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這是新時代困局,日本少子老齡化衍生了經濟危機,老年生活貧困,還使得犯罪率20年來從5%激增至20%。電影"十年日本"突顯日本老齡化冷酷社會現象,統計指出,東京23區每日8-9人老人”孤獨死”,相對地,找不到年輕勞動者,日本缺工嚴重導致去年400企業因找不到員工而倒閉,而政府也因退休年金,造成財政負荷,擬提高老齡就業率,鼓勵企業回聘退休老人,而在世界人口邁入老齡化趨勢下,這已是政府一項重要的課題】
{內文}
(<十年日本>片段)
長壽是...恥辱 不減少老年人口,國家就沒有前途
十年日本是擅長寫實 挖掘人性的日本導演 是枝裕和,去年監製的電影,內容分為五個故事,其中之一"75計畫",講述政府提出年滿75歲以上,只要肯安樂死,家屬就能得到津貼的政策,家人面對生死抉擇的冷血現實,讓民眾感到沉重。
(<十年日本>片段)
大安 我的忌日 我有權知道我媽媽的事
有著長壽之國美譽的日本,在走向老齡化社會的今天,面對的是難解的生存課題。資料顯示,1997年日本65歲以上老人犯罪率為5%,但20年後,上升到20%以上,造成老年人犯罪增加的原因是貧困。
(長崎縣生活定居支援中心所長/伊豆丸剛史)
雖然在監獄裡自由會受到限制,但是起碼有一日三餐,雖然不是多好的被子,可起碼有地方睡覺
不單是貧困衍生出來的犯罪率增加,更讓人心酸的是「孤獨」,一些獨居老人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離開人世,光是東京都23區,每天就有8至9名老人孤獨死去,無人知曉。
(清潔員/益田宏次)
現在"孤獨死"這種現象越來越多,和兩三年前相比,我的工作更加被人們接受,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少
清潔人員正在清掃一名85歲離世老人的家,屋內堆滿雜物,他在死去後的一個月,才被人發現。一些保險公司針對房東,推出了專門處理房屋清掃、遺物整理、火葬等問題的「孤獨死保險」。
日本總務省公布最新人口統計,日本人口連續8年減少,15至64歲的勞動力人數,占總人口數的59.7%,再創新低。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日本有92.1萬名嬰兒出生,比2017年減少2.5萬,這是自1899年以來的最低數字。有專家表示,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估計再過200年,地球上就不會有日本這個國家的存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少子老齡化,定位為日本「國難」。而現在,國難當頭,問題越來越嚴重。
2018年,日本有四百家企業,因勞動力不足而倒閉,員工短缺,退休再就業的例子不少。三本熏子退休前是超市的銷售員,目在她在看護中心照顧比她還要年長的老人。
(日本退休老人/三本熏子)
來這裡的時候,還不到拿養老金的年齡,在正式的拿養老金之前還是需要錢,所以我只有來這裡繼續工作
老齡化問題嚴重,造成財政不堪負荷,日本政府難以支撐60歲,領取老人年金的制度,目前一般老人,都要到65歲,才能領到養老金,政府更有意在未來兩年,將六十至六十四歲的就業率,從60%提高到67%,號召企業反聘,已退休但尚未領到養老金的員工。
(日本民眾/伊藤(65歲))
健康 體力還可以
(日本民眾/古潭(69歲))
社長說88歲之前都可以做
有些工廠早在十年前就考慮到高齡員工,因此改善了工作環境,盡量減少他們彎腰取物的機會,而在公司的行政部門,七十歲的員工也不算特殊,像是早川女士擔任會計已經48年。
(日本民眾/早川(70歲))
沒有公司說現在不需要了,都是說繼續來工作吧
由於招不到人,目前有80%以上的日本企業,都反聘退休人員,官方數據顯示,65歲還在工作者超過了八百萬,安倍政府正考慮,將退休年齡從65歲延至70歲。
(日本福岡民眾/(火田)中敏子)
做過很多類型的工作,家政服務 打掃房子 做飯等,幾個月前還做過打掃補習班教室的工作
(日本福岡老年人才中心理事/桑田哲志)
隨著勞動人口減少,老年人參加社會工作,這能幫助到年輕人,這將會促進日本整的經濟生產
年輕人不願結婚、不願生孩子,不僅是日本長久累積的社會現象,現在更造成國家經濟發展的危機。
(日本民眾)
目前沒想過結婚,現在沒有結婚想法,我現在想專心在工作上,我覺得自由自在過生活,這樣的人生比較開心
日本的7-11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有10家直營店,嘗試縮短營業時間。凌晨1點,消費者白跑一趟,感到錯愕。
(民眾)
店關了嗎?很悲傷
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不再便利,原因也在於少子化,找不到年輕肯做的員工。日本政府預測,2040年,社會福利支出可能將大增60%,佔國內生產毛額總值的四分之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三年內,推動終身不退休制度,同時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善高齡者醫療、養老金等。老齡化問題不只衝擊日本,台灣2020年正式邁入老齡化社會,而鄰近的韓國,乃至全球皆然,不單是長照制度的建立,所衍生的社會現象,是政府需全盤考量的課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05C1eoLoHE
65 退休 延 到67 老齡化社會 來 了 在 艾爾文- 我的看法是,如果自己的退休計畫是跟著法定門檻年齡 ... 的推薦與評價
自由電子報- 65退休延到67 老齡化社會來了. 〔記者楊久瑩、蔡乙萱/台北報導〕台灣中高齡勞動參與率在亞洲各國敬陪末座,勞委會初擬「高齡勞動參與政策」,不排除將 ... ... <看更多>
65 退休 延 到67 老齡化社會 來 了 在 由統計資料看人口老化問題 - 科技政策觀點 的推薦與評價
OECD也在2001年6月18-19日在德國基爾舉辦的老化社會的經濟問題研討會中的 ... 各國都在積極推動修法,將勞動退休年齡逐漸延後,德國67歲,日本65歲, ... ... <看更多>
65 退休 延 到67 老齡化社會 來 了 在 [新聞] 超高齡社會近了! 國人退休準備「M型化」 - 看板elderly 的推薦與評價
超高齡社會近了! 國人退休準備「M型化」
劉彥萱 陳建銘
2022年8月23日 週二 下午11:10
在高齡社會下,除了健康問題外,民眾對於退休準備往往充滿憂慮,缺乏行動,近年來退
休準備有M型化趨勢。根據聯合報「2021退休力大調查」,針對三萬位民眾填答,發現國
人退休準備平均分數僅五十七分,顯示大多人對於完善的退休準備,還需要更多努力。
退休銀髮族李敬孝:「請問一下你今天要什麼服務,找工作,你之前有在那個就業中心填
過單子嗎?」
70歲的李敬孝退休已經六年,現在每周都會找一天,到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擔任志工,樂於
服務人群,她說退休後的生活比以前更充實。
退休銀髮族李敬孝:「其實只要身體還能負荷的話,是不要那麼早退休,才不會有老人痴
呆或怎樣。」
退休銀髮族李敬孝:「來,然後這個給她。」
李敬孝工作35年,之前在NGO組織擔任會計,當初會選在64歲退休,是為了照顧生病的家
人。但從工作崗位離開,失去職場「角色」,一度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退休銀髮族李敬孝:「主要我先生他是大兒子,然後我們有一些經濟的負擔,所以都沒有
想過要退休。那這裡剛好103年10月成立,剛好有缺所以我就在這裡當志工。」
想要有充實的第二人生,除了培養興趣做公益,也有人會選擇「再就職」。面對退休每個
人想法都不盡相同,而聯合報也針對近三萬人做退休力大調查,發現只有財務、活躍好學
及自在獨立分數及格,社會連結、健康都低於六十分。顯示大多人對於完善的退休準備,
還需要更多努力。
記者劉彥萱:「台灣在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妥善規劃老年生活,擬定退休計畫
成為重要課題。有調查發現國人平均60歲就想退休,但有3成的人認為要在39歲前開始做
準備,其中又以收入較高的人更會提前部署,國人對於退休的(準備)態度,呈現「M型化
」趨勢。」
這份調查也進一步以六種動物,分析國人退休準備樣態,獅子就代表退休準備的王者,在
健康、財務、自在獨立等各分數,總分高達74.7分。但像是樹獺,退休準備分數落後只有
36分,兩個族群特別突出,總分呈現兩個高峰。由此顯見退休M型化,有的人準備充分,
有的則是雙手一攤沒做規劃。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每個人對於退休的認知,很多人根本沒有想到退休是什麼,
這種人基本上他就不會去提早規劃。但有些人可能就是對自己整個人生的發展,是很有階
段性的在規劃,另外除了這種個人的這種個性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跟他的在年輕的時候,
跟在退休前的經濟能力有關。」
人生下半場延長,不少銀髮族就算退休,仍有意願重回職場。但卻遭到年齡歧視,學者建
議政府應鬆綁強制退休年齡,或執行相關配套。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按以年齡為標準的強迫退休,是非常典型的年齡歧視。我們
可不可以學日本,或學其他國家,逐漸把強迫退休的年齡往後延,從現在65歲延到67,慢
慢延到70歲。」
不過為了避免退休金不足,陷入想退休而不能退的窘境,退休理財意識逐漸抬頭,近年來
有明顯年輕化趨勢。
保險業者鄭水杰:「過去我們的經驗大概都是在40歲到60歲之間的投資人會比較多,客戶
會比較多。那這兩年我發覺確實年輕人有比較提早規劃的一個趨勢,以目前來講收入相對
不穩定的情況之下,但是他又希望能夠及早規劃,這個退休的這個準備金,所以普遍對於
投資型保單的意願會比較高。」
人類平均壽命,每隔十年就會多二到三歲,活到百歲已經不是夢想。退休準備成全民共識
,每個人都會老無法迴避,不如趁年輕提早規畫。
https://reurl.cc/RXy5a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35.160.20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lderly/M.1661350966.A.D2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