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 big and dare to fail
勇敢作夢,並且不怕失敗。
上週的直播節目,景云心理師提到預防兒少走上自殺一途,不能只是增加校園內的心理專業人員,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能認識自己、表達自己,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投入熱情之所在,同時,我們的生活中,也必須要有幾個重要他人。
這讓我想起上週末陪孩子聽的一場演講,《山在這邊,我在那邊》的作者呂忠翰(阿果),透過他幽默的話語、熱情的態度,我們一同走入他的生命經驗。
小時候的他,不會唸書、沒寫作業、常常玩到累得秒睡,老師打他的棍子一根斷過一根,直至 11 歲北上之後,在體制外的學校,遇到難以想像的老師,教他狩獵、跳水、釀酒、教他做汽油彈(?!)…等,也跟著曾是登山社社長的舅舅身邊聽著故事,開啟了他對山的興趣。
世界上共有14座超過海拔8,000 公尺的山,阿果希望完成這14座的攀登。
他是台灣無氧攀登八千公尺高山的第一人,目前已攀登全球8座8000公尺以上高山,其中5座是無氧攀登。
很多人可能聽過滅火器的一首歌-《海島冒險王 》,但可能不知道,這首歌寫的,正是他的故事。
整場講座,我常常點頭如搗蒜。對於許多人來說,登山追求著登頂,但對他來說,山是他的朋友,他喜歡的是與山相處,一次次在這樣挑戰的過程中,不斷思考著「我是誰?」,爬山雖然也會期待登頂,但最重要的不是登頂,而是懂的撤退,平安回家。
「不必在乎站得多高,而是能對生命致敬與保有熱誠。」
他幽默風趣地描繪著登山的經驗,其中一個故事讓我格外深刻。
有一次距離登頂只剩下幾百公尺,阿果依照自己的體能狀況,他認為自己是能登頂的,但旁邊的商業隊,狀況並不好。
如果阿果選擇登頂,商業隊可能會跟著他,因為他在前頭而完成登頂,但阿果如果不繼續向前,商業隊會選擇放棄。
依他的判斷,他們是無法安全返回的。對阿果來說,他喜歡的是在山大家是愉快的、開心的、享受的,他想做的,是把視野、把更多的攀登故事帶回來台灣。他不願見到有人因為登山而傷亡,他有更多的能力,不應是用來顧自己,而是也照顧到這些他能照顧到的人,因此他選擇下徹。
果然,返回營地後的商業隊,總總的不適與狀況,急需協助與救援。
阿果做了一個他覺得對的決定!
這些故事,都再再提醒著我,我們或者說教育想要給孩子的是什麼?是追求目標還是享受過程?是奮力達到終點還是欣賞途中的風景?是競爭還是合作?是想著自己還是想著大家?
我還記得會後,有聽眾提問,在年幼時那些大環境的束縛,他是怎麼面對自己?
阿果說,家人對生活、對生命正面的態度,影響著他,家人對他的接受也是。雖然父母一直希望他不要去爬這麼高的山、這麼危險的行為,但也未加以阻止,就是這樣接受著他。
這些那些,很多很多的故事,似乎都回應到那天的直播內容,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熱情之所在。
過去,當我們說著不打不罵的教養小孩,又或著當我們看著孩子看似又皮又野的行為,擔心著或指責著,將來會養出一個無法無天,以後長大殺人放火的孩子?
我想,最重要的是跟孩子建立情感的連結,陪伴著他們在成長中認識自己、成就自己,而這樣的成就不該只是分數或是金錢,而是找到目標、找到理想。
阿果告訴我們,「保持夢想去做,不要放棄」,而他的生命經驗,讓我再一次看見自我探索以及愛與支持的重要。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生命中沒有早知道,反省改進,繼續加油,平安健康」
「8000 公 尺 以上無救援」的推薦目錄:
8000 公 尺 以上無救援 在 Just Go,出發去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勸世文】登山務必買保險
最近很多山難事件的討論,所衍生出的費用歸咎,與被救援者的態度問題,除了某些山友本身人格特質,其實更嚴重的是所謂專業單位未建立(不應是消防單位的事)及使用者付費無法落實的爭議,在政府還沒解決專業問題及訂出合適費率之前,登山客開始形成登山保險自救觀念還是不能等,應該要逐步推廣。
或許有人會憑藉自己登山經驗豐富、技巧多麼高明,所以總是不覺得那一天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也不想保,但果真如此嗎?那麼,完登14座8000公尺以上高山的南韓登山好手罹難的這篇新聞,就顯得非常諷刺,再怎麼厲害還是可能會發生意外的阿。
登山/古爾迦峰致命山難 南韓9人登山隊無人生還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1016/3016744/
所以如果能保險,P編還是會儘量去保,不只是技巧與經驗累積能減少風險的產生,找個合適的保險也是風險控管的重要一環,尤其是事情真正發生的時候,畢竟天有不測風雲。
P編不是保險員,觸發寫這麼一篇落落長的勸世文的,其實是偶然看到ptt上有人分享最近台灣人在尼泊爾Loboche不幸過世,同樣山屋的另外一組人也因高山反應,必須坐直升機就醫的故事經過,因為有保了World Nomads,才可以在當時無顧慮的做出正確決定,讓患者可以快速撤退,救回一命,而不是冒著生命危險繼續未知的旅程。
[遊記] Nepal EBC健行請務必買保險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39165916.A.2DC.html
國內爬山的話,幾大保險公司如國泰、富邦、新光...,過去採5人以上團體投保,今年(2018)改為1人就可投保,其實都很方便;國外爬山的話,則是推薦World Nomads,6000公尺以下高山都有在理賠範圍內,非常適合最近熱門的EBC健行。
畢竟相對於昂貴直升機及醫療後送支出動輒數千到上萬美金以上,保險費真的是一塊蛋糕。
保險相關文章:https://wp.me/p73WNJ-8L7
#justgotraveler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