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原住民人數躍升全國第二
落實桃原新政,成為原民新故鄉!
8月是屬於原住民族一個榮耀的日子,在上任以後,每年8月1日我都會選擇一個主題作為原住民族日的活動,這一天對我來說,是一個轉型正義的里程碑,是族群文化的扎根、權利意識的覺醒、教育文化的推動、居住正義的落實。
今年的主題是「新故鄉.新桃原」,為什麼會選這一個主題呢?
桃園原住民人口至7月底,總人口數已來到78,508人,超越台東縣,成為原住民人口全國第二多的城市,也是原住民的第二個故鄉。我想,桃園這6年多來,有感、溫暖、具價值的桃原新政,是原住民最好的依靠。
「桃原新政」推動很多的創新政策,我們認為民主、語言、土地是很基本的。市府推出正名服務,讓原住民朋友能選擇恢復傳統姓名,同時,以泰雅族文字拼寫古地名地圖,重現許多幾乎快失傳的古地名。語言的傳承,也需要更多的努力,成立族語課後輔導、全國首創族語認證測驗獎勵金等。
過去,族人的家園是部落共有,並沒有土地登記制度,為解決部落既有建物合法使用權,市府從104年開始辦理部落變更編定工作,協助族人取得3,777筆土地所有權,移轉面積達1,363公頃,執行規模與成效是六都第一。今天,我們也發贈復興區嘎色鬧部落族人鄉村區土地權狀,還地於民這過程是很不容易。
建設部分,市府做了很多民生基礎建設,我們建置了53處簡易的自來水系統,道路也做了改善工程,給族人一條安全、友善的回家道路, 今年更爭取到了中央經費1億4千萬興建三光跨河大穚、災後復建工程及部落聯外道路工程。也建構後山第一座的巴陵加油站、第一座ATM以及10座的防救災共構共站行動通訊平台。希望讓部落的原住民族朋友,住得更安全、更便利。
在文化館舍方面,優化原民文化、活動及祭儀場所,我們升級原住民族文化會館,並興建6處天幕活動場,增加5處國道快速道路橋下活動空間。另外,原住民電視台落腳在桃園,到時將與原民文創中心共構,成立新的園區,打造成為一個公益、文創、影視的基地,不久就會完成。
今年九月, 桃園第一所原住民實驗高中-羅浮高中首度招生,也是唯一全額補助交通費、住宿和營養午餐的學校。
針對桃園航空城徵收計畫,我們調查發現自有住宅家戶有66戶,租屋家戶300戶。針對自有住宅戶會安排到安置住宅,提供比原來更好的生活品質,租屋家戶則優先提供安置住宅,且無論過去是否曾申請購屋補助,一律再提供22萬元的補助金,希望讓每一戶都能得到最好的居住保障。
新故鄉.新桃原,相信桃園會成為原住民族最好的選擇,市府會持續以原住民照顧、文化保存、文化發展作為重要的城市目標,讓大家看見桃園模式是最棒的。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66快速道路 地圖 在 狄志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曾幾何時,我們有這麼被Google Maps綁架嗎?
曾經在版上跟大家討論過Google Maps,雖然我不知道已經有幾次,被Google Maps導引我走到可怕荒涼、甚至危險的小路😱😱😱
但每次只要要去一個不熟、或者完全陌生的地方,就是會依賴Google Maps😅😅😅
就連我前兩年到德國去自助行,也都用Google Maps,當時也是一樣,曾經在晚上開德國的鄉間小路,導引我們走有點奇怪的路😰😰😰
 前兩天的這個新聞,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相信應該給我們一些警惕,如果真的要靠Google Maps,還是要先研究一下它的路線,特別是要去山區、或者是比較荒涼的地方!
👉👉👉特別是要到國外自助旅遊的時候,畢竟人生地不熟,雖然可能有一兩年我們要出國的機會不大,但是在台灣旅遊,有些地方還是要小心,特別是去山上!
新聞如下:Ettoday 報導
俄羅斯一名18歲男子與友人日前駕車外出,在打開Google地圖功能後,一路隨著導航顯示的捷徑往前開,豈料系統竟帶著2人走上早已廢棄的「屍骨之路」(Road of Bones),且遇上車子故障,2人因此受困攝氏零下50度的惡劣氣溫長達一週,他最終被活活凍死,友人則因嚴重凍傷緊急搶救中。
綜合西伯利亞時報、太陽報報導,18歲男子烏斯帝諾夫(Sergey Ustinov)當時身在亞庫次克市(Yakutsk),與同歲友人伊斯圖明(Vladislav Istomin)一同出發前往港口城馬加丹(Magadan)。
依據俄羅斯地圖服務Yandex Maps顯示,兩地距離約為1900公里,走的是科雷馬高速公路,但2人最終選擇Google地圖的捷徑,只需要走1733公里,但這條路早在1970年代就廢棄
只不過,這竟是好友倆天人永隔的開端。2人在沒有準備好應對極端低溫的狀態下啟程,期間車子被積雪覆蓋的木釘弄壞故障拋錨,受困的他們在短時間內就被凍傷,外傳2人在廢棄路邊生火,燒掉輪胎取暖,但無法與緊急應對單位取得聯繫。
直到警方展開搜查後,才發現2人行蹤,受困時間長達1週。烏斯帝諾夫在車上被活活凍死,身軀凍到僵硬,而伊斯圖明則是奇蹟般活了下來,但體溫過低,手部、腿部嚴重凍傷,如今正在搶救當中。
===
我個人覺得Google Maps,有時候真的搞不太懂,特別是有橋、山路、快速道路,我常常會被搞得手忙腳亂!
但也已經不太記得,以前沒有Google Maps的時候,我是怎麼認路的?好像是常常問路、或者是看地圖,你呢?

#上個禮拜我去桃園爬山的時候
#Google導我們找一個捷徑
#OMGㄧ樣導了鳥腸小道
66快速道路 地圖 在 李鼎的也不賴Leading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27號影片播出以後
許多業界的好友都問我怎麼辦到的
演員拍攝天數怎麼可能只有四天
那些候鳥都是真的嗎
聲音怎麼可以收得這麼好
公部門怎麼會做這樣的影片
眼看今天一月一號晚上八點
就要播畢所有九集了
不過我才覺得這一切跟2020年一樣
一切才剛開始
這些關於技術性上的問題
每一個飽有經驗的經營者
都有其法寶與人脈
無私的經驗分享
其實說良心話
也不宜複製在每個經營者或創作者身上
所以我越來越減少自己在這方面話題的邀約
而把自己放在解決創作核心時會遇到的困難
這部作品最難的就是
你要如何將這條公路特色表現出來?
還有讓人願意使用這條公路?
公路興建中,他尊重大自然與施工的艱苦
那些已經發生的事
你要如何呈現
我探索了過去十幾年來關於台61在網路上的影片與論述
褒貶不一
甚至齊柏林先生的作品「海陸漫行」已經用了高空的視角
記錄了這條公路的四季甚至細微的時分
在只有一個月不到的製作期
你和你的創作團隊
能為這個案子達成什麼樣的使命?
兩件事讓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
一個是來自公路總局開放下載的「公路總局台61線,宣導行銷前期規劃案」的結案報告書
(真心建議這份報告書該出版與開放民眾搜尋)
(公部門是真的有認真做事的人跟廠商)
這個紀錄不只從工程、路線與施工用意讓閱讀者一清二楚
還如實地將30年來與居民跟大自然找到的協調過程
及公路上信仰、人文、產業的特色
深入淺出地讓所有標案商理解
最讓我吃驚的
是這紀錄中謙虛的內斂精神
他不止還原這條公路30年來的誠實
更追溯到五個世紀前
的一張「康熙輿圖」
那是世界第一次在歷史中
以地圖紀錄了台灣
而台61這條公路的路線
誠如五個世紀前
理解台灣的公路一模一樣
在沒有google map的時代
會有一張地圖出現
絕對是因為:
有一個就要離開這裡的人
不管如何
某一天一定要回來
甚至
如果他再也回不來
他也要畫下這張地圖
讓他信任的人
可以
替他回來
你可以從康熙輿圖上看到的不只是路
還有可以讓人第一眼看見的房子與村落
我不知道
如果你
想為一個人畫下一張地圖
你除了會標下7-11或是某個你難忘的招牌
讓這個地圖清楚
你還會在這地圖上畫下什麼?
這張康熙輿圖讓我做了第二件事
也是這第二件事
讓我告訴自己
一定要拍這條公路的故事
我照著「康熙輿圖」的路線
再度踏上我曾經熟悉的台61
我看見五個世紀前地圖中的地形
與現在台灣地形的轉變
我看見百年國寶級的濕地以及陳群的候鳥
跟五個世紀前的氛圍一模一樣
我放慢自己在台61的速度
走走停停了四天
然後又產生的極大的恐懼
這個恐懼來自於
你要拍的終究是台61
這條公路
你如果想拍劇情片
那場景能夠在公路上
最多的故事就是網路上咒怨的罰單、車禍
要不就是施工過程
可是施工過程是無法在短短一個月內重現的........
這個恐懼來得快去得也快
就在我開始下交流道
來到七股的一個水上村落而破解
台61為了保留一個幾戶人家的水上村落
而讓整條公路
變成一個圓形
我在深夜抵達這個村落
在黑夜裡遇見的第一個人
讓我明白這個影片給我的啟示
這世界上每一條路之所以會創造
絕對是因為
要離開的人
有一個故事想跟外面的人說
或是
你因為聽了前方有一個故事
即使現在沒有路
你都會因為那個故事給過你
勇氣與夢想
而願意一步一步踏出去
而當真的有路的那一天
你因為這條路而出去
你就會有了思念
思念使人有了生命的價值
有了回去某個地方的思考
這就是路
而台61
正好就是從五個世紀前
世界上第一次
有人離開了這裡
畫下了地圖
有了這條路
才讓那些相信這個島
會讓你有故事的夢想和勇氣
不止抵達
甚至留下
然後有了你跟我
這兩件事讓一切都變得簡單
所以
我們現在以這九部影片
與您在此相遇
剩下所能說的不多
只有五個字
「#我們路上見」
「我在台61,發現動人的幸福故事」九集連結(持續更新中)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
#李鼎導演作品
#李亦捷
#楊鎮
#福地祐介
#攝影指導曾崴榆
#音樂總監余政憲
#剪接指導方榮宏
#劇照吳羽翔
#我在台61
#發現動人的幸福故事
#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還是該勇敢地留下來
#誰說我不在乎
#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
#我才明白這些日子以來
#只有玫瑰雪中紅
#為何你還來撥動我的心跳
#是誰在敲打我窗
#不知不覺你已經離開我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公路總局
#西濱快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