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名人堂#1》
這位大麻狂熱愛好者,在抽完大麻沒多久之後拿下奧運男籃金牌,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紹:
凱文·韋恩·杜蘭特(英語:Kevin Wayne Durant,1988年9月29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現役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現效力於NBA聯盟布魯克林籃網,場上位置為小前鋒,也可出任大前鋒。
2×NBA總冠軍(2017、2018)
2×NBA總決賽MVP(2017、2018)
NBA最有價值球員(2014)
6×NBA年度第一隊(2010−2014、2018)
3×NBA年度第二隊(2016−2017、2019)
11×NBA全明星賽(2010−2019、2021)
2×NBA明星賽MVP(2012、2019)
4×NBA得分王(2010−2012、2014)
50-40-90俱樂部(2013)
世界籃球錦標賽MVP(2010)
美國年度最佳籃球員(英語:USA Basketball Male Athlete of the Year)(2010)
全明星周末H–O–R–S–E比賽(英語:NBA All-Star Weekend H–O–R–S–E Competition)(2009−2010)
NBA新秀挑戰賽MVP(2009)
NBA年度最佳新秀(2008)
NBA最佳新秀陣容第一隊(2008)
35號球衣為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所退休
美國大學年度最佳籃球員(英語:List of U.S. men's college basketball national player of the year awards)(2007)
NCAA全美共識第一隊(英語:NCAA Men's Basketball All-Americans)(2007(英語:2007 NCAA Men's Basketball All-Americans))
USBWA全國年度最佳新人(英語:USBWA National Freshman of the Year)(2007)
12大聯盟年度最佳球員(英語:Big 12 Conference Men's Basketball Player of the Year)(2007)
12大聯盟聯賽MVP(英語:2007 Big 12 Men's Basketball Tournament)(2007(英語:2007 Big 12 Men's Basketball Tournament))
奧斯卡·羅伯森獎(英語:Oscar Robertson Trophy)(2007)
阿道夫·魯普獎(英語:Adolph Rupp Trophy)(2007)
奈史密斯學院年度最佳球員(2007)
約翰·伍登獎(英語:John R. Wooden Award)(2007)
麥當勞高中全明星賽MVP(2006)
#大麻合法化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18最佳新秀 在 籃球地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塞爾特人後衛Marcus Smart可能會在這個暑假被交易
By @NBA花絮領域
2018最佳新秀 在 I運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09年精英獎》拳擊選手第一人 最佳女運動員獎陳念琴
109年體育運動精英獎,個人獎項中,競爭最激烈的就是最佳女運動員,該獎入圍人數為個人獎中最多,共五人獲得提名,包含不同量級的兩位拳擊選手林郁婷及陳念琴、射箭常勝軍雷千瑩、體操新秀丁華恬,還有羽球球后戴資穎。經過評審仔細討論後,宣布109年最佳女運動員獎由今年甫獲奧運資格的69公斤級別拳擊好手陳念琴獲獎。
這並非陳念琴生涯首度獲得運動精英獎,2014年陳念琴於南京世界青年奧運會75公斤級的拳擊項目取得銀牌,同年也榮獲精英獎最佳新秀運動員殊榮。陳念琴沉潛了六年再度獲獎,而這樣的精神似乎跟拳擊運動也有幾分相似:「永遠不會被擊敗,永遠都會再站起來。」
1997年出生於花蓮縣的陳念琴,擁有阿美族及布農族血統。2歲時隨父母的工作移居馬祖,加入馬祖角力隊,首次於角力項目出賽就是在全國總統盃,第一次參賽便奪下銅牌,技驚四座。14歲時被新竹成德高中柯文明教練挖腳,轉移重心改練拳擊。身高僅169公分的陳念琴,面對國外身材較為高大的選手,看似身材區於劣勢,卻十分擅長和對手鬥智,用著速度、敏捷、爆發力和技巧克敵制勝。
陳念琴首次大型國際賽,是2013年的保加利亞世青女拳擊賽,當時接觸拳擊僅3年的她,在75 公斤級的冠軍賽,以3:0力克中國選手陳思敏,替中華隊奪下當年第一面金牌。隔年又於南京青奧拳擊項目女子75公斤級獲得銀牌。在國際賽場上漸漸嶄露頭角的她,於2016年6月的世界業餘女子拳擊錦標賽75公斤級的賽事,攸關里約奧運資格的四強賽時,即便面對身高192公分的摩洛哥選手,仍再次以3:0打敗對手,不僅獲得銅牌,更成為臺灣首位在拳擊項目上取得奧運資格的女子選手。
年僅19歲的陳念琴,在里約奧運遺憾的止步首輪,卻從來都沒有氣餒,依然持續訓練,備戰2020東京奧運會的門票。2017年的某天,柯文明教練突然要求陳念琴更改量級,從原本的75公斤級改至69公斤級,教練認為這樣才能完全發揮陳念琴在擂台上的優勢。起初陳念琴十分排斥,不僅僅是因為此舉將導致訓練停擺、必須節食減重,更難割捨的是必須放棄75公斤級的世界排名,從頭開始競爭。而帶領著她度過這項難關的,是上帝的聲音。
減重成功的陳念琴,於2018年始以69公斤級出賽,教練帶著她征戰各項賽事,希望能透過比賽找回出拳的感覺。而陳念琴也在一次次比賽中,明顯感覺到身體的改變,移動速度加快、步伐更趨輕盈、不易累積疲累感等優勢,帶領她慢慢找回曾經在國際賽上屬於她的地位。
僅僅花了一年時間,陳念琴於2019年3月,以1357.5的總積分,成功爬上69公斤量級的世界第一,並在隔年東京奧運拳擊亞洲及大洋洲區資格賽中,獲得69公斤級銀牌,再次取得東京奧運資格,成為兩屆奧運參賽選手。
2021年東京奧運,陳念琴將偕同女子拳擊好手林郁婷、黃筱雯及吳詩儀,征戰拳擊擂台。就像陳念琴獲得最佳女運動員獎時說的一樣,「最佳女運動員對我來說是種肯定,肯定就是身為運動員,我們能在舞台上被看見。」明年的東京奧運,期待她們能穩定發揮實力,再次站上頒獎台,讓臺灣被世界看見。
#109年體育運動精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