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我即將結束我在文策院的日子,這是一段奇幻的旅程,很感謝一路相伴的朋友,以及過去十五個月宛如兄弟姊妹的文策院同仁們。
作為一名台灣出身的創作者,我不斷被問,什麼是台灣的故事。我曾經採用余英時先生的句型,豪氣回答,我在哪裡,台灣就在哪裡;我寫什麼,都是台灣的故事。因為,我,就是台灣的孩子,我的文字不能在其他地方、唯有台灣獨特的歷史身世才可能孕育出來。我之所以能夠寫作講究精準而犀利,直抵無人之境,因為台灣給了我最大的寫作自由,無需閃避、躲藏。當海風帶來世界各地的文化種籽,長出獨一無二的台灣文化,這塊土地所孕育的創作能量同樣準備好了隨風飛向地球八方。
2016年夏天我接下文化部的香港光華中心主任一職,從異鄉人的角度回望台灣,我能清楚辨識台灣創作能量的光亮,我利用個人略為漂泊的生命經驗,摸索國際的思路,盡力推介花樣的台灣作品,蔡明亮的電影、林生祥的音樂、阿爆的歌、楊秀卿的唸歌、吳興國的戲劇、阿推的漫畫等等、讓世人看見台灣集體經過不同歷史陣痛與社會磨難所共同努力淬煉出來的美麗果實。
儘管篳路藍縷,在台灣以及世界各地仍有許多人持續耕耘自屬的台灣文化,同時,我也相信,透過政府機構的有系統推手,搭配民間企業的商業企圖心,台灣文化能量可以躋身下一波全球競爭型產業,為下一代年輕人打造一個健全豐產的創意內容產業,切入全球市場鍊,根留台灣,對接國際,讓他們不必離開家就直通世界,擁有更多工作的選擇以及收入。
有了海外推廣台灣文化的實戰經歷,加上之前創投公司的工作經驗,使我思考台灣文化如何從內到外、從孵化生產到市場推廣,打造一套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直接與世界接軌。當我們討論國家競爭力,我們其實在說這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力,譬如美國的高科技企業、好萊塢工業、華爾街金融業,譬如法國的奢華品產業、航太科技、醫藥業,我們也是透過這些產業去認識這個國家。而這些產業也互相協力,搭建出更大的產業平台,譬如好萊塢與高科技產業合作拍一部英雄片,華爾街提供融資服務,間接推波了美容業、漫畫業、汽車工業、美術道具等等。也就是說,人人有工作,社會有分潤。
2019年六月,我受邀加入文策院第一屆董事會,擔任民間董事,九月時董事會邀請我擔任首任文策院院長,我明白這份工作實難不易,任務極為艱鉅,但我也深知,一如當年的工研院與國發基金、企業合力打造了科技島的美譽,為台灣創造了財富,如果文策院成功了,十年之後的台灣,除了高科技之外,將擁有另一支亮眼的全球競爭型產業,為台灣在未來的世界版圖佔據一個關鍵位置。而透過文化所累積的財富更為特別,因為它將為人民帶來自信心,創造生活的幸福感。
文化作品所散發的無形魅力將強力形塑社會品牌,透過一首歌、一部電影、一齣劇、一本小說,藉由文學家、電影演員、畫家、服裝設計師這些人所形塑出來的台灣人,其氣質與臉孔如此獨特,全世界人們因而對這個社會產生莫名好感。台灣不僅要被看見、被理解,更要被信賴。
基於這項理念,我接下了這個重任。文化內容乃創意經濟的核心,因此文策院的出現,可以運用國發基金的挹注幫助文化事業體產業化,直球對決國際市場邏輯,打開台灣文化產業的全球版圖。不否認,當我進入文策院,難題千頭萬緒,也有許多人不看好台灣的文化實力之類云云,我總是回答,這個時代的台灣人想要拼一拼,拼過總比完全沒拼過好,而若想要日後的榮景,我們總是要從哪裡開始,就現在開始吧。哪怕做了一點點也好。每代台灣人都有責任,留下幾棵樹,供後人綠蔭乘涼。
我依然相信,「金融」與「國際」為文策院的兩個關鍵詞,與藝文補助路線有別之處,投融資乃是文策院助攻產業的方式,借用國際展會與市場展為舞台,連結國外產業界合作、合資,終究為了提升台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即使疫情嚴峻、全球停擺,投資者觀望、業界慘澹的2020這一年,臺灣內容產業未停工,文策院團隊完成了四億投資、協助融資六億,與文化部一起推動青年創業貸款、擴大優惠貸款方案,除了兩波旗艦計畫國內產業振興方案,全年20個國際展會不缺席,架設虛擬台灣館,協助業者線上媒合,其中坎城影展VR日主題國為台灣,與威尼斯影展合辦線上論壇、VR實體劇院,釜山影展媒合文本改編、法蘭克福書展多元呈現出版品,而文策學院開辦音樂經紀、圖像IP經濟、出版國際版權等人才課程,與Netflix合辦編劇工作坊,也即將與歐盟EAVE合辦製片人訓練、法國La Femis電影學校展開編劇統籌課程等,和HBO Asia商討備忘錄共同開發台灣原創劇集,即將與法國New Images影展宣布展開雙方產業交流機制。
文策院能像一支性能精緻的高科技潛水艇,航向大海四方。這一年多來,我看見文策院同仁們的夙夜匪懈,我也明白我們必須承擔許多批評,挽起袖子做實事確實不易,但這是一條漫長卻有意義的旅程。
不管身在何處,不減我對於台灣文化的熱愛與使命。下一個人生轉彎處,但願仍能與台灣相遇,繼續以我的方式敘述她的故事。一路以來,衷心感謝那些保持最大善意與我工作、協助我推動業務的人們。曾經相濡以沫,必不相忘於江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李政亮 內容簡介: 解讀日本動漫,除了從娛樂或產業經濟層面之外,可以更深入探索文化層面。 就讓我們在令和的新時代,回望江戶到平成的動漫記事,來趟心靈的壯遊! 「外國人之所以不看漫畫,就是他們的...
2019法蘭克福書展 在 臺灣漫畫基地 Taiwan Comic Bas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籍介紹】神之鄉(上/下)
昨天是大溪人重要的「六月廿四」!最近大家一定都有看到 #戲劇神之鄉 開鏡了的消息吧!改編自臺灣漫畫家左萱的原創漫畫作品。故事結合了台灣宮廟與桃園大溪獨有的宗教社頭文化,並還原八家將、扛神將、打百斤大陀螺等民俗特技畫面,這樣一部關於臺灣、關於文化的漫畫作品,你看過了嗎?
_______________
神會指引回家的路!
當年的約定,就要綻放在神之鄉的夏日祭典中……
大三暑假,在台北讀大學的夏志薰,帶著暗戀他的美術系同學陳暖暖,回到了睽違七年的家鄉大溪,也回到他遺忘的童年。回憶點點滴滴,也許正是神明指引的回家之路。阿薰逐漸找回屬於自己的回憶,童年的玩伴、失和的家人,還沒被履行的約定……
_______________
左萱 ZuoHsuan
自由漫畫、插畫創作者,作品《神之鄉》《漫畫植劇場-五味八珍的歲月》蓋亞文化出版。 現居台灣台北市,從事漫畫與插畫工作。
2016 大溪木藝博物館「大溪社頭百年特展」作品展出
2016 第十回日本国際漫画賞(入賞)
2016 中國金龍獎最佳劇情獎入圍
2017 安古蘭漫畫節台灣館參展漫畫家
2017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參展作家
2017 「北九州国際漫画祭2017」參展
2018 紐約公共圖書館、紐約插畫協會經驗分享講座
2018 桃園國際動漫大展聯展
2019 高雄駁二動漫倉庫「懷舊記憶」聯展
_______________
👉了解更多
台灣漫畫IP翻拍電視劇 神之鄉刻畫大溪民俗信仰
https://bit.ly/318GqY9
《神之鄉》開鏡遇水則發 王識賢「特訓」練到手指破皮
https://bit.ly/2PMo3CL
《神之鄉》電視劇大溪開鏡 呈現大溪百年社頭文化
https://bit.ly/33T5dSU
_______________
乾淨的畫面、細膩的故事,考究的背景,神之鄉帶領你進入的世界可能是你熟悉的,也可能是你第一次發現的,但不管是哪一種,都讓大家更深入了解臺灣這塊土地,我們的家鄉、我們的歸屬。
👉追蹤 神之鄉 The Summer Temple Fair (真人影視版)
👉追蹤 大溪大禧 Daxidaxi
錯過昨天的遶境沒關係!還有《遶境事務所》特展可以看!
#神之鄉
#左萱
#臺灣漫畫
#大溪不是只有豆干和老街
#關公生日快樂
2019法蘭克福書展 在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劉旭恭,微魔幻的童趣佳作——《車票去哪裡了?》韓文版出爐!】
以童趣活潑的線條,加上藍、橘、黑的主色,用簡潔的色塊,勾勒出一個可愛又天馬行空的故事。
開頭看似正常,漸漸地加入了幻想的元素,節奏輕快,結尾的轉折讓人驚喜。本書也入圍2017 #波隆納插畫獎,獲得國際獎項之肯定。
——金鼎獎圖書插畫獎得獎評語
🏆一個得獎不斷的節奏🏆
★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獎
★2018陳國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圖書繪本獎
★第42屆金鼎獎圖書插畫獎
★入選2018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
★2017「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2017「好書大家讀」年度優秀繪圖者
★「好書大家讀」第72梯次入選好書
★2018臺南市公共圖書館優質本土兒童文學入選書單
★第五屆上海好童書獎
★入選第三屆小涼帽國際繪本獎
★教育部108年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適合嬰幼兒看的書」入選書單
★2017韓國首爾國際書展台灣館入選書單
★2017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入選書單
★2017墨西哥瓜達拉哈拉書展台灣館入選書單
★2018年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臺灣館入選書單
★文化部108年度兒童文化館邀募繪本年度選書
★2018墨西哥瓜達拉哈拉書展台灣館「西語試譯本計畫」
★入選2019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拉加茲童書獎參選補助書單
★2019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臺灣館入選書單
★2019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主題書區入選書單
★2020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臺灣館入選書單
#劉旭恭・《#車票去哪裡了?》https://bit.ly/2UvnlNs
2019法蘭克福書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李政亮
內容簡介:
解讀日本動漫,除了從娛樂或產業經濟層面之外,可以更深入探索文化層面。
就讓我們在令和的新時代,回望江戶到平成的動漫記事,來趟心靈的壯遊!
「外國人之所以不看漫畫,就是他們的國度沒有手塚治虫。」
日本朝日新聞以這句話向手塚治虫致敬。
相對來說,身為台灣人,對日本漫畫再熟悉不過,許多人的孩提記憶中,絕對少不了租書店,在書架上挑本《怪醫黑傑克》或者《原子小金剛》,然後鑽入靜謐而神祕的漫畫世界裡,度過大半時光。
手塚治虫是日本戰後昭和時代大眾文化代表人物,而後則有宮崎駿讓日本漫畫站上國際舞台。因此,一般探討日本動漫時,往往聚焦於二戰後的蓬勃發展。
然而本書要再將時光向前推移,以江戶末期為起點,尋找日本漫畫浮現契機,以及如何奠基,進而演繹出影響遍及全世界的動漫文化。藉由日本各地動漫相關博物館做為進入歷史洪流的時光機,悠閒漫步漫畫家養成的時空背景。
從北齋、田河水泡、竹久夢二、岡本一平,到也成為台灣五六七八年級生集體記憶的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小甜甜、櫻桃小丸子、烏龍派出所等等,探入漫畫家的心靈,並以其作品為鎖鑰,打開日本動漫文化深厚的底蘊與精彩。
二○○九年開始,作者歷時十年造訪日本動漫相關博物館。
博物館不只是個展示空間,也是一條歷史幽徑,在那裡,我們窺見日本動漫是時代變遷與漫畫家心境的交織。解讀日本動漫,除了從娛樂或產業經濟層面之外,可以更深入探索文化層面,就讓我們在令和的新時代,回望江戶到平成的動漫記事,來趟心靈的壯遊!
作者簡介:李政亮
輔大法學士,台大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作者的關注視角是從大眾文化如電影、動漫、文學等解讀中國、日本與台灣的歷史與社會,此前作品以中國現場出發,希望文字耕耘能隨關注視角漸次豐收。近年作品履歷:《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獲2011年金鼎獎)、《中國課》(獲2012年《亞洲週刊》年度好書)、《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獲選2018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