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上升,我国旅游业也将逐渐复苏。作为旅客的你,将近两年没有出外旅行,对旅行的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
大马统计局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2020年入境游客人数,比2019年大幅减少了83.4%!疫情为旅游业带来的重挫,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专家预计,要到2023年或更远的将来,旅游业才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旅行业者如何在“后疫情”瞄准定位、重新出发呢?如何根据旅客的需求以及时代的转变,做出精准调整?本期节目邀请了三位旅游业者一起来探讨!
主持:Emily Ng 黄佩玲、Miss P 舒敏
嘉宾:Leiister (亲善旅行社 旅游策划员兼领队)、Jomy (Play Klang Coshtel 创办人)、林迎芬 (Lokalocal 共同创办人)
#CITYPlusFM #FM106 #下班忙什么 #下班有话题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福島核一廠的核廢汙水,決定經過稀釋後,2023年起排放到海洋,引起鄰近國家抗議。國際原子能總署組織了專家團隊,前往日本勘查排放計畫,並進行全面性的審查,包括中、韓兩國的專家,都將全程參與安全性評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
2023年 新冠疫情 在 財經狙擊手 - 股市阿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早上看完新聞主要還是維持昨日恒大集團疑慮暫去,
還有FOMC偏鴿派讓市場情緒依舊高昂
今天的早安阿水就改由文字版幫大家整理重點:
關於恒大集團後續:
北京當局是否出手救恒大,目前消息滿天飛
既有外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北京當局將出手拆「恒大炸彈」,有意將恒大集團重組為三個實體,近日會公布方案,
但《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相關部門正要求地方政府為恒大可能倒閉做好準備
兩種消息都有,目前看來中國政府是否願出手救恒大仍是未知數。
但美國宣稱對恒大集團相關問題的金融及企業曝險不高,應不致於成為全球性問題
FED最新會議後、
重點一:
主要還是老調重彈,強調等待更佳的就業數據出現,
才會考慮調整利率,以及考慮縮減購債
目前Fed 維持每月購買至少 800 億美元美國公債和 400 億美元抵押擔保證券 (MBS),
最新的可能時機點就在下一次會議中的11/2~11/3並預告將於2022年中結束
FED也強調不需等待超級強勁的就業報告就能開始啟動QE 縮減購債 (QE Taper)
重點二:下調今年美國 GDP 預測
美國 2021 年 GDP 成長率預測至 5.9%,低於 6 月份的預測 (7%)
不過2022年 GDP 成長率預測從先前的 3.3% 上調至 3.8%
2023 年則為 2.5%,也高於之前預測的 2.4%。
重點三:Fed 主席鮑爾任期將於明年 2 月結束
美國總統拜登是否會繼續提名他領導FED
重點四:
聯準會 (Fed) 週四最新報告顯示,
美國家庭淨資產增加 4.3% 至 141,7 兆美元,主要受惠於股票及房價價值飆升,
但家庭債務也增加 7.9%,而且聯邦政府赤字也膨脹。
政治財經方面: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週四表示,
白宮和國會就支出法案框架計畫達成協議,同時,白宮警告聯邦機構,
將為新冠疫情時代的首次政府關門做好準備。
華爾街看法:
摩根大通 (小摩) 分析師研判
假設聯準會 (Fed) 明年 8 月結束縮減購債 (Taper),
將有 8500 億美元至 1 兆美元的額外流動性將注入金融體系。
週四白宮召開線上半導體峰會,討論全球晶片荒問題,台積電第三度受邀出席、
與會者還有三星、微軟、英特爾和蘋果等科技巨頭。台積電 (TSM-US) 上漲 0.28% 至每股 116.19 美元。
石油方面: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1月原油期貨9月23日收盤1.5% 每桶73.30美元,
創下兩個月來新高,因美國墨西哥灣的石油產能在颶風過後3週仍未能完全恢復,
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上漲1.4%成為 每桶77.25美元。
阿水補充:
1. 目前整體大盤跟著國際盤反彈,但台股籌碼一直沒有強烈增強,
短線上反彈到月線附近還是要注意,
目前隨著國際盤勢震盪是一體兩面,台股最終還是要有領頭類帶動
才能走出較長波段行情
2. 今天晚上八點阿水直播,
現在行情越來越短,投資人很容易多空卡在腦中
今天晚上阿水分享幾招實戰技法
幫各位多空操作更加順暢
https://cmy.tw/008kDc
2023年 新冠疫情 在 富蘭克林 國民的基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靜待聯準會決議,投資多路並進✍️
投資人聚焦Delta變種病毒風險、通膨、美國貨幣及財政政策前景,加上中國恆大集團債務危機擔憂蔓延,眾多不確定性成為短期股市震盪或修正的來源。根據彭博資訊對51位經濟學家調查(9/20),67%受訪者預估11/2~3會議將宣布縮減購債、21%受訪者預估十二月會議宣布,多數受訪者認為聯準會將於十二月或2022年開始縮減購債,2023年及2024年預估將分別升息兩碼及三碼,2022年將維持利率於接近零水準不變。
因應短期股市波動環境,建議投資人可增持債券及美國平衡型基金,其中債券投資較看好具備美元計價、投資級債信、資金較不擁擠的波灣債,後者透過靈活動態資產配置及多元產業布局掌握輪動機會。另一方面,路透報導(9/20)美國將於11月初允許來自中國、印度、英國和許多其他歐洲國家等33個國家的已完成疫苗接種的航空旅客入境,被視為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解除嚴格旅行限制的重大里程碑,有望加速經濟重啟。高盛及摩根大通證券(彭博資訊,9/21)也認為短期股市震盪提供投資人逢低買入機會。建議靠攏趨勢財及機會財,依照投資人風險偏好選擇創新成長的科技與生技產業、透過基礎建設及公用事業產業型基金掌握綠色商機,或是側重內需消費或政策扶持商機的新興亞洲股票型基金,多路並進卡位旺季行情。
🕵♂未來一週觀察重點🕵♂
1️⃣ #國際局勢:
超級央行週,聚焦聯準會: 美國、英國、日本、巴西、土耳其及南非等多國央行將舉行利率會議,其中最動見觀瞻的是9/21~22聯準會利率會議,預估將維持現行利率及購債政策不變,投資人將從會後聲明稿、鮑爾主席會後記者會、經濟展望及利率點陣圖當中,尋找縮減購債及升息時點的政策指引。
2️⃣ #經濟數據:
主要國家九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美國八月房市數據/領先指標等。
3️⃣ #美國動向:美國債務上限: 國會需要在9/30前通過持續決議以維持政府運作,否則政府將在10/1關門。眾議院民主黨9/21公布權宜支出法案,權宜撥款至2021/12/3以避免政府停擺,並納入暫停債務上限條款,將暫停美國債務上限直至2022年12月。
想了解完整市場動態及富蘭克林投資建議,歡迎您訂閱富蘭克林 #一周搶鮮報,每週即可收到完整的解析與投資建議唷 🙂
🔹手機版:https://lihi1.com/B9Lwc
🔹電腦版:https://lihi1.com/0wwWo
#1分鐘掌握未來一週財經大事
2023年 新冠疫情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日本福島核一廠的核廢汙水,決定經過稀釋後,2023年起排放到海洋,引起鄰近國家抗議。國際原子能總署組織了專家團隊,前往日本勘查排放計畫,並進行全面性的審查,包括中、韓兩國的專家,都將全程參與安全性評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22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Q0Y_wE_JhU/hqdefault.jpg)
2023年 新冠疫情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輕軌是全台第一條輕軌,一階14站,在2017年9月全線通車,二階大南環段也在今年初通車,具有爭議的美術館還有大順路段,則是通過了環差審查,預計2023年完成輕軌成圓目標。同樣如火如荼在趕工的,還有新北淡海、安坑和三鶯線輕軌,但無論是高雄或新北,當地居民和市府對於輕軌建設,都有不同的期待和反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03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ZGgmCyiikk/hqdefault.jpg)
2023年 新冠疫情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到今天屆滿6個月,由於東南亞國協即將在明天召開外交部長會議,對於調停緬甸軍方與反對派對話的任務,做出最後的決定。緬甸軍政府指出,將會在2023年的8月之前,舉辦公平公正的多黨選舉,不過有外電報導認為,這是軍政府爭取國際認同的一種手段而已。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798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VY1PD4puX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