的團隊給出的一份更詳細的分析:458億美元。這其中,俄政府、國有公司和俄羅斯國家開發銀行VEB自掏腰包的只佔3.5%。
按照人均水平計算,索契冬奧會的花費僅次於2004年大肆揮霍的雅典奧運會;倘若按照每套獎牌計算,索契冬奧會的花費可謂登峰造極(每一套金、銀、銅獎牌折算下來的成本為5.1億美元,北京奧運會為1.17億美元,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為1.04億美元)。
相比之下,本屆世界盃就顯得不那麼浪費了。據世界盃組委會4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世界盃籌備的總花費為6830億盧布,按當前匯率折算為110億美元。這一次,沒有獨立組織表示過異議。在當初申辦世界盃賽時,俄羅斯方面表示將投資38.2億美元改造和興建比賽場館,最終的費用為43億美元。這已經超支,但是和索契相比算不了什麼,索契冬奧會的滑冰場館預計投資4400萬美元,最終的花費是2.72億美元。
俄羅斯的總花費超過了2010年南非世界盃賽政府和地方投入的400億蘭特(按2010年6月匯率折算為52億美元),但是遠低於腐敗盛行的巴西在2014年投入的前所未有的150億美元。此外,無論世界盃舉辦與否,此次為翻新機場和其他基礎設施投入的48億美元都是要花的。
毫無疑問,普京的那些密友(其中一些上了美國的制裁名單)拿到了大把的政府合同。但這一次,俄羅斯政府,包括強力護法機關,都死死盯著各類建設工程,大型世界盃工程承包商馬戈梅多夫(Ziyavudin Magomedov)3月因涉嫌挪用政府建設資金而被捕。2月,俄羅斯體育部因預算超支23.8億盧布起訴了幾家承包商,其中包括普京的好友季莫申科(Gennady Timchenko),而且體育部已經打贏了一些官司。
然而,儘管成本估算更貼合實際,對預算執行也加強了控制,但是從按每張座椅計算的場館基礎設施投入來看,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的花費還是莫名其妙地昂貴。前世界盃賽東道國(不包括德國,其優良的足球基礎設施不需要任何翻修)這方面的花費大體相同。而據StadiumDB.com彙編的資料,俄羅斯此次創了紀錄(該網站對於費用的估算甚至高於俄羅斯自己在下表中的估算,相關數字是在最終費用公佈前給出的,我向下進行了修正)。
俄羅斯政府顯然竭盡了全力吸取索契冬奧會的教訓,避免亂花錢。但是從本質上看,普京的這套體系讓虛增的政府工程成本成為個人財富的最大來源之一,並不適合勤儉辦一切事業。這就是為什麼俄羅斯無法實現普京設定的發展目標的一個原因,可能也是為什麼2000年到2010年油價高漲時俄羅斯沒能躋身全球最富裕國家的最大原因。我們只能寄望於賽事的精彩程度能配得上比賽場館那些恍若鍍金的座椅了。(撰文:Leonid Bershidsky)
#普京 #俄羅斯世界盃 #索契冬奧會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10世界盃舉辦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559#~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世界盃】
全球引頸期盼的世界盃足球賽終於在今晨開幕了!
也許各位讀者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將感受到世足賽的熱情與活力。就連小編前幾天去吃麥當勞的時候,都發現身為世界盃贊助商的麥當勞還特地推出了新的套餐。而正當小編津津有味的吃著巴西風味的雞腿堡時,也順便玩味了一下印在薯條盒上、這回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會徽:
「兩隻綠色的手和一隻黃色的手撐起一顆球形,側邊用紅色的字體寫著代表今年的2014。」(如圖)
小編一邊喝可樂一邊覺得有趣。不是「足」球賽嗎?這個會徽難道意圖使人手球犯規?想到這,小編便趕緊用手機查了下維基百科。事實上這個名為「激勵(Inspiration)」的會徽在2010年南非世足賽的期間就已經公佈。黃色和綠色為巴西國旗之色系,而紅色則代表著巴西人們的熱情;而托起整個球(地球)的三隻手則是代表著人類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當然,這類設計理念也許佔著幾分嘴砲的成分,不過這次2014年巴西世足賽會徽形狀同時也讓人連想到了世界盃的獎盃──也就是俗稱的「大力神盃」的形狀(如圖)。
你知道嗎?世界盃舉辦至今曾使用過兩種獎盃。從1930年在烏拉圭舉辦的首屆世界盃足球賽,就開始使用了上面刻有勝利女神NIKE的「雷米特盃」(如圖)。這個獎盃以世足賽創始者儒勒‧雷米特(Jules Rimet)為名,而當時規定只要某一國的球隊在世界盃足球賽中拿到三次冠軍,便可以永久獲得雷米特盃。而本屆世足賽主辦國巴西秉著大力金剛腿,在1970年獲得了第三次的世足賽冠軍,雷米特盃也可功臣身退。不過1983年卻傳出雷米特盃在里約熱內盧遭竊的消息,至今下落不明。
而當今使用的大力神盃,於1974年由德國隊首度獲得。在這之後,儘管大力神盃本身依然由國際足球總會(FIFA)持有,但所有冠軍隊伍都能夠獲得大力神盃的複製品,並在原件底座上刻下冠軍國家的名稱。因為底座上總共只能刻下17屆優勝國名,因此大力神盃的預計使用年限為1974年至2038年。這座由18K黃金鑄成,以兩個大力士舉起地球為造型的獎盃形狀,的確和今年巴西世足賽的會徽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巴西的平面設計師亞歷山大‧沃爾內(Alexandre Wollner)卻對這樣的會徽設計存疑。他認為會徽除了顏色黯淡之外,這個形狀類似大力神盃的會徽也被他理解為一個扶額表示羞愧的形象。對於本次舉辦世足賽光鮮亮麗的背後,巴西政府對公帑的揮霍引發群眾對財政管理不滿之爭議,這個「扶額興嘆」的形象也許正適合代表著群眾對這種好大喜功的浪費存在感到不耐。
同一個世界杯足球賽的會徽,端看你從哪個角度解讀。
[Mr. Fri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