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問臉書]
現在重回單眼的話,還值得衝m4/3嗎 :D ?
.
晚上稍微爬了一下文,
假如我錄影需求只要1080p/60F
(4K剪輯太麻煩不考慮,所以沒有4K/60F沒差)
同樣Panasonic m4/3
感覺[G8+12-60mm/f3.5-5.6 Kit]約¥7.5万
或是[GX7MK3+12-32mm/f3.5-5.6 Kit]約¥6.4万
好像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D
.
真要買的話應該是考慮G8 Kit
雖然體積大不少,但是螢幕能翻過來自拍,
鏡頭焦段活用度也比較大 :D
.
.
假設上述不值得的話,
求c/p值高+輕巧路線推薦 :D
認真不追求極致畫質,
跪求不要推我機皇跟天價鏡皇XD感恩 :D
(其實這篇是攝影敗家前的自我檢討碎碎念)
.
其實我自己都很驚訝,
我竟然會認真困惑這問題 wwww
.
因為以前我根本整天爬文研究,
花在拍照攝影的時間已經很多了,
但花在爬文研究器材的時間可能更多!
.
爬了一下現在各家的相機,
發現眼花撩亂已經看不太懂了 XD
感覺直接來問各位大佬先求個方向比較快
跪求大家現在拍攝的主力推薦+理由分享 ^0^/
.
==================
.
回憶以前網路編輯時代,
主要用Panasoic m4/3微單系統
最後用的機型是GH2/ G3/GX7
.
Panasonic原廠鏡頭一覽:
https://panasonic.jp/dc/products/g_series_lens.html
(下面價錢直接先用官網售價,市價應該便宜不少)
.
當年使用的3顆主要鏡頭
[廣角/定焦大光圈/旅遊]分別是:
.
[廣角鏡:OLYMPUS 9-18mm/F4.0-5.6]
其實這顆是我的次選,
首選是Panasoic 7-14mm/F4.0(¥13万左右)
但當時我真的買不下去 XD
重來一次應該會咬牙直上,
畫質跟廣度都差太多了,
而且旅遊其實超~~~常用到超廣角阿!
現在的話好像更頂的是LEICA 8-18mm/F2.8-4.0
只是售價高達¥173,800實在讓人望之卻步 XD
.
[定焦大光圈鏡:Panasonic 20mm/F1.7]
這顆其實也是我的次選哈哈哈,
首選當然是LEICA 25mm/F1.4 (¥4万左右)
同樣是價格跟體積考量,
重來一次...
應該直上LEICA沒啥疑慮,
偶爾要拍假掰照片,這顆應該還是首選...吧?
更強的是LEICA 42.5mm/F1.2要價¥22万之譜,
恕我無法承擔 XDDD
雖然有平價的 Panasonic 42.5mm/F1.7可以選
但重點還是在42.5mm太遠了,有點難用 XD
.
[旅遊鏡:Panasonic 14-140mm/F3.5-5.6]
原本想說這應該是最佳選擇沒有之一了,
但後來新出的LEICA 12-60mm/f2.8-4.0
規格上超誘人,而且真的達到
[一鏡兼顧廣角+大光圈+常用焦段]
雖然我還記得之前很閒,
用14-140mm設定好腳架跟遠距無線快門,
140mm的超壓縮感自拍真的很爽 XD
換成12-60mm好像就沒辦法這樣玩,
而且這支鏡頭也比14-140mm貴不少
(¥10万→13.7万)
但... 看在萊卡的份上,
假設重回m4/3會考慮這顆當旅遊鏡玩看看。
或是上面便宜的Kit鏡矇用就好...
(我知道差很多 XD)
.
.
當時沒考慮APS-C或是全幅
主要是器材體積跟重量考量,
現在要重新回去的話...
說真的想法還是沒變,
不過m4/3陣營... Olympus都退出了,
只剩Panasonic苦撐,
簡單看了一下好像也沒有什麼突破性的發展,
所以才會來問說,假設現在要重回單眼攝影,
是否有比較推薦的系統?
.
==================
.
題外話~
然後說到[現在]主要用什麼器材的話...
我自己都很驚訝的
現在最主要的器材竟然是[手機]XDDD
.
主力[華為MATE20 PRO]
有Leica加持的3個鏡頭
廣角16mm/f1.8
標準 27mm/f2.2
望遠 80mm/f2.4
.
雖然是2018的前代旗艦了,
但就算用現在眼光看,
三個鏡頭拍照畫質都非常好,讓我十足滿意(認真)
我想過要是再來衝重機超長途挑戰,
我搞不好就帶手機拍就好!
.
不過可惜的是,
他錄影的時候只有廣角跟標準可用,
而且標準的焦段明顯沒有27mm廣角,
體感大約35mm?
然後更痛的是廣角鏡頭的畫質頗差!
要大太陽下才堪用,
最慘的則是錄影竟然不支援使用80mm鏡頭!
所以用Mate20Pro錄影,等於沒有望遠...
幸好標準鏡頭畫質很優秀,
生活拍拍VLOG很夠用了 :D
.
第二主力[GoPro7]
大太陽下的數位防手震實在是驚天地泣鬼神,
可惜就算是剛出的GoPro10,
室內跟夜間的畫質依舊慘不忍睹,
而且只要光源不夠,
連最大賣點的防手震都會廢掉...
要不是日間戶外手持步行自拍,
它依舊是最好的選擇,
不然說真的這次大阪行整趟拍下來,
畫質之差讓我是有點想休了它 XDDD
同時也有10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210的網紅小黑的旅行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桃源谷空拍記錄及綿延3公里大草原 https://youtu.be/2pC08pUi9qc 💻 影片請點4K畫質才能看到最棒的畫質 📱 手機可開啟1080p觀看 💖喜歡我們的影片請幫忙點讚、分享並按下小鈴鐺喔~!!! 💌 合作可發信到 [email protected] 📷 07...
「4k 1080p比較」的推薦目錄: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科技狗 3C Do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小黑的旅行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小黑的旅行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閒聊] 手機攝影:4K?1080P? - 看板MobileComm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4K 和1080p....差異會很大嗎???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4K和1080P的差異到底有多大?!|2021值得全面升級4K嗎?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 4K 與1080p 差異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1080P VS 4K 影片拍攝,你分辨得出來差別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網友詢問】我的螢幕是4K解析度,觀看YouTube HD時全螢幕 ...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在YouTube 上觀看HD 高畫質或4K 畫質的電影和電視節目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4k 1080p比較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4k 1080p比較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hd 1080p差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hd 1080p差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求助] 看1080P影片,用4K螢幕還是2K螢幕比較好?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Premiere 最佳的輸出設定-YouTube篇- 3DAY 台北影片製作公司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問題] Netflix分不太出來4k跟1080p差異? PTT推薦- Digitalhome 的評價
- 關於4k 1080p比較 在 [求助] 看1080P影片,用4K螢幕還是2K螢幕比較好?- 看板LCD 的評價
4k 1080p比較 在 科技狗 3C Do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米智慧投影機 2 值得買嗎?】
>>> 先說重點:
1. Netflix 重度玩家可以買,系統支援度和顯示能力都夠。
2. 露營玩家不要買,這台是給你放在定點的,沒電池續航。
3.多角度對焦投白牆滿適合的,但是還是建議買個 NT$1,000-NT$2,000 的布幕,也算合用。
4.看的時候一定要關燈,亮度高並不等於開燈看...
-
規格重點和價格分析在下面:
-
<<顯示分析>>
投影機先看 亮度、對比度、色域
原理:LED 燈 + DLP 原理 (沒標示 DLP 晶片尺寸)
亮度:ANSI 500 流明
色域:除了 RGB 三色 LED 還多了額外的 B 藍光一色 色域擴展到 154% Rec.709
對比:不曉得...要眼見為憑了
解析度:1,920 x 1,080 就是 1080P 這個也很不錯
= 解說 =
看亮度和色域,有能耐可以播好 SDR 影片,就期待對比可以好一些。DLP 的 DMD 晶片等級光看解析度看不出來,必須看尺寸,像是先前募資一把風的峰米 Dice 是 DMD 0.33 吋,但其實 0.23 吋也可以做成 1080P ,不過具體成像還是有差異。
=====
<<系統和接孔支援>>
系統:Android TV 9 + Netflix 原生支援
接孔:1 x HDMI 2.0 in、1 x USB 2.0、1 x 3.5mm 音源輸出
容量:2GB DDR3 +16GB eMMC
-
無線連接:
藍牙:支援 5.0
網路:支援 802.11a/b/g/n Wi-Fi 2.4GHz/5GHz
-
= 解說 =
最棒的當然還是原生支援 Netflix ,可以說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 SDR 1080P 完整支援。要特別注意的是 HDMI 支援 4K HDR 輸入,但不代表它能播 4K HDR ,只是會讓畫面降為 1080P SDR 。
-
支援雙頻 Wi-Fi 代表連線能力不錯,而且因為系統是 Android TV ,所以也支援 Chromecast 投放,因此在連動的支援性相當好。應該也不少人已經擺脫「看小米 XX 就是要看對岸內容」這種刻板印象。
=====
<<音效>>
揚聲器:2 x 5W
解碼:Dolby Audio (Dolby Digital)
-
= 解說 =
喇叭部分就堪用,兩顆 5W 是大部分電視跟微投影機的配備。杜比部分就看看就好,正常解碼能力,另外在官網備註有寫到這台是給他們音箱系列調音師王富裕調校,我是不知道調了什麼,要聽聽才知道了。
=====
<<投放機能>>
對焦:多角度梯形校正 (垂直/水平)
投射比:1.2:1 換算就是螢幕的寬度 * 1.2 就是投放距離
60 吋 / 147cm 距離 | 100 吋 /265cm 距離| 120 吋 /292cm 距離
-
= 解說 =
投放部分讓人驚喜的是具備水平梯形校正
另外 1.2:1 的投放比就是這個尺寸 DMD 晶片的正常發揮
簡單講起來就是 1.5 公尺投 60 吋 / 3 公尺投 120 吋
不過如果你使用梯形校正 因為會犧牲畫素
就建議不要投到 120 吋那麼大
=====
<<其他機能>>
喇叭:不能當藍牙喇叭
電池:沒有內建電池
=====
<<總結>>
-
售價 NT$14,995 符合它的規格定位,但不一定算特別便宜。你加一點錢可以買到 Acer 4K 的 H6815BD ,晶片更大亮度更高而且原生 4K。或者加少一點可以買峰米 Dice ,可以攜帶亮度更高,晶片也確保是 0.33 吋。
-
另外投影機的儀式感比較重,因為需要關燈、開機、大家沈浸在電影裡。不像是電視看一看就關,你會覺得很煩。所以看看自己是不是那種看影片會一次看完的那種,再來決定要不要買投影機。
====
<<後話>>
微型投影機的選購方式我們都做在 BenQ GV30 這支影片,GV30 優點在於可分離的 4K HDR 電視棒以及 16W 可單獨藍牙連線的揚聲器。如果按照原價 NT$17,900 ,那作為投影機競爭力就不大夠。不過如果有特價活動時就很不錯。
>> https://youtu.be/eWPxWMarEW4
#小米投影機 #小米 #微投影機 #伊森碎念 #無機之談2
4k 1080p比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年的9月,不免俗的
是GoPro一年一度的新機發佈
雖然2020-2021,全世界彷彿被按下了的靜止鍵
旅行這二個字,好像從生活中整個被去除殆盡
像我,因為沒有出國,也因此沒了旅遊的素材
也就沒什麼生活的剪片動力,只剩工作上的使用
雖然這一年來,還是有去學校教課
雖然這一年來,我的GoPro還是陪著我四處亂走
工作上還是很稱職的扮演著可以信賴的角色
GoPro也並沒有被疫情打倒
今年依舊繼續維持習俗,一年一新機
而這次Hero 10 black的發佈
又會來帶來什麼樣不同的看點呢
上次hero 9 balck發佈時我寫的文章在這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790640968349666&id=182549342492168
GoPro Hero10 black
這次延續了Hero9的外觀跟造型
因為Hero9是全新設計的機身
所以Hero10就沒再做了更動
就機身前面跟側面的logo顏色變更成了藍色
雖然外型都一樣,但這次內部軟硬體的更新
也是讓人有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覺
但其實,也要真的有每一代都有用過
才會去發現每一代的進去與不同啦
電池是跟Hero9一樣共用的
但機身有稍微輕了少少的5克
就很細微的減輕瘦身啦(真的很細微)
官方酷炫的新機影片大家可以去看看
我這邊就不拍這些評測跟測試的影片了
這次還是用文字的方式
來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對Hero10的想法啦
這次新機的進步到底有什麼不同
有興趣就看看吧
-------------------------正文開始------------------------
去年Hero9發表時,飛躍式的進步
讓我對Hero9的使用感受真的很不錯
A New Era of GoPro
GoPro 新時代
這次的口號都喊出新時代了
但去年的改變已經提升到一個境界
到底還能有什麼進步??
⭐全新一代的GP2處理器⭐
終於終於終於啊
終於把用了萬年的GP1處理器更新了
從Hero6開始就使用的GP1處理器
每次都被罵到臭頭,是到底還要用多久
換成GP2後,應該也可以少一點被臭罵了吧(應該)
而換了GP2差在哪裡?
不外乎就是處理影像儲存的速度變快了
操作介面上也有更順滑的操控感受
然後還有前螢幕開5.3K預覽的時候
終於不會有變成格放的超悲慘畫面
雖然我沒有很在意,但就是會有人酸這一點
然後其他像是
畫面更細緻,顏色更真實
高光低光的處理上更為提升
這些官方話,就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畢竟機器是死的,使用的人是活的
就是有人能拿Hero4拍出嚇死的畫面
就是有人拿Hero9拍出來的畫面讓你滿頭問號
但性能就是會不斷的提升,就是為了讓一般人
也能更不花腦筋更不用去想要怎麼設置
就能隨手拿起GoPro就拍出好看的畫面
但我還是要說一句
對你手上的3C器材還是要有一定的了解跟認知
你也比較能發揮你手上這台GoPro更好的性能
#GoPro終於升級了GP2你的腦袋也有跟著升級嗎
⭐全新設計的鏡頭蓋⭐
這鏡頭蓋我該怎麼去說呢?
反正就是水滴更不容易沾黏在鏡頭上就是了
防潑水性導水性真的完全就是另一個層級
但是啊,我本身就是個不怎麼把GoPro下水的人
所以,對我來說,好像重要性就沒這麼強烈
但這也是我使用習慣的問題
應該對有玩水玩家是非常友好的
#我就不玩水啊 #我就不喜歡機器摸到水
⭐hyper smooth4.0⭐
這一直都是GoPro獨家獨門的防抖技術
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講這功能了
之前3.0就已經非常非常非常穩了
而4.0就...............,嗯,穩。
這已經就是一個穩到沒朋友啊
其實我對於防抖技術不斷提升
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
當你要拿給一個攝影小白,拜託他幫你拍的時候
這時候超級防抖就能馬上展現出他的驚人效果
隨便一個路人甲,也能幫你拍出可用的畫面
縱使他不會忍者步貓咪步迷蹤步
也還是能拍出穩到沒朋友的影像
但前提是這路人甲有按下快門錄影(笑)
#超級防抖是貼心路人 #穩還要更穩到底要多穩
⭐拍攝規格再次全面提升⭐
5.3K 60fps
4K 120fps
2.7K 240fps
1080p我就不說了
看到上面的規格
你相信這是一台2萬以內的運動相機
所能拍出來的超變態的高規格錄影畫面嗎?
雖然這就是嗜血的3C市場
你一定要不斷提升這些規格
才不管你老師的到底用不用得到
反正沒有看起來是業界頂規,就是會被酸
而5.3K的使用,或許有些人會有需求啦
我研究了一下這最高規格的5.3K最實用的地方
應該就是能擷取出1960萬畫素的相片(4:3)
錄影截圖下的畫面能更加清晰
相信對來不及切換成拍照模式時
用錄影螢幕去擷取,也不會讓畫質變差
算是另一種不錯的使用方法
你硬碟不夠大,電腦不夠強大的話
真的不要拍太久,不然讀檔的時候你會想哭
#想看什麼毛都沒問題 #檔案肥到你會怕
⭐拍照功能再提升⭐
這次拍照畫素來到了2300萬
其實Hero9就已經是很不錯的2000萬了
但換了全新的GP2處理器後
整體又再往上提升了一個等級
但大家都是用手機看,其實也很難分辨
反正就是能讓SUPER PHOTO拍出的照片
更容易讓大家願意不後製直接直出就是了
#其實GoPro拍照最大的敵人是手機啦
⭐地平線功能再提升⭐
這是超強防抖裡面的一個功能
但這很值得拿出來說明一下就是了
所謂的地平線功能,就是修正你歪歪的手
會直接用軟體修正你稍微歪斜的畫面
如果你是個有強迫一定要水平的人
這功能就非常非常的友善
這次從原本的27度修正向上提升到45度修正
45度是一個非常誇張的角度耶
反正就是能讓你拍的很平就對了
#想歪都沒辦法歪了 #GoPro工程師肯定有強迫症
⭐拍攝預覽增加了EXIF視窗⭐
前幾代都沒有的全新小資訊按鈕
Hero10在預覽你拍攝畫面的時候
右上角會多出一個 "i"可以按
有在拍照的人,應該知道
這是information的意思
就是能讓你看到你拍攝畫面的所有資訊
反正怎麼設置的各種個人調整
有人問你你這畫面怎麼拍的
就能從這裡去給別人看你的調整資訊
算是一個小小的進步,卻是大大的貼心
#知道別人怎麼設置但你的場景跟別人不同啊
其他的功能,Hero9有的Hero10都有
這我就不再多講了,我就講比較明顯的改變
其他像是1080p直播,這還有限定平台
多了可以用線材傳輸到手機,但你要再買一條線
螢幕的fps變高了,操作起來有更流暢更舒適了一點
但也就剛拿到的時候會有感覺,2天後就無感了
----------------------分隔線--------------------------
A New Era of GoPro
GoPro 新時代
的確是GoPro又跨越進入了另一個新時代
畫質的躍進,絕對還是目前運動相機的領頭羊
而GoPro一直也是很多人值得信賴的器材
最為人詬病熱當機這件事,在新機上已經很少發生
至少我自己也已經好久沒遇到
我還是要再次強調
機器就只是一台機器而已
能幫你記錄下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這才是GoPro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滿腔的創作熱血
也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在爬山跳水攀岩衝浪
也不是每個人都在乎是不是換了GP2處理器
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是這麼極限的3C狂熱者
其實一般人要的,就只是台順手的機器
其實一般人要的,就只是台穩定的機器
其實一般人要的,就只是台簡單好使的機器
你的生活就是屬於你自己獨一無二的印記
對你來說,那就是無人可以取代的回憶
如何把回憶用更簡單的方式記錄下來
如何把回憶用更輕鬆的方式記錄下來
如何把回憶用更細膩的方式記錄下來
或許GoPro是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我覺得GoPro最大的敵人還是手機啦
現在的手機真的非常非常的強大
而且有些手機的廣角也是非常之廣
而且隨拍隨用隨傳,真的方便很多
如何能跟現在的手機做出區別跟區分
我想這才是所有廠商該去苦惱的
這次的GoPro新機發佈文
我終於也很用心的寫完了
字數也是非常非常的多到靠北
如果你有看完,真的是非常厲害(跪)
全新的GoPro Hero 10 Black
台灣官方售價為17000台幣
還是二萬塊以內有找的價格
而能更高品質紀錄著屬於你無價的生活
如果正好有換機購機的打算
Hero10 你可以考慮考慮看看唷
有什麼想問的
就留言吧,我會盡我知道的回答你啦
GoPro不只是GoPro
Be a Hero , We are X
4k 1080p比較 在 小黑的旅行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桃源谷空拍記錄及綿延3公里大草原
https://youtu.be/2pC08pUi9qc
💻 影片請點4K畫質才能看到最棒的畫質
📱 手機可開啟1080p觀看
💖喜歡我們的影片請幫忙點讚、分享並按下小鈴鐺喔~!!!
💌 合作可發信到
crazykyo2013@gmail.com
📷 07/28拍攝
🌳 新北貢寮桃源谷 🌳
7/26降級後重新開放
這次企劃是懶人拍照系列,下車後就是拍照景點
開車直上桃源谷停車處
導航可打【桃源谷觀景平台】就能輕鬆抵達
注意貢寮區第五公墓的路很小條,不好會車
建議平日上來會比較保險
桃源谷位於山海交會的山陵之上
可遠眺壯闊的太平洋及佇立海中的龜山島
一般上來桃源谷有4條路線
草嶺線、內寮線、大溪線、石觀音線
如果像是想帶小孩來走走看山看海的話
不如開車直上桃源谷
🚗交通方式🚗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
接台62線,於暖暖下交流道
下去紅綠燈右轉接台2丙
直開會經過基平隧道、十分、雙溪後,於內寮街右轉接吉林產業道路
約開20分鐘後即可抵達桃源谷停車處
🚩️小黑的旅行誌Blog:
https://change84.pixnet.net/blog
🚩️小黑的旅行誌FB:
https://www.facebook.com/crazykyo2017...
🚩️小黑的旅行誌IG:
https://www.instagram.com/crazykyo20000
#桃源谷 #桃源谷交通 #桃源谷開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qn8gFyqkjA/hqdefault.jpg)
4k 1080p比較 在 小黑的旅行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影片請點4K畫質才能看到最棒的畫質
📱 手機可開啟1080p觀看
💖喜歡我們的影片請幫忙點讚、分享並按下小鈴鐺喔~!!!
💌 合作可發信到
crazykyo2013@gmail.com
📷 07/28拍攝
🌳 新北貢寮桃源谷 🌳
7/26降級後重新開放
這次企劃是懶人拍照系列,下車後就是拍照景點
開車直上桃源谷停車處
導航可打【桃源谷觀景平台】就能輕鬆抵達
注意貢寮區第五公墓的路很小條,不好會車
建議平日上來會比較保險
桃源谷位於山海交會的山陵之上
可遠眺壯闊的太平洋及佇立海中的龜山島
一般上來桃源谷有4條路線
草嶺線、內寮線、大溪線、石觀音線
如果像是想帶小孩來走走看山看海的話
不如開車直上桃源谷
🚗交通方式🚗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
接台62線,於暖暖下交流道
下去紅綠燈右轉接台2丙
直開會經過基平隧道、十分、雙溪後,於內寮街右轉接吉林產業道路
約開20分鐘後即可抵達桃源谷停車處
🚩️小黑的旅行誌Blog:
https://change84.pixnet.net/blog
🚩️小黑的旅行誌FB:
https://www.facebook.com/crazykyo2017...
🚩️小黑的旅行誌IG:
https://www.instagram.com/crazykyo20000
#桃源谷 #桃源谷空拍 #桃源谷大草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pC08pUi9qc/hqdefault.jpg)
4k 1080p比較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空拍機#mavicair2#空拍
今天要談如何用Mavic Air 2拍出最高畫質的影片與照片,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手邊的空拍機,能夠拍出理想的影片,雖然可以用後製加強,但如果拍攝當下時沒有掌握要訣,也不盡然可以達成目標。
而Mavic Air 2號稱2020年CP值最高的空拍機,能用較為親民的價格,購買到幾乎是功能齊全的機種,不過許多人還是很想知道它的錄影能耐,到底能錄出多棒的影片。
以下就是我用Air 2製作過20幾部影片後的心得分享,首先要說明的是個人是用iMovie後製剪輯的,所以所有的可能,也會侷限於此軟體所提供的工具選項上,而Air 2擁有三種錄影規格可供選擇4K、2.7K和1080p,雖然可用4K錄影,但普通跟HDR有所差異,4K普通可達60p,但4KHDR最高只能到30p,不過4K普通就算後製,所能調整的空間,還是不如HDR寬廣,色彩飽和度也很難達到較滿意的水準,如果用白話一點來形容,4K普通較硬較清楚,4KHDR較軟較柔美。
當然也跟使用的幀數有關,幀數越高,拍出來的影片就越清晰,此外用4K和1080p規格錄影,當然畫質的細膩度有所差別,而且如果將4K輸出成1080p的畫質,也比純1080p出來的影片畫質好,所以當下用多大的影像檔記錄,都會影響到後製的可能,這跟攝影的原理也是相同的。
還有拍攝時要調整鏡頭角度,透過螢幕來找尋景點可能的視覺美感,通常45度角最能拍出比較飽和的色彩,順光也比逆光好,陽光充足更是理想。此外一個好的空拍點至少要飛三趟左右,也就是用盡三顆電池的飛行時數,如此影片在剪輯上,才有足夠的素材可供選用,飛行高度也可以有所變化,從60公尺到30公尺,再到10公尺左右。
所以如何用Air 2拍出最高品質的影片,我的建議就是用4KHDR來拍攝,並在光線良好及善用45度角拍攝的條件下,至少進行三趟的拍攝工作,而且一定要後製調整色彩的飽和度,如此才有機會達到預期的目標。
至於如何製作出流暢的影片,最好的方法就是剪輯完後,反覆的輸出檢視,每部影片最好檢視五六次以上,這樣才能發現細微的缺失,而加以修正。如果是純空拍的影片作品,個人建議要以配樂為主,先選定喜歡的音樂後,再來對影片做適當的剪輯,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對影片做快慢長短的修正,如此也能增加影片的可看性。
最後Air 2可否拍出超越2 Pro的影片,答案是不太可能,畢竟兩者的價位和鏡頭規格是有所不同,不過Air 2當成入門機,也更適合當個人貼身秘書,協助我們記錄一些戶外活動的畫面。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Mavic Air 2與2 Pro的攝影效果比較,用空拍機來攝影,除了有種上帝視角的獨特視覺魅力外,如果只是單純的直上直下,操作上也就相對簡單又安全,也是最不驚擾他人的空拍方式,當然兩種空拍機各有優劣,使用的範圍也有所區別,Air 2適合記錄,2 Pro則是較為專業,拍攝的規格及選項也較為豐富。
無法否認這兩台空拍機都無法超越單眼相機拍攝的效果,但在拍攝的角度與內容選擇上,當然遠勝於單眼相機,也能拍攝許多我們無法踏足的地方,這也就是許多人為何會迷上空拍的主因之一,以下就是針對兩機的拍攝效果,做較為簡單的比較與說明。
首先為了忠實呈現攝影效果,所有圖檔皆未經過後製處理,兩者除了鏡頭與感光元件規格不同外,其實在拍攝後輸出的照片尺寸也略有不同,例如180度全景照片,Air 2略寬於2 Pro,Air 2的尺寸是 8192 × 3302,2 Pro 的尺寸是8192 × 2746,而對普通照片的規格設定,也有所不同。Air 2的普通照片是 4000 × 3000,2 Pro則是5472 × 3648,在廣角拍攝尺寸上都是 8000 × 6000,但在廣角的拍攝焦距設定上,則有明顯區別,Air 2拉近許多,是用普通照片的焦距,而2 Pro 是用全景的焦距。
當然2 Pro的整體色彩飽和度都遠勝於Air 2,Air 2除了360及180度全景照片外,無論廣角、直拍還是普通照片,拍攝時必須留意天候條件,若是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容易過於昏暗,也很難後製改善,而2 Pro就較無明顯差異。
雖然兩機抗風等級皆為五級,但 Air 2三級以上就建議取消拍攝全景照片,而2 Pro則是仍可應付,此外在海邊拍攝時,面海拍攝全景照時,通常失敗率較高,這也是必須有所留意的重點。
以上就是我所分享內容,希望能對您在掌握空拍機的拍攝效果上有所助益,也謝謝您的觀賞,我們下回見。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uhxph9RiXs/hqdefault.jpg)
4k 1080p比較 在 4K 和1080p....差異會很大嗎??? 的推薦與評價
1080p 在YouTube 上算是比較常見的高規規格。 4K 畫質很好,但螢幕或電視要能跟上。 但4k影像處理很耗硬體,要不要用4k ... ... <看更多>
4k 1080p比較 在 4K和1080P的差異到底有多大?!|2021值得全面升級4K嗎?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大家手中的設備到底能不能用肉眼明顯的看出 4K 和 1080P 的差別?? # 4K #4Kvs1080P #畫質對比#硬核知識本片中所使用到的B-roll輔助畫面原片網址: 【Apple】 ... ... <看更多>
4k 1080p比較 在 [閒聊] 手機攝影:4K?1080P? - 看板MobileComm 的推薦與評價
4K拍照、錄影已經成爲2020手機的基本規格,但好奇的是,有多少人是真的一律用4K來拍
照跟錄影?
因為你必須要考量手機儲存空間的問題。
比如號稱錄影之王的iPhone,2020了還在賣64GB的手機(iPhone 12 mini、iPhone 12)
,而iPhone是無法插Micro SD卡來擴充容量的,只能外接或雲端備份。輕度攝影需求的人
也許沒差,但如果中、高度攝影需求的人,只怕一下子就滿溢了。譬如你去阿里山、墾丁
、或台東玩個三天或一個禮拜,甚至辦活動,幾天下來連續拍攝,容量應該很快就用完了
吧!
此外,用4K規格來拍,不只吃容量,也吃電量。在這些前提之下,真的有人全部都用4K規
格來拍照跟錄影嗎?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607148674.A.32F.html
些鏡頭分別是哪些規格拍攝的嗎?如果你必須按暫停、看很久、或看很多遍才看得出差異
,那4K與否是否有意義?
https://youtu.be/_x-u8mUSFss
出來。如果專業的都不一定看得出來,一般不懂攝影的消費者是否有差?
應該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最高規格的iPhone。
,但如果4K及1080P錄起來沒差太多,他也許就買一台錄影品質最理想的旗艦手機,然後
錄1080P。預算本來就可以是考量,就算好萊塢拍片也是要考量預算的啊!
看來720P而已或更低,他們可也不是每個都窮光蛋,買不起高階手機。你可以參考自己親
友的照片、影片,就知道我在說啥。所以會想,到底有多少人都用4K在攝影?
如果蘋果推出可插卡、換電池的手機,你不買?
願意跟蘋果妥協,不代表沒這個需求。
那那些說家裡有大電視看得出差異的人是?
對這個主題還蠻有興趣的;應該也可以幫到很多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