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ノ排程中晝發文 #國際法法理建國 Q&A
Q246:伊拉克是一個獨立國家, 美國還不是說打就打, 捏造了一個有大量毀滅性化學武器的藉口
A246:
美國會打伊拉克,不就是因為伊拉克資助恐怖組織在世界各地進行恐怖行動嗎?所以是誰先破壞國際秩序的呢?
美國在遭遇911事件後,出於自衛權,才做出反擊的行動。美國攻打伊拉克,主張對方持有毀滅性武器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理由而已,美國是基於反恐出兵,並沒有違反國際法規範的問題。而聯合國沒同意只不過是「安理會沒同意出兵」,不代表禁止美國出兵。
海珊會被美國制裁,是因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破壞國際和平秩序開始,再來是違反核子擴散協議發展核武、併發展生化武器,最後是讓伊拉克成為恐怖主義蓋達組織存續、在世界各地製造恐怖行動的溫床,更別說伊拉克政府在海珊執政之下對人權的踐踏,真要說起來,海珊就是國際社會的麻煩製造者,而且還造成許多無辜的人死亡。
國際法在二戰結束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將「無正當理由行使武力」變成非法行為,一旦出現這種非法行為,國際社會就可以強力制裁,而領土被侵犯就是行使自衛權最正當的理由。因此,是否具有領土主權,跟遭侵犯時是否能行使自衛權有直接關係。至於其他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則會採取外交、政治或經濟的手段予以處理。
美國跟伊拉克這直播說過了
國際法的形成與運作 https://wp.me/pd1HGm-4Z
主權的概念形成與發展 https://wp.me/pd1HGm-5k
(關鍵字搜尋🔍國際法法理建國,敬請期待明天的問與答)
希望大家可以看的資訊❣️
🙌🏻🙌🏻🙌🏻[英語繁中字]為什麼台灣在國際上無法加入WHO?原因與解決方法:https://youtu.be/lss2OdMhi90
👉🏻部落格 https://journeyshin.wordpress.com
👉🏻聖峰演講影片Youtube :
https://youtu.be/-a_qHXh_URM
👉🏻聖峰演講實錄Podcast:
https://anchor.fm/rotpnetwork-shin-hong-ng/episodes/2019-03-29-ep8kln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a5qZjQ
👉🏻 《台澎法理建國指南》電子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FXTxYOtkqrwEyV11w0kQyKujxEZsU8N/view?usp=sharing
👉🏻《台澎主權的未來請交給台澎人民決定》漫畫:
http://www.rotpnetwork.tw/TPSovDBYTP.php?LAN=TW
911事件海珊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入侵伊拉克🇮🇶 製造了什麼問題❓】
美國 #911恐攻 屆滿20週年,當年發動 #反恐戰爭 的決策也受到檢討與批評,尤其遭到無端入侵的 #伊拉克,總統被推翻,國家陷入混亂,並讓 #伊斯蘭國組織(#IS)趁機作亂‼
專家反思,如果當年美國沒有入侵伊拉克,今天的 #中東情勢 可能是另一番局面🤔🤔🤔
#美伊關係
#伊拉克戰爭
#海珊
⬇延伸閱讀⬇
✅911事件20週年 恐攻主嫌世紀之審將重啟
https://bit.ly/3njBcW9
✅911恐攻二十週年 改變美國與地緣政治版圖
https://bit.ly/2XdJd40
✅911事件20週年 拜登將造訪3個事發地點
https://bit.ly/3nooFAO
📌加入Juiker,即時掌握央廣新聞📌
https://jkgo.in/gt/j/bGiJAm
📌歡迎加入央廣Rti官方TG帳號,每日新聞不漏接📌
https://t.me/RadioTaiwan
📌Google新聞也可追蹤央廣Rti📌
https://reurl.cc/LdGL5L
911事件海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911時的德國與梅克爾》
*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在聯合國授權下發動阿富汗戰爭。九個月後,小布希政府聲稱他不僅要將塔利班逐出阿富汗,更要為911中死去的美國同胞復仇。
當時德國總理施洛德已經些微嗅覺小布希想發動另一場戰爭的可能性:在受傷後,他要展現美國的強大。
施洛德意識世界浮現的新危機,他在2002年於競選場合,宣布:「這個國家在我的領導下,將不會為冒險活動效勞。」「我必須警告,小心戰爭遊戲,小心軍事入侵:這些我們都不參加。」
*施洛德抓住了德國人、也抓住了歐洲人的感覺。歐洲已經因為廿世紀兩次戰爭,拖垮了自己:歐洲不會輕易參戰。
但時任反對黨基民黨主席梅克爾是個謹慎小心的人,她長期主張:不得罪歐洲,更不能得罪美國。當施洛德對接下來美國可能躍躍欲試的新戰爭高舉反對旗,他的宣示得到了廣大德國選民的掌聲。
相對於施洛德,梅克爾初期的沉默,顯得無能,也欠缺魄力。
*梅克爾想在伊拉克戰爭這件事上找個折衷方案,但當時的美國已不是梅克爾能理解的,美國的好戰情緒已經到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等自由派,都加入喊打喊殺的局面。那裡,沒有折衷方案。
正義與好戰,本來只有一線之隔。
梅克爾的初期的謹慎比較像一位科學家的嚴謹,她明白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國家,和美國對抗,沒有什麼好處。國際政治不是什麼追求正義,而是現實。但她多次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曾表示:她一直不懂,為什麼美國僅憑著不可靠的証據,就想証明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受過嚴謹軍事訓練的國務卿鮑威爾,會在聯合國爭辯,甚至公然説伊拉克獨裁者海珊擁有一間「可航行的化武實驗室」。
*但為了抗衡執政黨SPD社民黨總理施洛德,基民黨內一些人開始也在此事發言,眛著良心說話。基民黨外交發言人Pfluger自認他可以為黨主席訪美加分,於是他也高調的說: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在歐洲內部及聯合國安理會為出兵伊拉克爭論不休時,梅克爾為了突顯自己,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文章於2003/2/20刊登。梅克爾當時選擇在美國公然和自己的總理唱反調:而且大膽的投書美國媒體。這篇文章顯示急於取得權力的梅克爾,巧言且違背良知的一面。
因為她自己打從心底,就不相信什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她只是想跟美國靠得近一點。
在文中她譴責施洛德耍選舉花招。
但多數的德國人對這篇文章評價不高,甚至猛烈批評耍花招的正是她。
德國國會議員高威勒詢問梅克爾:「在教宗與戰爭之間,妳選擇那一邊?顯然,妳選擇了戰爭。」這句話,成為經典。
那是梅克爾擔任反對黨黨主席,為了權力,冒進行為,而且心口不一,一次重大的失敗。
在即將釋去權力前,梅克爾現在的形象如一個擁抱人道主義的守護者。
但她不是沒有犯錯過。
她的好處是:她會在錯誤中,記取教訓,而非一意孤行。
——圖片:約旦攝影師鏡頭下戰爭中的阿富汗