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波三折,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終於告一段落,在這裡我要恭喜朱立倫主席,能夠在未來帶領我們國民黨迎接未來數年的幾場硬仗,從下個月的刪Q、年底的公投,還有明年的縣市長議員選舉,甚至2024的國會以及總統大選,都帶領我們團結齊心,全力以赴!
-
這次的選舉風波不斷,但是大家都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論述以及支持風雨飄搖的中華民國,不論是江主席、朱主席、張教授、卓縣長,#都是一心為了中華民國的尊嚴而奮戰。
-
在未來,相信於朱立倫主席的領導之下,國民黨能夠更團結一心,共同努力!身為不分區委員的我也會為民先鋒,在任期內於立法院為人民的權益、警消的權益衝在最前線!💪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24議員選舉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支持朱立倫市長擔任國民黨主席,除了我因為私人因素無法參選,最重要的是朱市長說服我,他有足夠的經驗,可以帶領國民黨面對未來的嚴酷挑戰,特別是2022年全國性的選舉!
朱市長做過桃園及新北市的首長共16年,其中治理600多萬人口,而他最具有說服力的一句話,即是「我擔任行政首長期間,幾乎每一天都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
而國民黨自從2020年敗選之後,整個重建的過程正進入深水區,面臨許多困難的問題,包括黨中央各部門以及與地方的整合,國民黨與各種民間團體的合作、資源募集、青年參政、兩岸及美日關係,以及最重要的,2022年大選的提名、佈局以及輔選的策略!
以新竹縣為例,民進黨出了狠招,想透過新竹縣市合併,拿下國民黨新竹縣這個堡壘!若真的合併,則民眾黨可能派出頗受歡迎的候選人,而民進黨現任新竹市長亦將參戰,而國民黨除了現任新竹縣長之外,新竹市亦有眾多黨內同志積極爭取提名,在內外交迫的情況下,實在很難想像,不了解地方生態,最重要的是不論勝敗,沒有參選經驗,也沒有足夠的全國輔選經驗的人,要如何處理這種高度複雜及困難的問題,並最終取得勝選?
國民黨現在不只是面對 #塔綠班 民進黨,更麻煩的是旁邊還有虎視眈眈的民眾黨,無時不刻都想挖我們牆腳!在民進黨掌握媒體及網軍優勢下,國民黨一旦被貼上標籤、被社會認定在兩岸議題上,屬於光譜上極端的路線,那2022年選舉註定會失焦,也可能導致不少國民黨人跳船至民眾黨!
2022本應是對民進黨的 #不信任投票,或是比較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施政表現或服務品質的選舉,一但被升高為國家認同之戰,恐怕會有大量中間或淺藍的選民,流向民眾黨,而國民黨若只能靠深藍的基本盤,將會使我們縣市首長及議員選舉陷入極大困境!而沒有2022,又怎麼可能會有2024?
而在兩岸方面,從我父親開始,到馬總統及其後的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韓國瑜市長,國民黨都是採取穩健的路線,並主張以正面的態度,積極推動兩岸各項交流!而韓國瑜市長在競選總統時,其追求 #兩岸雙贏 的路線,亦是與黨內主流意見一致!若有人因此認為「韓國瑜太弱」,我絕不認同!
面對兩岸議題,國民黨就像是走鋼索一樣,過與不及都不行!我們必須考量台灣社會現狀,及地緣政治的風險,而努力維持一個平衡的狀態!
過去一年,我不認同黨中央的其中一點,就是我認為國民黨已全面撤守兩岸議題,並自願放棄主導兩岸議題的機會與能力,甚至因為害怕被抹紅,錯失了許多有利於兩岸發展的良機!而我雖然是國民黨內極少數不怕被抹紅的人,但我卻依然擔心,國民黨未來不再穩紮穩打,而開始躁進!
個人與張亞中教授看法不同之處,即在於張教授認為九二共識僅能處理「事務性的問題」,但我卻認為事務性問題是兩岸現階段最重要的議題,若事務性問題都無法解決,又如何能碰觸更困難的政治性問題?
我認為兩岸關係發展應該是採取「堆疊式」的步驟,透過一件件事務性問題的商討與解決,累積 #兩岸互信 並摸索 #爭議解決 的模式,這才是國民黨若再執政後的首要任務!
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至少倒退20年!我認為在疫情趨緩之後,國民黨真正該做的,是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積極推動兩岸在社會各層面的交流,特別是在 #歷史文化 與 #青年領域,透過雙方正面的互動,重新建立起台灣社會,特別是年輕人的民族認同,才能反制民進黨去中國化意識形態的洗腦!
以我參與並推動 #兩岸交流 這十幾年來的經驗,我認為唯有國民黨執政,才有可能真正推動兩岸官方的合作,例如馬總統時代簽署的ECFA以及23項合作協議!
大陸官方是講究實力原則的,亦即只有國民黨執政,對岸才真正有可能與我方商討實質性的議題!在野時任何倡議,若無法執政,恐怕也難有實現的機會!
其實每一個黨主席候選人都有優缺點,也有令人喜歡或不滿的地方,但加加減減之後,朱立倫就變成一個「#最大公約數」,亦即他或許不完美,但你至少可以接受,也因此得以避免黨內許多不必要的衝突及內耗,讓全黨上下能全力面對未來的挑戰!
懇請各位黨員仔細思考國民黨的現狀,在9/25那天,由你來決定國民黨的命運!
2024議員選舉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喊戰鬥藍就可以當選?!
實情是,恐怕連參選機會都渺茫啦!
今天,趙少康出席了 #為戰鬥藍青年點讚 活動,他說有許多的藍營青年明年要投入市議員選舉,只要 #表現出戰鬥精神,#喊出自己是戰鬥藍,就可以 #當選。
這種 #類神祕宗教 領袖的傳道內容,純粹是喊爽而已,所謂的戰鬥藍,不就是自創 #黨中之黨,在2022、2024年 #挾諸侯和教徒以令天子,搶得黨內主導權和話語權。
我們先從選戰數據來分析,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制霸已久,以2018年的地方選舉結果為例,國民黨在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基隆市、新竹縣、彰化縣、台東縣、花蓮縣、連江縣擁有超過半數的席次,另外在台北市、台中市、宜蘭縣、新竹市、南投縣、金門縣擁有相對多數席次,換言之,國民黨在15個縣市議會是 #最大黨,而國民黨籍的議長高達19人。
2018年國民黨在全國912席議員取得394席(43.2%),民進黨238席(26.1%),無黨籍234席(25.7%),其他政黨合計僅有46席(5%)。
國民黨在全國議員人數的占比長年來超過4成,在各地議會呼風喚雨,掌握地方預算的審查權,即便在是綠營執政多年的高雄,議會也僅出現過一次 #政黨輪替。所以,歷來掛國民黨籍在基層選舉,對許多地方頭人或派系來說,是滿大的誘因。
上周末,#趙少康 南下高雄,分別見了 #KK政線 部分成員和 #黃紹庭。黃紹庭的父親 #黃芳仁,大概從1985年就開始當議員(縣市合併前第2屆〜第6屆),後因案不得不棄選,2006年改由黃紹庭接替參選(縣市合併前第7屆,合併後第2〜3屆)。加減算下來,黃芳仁當了將近20年的議員,因雙重國籍曾被解職的黃紹庭,也當了超過10年的議員,父子合計30年。
KK政線的7名成員,李眉蓁、李亞築、陳麗娜、黃香菽、蔡金晏、蔡武宏、鍾易仲,也全數是政二代,其父母、兄弟或夫婿都曾是民代。
而趙少康這周打算碰面的高市議會戰鬥藍其他成員,包括邱于軒、宋立彬、陳美雅、黃柏霖,同樣都是政二代。當然,政二代也必須通過選票的檢驗才能當選,不過,世代累積的人脈(樁腳)、資源、募款能力等,無疑墊高了從政的門檻,沒有家世背景或派系支持的新人或素人,真的很難脫穎而出。
說真的啦,趙少康今天對著那些青年黨員喊話,什麼民進黨已經被吃乾抹淨,反而是國民黨的年輕人有機會,他有計畫要輔選市議員,盼大家一起戰鬥巴拉巴拉的〜〜
我說趙先生啊,鬼門昨天已關,就不用說這些連你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話了!請老老實實告訴那些年輕人,參選議員的機會早被這些政二代 #卡好卡滿,加上現任優先的慣例,我們就等著看下一屆國民黨高雄市議員的提名名單,究竟會有多少新人或素人?
註:國民黨把329青年節定為紀念黃花崗烈士的節日,其實寓意深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